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甘当配角——把幼儿园课堂主动权还给孩子

甘当配角——把幼儿园课堂主动权还给孩子

来源:百家汽车网
甘当配角——把幼儿园课堂主动权还给孩子

几 千年的中华文明沉淀了厚重的知识精华,而同时,同一个文明的国度,不管时光怎样流转,知识的传承形式注定源于同样的模式。从孔夫子的“集体讲学”到现今的 “集体课堂”,主要采用的都是集体教学的模式。日新月异,在当下新形式的学前教育中,集体教学既秉承了其“同时培养大量人才”的优势,又体现出了“制约幼 儿个性发展”的弊端。作为曾经“集体教学”接受者的幼儿教师,我在现今的教育教学中,主要面临着“教师定位不准”的困惑,幼儿被我“抓”得太紧,致使课堂 沉闷,缺乏生气。反思教学,将总结阐述如下: 教师太强的主导地位将幼儿变为了课堂的“配角”。在日常的集体教学中,尤其是语言活动与社会活动,我经常不自觉地同时扮演着“导演”与“主角”的角色,而等待汲取知识的孩子们却被动地变成了课堂的“配角”。

为 什么会有这样现象的发生呢?经过领导的多次点评与自己的反思,我总结出几条原因:第一,观念陈旧,沿用老套的“填鸭式”教育方式,一味地追求知识的灌输效 果,忽略了幼儿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如在《红眼咪咪》的教学中,我通过故事讲述、幻灯片展示、韵律儿歌朗诵等多种形式不停 地反复地重复红眼病的特征与治疗方法,生怕孩子们记不住。过多地强调知识性目标,与幼儿互动较少,所以导致了课堂氛围的沉闷,忽略了幼儿情感的发展;第 二,在“透彻研究幼儿”方面所下功夫不深,没有充分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已有经验、

兴趣需要等,从而缺乏切实有效地设计教学的对策。每次活动设 计时,总是把精力集中于教参上的“活动目标”与“活动过程”,就活动而设计活动,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基础特征;而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注意力又过多地集中于 “目标是否完成”“教师语言是否流畅”“教姿教态是否适合”“活动有无超时”等因素。比如在本学期一课三研活动中,在我进行“二研”时,仓促地选择了临班 小四班的幼儿,既没有提前了解幼儿,也没有提前与幼儿做深入的沟通交流,所以活动中出现了“老师与幼儿不合拍”的现象,我还是依据我们小五班孩子的特点进 行提问或引导,结果小四班的幼儿无法很好地理解我,很难实现好的配合;第三,教师与幼儿的平行参与、交叉参与程度不高。在活动设计中,考虑的往往是如何把 握幼儿,如课堂纪律、环节顺利过度等,没有很好地思考与幼儿的配合。在活动过程,总是以一副旁观者的姿态观察,甚至可以说“控制”幼儿的活动,没有将自己 融入到活动中去。以至于,课堂呈现出“教师在上课”“孩子在活动”的两个分离画面。 那么教师如何在集体教学中“放手”,如何成为一位优秀的组织者,如何实现教师幼儿的课堂一体化呢?在多次的教学中,反复斟酌专家教师的指导,深刻反思,总结出解决策略如下:

一、 尊重幼儿,坚持幼儿为本。充分启发和调动孩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彻底改变一讲到底的做法,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孩子的认知 兴趣和求知欲望。比如在《大大小小蛋宝宝》活动中,我尝试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幼儿,在“蛋宝宝与蛋妈妈匹配”环节,我一改用语言灌输的方式,而是把不同的 蛋

宝宝发放给幼儿,然后摆放不同的贴有蛋妈妈图片的篮子,让幼儿经过认真思考后,把蛋宝宝送到蛋妈妈身边。这样既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又体现了课堂的“动静 结合”。

二、 教师充分参与活动。在孩子们活动的操作环节以及自主活动环节中,教师的参与,能够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使活动多些活力而少些沉闷,使孩子们更加明确 方向而减少迷茫。比如在《快乐拥抱》的活动中,当“大灰狼”来了,“小兔子”需要拥抱着站到报纸上时,我不再站在一旁,或指导或鼓励,而是“成为一只普通 的小兔子”与幼儿共同参与其中,当“大灰狼”来时,我边用情景式的语言提醒活动的进程,边与孩子们一起拥抱着站到报纸上。身体力行地参与指导比单纯的语言 说教更加具体而活泼,孩子因为老师的参与而变得更加积极,课堂因为老师的参与而变得更加统一和谐。

三、 有效提问。根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精心设臵问题情境,提出有计划性、针对性、铺垫性、启发性的问题,可以提高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提问,会在 “”教师自身的同时,把更明确的方向指给幼儿。比如在《加油,鸡蛋哥哥》绘本欣赏活动中,我不再一口气讲完故事,然后让孩子依据故事内容和老师的期望 来复述,而是尝试着放手把思考与表达的机会还给幼儿。当讲到鸡蛋哥哥想变回原来的样子时,我用简洁的语言提问:“请问,你会帮鸡蛋哥哥找什么东西来代替蛋 壳?”没想到简单直接的提问,却激发了孩子们无数的想象力与强烈的表达欲望,“我会找毛巾被,因为他像鸡妈妈的肚子一样暖和”,“用鱼缸,因为它像蛋壳一 样硬”“不行,鱼缸太

小了吧”“用箱子,它够大”“用塑料袋,很软,还透明”“用盆子,这样鸡蛋哥哥就可以像小时候一样游泳了”……孩子们畅所欲言,表达 的是那么的充分,想象的是那么地丰富多彩,五彩斑斓。

孩子是活动的主人,课堂的主角,让我们尊重幼儿,信任幼儿吧,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把机会还给幼儿,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幼儿的活动中,展现活泼、自由的课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