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含硫原油对输道及设备的内腐蚀研究

含硫原油对输道及设备的内腐蚀研究

来源:百家汽车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硕士学位论文

含硫原油对输道及设备的内腐蚀研究

姓名:张一玲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油气储运工程指导教师:李自力

20090301

摘要随着能源市场对各类石油产品的需求加剧,我国拟建设阿拉山口一独山子输道(简称阿一独线),引进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原油,以缓解国内原油市场日益突出的供需矛盾。阿.独线油源为俄罗斯西西伯利亚油田原油和哈萨克斯塔库姆科尔原油,与我国原油相比,这两种原油的最大特点是原油中硫含量较高,分别为0.113%和0.998%。根据关键组分和硫含量分类,这两种原油均属于高含硫原油。通常认为含硫0.5mg/1以上,酸值在0.5mgKOH/g以下的原油,在加工、运输和存储工程中,对设备和管线将产生不同程度的腐蚀。本项目确定了阿.独管输原油中总硫、活性硫和硫醇的含量,通过浸泡实验、极化曲线、阻抗分析,SEM和EDS等多种分析方法,对原油中引发腐蚀的控制性因素一原油中的水进行了稳定性、腐蚀性、溶解组分的分析。结果表明原油凝析水中的腐蚀性阴离子主要包括Cl_和S042’,C1。对管道的腐蚀性要比S042"强。对管道钢的腐蚀表现为均匀腐蚀,主要腐蚀产物为Fe203及其沉积物。项目还对原油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培养和腐蚀性分析,结果表明俄罗斯原油中主要的微生物有:铁细菌、SRB、真菌和异样菌。这些细菌在适当的条件下会对管道和设备造成严重的腐蚀。关键词:含硫原油,内腐蚀,管道,微生物SourcrudetoPipelineandDeviceInternalCorrosionZhang'filing(CollegeofStorage&TransportationandArchitecturalDirectedbyProf.LiZiliEngineering)AbstractA—dupipelineisgoingtobuildtoimportRussiaandKazakstancrudeoiltomeetthecontentdemandsofoilmarketinChina.ThesulfurofRussianandKazakstanoiliS0.113%and0.998%whichismuchhighercomparewithChinese.Itissaidthattherewouldbecorrosioninpipelineanddevicewhenhi曲sulfurcontentcrudeoilistransportedinthem.Thecontentoftotalsulfur,mercaptanandactivesulfuraretested.TheImmersioncorrosionweightless,polarizationcurve,ACImpedance,SEMandEDSwereemployedtoanalyzethepipelinesteelcouponcorrosionbehaviorinprecipitationwaterofRussiancrudeoil.TheresultsshowedthatprecipitationwatermainlyconsistedofCI—ands042"anion,theformerisworsethanthelaterincorrosiveness.Thecorrosionbehaviorismainlyuniformcorrosion,thecorrosionproductscaleofwhichiscompositionofFe203anddense.Themicrobesinthecrudeoilaleseparatedandcultured,whichmainincludedfungi,heterotrophic,ironbacteriaandSRB.ThebacteriaintheoilwillresultseriOUScorrosioninacertaincondition.Keywords:sourcrudeoil,imemalcorrosion,pipeline,microbe关于学位论文的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有关资料和数据是实事求是的。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和致谢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或他人为获得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出了明确的说明。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愿意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篮二丝日期:矽年妒月莎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同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有权使用本学位论文(包括但不限于其印刷版和电子版),使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保留学位论文,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学位论文,以学术交流为目的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借阅和复印,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的使用授权同上。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违二丝指导教师签名:物虚日期:彬年p月‘日醐:吖年彭月夕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L-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1.1研究课题的提出与价值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汽车行业的不断兴起,使得能源市场对各类优质轻质原油的需求加剧,然而国内石油产量却没有大幅度增长,因此提高原油进口量,势在必行。在此前提下,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筹建从哈萨克斯坦的阿塔苏到我国境内的独山子输道(以下简称阿.独线),引进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原油,以缓解国内原油市场日益突出的供需矛盾。与我国原油相比,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塔原油的最大特点是:原油中硫含量较高,阿.独线管输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原油和哈萨克斯塔库姆科尔原油的硫含量分别为O.113%和0.998%,根据关键组分和硫含量分类,这两种原油均属于含硫中间基原油。通常认为含硫0.5mg/l以上,酸值在0.5mgKOH/g以下的原油,在加工、运输和存储工程中,对设备和管线将产生不同程度的腐蚀【1】。通常情况下,原油中的蜡会在长输管道内壁沉积,阻止和减缓输道内壁的腐蚀。阿一独管道输送的两种原油蜡含量较低,这将进一步加大输道内腐蚀的潜在风险。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分析阿.独管输原油中的硫化物的存在形态和腐蚀性硫化物的含量;分析含硫原油对输道及设备的腐蚀特性;进而提出科学合理的输道及设备腐蚀防护措施。为阿.独管道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我国将来采用管道输送方式引进大量含硫原油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指导。1.2内腐蚀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2.1内腐蚀相关标准(1)国内标准国内现行内腐蚀控制标准主要包括:《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SY0007--1999、《钢质管道内腐蚀控制标准》SⅥ0078---93(采用NACERPRP0175)、《控制钢质设备焊缝硬度防止硫化物应力开裂技术规范》SY/T0059--1999(采用API942)、《天然气地面设施抗硫化物应力开裂金属材料要求》SY/T第一章绪论0599--1997(采用NACERP0175)。在《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SY0007--1999中规定:管道内壁的腐蚀控制应根据表卜1中规定的介质腐蚀性或介质避免铁离子污染的要求,决定是否需要采取腐蚀控制或隔离措施。表1-1管道及储罐内介质腐蚀性分级标准Tablel-1PipelineandTankMediumCorrosionClassificationstandard项目低中O.025~0.1250.305~O.610等级高0.126~O.2540.61严重>0.254>2.438平均腐蚀速率(mm/a)点蚀腐蚀速率(mm/a)<0.025<0.305l~2.438当腐蚀速率达到表1—1中规定的严重程度时,要采取相应的内腐蚀控制措施。管道内壁的腐蚀控制应符合《钢质管道内腐蚀控制标准》SY/T0078-93的规定。(2)国外标准国外相关标准主要包括:《采油过程中腐蚀试件的制备、安装和分析解释》NACERP0775q9、《油田设备抗硫化物应力开裂金属材料要求》NACERP0175—2000、《内腐蚀监控一测试点系统》20197.VAR.COR.SDS、《内腐蚀监控一控制装置的要求》20196.VAR.COR.FUN、《内腐蚀一流体的腐蚀参数和等级》02555.VAR.COR.PRG、《内腐蚀监控一控制装置的选择标准》03584.VAR.COR.PRG。《采油过程中腐蚀试件的制备、安装和分析解释》NACE腐蚀等级的划分见表i-2所示。表1-2石油生产系统碳钢腐蚀速率定性分析Tablel-2RP0775—99中对QualitativeCategorizationofCarbonSteelCorrosionRatesforOilProductionSystems平均腐蚀速率(averagemm/ycorrosionrate)mpy<1.O最大点腐蚀蚀速率(maximumpittingrate)mm/y<0.13O.13~0.20mpy<5.O5.0一-,7.9低中高严重<0.025O.025~0.121.O~4.90.13~0.25>O.255.0~10>10O.2l~O.38>O.388.0~15>15比较该标准和《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SY0007--1999中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学位论文关于输送介质对碳钢腐蚀速率分级的标准发现,对平均腐蚀速率的判断标准基本相同,而对点腐蚀速率的分级标准相差较大,该标准中点腐蚀速率>0.38mm/y即为严重腐蚀,而按照我国《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SY0007--1999标准,点腐蚀速率>0.38mm/y仅为中等腐蚀,严重腐蚀的点腐蚀分级标准是>2.438mrn/y。在Agip《内腐蚀一流体的腐蚀参数和等级》02555.VAR.COR.PRG标准中,对流体按照腐蚀性物质进行分类,共分为4级:N级:不含C02和a2s,pC02<0.0001MPa,pH2S<0.00035MPa。C级:含C02,pC02>O.0001MPa,pH2S<0.00035MPa。S级:含H2S,pC02<0.0001MPa,pH2S>0.00035MPa。CS级:含HzS和C02,pC02>0.0001MPa,pH2S>0.00035MPa。通过对流体分级,在腐蚀监测中,根据不同的级别选择不同的探针类型和不同的监测点分布设计。内腐蚀相关标准分析表明,目前国内外内腐蚀方面的标准较少,而且现行标准中对于内腐蚀的控制方法,控制指标较少,例如在内腐蚀控制设计准则中要求测定的腐蚀性杂质包括:细菌、二氧化碳、氯化物、硫化氢、有机酸、氧、固体或沉凝物、水和其他含硫的化合物,但对各类物质的控制指标并没有规定,这对内腐蚀的有效控制和防护缺乏指导性。1.2.2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由于我国原油大多为低硫含蜡原油,因此长输管道内腐蚀问题相对较轻,相关研究较少,输油设备的内腐蚀问题大多集中在储罐的底板腐蚀。中东地区原油与俄罗斯原油类似,多属含硫中间基原油,轻烃含量多,但长输管道内腐蚀问题也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到目前为止俄罗斯仍然没有形成一部统一的内腐蚀防护国家标准,各石油公司都在使用各自不同的标准来评价内腐蚀的危险性,长输原道也没有采取任何针对内腐蚀的防护措施。研究认为内腐蚀的普遍原因是由于管输原油含水量超过正常值,引发各种类型的腐蚀,尤其以管道内厌氧菌因含水量增加而大量繁殖,从而导致管壁微生物腐蚀居多。而对于长输管道的内腐蚀防护目前大多采用添加缓蚀剂和灭菌剂的方式。近年来不少长输管道内检测结果显示,长输管道内腐蚀问题日益突出,国外第一章绪论管线运行时间较长,关于管道因内腐蚀造成的事故相对多些,如2000年8月19同EIPaso公司在新墨西哥卡尔斯巴附近的一条妒60天然气运营管线发生内腐蚀失效事故,引发大火并造成12人死亡,直接财产损失达100万美元,赔偿损失高达1550万美元。OPS统计显示在2003----2004年间,美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由内腐蚀引起的失效占整个腐蚀失效的16%,直接财产损失达198万美元【21。根据俄罗斯事故应急部的评价【31,每年俄罗斯都会发生上千起内腐蚀引起的原道穿孔破裂事故。各石油公司都在使用各自不同的标准来评价内腐蚀的危险性,腐蚀过程难于监测,内检测费用相当昂贵使得长输管道的内腐蚀研究工作困难重重。虽然内腐蚀的研究面临很多的困难,但内腐蚀对管道的危害引起了各大石油公司的关注,英国和美国已先后开发出了内腐蚀预测模型,对内腐蚀风险进行预测评价。俄罗斯也研发了一种新型的牺牲性阳极装置,将其置于管道内部来保护内腐蚀严重的管段。但这些研究大都以介质比较单一的长输天然气管道为主,而对于原道,尤其是输送高硫原油的长输管道的内腐蚀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长输管道有效的内腐蚀评价方法、简易的检测方法以及经济适用的内腐蚀防护技术的需求将随着石道的大发展而日渐突出。1.3原油硫化物腐蚀研究现状相比之下,对于含硫原油内腐蚀问题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油田和炼厂,虽然与长输管道相比,生产环境存在较大差别,但其研究方法和经验可在长输管道内腐蚀研究中参考和借鉴。根据惯例,一般将含硫量小于0.5%的原油称为低硫原油,含硫量在0.5%~2.0%的原油称为含硫原油,含硫量大于2.0%的原油称为高硫原油,根据近年储运含硫原油的实际情况,将含硫在1.O%以上的原油称为高含硫原油。根据硫化物对金属的作用,原油中的硫化物可分为活性硫和非活性硫。所谓活性硫就是能与金属直接发生反应,如通常原油中含有的H2S、单质硫S和硫醇等;非活性硫化物是指不能直接同金属反应的硫化物,如硫醚、噻吩、二硫化物等。原油中的硫的总含量与腐蚀之间并没有精确的关系,而主要与参与腐蚀反应的有效硫化物如:H。S、单质硫、硫醇等活性硫及易分解为H2S的硫化物含量有关,活性硫化物含量越过高则对输线及设备的腐蚀性就越强。根据有关资料介绍,中东高4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学位论文硫原油中硫醇和二硫化物的比例随着馏分沸点的提高而迅速下降,硫醇和H2S主要分布在沸点50,-.,250。C之间的馏分中;单质硫和二硫化物主要分布在沸点在100""250"C之间的馏分中,即中东原油中的活性硫主要分布在沸点小于250℃的轻质馏分中【41。由于我国进口原油一直以来采用船运的方式,因此不涉及含硫原油的管道输送问题。根据资料显示,目前国外用于输送含硫原油的管道,并没有看到铺设衬里或采用内防腐层来防止硫化物腐蚀的报道,这些国外管道能在不加防护的情况下安全运行,与输送油品含硫量的控制及含水量等密切相关。根据石油规划设计院所做的俄罗斯一中国原道预科研报告中俄罗斯原油物性采用俄方提供的《俄罗斯出口原油技术标准TY39.1623.93》技术要求表格中2a类数据,其中硫含量的指标为1.8%。2006年7月取自阿拉山口联合站的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原油,原油中的硫含量为0.66%,按照关键组分和硫含量分类,俄罗斯原油属于含硫中间基原油。通常认为含硫0.Smg/L以上,酸值在O.5mgK.OH/g以下的原油,在存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对设备管线将产生腐蚀。1.3.1原油中硫化物的存在形态原油中硫含量的测定,目前有企标和国标等几种测定方法,测定结果为原油中各种形态硫化物中硫元素的总含量。原油中硫含量的大小并不能用于判断原油腐蚀性的大小。通常情况下,根据硫化物对金属的作用,可分为活性硫化物和非活性硫化物,所谓活性硫化物,就是能与金属直接发生反应,如通常原油中含有的硫化氢、硫和硫醇等,非活性硫化物则是指不能直接同金属反应,如硫醚、多硫醚、噻吩、二硫化物等。原油中硫的总含量与腐蚀性能之间并没有精确的关系,而主要与参加腐蚀反应的有效硫化物含量如:H2S、单质硫、硫醇等活性硫及易分解为H2S的硫化物含量有关,活性硫化物含量越高则对输线及设备腐蚀就越型51。有关活性硫对输道及设备的腐蚀性研究,长期以来只是处在定性认识阶段,这可能与不同类型活性硫的分析方法不完善,以及管输原油性质复杂多变等因素有关。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田松柏对不同类型的活性硫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和改进了元素硫、硫化氢、硫醇和二硫化物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一次分析这四种不同类型活性硫总量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对塔河原油不同馏5第一章绪论分的活性硫及腐蚀性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硫化物对设备的腐蚀问题十分复杂,从塔河原油不同类型硫化物分析结果可见,原油中的活性硫含量并不与总硫含量成正比;活性硫腐蚀行为的产生及程度与反应条件密切相关,而且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有可能发生非活性硫向活性硫的转化。而且在原油中各种形态的活性硫的含量差别较大。因此分析原油中硫的存在形态是确定原油对输道及设备腐蚀性的首要条件。1.3.2硫化物腐蚀的影响因素影响原油中硫化物腐蚀行为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温度、含水量、PH、原油流速和原油中的氯离子等。温度:温度对硫化物腐蚀的影响较复杂,通常表现为低温区内,腐蚀速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有实验表明,温度超过50℃以后,腐蚀速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在110"C~120℃时的腐蚀率最小。温度对腐蚀速率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讲,温度每升高20℃,腐蚀速率加快一倍,在腐蚀因素较复杂的情况下,甚至超过一倍。温度对腐蚀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温度提升了硫、硫化氢及硫醇等与金属的化学反应而加速了腐蚀,二是温度升高促进了原油中非活性硫的热分解【61。H2S:原油中硫化物的腐蚀当中,H2S是直接参与管线与设备腐蚀的主要物质。在不含水或含水很小的情况下,腐蚀率较小;一旦原油中含水量增加,其腐蚀速率便大大提高,其腐蚀形态为均匀腐蚀、内壁氢鼓泡及焊缝处的硫化物应力开裂【‘71。PH:PH值直接影响着钢铁的腐蚀速率和腐蚀产物硫化铁膜的组成、结构及溶解度等。通常PH值较低时,生成FeoS8为主的无保护性的膜,于是腐蚀加速;随着PH的增高,具有一定保护效果的FeS2含量也随之增多,腐蚀速率减缓【81。流速:流速较商或处于湍流时,不仅会促进腐蚀反应的物质交换,而且金属表面上难以形成具有保护性能的腐蚀产物膜,使腐蚀一直处于初始的腐蚀速率。如果介质中有固体颗粒时,在较高的流速下将加剧冲刷腐蚀,所以,较高的流速,往往腐蚀速率也较高‘91。氯离子:在水存在的情况下,水溶液中的Cl。总是争先吸附在钢铁的表面,从而阻碍硫化铁膜在钢铁表面的形成,加快腐蚀速率【10l。6中国石油人学(华东)硕J:学位论文硫酸盐还原菌:原油中硫化物含量的增加,加大了硫酸盐还原菌腐蚀的风险。硫酸盐还原菌在缺氧的条件下,可以在金属表面的水膜中,利用溶液中的硫酸盐进行繁殖,硫酸盐在细菌作用下被还原为腐蚀性硫化物和有机酸。在缺氧的条件下,硫酸盐还原菌的代谢引起硫化物在金属表面附近的积累,当金属表面被生物膜覆盖时,硫化物在金属表面附近的浓度最高。如果铁离子和硫化物离子都存在,硫化铁很快在碳钢上形成并覆盖其表面。硫化铁的生成促进了阴极反应,电通道一旦形成,一个以低碳钢表面为阳极的电偶就生成了,电子通过硫化铁来传递。在铁离子浓度低时,暂时附着的保护性硫化铁膜在钢铁表面形成,从而降低了腐蚀速率,因此在完全无氧条件下的硫酸盐还原菌具有较低的腐蚀速率。然而一旦有氧存在时,硫酸盐还原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硫化亚铁开始氧化,最常见的有两种氧化过程:一种是直接吸收氧,生成硫酸亚铁,硫酸亚铁在水中水解并氧化成铁的氧化物和硫酸,加大了腐蚀速度。另一种是硫化亚铁氧化成铁的氧化物和硫磺,反应生成的硫磺将溶于油品中,在腐蚀管线的同时造成油品污染【111。1.3.3硫化物对输油设备的腐蚀输油设备主要包括储罐、加热炉、换热器等,硫化物对这些设备的腐蚀情况也因使用条件和使用特点各不相同。含硫量较高的原油加快了储罐的腐蚀速率,因为从发生腐蚀的部位来看,大都含水较高,因此各种类型的腐蚀都可能发生,尤其是微生物腐蚀,原油中的硫化物和腐蚀部位存在的污水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源,再加上原油中的盐在污水中的游离离子的参与,使得腐蚀速率加快,在短期内就可能发生底板腐蚀穿孔,造成泄漏【121。加热炉和换热器的硫化物腐蚀有硫酸露点腐蚀和连多硫酸引起的应力腐蚀开裂,这些腐蚀行为都将严重影响输油设备的性能及使用寿命,在不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条件下,有些可能引发重大生产事故,威胁企业的生产安全【13】。第二章原油总硫含量及腐蚀性硫含量测定第二章原油总硫含量及腐蚀性硫含量的测定为了深入研究硫化物对输线及设备的腐蚀特性,利用微波消解法将原油中各种形态的硫,消解成为S042。的形式,再用氯化钡溶液进行滴定,根据生成的硫酸钡的质量计算出原油中的总硫含量。根据铜片腐蚀的原理,向已测定硫含量的原油中加入铜粉,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加热,使试样与铜粉反应2.5小时后,过滤并测定滤液中的硫含量,铜粉反应前后的硫含量之差即为腐蚀性硫的含量。2.1原油中总硫含量测定2.1.1试剂及样品本实验所用试剂包括:(优级纯),氯化钡(分析纯),铜粉(99.5%)。原油样品共四种:哈油I、哈油II、俄油I和俄油II。其中原油样品哈油I、俄油I是2004年3月取自独山子炼厂装车线;样品哈油II、俄油II是2004年9月取自独山子炼厂装车线。2.1.2仪器微波消解炉,加热回流装置,马弗炉。2.1.3实验过程1)分别取0.59原油样品置于8个微波消解罐中,加15ml,消解条件如下:第一步消解条件如表2—1所示。表2-1第一步消解程序Table2—1FirstStepDigestionProcedure压力(1(Pa)500700保持时间(min)5566690011001300释放压力后,再进行第二步消解,条件如表2.2所示。中国石油人学(华东)硕上学位论文表2-2第二步消解程序Table2—2SecondDigestionProcedure压力(KPa)700保持时间(rain)69001lOO1200130066662)取数片滤纸和表面皿在烘箱中烘2小时,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恒重,待用。3)将消解后的样品,在电炉上将其中过量的酸尽量除去,用热的蒸馏水将消解液稀释成近酸性,然后向其中滴加lmll0%的氯化钡,边滴边振荡,待溶液冷却后,过滤。4)将过滤得到的沉淀及滤纸放入表面皿中,在烘箱中烘2小时,然后移入干燥器冷却至恒重后,称重。5)取209原油和lg铜粉,加热回流2.5小时,冷却后,按上述同样条件下测定其中的总硫含量。6)取9个坩锅在马弗炉中灼烧45分钟,炉冷l小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恒重,称重。7)将沉淀及滤纸放入坩锅内,并在其中一个坩锅内放一张滤纸作为空白,在电炉上炭化、灰化后,放入马弗炉中灼烧45分钟,炉冷1小时后,放入干燥器冷却,恒重后称重,所得值与坩锅重量之差即为硫酸钡的重量。2.1.4实验结果及分析1)微波消解四种原油样品在上述条件下经微波消解后,均得到澄清的深绿色液体,在电炉上加热后颜色逐渐变浅瓶口有红棕色气体放出,当瓶口无红棕色气体产生后,停止加热,此时液体颜色为红棕色,体积约80ml。2)滴定待消解后的原油样品冷却后,向其中滴加10%的氯化钡溶液,滴加2ml,边9第二章原油总硫含量及腐蚀性硫含量测定滴边振荡,发现溶液出现混浊。用蒸馏水稀释至微酸性PH约为6.2,溶液颜色为淡黄色。3)过滤及称重样品过滤所得的沉淀烘干后的重量如表2.3所示。表2-3原油过滤后沉淀的重量Table2-3WeightofPrecipitationofCrudeOil表2-4为灼烧前原油中的总硫含量。表2.3和表2.4的结果是根据过滤前后滤纸恒重的重量差计算而得,测定的硫酸钡重量包括原油中未消解的残留的少量成分。表2—4灼烧前原油中的总硫含量Table2-4TotalSulfurofCrudeOilbeforeCalcinated4)过滤后沉淀的灰化及灼烧考虑到有机物对结果的影响,将过滤后得到的沉淀经灰化,然后在马弗炉中高温灼烧。因为消解之后,加水稀释后的溶液变混浊,滤纸上有一层油状的残留物,所以灼烧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油状残留物对硫酸钡的影响,以便准确检测出原油中的硫含量。但是,这样处理又会造成部分硫化物在灼烧过程中转化为硫的气态化合物而丧失掉,使结果偏小。由于硫在原油中所占百分比很小,灼烧前后沉lO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上学位论文淀物质量的微小的变化都会引起总硫含量的较大的测试误差。所以,灼烧前后总硫含量差值较大。灼烧后的重量及计算所得总硫含量结果见表2.5。表2-5Table2—。5灼烧后沉淀的重量ofPrecipitationafterCalcinatedWeight根据灼烧后硫酸钡的质量,可计算出原油各样品中总硫的含量,结果见表2.6。表2.5和表2-6中所列结果包括原油中的活性硫和大部分非活性硫的质量。表2_6灼烧后四种原油样品及铜粉腐蚀后的原油样品中总硫的含量Table2-6TotalSulfurafterCalcinatedandTotalSulfurCorrosionofFourCrudeOilafterCopperPowder原油中的硫以活性硫和非活性硫的形式存在,总硫含量是指这两种形式的硫含量之和。活性硫含量指腐蚀前后原油中总硫含量之差。俄油I、俄油II、哈油I及哈油II的活性硫含量分别为:0.008%、0.028%、0.030A和0.015%。由活性性硫含量来判断原油腐蚀性顺序为:哈油I>俄油II>哈油II>俄油I。2.2原油中硫醇的测定2.2.1试剂及样品本实验所用试剂包括:(优级纯),氯化钡(分析纯),铜粉(99.5%)。原油样品共四种:哈油I、哈油II、俄油I、俄油II。11第二章原油总硫含量及腐蚀性硫含量测定2.2.2实验方法参考“喷气燃料中硫醇性硫含量测定法"(电位滴定,方法的检测范围是0.0003%~0.01%),并根据原油油样的特点和实验的实际情况对方法进行了改进。电位滴定用溶剂:0.2mol/L的乙酸钠异丙醇溶液。电位滴定液:0.0025N的银一异丙醇溶液。微量滴定管:2mL,精确到0.01mL。指示电极——玻璃电极;参比电极——银一硫化银电极。2.2.3样品预处理原油中的沥青、胶质等都会干扰工作电极(银—硫化银)的测定,据文献报道【14】,原油中90%以A2的硫醇都存在于200"C以下的馏分中,因此本方法采用蒸馏的方式收集原油中的大部分硫醇,考虑到在较高温度下硫醇可能被氧化,因此实验在氮气保护条件下,进行180℃减压蒸馏。蒸馏装置在180。C条件下真空度为0.09MPa。2.2.4实验过程称取20克左右的待测馏分,在盛样品的烧杯中加入经过充氮除氧的乙酸钠异丙醇溶液50ml,立即将烧杯至于电磁搅拌器上,调整电极使电极探头浸入液面下适当深度,调节电磁搅拌器,使呈强烈而无液体飞溅地搅拌。根据电位变化情况从精密微量滴定管(精确到0.01m1)中加入适量的0.0025N银一异丙醇溶液,待电位达到恒定,记录毫伏及毫升数。电位变化不超过5mv/ml即认为恒定。用于蒸馏的原油和所得的馏分(含冲洗接收瓶的石油醚)质量见表2.7。表2-7样品质量Table2—7SampleWeight样品名原油质量(g)馏分质量(g)俄油I号121.4958俄油II号124.971338.2272哈油I号107.546239.0765哈油II号101.445735.136243.195612中国石油人学(华东)硕士学位论文2.2.5实验结果及分析对减压蒸馏获得的馏分采用电位滴定法进行测定。滴定终点通过科尔蜀夫图解法来确定,该方法的依据是当函数(自变量)的二阶导数为零时出现拐点。使用该方法,应在滴定曲线上选取三个等距离的体积间隔,使最大斜率点在中间的体积间隔内,真正的滴定终点体积ve落在v,和V,+AV之间,最大电位变化记为AEm,其前面和后面的电位变化分别记为AEp和AEs,则体积V。可用式2.1计算:v.=v。+Av≤蓑‰表2-8电位滴定数据Table2—8PotentialTitrationData2.1各样品所用的样品量和利用科尔蜀夫图解法确定的电位滴定终点见表2.8。样品名馏分样品量(g)耗用滴定剂体积(m1)俄油I号20.7002俄油II号20.49770.224哈油I号22.1399哈油II号21.2076O.1350.420.27试样的硫醇性硫含量X(%)计算式:工=V×N×32.06G×1000×1002.2即所含的硫醇性硫质量(鹏)M为:M=XG=Vx=一V×Nx3.206GNx3.026x106(腭)2.3式中:V.一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0.005N银一异丙醇溶液的体积,毫升;NL银一异丙醇溶液的当量浓度,本实验为0.005N;G一所用试样的重量,克;32.0㈣的原子量。则硫醇性硫在原油中的含量A:第一二章原油总硫含量及腐蚀件硫含量测定彳:M×Do/PD2.4式中,A一硫醇性硫在原油中的含量(刚g);M一实际测定时耗用D样品测得的硫醇性硫含量,熘;D一进行电位滴定时消耗的样品,g;D0_减压蒸馏得到的所有馏分(含冲洗接收瓶的石油醚),g;卜用于减压蒸馏的原油样品质量。经计算得到硫醇性硫含量和它在原油中所占的比例,结果见表2-9。表2_9硫醇性硫含量及原油中所占的比例Table2—9ThiolSulfurWeightandProportioninCrude0il样品名Mm曲Do(g)俄油I号3177.343.1956俄油II号1795.3638.2272哈油I号2042.5539.0765哈油II号1021.2835.1362101.445716.67P(曲M/P0lcg/g)X(%)121.495854.571124.971326.792107.546233.526O.005457%0.002679%O.003353%0.00167%实验条件下,俄油I、俄油II、哈油I、哈油II的硫醇性硫含量结果分别为:0.005457%,0.002679%,0.003353%,0.00167%。14中国石油人学(华东)硕一}:学位论文第三章原油腐蚀性分析3.1浸泡实验3.1.1实验过程实验采用X60、X70钢,分别对这两种钢材进行浸泡实验。浸泡实验按照标准JB/T7901--1999《金属材料实验室均匀腐蚀全浸试样方法》。将试样加工成尺寸为50mmx25mmx2mm,作出鉴别标记,试样表面分别用150#,280#,400#,600#水砂纸打磨掉原始表面层(在同一张砂纸上只能磨同一种材料的试样)。将打磨后的试样用酒精清洗,吹干后贮于干燥器内,静置l小时后,用电子天平称其重量,备用。将每种试样分成两组平行试样,每组10个试样,将试样浸入3000ml的原油中,试样应尽量放置在溶液中间位置,不允许与容器壁接触,也不允许试样之间接触,使用水浴箱控制温度在25℃,试样时间从试样进入溶液并达到规定温度时开始,每100小时取一个试样进行表面观察,用数码相机及时拍下来,并观察溶液的变化。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掉表面残余的原油,用毛刷等擦去腐蚀产物,干燥后用电子天平称其重量。按照下列公式:R=8.76x107×(M—M1)/(STD)进行腐蚀速率的计算,并且计算出平行试验的平均值,其中:R一腐蚀速率(mm/a);M一试验前的试样质量(g);Ml一试验后的试样质量(g);S一试样的总面积(em2):T一试验时间(h):D一材料的密度(kg/m3)。3.1.2实验结果及分析1)X60钢的浸泡实验结果与分析15如一鼋原油腐蚀性分析;iL『lyI图3-2X60钢浸泡在俄油Ⅱ中200h和400h后的形貌圈F193-2]]AppearanceofX60Steelafterimmersedfor200hand400hhRttssialtcru‘te砒IⅡ图3-2为X60钢浸泡在俄油II中200小时和400小时后的形貌图.图叶1町以看出在俄油II浸泡200小时后,没有发生腐蚀的迹象,400小时后也没发牛腐蚀的痕迹,和初始形貌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200小时,400小时后试样增重很小(10149数量级),这可能是由于俄油¨残留在试样上导致的。中盈石油^学(华东)确h学Ⅱ论立圉3-3Xfi0钢浸泡在哈油I中200h和400h后的形貌图Fi93-3AppearanceofX60Steelafterimmersedfor200hand门,j.一4帅hinkazakstancrudeoilI捌3-3为X60钢浸泡在哈油l中200小时和400小时后的形貌图,围巾可以看出在哈油l中浸泡200小时后,没有发生腐蚀的迹象,400小时后也没发生腐蚀的痕迹,和初始形貌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200小时,400小时后试样增重很小(10-49数量级),这可能是由于哈油l残留在试样上导致的。图34Fi93-4X60橱浸泡在晴油Ⅱ中200h和400h后的形貌图AppesraneeofX60Steelafterimmersedfor200hand400hinkazakstancrudeonII图3-4为X60钢浸泡在哈油II中200小时和400小时后的形貌圈,图中列以看出在哈油Ⅱ中浸泡200小时后,投有发生腐蚀的迹象,400小时后也没发生腐蚀的痕迹,和初始形貌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200小时,400小时后试样增重很小,这可能是由于哈油II残留在试样上导致的。综合上述,在室温下,X60铜浸泡在俄油I、俄油II、哈油i和啥油II中200小时和400小时后并没有发生腐蚀的倾向,与初始形貌相比,没有很大的变化,并且随着时问的延长,试样的质量略有增加,这可能是由于油品残留所致。第=章强油腐蚀性分析2)X70钢的浸泡实验结果与分析—UF瞄-5残留在试样上所致。L图3-5IT0钢浸泡在俄油I中100h、200h和300h后的形貌图AppearanceofX70Steelafterimmersedfor圈J100h,200hand300hinRussiancrudeoilI囝35为X70钢浸泡在俄油【中100小时、200小时和300小时后的形貌图。从躅中可以看出XT0钢浸泡在俄油I中100小时、200小时和300小时后基本没有发生腐蚀的迹象,表面仍然光滑.与初始形貌相比,没有太大的区别。100小刚,200小时,300小时后试样增重很小(10—49数量级),这可能是由于俄油I中国《油人学(芈东)颐l:学&论女在试样上所致围3-7X70钢浸泡在疃油I中100h、200h和300h后的形虢围Fj93-7AppearanceofX70Steelafterimmersedfor田FI驴一8lOOh,200hand300hinkazakstancrudeoilI图3—7为X70钢浸泡在哈油I中100小时、200小时和300小时后的形貌图。从图中可以看出X70管线钢浸泡在哈油I叶1100小时、200小时和300小时后基本没有发生腐蚀的迹象,表面仍然光滑,与初始形貌相比,没有太大的区别。100小时,200小时,300小时后试样增重很小(10_49数量级).这可能足由十哈油I残目在试样上所致。圈3-8X70诵浸泡在哈油Ⅱ中lOOh、200h和300h后的形貌图AppearanceofXT0Steelanerimmenedfor—一lOOh.200hand3伽hInbzRkstanerndeoilⅡ图3-8为X70钢浸泡在哈油II中100小时、200小时和300小时后的形貌图。从图中可以看出X70钢浸泡在哈油I【中100小时、200小时和300小时后基本没有发生腐蚀的迹象,表面仍然光滑,与初始形貌相比,没有太大的区别。100小时,200小时,300小时后试样增重很小(10-49数量级),这可能是由于哈油II第兰章娘油腐蚀性分析残留在试样上导致的。综合上述,室温下XT0钢浸泡在俄油I、俄油1I、哈油I和哈油1I四种原油100小时、200小时和300小时后没有发牛腐蚀的倾向.与初始形貌相比,没有太大的区别,并且随着时削的延长,试样的质量略有增加,这可能是山于油品残留导致的。由于原油中腐蚀性物质的腐蚀作用与温度有一定的关系,浸泡实验是在室温F进行,因此该实验结果仅能反应室温下原油对材料的腐蚀影响规律。3.2电化学实验3.2.I实验过程实验采用X60和X70钢,分别对这两种钢材进行电化学实验。将试样加工成尺寸为25mmxl5mmx2mm,试样的表面用P60棕刚玉砂布打磨平整光滑,再用150#,280#,400#,600#,800#,1000#水砂纸打磨,极化曲线测量试样的工作面为lOmm×lOmm,其它未反应面用环氧树脂密封。每组平行试样为3个。试验采用三电极体系,铂电极做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做参比电极,用自动电位扫描技术研究钢铁在原油中的电化学特性,扫描速度为ImV/s,测定电位电流曲线,研究不同原油体系对开路电位变化的影响,实验的温度控制在25℃。3.22实验结果及分析1)X60开路电位测试结果及分析二1国3-9F蜒34X60在俄油I(左h哈油I(右)中开路电位与时闻曲线圈OpenCi睇uRPotentialclilleofX60inRu∞hnCrudeⅢI(1eft)andKasakstanCrudeoll20I(right)中同¥】油^学(牛东)删I学位论R”Tl…/cc㈣图3-10X60在哈油Ⅱ(左)、俄油Ⅱ(右)中开路电位与时问曲线图Fi93—101”OpenCircuitPotential㈣eofX60inRussianCrudeOilⅡ(teft)andgasakstanCrudeoilⅡrrightl图3-9为X60钢在俄油I和哈油l中开路电位弓时间的曲线图,图3.10为X60钢在哈油1f和俄油II中开路lb位与时间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俄油I巾J『路电位在一O2v处上_F小幅度的变化,在哈油I巾开路电位存03v处t下小幅度变化,在哈油II中奸路电位在03v处有小幅度的变化,俄油11中计路电位丌始变化幅度很大,后稳定在一06v处,从上面四个图中可以发现,由于开始测最体系4;是很稳定,出现了很大的波动,整个过程的小幅度的波动可能山于电极表面发7L的微小变化造成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室温下x60钢在四种油品中表面比较稳定,这’j浸泡实验耋吉果足一致的。从开路电位判断产生腐蚀可能性大小顺序为:俄油II)哈油I>哈油儿>俄油I。2)X70钢开路电位测试结果及分析图3・11x70在俄油I(左)、哈油I(右)中开路电位与时间曲线图Fi93-11OpencircuitPotential…e2lofx70inRussianCrudeOilI(1eft)andKasakstancmdeoilIfrightl第二章原油腐蚀性升析ⅫT…/*1¨F{一一121m圈3—12X?0在哈油Ⅱ(左)、俄油ll(右)中开路电位与时间曲线图OpenCircuitPotentialcuryeofXT0inoilRussianCrudeOilⅡ(1eft)andK2sakstanCrudeII(right)图3—11为XT0钢在俄油I和哈油I巾丌路电位与时『HJ的曲线图,图3一12为X70钢在哈油Il和俄油II中开路电位与时间曲线图,从图中町以看出俄油I巾,F路电位在一O15V处上下波动,哈油I巾月:路电他在O20V处卜下波动,在哈油II巾什路电位在一O20V处有上下变化,俄油II中开路电位变化幅度很大,髓着时fHj的增加而增加,从上面四个图中可以发现,由于电极表面状态在原油中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囚而出现了一定的波动,但从整体趋势上蜕,其材料在原油中屯化学性能基本稳定。从电化学测试的结果来看,室温下XT0钢在四种油品中表面比较稳定,这与浸泡实验结果是一致的。从丌路电位判断发生腐蚀的可能性顺序为:俄油II>哈油I>哈油II>俄油I。同时,开路电位也说明在原油中XT0钢的腐蚀倾向比X60钢小。由于原油中腐蚀性物质的腐蚀作用与温度有一定的关系,电化学实验是在室温下进行,而且开路电位的大小只能反应发生腐蚀的可能性大小,因此其结果仅能作为在室温下选材的参考,实际生产使用前还需要模拟实际管线服役_[况进行实验室加速实验进行论证。3.3原油含水量与腐蚀性的关系管道发生腐蚀破坏的必要条件是管道金属与环境之间形成可发生腐蚀的原电池。对于原油K输管道,因原油粘度较高且导电性很差,~般不会与金属内壁构成腐蚀原电池,但原油中古有一定量的水分,当原油中的水析出并与管壁表面构成电极系统时,将导致内壁的电化学腐蚀。闻此通过分析原油中水的存在形式、中国石油人学(华东)硕士学位论文稳定性及原油析出水对管道的腐蚀性,判断管道局部位置出现内腐蚀的风险及腐蚀形为。因为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原油腐蚀性硫含量高于哈萨克斯坦库姆科尔原油,因此在这部分实验中只选用俄罗斯原油进行分析。3.3.1水在原油中的存在形式及稳定性分析实验方法及材料:(1)俄罗斯原油(2004年9月取自独山子炼厂装车线)经高速离心机检测(28000转/分钟)后,也未见水滴析出,实验中原油含水量指的是添加水的含量。管道钢试样X60钢,尺寸:2.5×5x4em3。(2)采用机械搅拌方法将一定量的水加入到原油中,形成油包水型乳液,以模拟不同含水量的俄罗斯原油【15】。(3)采用超声波长时间震荡或高速离心分离的方法测定水在原油中的存在形式和稳定性。当水以乳液形式(颗粒直径大于100nm)存在于原油之中,在高速离心(10000转/分钟以上)作用或长时间超声波作用下水会析出;当水珠的直径小于100nnl时,水将稳定存在而不会析出。由于原油中含有一些羧基、羟基、磺酸基等极性基团的有机化合物,而这一类物质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使油中的水在这些极性有机物质的作用下以乳液的形式分散在油中【161。用移液分别将二次蒸馏水加入到原油中,配置成含水量为1%o,2%0,3%0…12%o的油水混合液体,用磁力搅拌器连续搅拌10小时,使原油与蒸馏水均匀混A口。将均匀混合后具有不同含水量的试样置于通风柜中静置,室温下(20—40℃)观察水在混合液中的稳定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所有含水量的样品在整个实验考察期内均无水滴析出。由此表明当原油中含水量在12%o及以下时,无外力作用下静置,原油中的水可以稳定存在(温度范围20.40℃)。将均匀混合后具有不同含水量的试样置于超声波振荡器中震荡放置,由于在超声波的作用下,以乳液形式存在的水珠将加快聚合形成水珠从油中析出。实验结果表明,当含水量大于65"00的油水混合样进入超声波振荡器振荡10分钟之内就有水析出;含水量为扯_5‰的油样,振荡20分钟后油中有水析出;含水量在2.5—3‰之间的油样,超声振荡5小时后有水珠析出。而含水量在2%0及以下的第三章原油腐蚀性分析样品,超声振荡24小时后无水珠析出,反复5周期,每次振荡24小时,均未发现水珠析出。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经机械搅拌可使水以分散态的形式(乳化)分布在俄罗斯原油中,当原油中含水量在12‰以下时,这种均匀分布在原油中的水,在未受外力强力搅拌(超声波或高速离心)的条件下,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2肚一O℃)可长期稳定存在原油之中。当原油中含水量大于2‰小于或等于12‰时,原油中的水以乳化液形式存在,在超声波或高速离心力的作用下,被分散的水珠将会聚合析出形成大的水滴。当原油中的含水量为2%o及以下时,原油中的水以微乳液形式存在,此时即使在超声或高速离心力的作用下,具有纳米直径的水珠也将稳定存在原油之中。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初步认为,在管道运行操作规范要求的含水量控制范围内(小于5‰),俄罗斯原油在管道中输送或静置,只要不受强的外力作用水不易析出,因而不会与管道内壁形成腐蚀原电池使管道发生内腐蚀。特别是当原油中含水在2%o以下时,原油中的水是以微乳液的形式存在,不会从原油中析出,从而管道出现内腐蚀的风险较低。3.3.2原油凝析水成分分析为了进一步考察管道在异常操作情况下,原油含水量超过一定范围,水析出后对管道的影响,开展了俄罗斯原油析出水成分分析。研究所用的原油析出水样是指在俄罗斯原油中添加100/∞的二次蒸馏水,用磁力搅拌器充分搅拌三小时,静置24小时使原油中可溶于水的有机或无机物充分溶解于水,然后用超声波振荡三小时,用分液漏斗将油水分离得到水样,再将具有一定浊度(絮凝状物质悬浮)的水样用高速离心机分离(10000转/分钟,时间10分钟),取纯水样作为分析用水样,进行质谱、离子色谱和液—质联用分析,对经离心分离的絮状物质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可能存在的极性基团。由离子色谱仪分析所得结果如下:水样pH值:5一水样电导率:30mScm以无机阴离子含量:FC1.1.7mg/L17.3mg/L79.7mg/L1.2SO,N03。24mg/L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学位论文由实验制备的原油析出水样的无机阴离子分析结果可知,俄罗斯原油中无机阴离子的主要成份为5042‘和Cl。两种常见的侵蚀性无机阴离子,其中还含有少量的F.和N03"离子。由于实验所获水样阴离子浓度与原油在实际开采时的析出水样阴离子浓度会有很大的差异(无机离子在原油及水中的分配率不同),因此实际析出水中的无机阴离子的浓度含量应在本实验所制水样的百倍以上。由液相色谱图可知,在3.358和8.855min时出现了两个色谱峰,表明有两个物质品种存在于水样之中,但相应的质谱图只能检测到6.358min对应物质的稳定质谱峰,其相应的分子量为99.1。再对水样单独进行了质谱分析,其谱图见图3.13,由样本在电喷雾电离下的碎片指纹图可知,母离子为[M.1】=97,分子结构较稳定,只有一个稳定的碎片峰(负离子)80,由于没有标准峰进行比较。因此,不能确定溶解水样中的有机分子是什么物质。图3.14为制备水样时水样经离心分离后所获絮状物质经干燥后的红外光谱图。由图分析可知,絮凝状中可能存在羧酸负离子峰(1500eml左右)。综上所述,认为俄罗斯原油析出水中存在较多的无机阴离子为C1‘和S04厶,同时水样可能存在溶解的有机羧酸盐等化合物。m图3.13原油析出水样的质谱图Fi93-13MassSpectrumofCondensateWaterofCrude0ii第三市H油腐蚀r盼析图3.14原油析出水样中絮状物的红外光谱图Fi93-143.3InfraredSpectrumofFIocintheCondensateWakrofCrude0113原油析出水对管道腐蚀性分析为了分析俄罗斯原油析出水对管道的腐蚀性,根据文献资料‘”l,模拟配置了原油析出水;然后采用失重和【U化学两种腐蚀实验方法,分析了析出水对管道的腐蚀性。a.腐蚀模拟水及试样的制各模拟水的组成:实际原油开采中析出水的阴离子浓度可能远高于实验室模拟水的析出浓度,因此将溶液中的阴离子浓度分别增加100倍,即模拟的腐蚀水样的成分为:F:017s04。:7g/LCI:N03。:173玑g/L97∥L0.12试样处理:将管道刑样片绎1000、1200、1800#砂纸依次抛光后,用酒精、丙酮、二次蒸馏水分£Ⅱ清洗,干燥后精确称量,并精确测量试样的表面积。浸泡实验完毕后,将试样取出后玲风吹干,用橡皮擦出去腐蚀产物,并用酒精、丙酮清洗1净后称霞。根据实验前后试样的重量差值,计算试样在介质中的腐蚀速度av:!:.!!上二(州州口一11St口3.1式中,v:试样平均腐蚀速度,蛐n,a中国石油人学(华东)硕}:学位论文C:腐蚀速度单位的换算因子,p:试样密度,AC=87600JD=7.81g/cm3gW:腐蚀前后的失重量,em2sS:试样表面积t:腐蚀时间为了模拟实际条件下的腐蚀情况,将具有相同的无机离子含量的水样加入原油中,经充分搅拌后,超声波分离,形成油水分离层(油层将空气和析出水隔离),将已处理好的试样置于下层水样中,考察其腐蚀速度。b.失重腐蚀实验结果表3.1列出了表面被原油覆盖水样中的试样腐蚀速度。由结果可知,尽管此时水层的pH≈6,但其腐蚀速度也仅为0.03mnl/a。另外对已腐蚀试样表面进行金相显微观察表明,试样的腐蚀是均匀的,无明显的腐蚀坑出现。表3-1原油覆盖水样体系试样的失重腐蚀结果t=100hTable3・1WeightLossCorrosionDataofCrudeOilCoveredWaterSystemt=100h编号表面初始重量/g清除腐蚀产物后的重量儋失重Aw/g腐蚀速度平均腐蚀速度积细n211,=一.‘.a.1st/,0.0326y=:Vl,2+V3/3mm.a—ll2326.030.132.334.0681443.1698347.0039434.0605843.16066O.00756O.00817O.03040.028650.0305546.995690.00825c.电化学腐蚀实验结果电化学方法是研究金属腐蚀行为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电化学研究方法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有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法。极化曲线是研究在非自然腐蚀条件下,腐蚀体系发生阴极或阳极极化时,金属/溶液界面所发生的阳极反应或阴极反应的电化学变化趋势。在没有沉积膜或吸附膜的条件下,还可以根据极化曲线的参数获取金属腐蚀的相应参量(jeorr,自腐蚀速度)等。由于本课题的研究体系是在碱性、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进行,金属表面存在不溶于水的沉积物,采第三章原油腐蚀性分析用极化曲线测量jCOlT将带来一定的误差,所以另采用了电化学阻抗谱法分析。电化学阻抗谱用来研究金属的腐蚀和界面行为也是一种常用的电化学手段。通过比较电化学复数阻抗谱中的各个参量,可以判断体系的控制步骤,界面结构变化以及腐蚀速度的大小等。若腐蚀体系为电化学步骤控制,则可以根据实轴电阻的大小来比较不同体系的腐蚀速度。根据己获得的失重腐蚀实验结果及电化学研究的特点,将电化学研究的溶液体系配制如下:(1)单独NaCI,Na2S04溶液体系,用以分别考察C1‘和S042。离子对试样的腐蚀作用。NaCl体系浓度为:0.1mol/L,0.2mol/L,0.3mol/L,0.4mol/Lmol/L,0.3mol/L,0.4mol/LNa2S04体系浓度为:O.1mol/L,0.2溶液pH=6(2)采用与失重实验相同的模拟析出水体系溶液,溶液pH分别用氢氧化钠或调到pH=4.0、6.0、8.1。电化学研究条件:对电极为大面积铂片电极,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研究电极为管道钢,研究面积为1cm2,其余面用环氧树脂封装。电极测试前分别用1群,3群,5}}金相砂纸打磨至镜面,用酒精、丙酮清洗后,浸泡5min后进行电化学实验。通过对线性扫描速度对极化曲线的影响的研究表明,当扫描速度小于或等于5mV/s后,极化曲线基本不变,故确定线性扫描速度为5mWs。巾同4j油人{(*朱)Ⅻi{化*女图3一15管道铡在水同浓度NazS04体系中的阳极极化曲线(pH=6,扫建:5Fj妇・15mV/s)AnodicPolarizationCurveofSteelSampleindifferentConcentrationNa2SOdSystem(pH=6,scanning:5mV/s)lo∥^cml图3一16管道钢在不同浓度Na2S04体系中阴阳极极化曲线(pH=6,扫速;5mY/s)Fi93—16Cathode-AnodlePolarizationCurveofSteeISampleindiffenntConcentrationNa2SO・System(pH=6,scanning:5mV/s)第j帝M油腐蚀#"析图3—17管道钢在不同浓度NaCI镕液体系中的阳极极化曲线(pH=6,扫速:5mVls)Fi93・17AnodicPolarizationCurveofSteelSampleindifferentConcentrationNaCISystem(pH=6,scanningtSmV/s)Io目/Acm2图3一18管道铜在不同浓度NaCI溶液体系中的阴阳极极化曲线(pH=6,扫建:5mViz)Fi93-18Cathode-AnodlePolarizationCurveofSteelSampleindiffe代ntConcentrationNaCISystem(pH;6・scanning:5mV/s)中困“油^学c毕采)ml学位论i图3—19不同Nazs0|浓度条件F试样腐蚀的电化学阻抗谱Fi售3—19CorrosionEledmchemjcalImpedanceSpectraofSteelSampkindifferentConcentrationNa2S04System图3-20不同NaCI浓度条件卜{式样腐蚀的电化学阻抗谱Fi93-20CorrosknElectrochemicalImpedanceSpectnofSleelSampIeindifferentConcentrationNaCIsystem圈3-15和3—16分别是小l叫Na2S04浓度lb解液qJ试样的阳极极化曲线和在整个fU位区域的线性极化曲线。m图3.15干¨3—16巾的试样蹦极极化曲线uJ知,随着体系中Na2SO。浓度的增加,试样的阳极溶解速度有所增加,说明S042离了对材料的腐蚀有促进作用,但试样的整体电化学溶解速度都比较小。溶液中的第二奇原油腐蚀性H析Na2S04浓度对试样的阴极极化曲线影响较小。图3.17和图3-18则分别是不同NaCI浓度体系的阳极和整体电位区问的线性极化曲线,由图可知,其变化舰律与Na2S04体系浓度的影响相同,但比较两体系的极化曲线图可知,相同浓度下NaCI体系中试样的腐蚀速度更太一些,这与C1-X寸_管道钢材料活化侵蚀性有关。图3.19和图3.20是不同Na2S04和NaCl浓度条件下,试样腐蚀的屯化学阻抗谱。由两罔可知,电化学阻抗谱均呈半圆弧状,表明在所研究的条件下,界面电极过程为电予得失控制步骤。同时由容抗弧的大小可知,随着Na2S04或NaCI浓度的增加,容抗弧与实轴相交的半径(阻抗)小断减小。这一变化结果与线性极化曲线相对应,表明随着体系中cI。和S042‘离了浓度的增加,试样的电化学腐蚀速度不断增大。同时比较相同浓度下的电化学阻抗谱可知,Na2S04体系的半圆实部的电阻值大于柏应的NaCI体系的电阻值,进一步表明c1‘对体系有更大的侵蚀性。图3-21不同pH条件下原油模拟析出水的阳极极化曲线Figa-21#motilePolarizationCurveofCondenSateWaterofCrudeOIItndifferentpHSystem中固石油人学(华东)硼}。学位浩文图3-22不同pH条件r原油模拟析出水的整体目J阳极极极化曲线Fi93・22Cathode—AnodicPolarizationCurveofWholeSystemofCondensateWaterofCrudeOilindifferentpHSystem囤3-23不同pH条作下原油模拟析出水中的电化学阻抗谱Fi93—23ElectroehemicalImpedanceSpectraofCondensateWaterofCrudeOilindifferentpHsystem图3・21和3—22,3—23分别是小c司pH条什下原油模拟析“{液的阳极极化曲线、整体州一阳极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罔。由图3—21可知,随着DH值的不断减小,管道铡阳极溶解速度明娃增大。图3.21(b)表明,nH币Ⅷ极化曲线的阴极行为也宵明履变化,这是因为不同pH条件下,H+浓度不同,而阴极极化|lII线土耍为H++e-÷HzfJ亘应,故pH较低时,氢析出述度加快。电化学阻抗谱结第三章原油腐蚀性分析果更明确表明,pH值越低半圆弧与实轴相交的电阻值越小,说明H+对管道钢腐蚀起到明显的加速作用。同时比较图3.22、3.23和图3—21、3.19知,实际模拟体系的电化学阻抗谱数值(实轴),比纯NaCl或Na2S04体系要大一个数量级以上,即其腐蚀速度小一个数量级以上。这不仅是由于实际模拟水体系总离子浓度比单纯的NaCl、Na2S04溶液体系小,同时在实际水体系中由于阴极离子的协同作用,使得模拟水体系的腐蚀速度要比纯NaCl或NazS04体系要小得多。3-3.4腐蚀产物的微观形貌及结构分析俄罗斯原油析出水对管道腐蚀性分析表明,原油对管道的腐蚀速率不高,本节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口m)、腐蚀试样表面扫描电镜(SEM)分析和样品腐蚀产物的能谱分析三种研究方法对腐蚀产物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来判断析出水对管道的微观腐蚀特性。a.X射线衍射分析(XRO)采用XRD方法对模拟析出水体系中管道钢试样腐蚀产物进行结构与成分分析。分析用样片是通过收集腐蚀的产物,经干燥后压片制得。从腐蚀产物的XRD图谱可知,产物均呈晶态,其峰值基本相同。由标准图谱对照表明腐蚀产物为y_FeO(OH),这与一般中性水溶液腐蚀体系中黑色金属的腐蚀产物是一致的。b.腐蚀试样表面扫描电镜(SEM)分析图3-24是试样在原油覆盖下析出水中浸泡72小时后试样表面的SEM照片。由图a,b(放大500倍)可以看出,试样表面除了存在大量针状结晶物外,还存在颗粒状结晶物,且腐蚀产物膜出现了微裂纹,膜的致密性较高。进一步放大后的d图(5000倍)可见针状结晶物其实呈薄层膜状叠加在一起。继续将试样在溶液中浸泡72小时后的SEM表面分析见图3.25。由图a,b不同区域相同放大倍数下的SEM照片可看出,试样表面有些区域的腐蚀产物呈致密的块状分布。有些区域呈针状晶体形状分布,将针状晶体部分继续放大(c,d)可以看出,这些针状结晶体是由针状结晶和颗粒状结晶堆积而成,且比较致密。中国“油^学(牛东)删L学位论立图3.24在原油覆盖下析出水浸泡72小时后试样表面SEM照片Fi酩-24SurfaceSEMPho蛔afterImmersedinCondensatewabrCoveredbyC川deOilfor72h图3・25原油疆盖下模拟析出永浸泡144小时后试样表面SEM照片Ff巴3-25SurfaceSEMPh叫oafterImmersedinCondensateWihrCoveredbyCrudeOilforl44h35第=章蟓汕扁蚀性升析c.样品腐蚀产物的能谱分析对腐蚀试样的表面进行选区能谱分析,有助于获得不同形貌和不同结晶形态的腐蚀产物的微观变化信息。图3—26为所选样品在整个SEM扫描区域的EDS能谱图。由图可知,试样表面主要成分为Fe和0,同时还存在少量C、S、AI、cI、si等元素,C、Si、AI可能为材料的合余成分,cl和s可能由溶液成分引入,除去这些微少元素的影响,得到表面Fe、0原了比为3962比6038,表明腐蚀产物的组成为Fe203。吲327则是在分析样品表面区域选择一个非常小的区域再进行EDS分析。由能谱可知,所选区域的表面元素与蓿个表面的元素组成基本相同,同时各元素所占的百分数也几乎没有发牛变化,即Fe、O元素的原子百分比均为40比60,即表明腐蚀产物为F0203。器簧妒—“”””””1j%:?h●r_-■●V图3.26腐蚀试样EDS能谱图Fj窖3-26CormsionSampleEDSEnergySpeCtrum中国Ⅱ油人学(1#东)颂1哮位论文搿絮;P。山忡”咿州”帅∞11器11∞¨u¨¨¨日-●W‘■●’图3-27腐蚀试样选区EDS能谱图F皤"27CorrosionSampleSelectedAreaEDSEnergySpectrumXRD、SEM和EDS分析结果表明,管道钢材料在所配制的原油析出水中具有以下腐蚀特征,材料的表面腐蚀较为均匀,未出现孔蚀或坑蚀现象:腐蚀产物呈晶态且较均匀覆盖在试样表面;腐蚀产物为Fe:魄,表面可能还存在Fe0(0}I)态。通过对俄罗斯原油含水量与腐蚀性关系的分析研究,可初步得出如下结论:(1)当俄罗斯原油含水量在12‰及以下时,水可均匀分布在原油之中。在20--40℃温度范围内,不受超声波振荡或高速离心力的作用下,俄罗斯原油中的水币易析出。(2)当含水量大于2‰小于12‰时,含水的俄罗斯原油在强超声波振动或高速离心力作用(10000转/分钟以上)下,水将从油中析出,形成较大的水珠:且含水量越高.水珠析出所需时间越短。而当原油含水量小于2‰时,水不会从油中析出。由此可见,含水量小于2‰时,水珠直径小于或等于100nm,原油中的水以微乳液形式存在,而当含水量大干2‰时,水珠直径大于100nm,原油中的水以乳液形式存在。(3)离子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按奉实验方法所制得的俄罗斯原油析出水的无机阴离子主要成分为CI。和S042‘,其中S02。含量为7.97m∥L,l73cl’含量为:mg/L。析出水中有机物成分较为简单。由质谱或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分析得到水中稳定存在的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量为98。第三章原油腐蚀性分析(4)模拟析出水体系对管道钢材料的腐蚀结果表明,管道钢在模拟腐蚀体系中,均呈均匀腐蚀形态,未出现孔蚀和坑蚀现象,且腐蚀速度较小。(5)对管道钢在模拟腐蚀体系中腐蚀产物的分析结果表明,腐蚀产物呈针状结晶态,其化学组成为Fe203或FeO(OH)。(6)通过对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认为在管道运行操作规范要求的含水量控制范围内(小于5‰),俄罗斯原油在管道中输送或静置,原油中的水不易析出,管道局部位置出现内腐蚀的风险较低。38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学位论文第四章微生物腐蚀实验4.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实验检测发现,四种原油样品中都含有多种微生物,因此我们对各类微生物进行了分离和培养。所用培养基的组成如下:Sl/B培养基:K2HP04(无水)0.59/L:NH4CL1.09/L:Na2S040.59/L:CaCl20.19/L;MgS042.09/L:乳酸钠3.59/L:FeS04(NH4)2S04.6H20O.19/L:抗坏血酸0.19/L:酵母汁1.09/L.PH7.0-7.2真菌培养基:蛋白胨59/L;葡萄糖109/L:KEHP04lg/L:MgS04.7I-/200.59/L:琼脂159/L:孟加拉红溶液(1/30000)100mVL:Nacl异氧菌培养基:蛋白胨109/L:PH值7.2.7.4;59/L:牛肉膏39/L:琼脂15--209/L:铁细菌培养基:(NH4)2S04O.59/l:CaCl20.29/L;NaN030.Sg/L;K2HP04O.59/L:MgS04.7H200.Sg/L:柠檬酸铁铵109/L:PH6.8—7.2:在细菌的培养以及实验中所用的各种玻璃仪器均进行严格的消毒和灭菌。培养基、生理盐水以及细菌测试瓶等均高压蒸汽消毒30mira抗坏血酸和硫酸亚铁铵溶液抽滤灭菌。称量一定质量的原油,置于无菌瓶中,加入9ml无菌水,振荡摇匀,此为种子瓶(10—1I),I为单位腐蚀产物中含有的微生物浓度。取种子瓶中的菌液lml加入一新的无菌瓶中,加入9ml无菌水,此瓶中的菌液为10_2I。以此类推,配成10一3I、10r4I、lO‘5I、10缶I的菌液。在培养皿中按浓度梯度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菌液,并分别加入真菌和异氧菌培养基,振荡摇匀至冷却。在小试管中按浓度梯度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菌液,并分别加入SRB和铁细菌培养基。SRB的培养试管应密闭好。把这些培养皿和培养试管放入生物培养箱中(30a:l℃)进行连续培养。4.2微生物微观组织的观察用生物显微镜观察培养出来的细菌。挑取培养皿中的一个单菌落置于载玻片39第H々微生物腐蚀实验上,用去离子水使之铺展开来。滴加结晶紫溶液染色3—5分钟。观察1000倍菌样时在试样表面覆盖一滴低荧光的沉浸油,用油镜观察。在本实验中使用的显微镜为带有PNT-628n摄像史的NiKonYS2一H犁显微镜。将原油中提取并培养的菌种配制成实验溶液进行材料挂片实验。43实验结果及分析将挂片实验的腐蚀产物取至烧瓶中,加入盐酸,瓶1:3放置润湿的醋酸铅试纸,密闭加热,发现醋酸铅试纸变黑,证明有H。s的生成。SRB代谢后产生FeS,FeS与盐酸反应生成硫化氢,这说明了SRB是存在的。图4-1为变黑的醋酸铅试纸和未经试验的醋酸铅试纸的对比。誉F吨4一l-图4-1醋酸铅试纸对比图LeadAcetateTestPaperAppearance从原油中提取菌种培养的SRB培养摹一星期后变混浊.管壁和管底有黑色沉淀物附着。这是SRB生长的典型特征,因此可以确定原油中SRB的存在。鼍铁细菌10。1I(第1天)爹,铁细菌10‘1I(第6天)铁细菌10。1I(第8天)中国☆油^学(华东)碰l岸位论立簟j铁细菌l仃2I(第l天)铁细菌10。I(第6天)铁细茼10。2I(第6无)铁细菌空白(第l天)铁细菌空白(第6天)铁细菌空白(第8天)图4-2不同浓度铁细菌培养的不同阶蜃到94—2DifferentStageAppearanceofdifferentdens时IronBacteriacultured铁细菌培养基一个星期后由原来澄清的紫红色培养液变为底部有深紫色沉淀附着的两层体系。这说明了原油中铁细菌的存在,这种情况随时问的增加而加筇叫帝强{物☆蚀盘验剧。并E土随接种菌液浓度的降低而降低,如图4—2所币,菌液浓度为10一、10。、lOo的情况特别明显,而苗液104没有显著变化,空自试样(加生理盐水)的培养基基本无任何变化。这说明铁细菌的存在,并且量还是比较大的。图4-3为从原油中提取出的不同浓度异氧菌培养的不同阶段。异氧菌lo。I(第1天)异氧菌104I(第3天)异氧菌104I(第5天)田4-3不同铱度异氧菌培养的不同阶段F194-3DifferentStageAppearanceofdifferentdens时HeterotrophicBacteriacultured中国石油大学(毕采)硐l?学位论立淡黄色的异氧菌培养基在生物培养箱中放置4—6天后,均发现有褐色斑点出现。通过生物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图5-3中的异氧苗比较稀疏.幽4-4中的较为密集,但两者的形貌是一致的,均具有异氧菌的典型形貌。证实了原油腐蚀产物中含有异氧菌。从图4-7的培养皿上可以看出,第一天的异氧菌培养皿上表面为平整的固体培养基,在第三天时,培养皿上已经长出了密密麻麻的点(为苗簇),其中10。1浓度的培养皿上因为浓度太大,整个培养皿为深褐色.这对观察到菌簇的生长带来了不利,菌簇的个数随培养皿中菌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图4-5和图4-6分别为异氧菌不同菌落在1000倍显微镜观察F的形貌。图4-5异氧菌苗落I(1000×)Fi94-sHeterotrophicBacterialColonyI“Ⅲ真菌的存在,其中左图为第1天的真菌形貌对比。厂_飞,真菌培养基中在一星期后呈现出典㈣‰而黼101(第1天)1口1(第8天)~,羔=一l~~一主■。削同幽一撕镇i■■I第H々街生物擂蚀宴&i04(第1天)1矿(第8犬)图{4不同浓度真菌培养的不同阶段F刚。7DIffe他ntStageAppearanceofdifferentdensityFungieultured将培养的微‘I物配制成溶液,进行模拟环境的挂片试验。钢铁的腐蚀形貌如图4_8所示。圈4-8钼的微生物腐蚀形貌F;94一gMicrobiologicalCorrosionAppearanceofCoupon可以看出.原油中有SRB、铁细菌、异氧菌、真菌等多种菌种存在。由于微生物的激活和生长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支持,因此在浸泡实验中微生物腐蚀的影响并未表现出柬。当微生物被激活和生长后,就表现出了较强的腐蚀性。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上学位论文第五章结论与建议5.1结论(1)俄油和哈油中活性硫含量占总硫含量的百分比小于5%;而管输条件下参与腐蚀的活性硫一硫醇性硫占活性硫含量的百分比均在10%左右。(2)室温条件下,实验周期内,用原油浸泡的X70,X60钢表面没有发现明显腐蚀。(3)室温条件下,开路电位判断腐蚀的倾向为:俄II油>哈油I>哈油II>俄油I,开路电位说明在原油中X70的腐蚀倾向比X60小。开路电位的大小只能反应发生腐蚀的可能性大小,因此其结果仅能作为在室温下选材的参考。(4)原油中含有SRB、铁细菌、异氧菌、真菌等多种菌种。这些菌种在合适的环境下可以被激活并生长,对管线和输油设备构成潜在的威胁。(5)当俄罗斯原油含水量在12‰及以下时,水可均匀分布在原油之中。在20,---40"C温度范围内,不受超声波振荡或高速离心力的作用下,俄罗斯原油中的水不易析出。(6)当含水量大于2‰小于12‰时,含水的俄罗斯原油在强超声波振动或高速离心力作用(10000转/分钟以上)下,水将从油中析出,形成较大的水珠;且含水量越高,水珠析出所需时间越短。而当原油含水量小于2%0时,水不会从油中析出。由此可见,含水量小于2%0时,水珠直径小于或等于lOOnm,原油中的水以微乳液形式存在,而当含水量大于2%0时,水珠直径大于100nm,原油中的水以乳液形式存在。(7)离子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原油析出水的无机阴离子主要成分为C1-和S042。,其中S042’含量为7.97mg/L,CI。含量为:1.73mg/L。析出水中有机物成分较为简单。由质谱或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分析得到水中稳定存在的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量为98。(8)模拟析出水体系对管道钢材料的腐蚀结果表明,管道钢在模拟腐蚀体系中,均呈均匀腐蚀形态,未出现孔蚀和坑蚀现象,且腐蚀速度较小。(9)对管道钢在模拟腐蚀体系中腐蚀产物的分析结果表明,腐蚀产物呈针状结晶态,其化学组成为Fe203或FeO(OH)。45第五章结论与建议(10)通过对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认为在管道运行操作规范要求的含水量控制范围内(小于5‰),俄油和哈油在管道中输送或静置,原油中的水不易析出,管道局部位置出现内腐蚀的风险较低。5.2建议(1)无论是硫化氢腐蚀、细菌腐蚀,还是其他的腐蚀类型,其关键都是水,所以控制油品含水量就可以有效的控制硫化物对管道的腐蚀危害。因此建议管道加强管输原油含水量的监测,尽可能将原油含水量控制在2‰以下,从而防止内腐蚀的发生。(2)在管输条件下,硫化物对钢材的腐蚀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根据哈萨克斯塔.中国原道工程阿拉山口.独山子段可行性研究中的热力计算和输油工艺方案优化选择,确定了该管线采用常温输送是可行的。从腐蚀防护的角度出发,也建议采用常温输送,一方面降低硫化物对管线的腐蚀程度,另一方面避免硫化物对加热炉等加热设备的腐蚀问题。(3)在管道上设计安装内腐蚀监测装置,由于阿.独管道将要输送的原油属于含硫原油,对管线的腐蚀在所难免,因此有必要在管线上安装腐蚀监测装置。建议在管道设计施工中考虑内腐蚀监测点及其辅助设备的设计和安装。(4)定时清管。沉积在管道内壁的附着物给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定时清管,可以减小微生物的腐蚀程度。建议在设计允许范围内,缩短清管周期。(5)加热炉的硫酸露点腐蚀防护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硫酸露点腐蚀的问题是减少燃料中硫的含量,因此建议加热炉燃料采用含硫量在0.5%以下的油料或采用经脱硫后的低硫重油。(6)站内奥氏体钢设备在停工期间可能出现连多硫酸腐蚀,建议设备在停工期间采用碱液清洗设备表面,中和可能产生的连多硫酸,但要严格控制清洗液中氯化物浓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上学位论文’参考文献[1]卢绮敏等.石油工业中的腐蚀与防护.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9:176。【2】陈韶华,刘志刚,马惠宁输道内腐蚀机理研究,油气储运,200019(7)。【3】石油与资本,N0010,31.10.2006。[4]卢绮敏等.石油工业中的腐蚀与防护。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9:176~177。[5】何宏,李琳,姜秀汗,管道内腐蚀检测技术进展,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1,16(3):43一-47。【6】周培荣,贾鹏林等,加工高硫原油与高酸原油的防腐蚀技术,中国国际腐蚀控制大会论文集,2002,19。【7】R。LBianchetti,Control[8]JTelegdiJofPipelineCorrosion,2003,12:146~147atheBecznerEKalman,CentralResearchInstituteforChemistryofHungarianAcademyofSciences,CentralFoodResearchInstitute.13“ICCPaper136。【9】龚宏,催化裂化装置再生系统设备破裂原因及对策,中国国际腐蚀控制大会论文集,2002,71。【10】严大凡,书有管道设计与管理,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326。[11]ASTMD1662—92AnnumbooksifASTMstandards.1996.Volume05。01。[12]欧莉.浮顶罐腐蚀防护技术探讨,中国国际腐蚀控制大会论文集,2002,260。【13】秦国治,丁良棉等,管道防腐蚀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4-5~7。【14】曹凯,田松柏,陆婉珍.用铜粉腐蚀法测定石油馏分中腐蚀性硫的含量,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00,17(1):39。【15】丁德磬,孙在春,杨国华等.原油乳状液的稳定与破乳【J】.油田化学,1998,15(1):82.86。【16】李淑琴,程永清,张绪民.水的质量分数原油破乳脱水的声化学研究fJ】.天津化工,1997(4):22.24。【17】许立铭,罗逸,董泽华等.钙离子对碳钢在油田污水中腐蚀的影响。油田化学,1993。47第五章结论与建议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在攻读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了两篇与项目内容相关的论文,两篇论文参加了国际会议的交流。发表的论文:[1】张一玲,张冬敏,胡胜利;《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原油的硫化物腐蚀分析》;油气储运;2006.11;42.44。[2】张一玲,孔德宏,姜征峰;《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南部原油中的细菌及其腐蚀性》;腐蚀与防护;2008.7;414.415。会议论文:【1】张一玲;《1’IleSiberianCorrosiveBehaviorofMicrobeintheCrudeoilofSouthRussian));第14届亚太地区腐蚀控制大会;2006.10;on[2】张一玲;《Studytransportationthesulfidecorrosiontotheinternalsurfaceofpipeline));2007国际腐蚀工程会议;2007.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学位论文致谢几年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谨在此,在我硕士论文完成之际,向指导、关心和帮助我的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们表示由衷的谢意!首先,我由衷地感谢我的导师李自力老师,在论文的选题和内容确定上给予了大量的指导和帮助,在研究和论文完成过程中给予许多教诲和指点,正是由于他的悉心指导和关怀,我才得以顺利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特别感谢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在我学习和论文完成过程中,对我的无私帮助和支持;同时还要特别感谢我们单位的领导、同事和项目组的成员,在我学习和论文完成中给与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一并对他们表示由衷的谢意.。本研究得到了中国石油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科研专项基金资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为了我的学业他们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给予我全方位的支持,使我能够完成学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