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会科学辑刊一九九一年第四期总第七十五期研究生论文曹禺的悲剧意识论曲作杰在历史秩序的更迭交替中悲剧诗人的高下决定于他以什么样的悲剧意识从矛盾冲突双方的胜利与失败中抽取何卞悲剧内容曹禺的悲剧创作之所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正在于他以自身独汀的悲剧意识,通过众多的悲剧形象,表现了造成悲剧冲突的社会意志力量与自我意志力量曹禺悲剧既昭示了罪恶与腐朽的社会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又赞美了新生的力量讴歌了在时代夹缝中的艰难生存者对太阳和春天的渴望与追求他创作的悲剧容纳着深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内涵包含着丰富的有关悲剧艺术的审美经验具有永恒的价值悲剧意识不同于悲剧观念后者从认识论角度来说是指有关悲剧综合系统的理论体系,而悲剧意识的核心是由标准尺度构成的价值论由于悲剧意识的载体是悲剧命运观悲剧冲突悲剧人物观和悲剧价值观较之悲剧观念悲剧意识在一定程度止体现为感性色彩甚至还包括没经理性析滤的混沌状态的意识精神因此,它不是悲剧理论而是创作主体的一种心理动力而且对于欣赏和创作主体来说它具有一定的实践功能在以悲剧为特定对象的欣赏和创作中悲剧意识起着阴驱潜率的制约作用。曹禺是处在中国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特有的社会形态与文化形态冲突与激变历史潮流中的现实主义悲剧诗人他的悲剧意识是通过提取中国社会新旧两个时代在更迭交替中出现的诸多剧烈矛盾冲突,以对人的精神心理挖掘为切入角度集中探索和领悟了外部的社会意志力量与内在的自我意志力一量在彼此撞击中人之精神价值的毁灭他的悲剧意识重点强调的是,特定的外部意志力量社会罪恶力量在精神领域对人之自由特别是对女性婚恋自由的被夺和蚕食还有—“不屈的人”与“善良的人”对悲剧情境—“受苦”和死亡”等非人境地的反抗,对悲剧”的突破以及他们在救赎自我的过程中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总括起来曹禺的悲剧意识有如下几个特点和内容侧面第一曹禺的悲剧意识是伴随着他的悲剧创作实践逐步确立起来的也就是说他本体的郁闷的家庭生活经历及忧郁暗涩敏感的天性作为他悲剧意识形成的感性的主观前提,中国三四十年代特定的躁动与嘈杂的时代氛围及人道主义民主主义爱国主义被不断赋予崭新的内容的文化发展态势,作为他悲剧意识形成的既定客观一一膝幸酬事存在背景美旨趣中国传统的戏剧文化现代戏剧文化和西方戏剧文化的影响作为他悲剧愈暗淡的,识形成的现实的文化条件透过悲剧诗人独特的生活道路由创作实践积累的悲剧的审美学追求凝成了思想和感情的光点最初这个光点是混沌的从《雷雨,随着时间的推移创作的进步逐渐明朗清晰起来》到《日出》《原野》从,《北京人》到《家》曹禺悲剧意识的内涵不断扩大表现了一个悲剧诗人对社会理想和文学理想的铭心追求第二,曹禺的悲剧意识始终和他的民主主义立场和一贯的批判现实精神密切地冬联在一起透过且,始终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张扬相契合他善于“五四至三十年代前后中国社会与家庭的人与事件选择和提炼交织着时代矛盾而的悲剧冲突深刻而集中地反映,五四”以来不断深化的反封建与个性的主题随着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让人成为人他通过逐渐深化成熟和完整了的悲剧意识不断‘予自己的悲剧创作以新的历史和文化内容吧贪穿他悲剧的一个强烈声音是摧毁黑暗不会第三曹禺悲剧意识的现代特征集中体现在它强调对精神此揭示出黑暗社会吞噬人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也是一种心理现象,—心灵的探索上他借他以巨大的艺术功力构置人与社会特别是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多重悲剧性冲突中羚雕般地展现悲剧性格的种种心理态势心理状貌挣扎困惑妒并在这一过程压抑待徨嫉愤慈绝望,恐惧怯懦憧憬向往一,努力在有限的时空内熔写实与写意于一体通过各种各样的生活侧面塑造丰富多彩的性格化人物乡神第四义精神,曹禺的悲剧意识冶现实与理想于一炉洋盔着乐观主这是曹禺进步世界观的一个确证,特别是曹禺在处理悲剧结局时既跳出了大团圆的模式又继承并发扬了中国古典悲剧透过大团圆结局所寄寓的精神理想和乐观精强调给观众审美快感的同时曹禺式的悲剧结局“通过悲剧情节的逻辑进程抑恶扬善击鼓骂曹,”画龙点睛般地涂染希望的曙光它也是曹禺所创造的悲剧诗眼”它决定了曹禺的悲剧于悲主义精神凄凉的氛围以外,充溢着一股醉人的诗情画意。这种乐观给曹禺的悲剧带来了独具个性的审美特征免曹禺的悲剧意识剧冲突寄寓与体现在他悲剧创作的具体实践中通过考察他所置构的悲所塑造的悲剧人物以及透过悲剧冲突的结局所展露出的悲剧价值雅斯贝尔斯在《悲剧的超越”我们就会进一步理清和挖掘其悲剧意识丰厚沉实的内涵一》中说“当新方式逐渐显露,旧方式还仍然存在着败面对着尚未消亡的旧生命方式的持久力和内聚力①新方式的突进最初注定要失出现在罪恶里,过渡地段是个悲剧地带悲剧出现在斗争因此,胜利和失败里呈露在人类追求真理的绝对意志里真正伟大的悲剧都产生在时代的转换之际它拳能为悲剧提供有价值的多重冲突①生命村学译丛亦春译《悲剧的超越》页一一曹禺是怀着“悲悯的心情”和“恶毒的诅咒”来宣泄这一腔愤您的”,这使他在置构悲剧冲突时有明显的三种形式一是阶级间的冲突鲁大海和周朴园翠喜小东西和黑三金八之流仇虎一家和焦阎王等这些冲突都鲜明地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特征表现了阶级间不可化解的仇恨二是统治阶级内部之间的相互低毁《雷雨》中年轻时的周萍对周朴园的仇恨繁漪对周朴园的全部反抗与背叛《日出》中李石清与播月亭播月亭与金八的矛盾《北京人》中曾思蟋和曾浩和江泰和曾文清曾家和杜家等《家》中克明克安克定几家及他们和陈姨太的冲突等,都属于时代旧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他们冲突的根本症结是权力金钱的争斗和思想的分野因此是不可调和的在此曹禺表明了他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的深刻认识—旧时代旧阶级的必然灭亡,不仅根源于先进阶级及一切社会进步力量的强烈冲击,同时也根源于它自身门罪恶及其内部的尔度我诈和相互低毁三是打破了人的身份地位等社会所属关系和阶级所属关系,表现在精神情感领域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多重冲突在这部分冲突是曹禺悲剧意识所表述的重点他通过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尖锐的矛盾对立,注重挖掘社会和文化双重匡抑下坚强与弱小善良与美好的人们所历经的种种精神苦难及其实质从而进行尖锐的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冲突中曹禺塑造了一批旧时代旧阶级的腐朽专横的人物形象如周朴园焦母曾浩高老太爷冯乐山等作为封建制度和封建文花的承袭者体现者具体执行者,他们成为悲剧中悲剧角色行动的全面力制造或促成者作者把他们置于极负人望的天然尊长的地位并赋予他们吃—悲剧的斋念佛”的贯穿动作,以突出他们的权威和伪善一方面,他们可以通过仿佛是上苍给予的权威,把人逼入非人境地”另一方面—又喋喋不休地把自己的罪恶解释为善行周朴园强逼繁漪吃药焦母刺金子假身挑拨焦大星和金子的关系曾浩阻拦慷方出嫁高老太爷强行为孙儿择婚等都印证着他们的罪恶在此,曹禺正是通过繁漪侍萍金子慷方瑞贞瑞压梅觉新觉慧鸣凤婉儿等人物灵与肉所饱受的双重苦难与折磨强烈地控诉了黑暗的社会和残酷的封建制度在此也寄寓了他在这一生里能看到平地轰起一声巨雷把这群盘踞在地上的脑魅旭烟击个糜烂”①的愿望曹禺深谙人性的复杂他又是灵魂雕塑的巨匠所以无论置构哪种形式的悲剧冲突,都是从人物内心深处发出的思想感情意志欲望等心理变化形成内在冲突以剧中人物之间意志冲突和情感激荡构成戏剧矛盾推动剧情发生即使是表现阶级冲突和统治阶级内部的冲突他也从不做简单化脸谱化概念化的处理在《雷雨》和《原野》中,他是通过血亲命链和干亲纠葛透过周朴园和焦母繁复的精神及心灵世界进一步挖掘和揭示他们所属的阶级本性的在曹禺最善于描写的精神冲突和情爱纠葛中人物彼此间的心灵交锋和内心自我交战更是收放伸缩抑扬吞吐一点一滴地透露逐步加强情绪力量”这种特殊的切入角度为更好地承载和表现曹禺丰富而深刻的悲剧意识提供了极大的思想张力和艺术子女力二在《宗教与文学》一书中,海伦加德纳说“悲剧的内容由人们的行为和他①《日出跋》见《曹禺研究专集》上册页一一粤绝对冷们的苦难这两部分构成行为和痛苦的交织构成了悲剧模式”这就是说悲剧人物痛苦的内涵和行为的性质共同规定了悲剧的性质甲而对悲剧行为的承担者物的理解和界定同样是悲剧意识的重要内容曹禺特殊的悲剧意识弱小铸就了他悲剧中特—悲剧人殊的悲剧人物类型一余人和狡仆示悲剧英雄间色人物陈白露善良柔婉的女性系列多没有超越就没有悲剧悲剧超越的实质就在于它通过对现实悲剧冲突的概括和揭即便是在对悲剧命运的无望抗争中探究人所应该拥有的崇高的不朽的本质力量参抵抗至死不屈的人“也是超越的一种举动,它是朝向人类内在固有本质的运动曹禺所崇尚的悲剧精神正是这种超越,在《悲剧精神》的演讲中”他曾明确说过“有崇高理想”宁死”才能成为悲剧的主人”,“悲剧的精神是应该敢于主动的他把这种悲剧“意识熔入了仇虎和繁漪的形象之中不可遏制的野性冲动过程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他一再透过悲剧情境强调他们的“极端品性、和从而表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在反抗”苦难“”救赎自我的”作为复仇者仇的烈火坚决惩罚繁漪和仇虎的性格中都凝聚了最残酷的爱对和最不忍的恨繁漪是因为个人受到家族的戏谑蒸腾着复仇的欲望仇虎则是为家族受到的燃烧着复征和代表了社会罪与恶的他们因此象—他们行动的极端暗示着罪恶的极端表现的是正义对的反拨和抗行动的极端”实际是仇恨的凝聚争他们永不停歇的甚至以毁灭自我为代价的抗争为自己的悲剧品格注入了崇高的因素鑫乱伦和复仇是悲剧常见的题材表现乱伦和淫乱在中国话剧发展早期和二十年代的家庭剧中也常常》《火洗衫》如新民社郑正秋的《恶家庭熊佛西的《青春的悲哀》,白薇的《打出幽灵塔》等但这些剧作或是以罪恶的展览来刺激观众毫无社会意义么或旨在通过乱伦关系仅仅暴露封建家庭的罪恶很少文化批判的意义如果说,周萍和四凤的爱情悲剧作为周朴园罪恶的衍生物体现了一种社会意义上的罪与罚如果说那繁漪和周萍的乱伦悲剧”则包含着社会和文化的双重内涵周萍的悲剧更多的是体现了由于因袭传统造成的个人压抑蔑视,那么繁漪基于人的合理要求对乱伦的正从另一种特定的意义上体现了她对封建伦理的虚伪与冷酷的蔑视繁漪杨把乱伦这一在伦理道德领域内的罪恶行径社会意义的悲剧斯提亚当做救赎自己的方式本身已构成具有足够后来他把这种关系公布于众则显示了个人对整个旧文化的撞击曹禺在此所实现的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是超越其它同类题材悲剧的》三部曲《阿伽门农》《奠酒人》埃斯库罗斯的《奥瑞《悲悼》三部曲及莎《报仇神》奥尼尔的士比亚的《哈姆莱特》等描写复仇故事的悲剧尽管包含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内容但,他们主要都是从伦理和人与人性的内在冲突上表现悲剧价值的起点是基于家族的血缘仇虎掉进“曹禺写仇虎为父报仇因此但整个悲剧情境表现的却是阶级间的仇恨既便是描写心狱”的过程中表现了某些特定的伦理和人性内容所以,但这些内容最终都可以莎归属为阶级内容的悲剧意识它具有丰富的社会性和时代性融印着曹禺独特的具有民族性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是曹禺悲剧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曹禺特有的悲剧意识决定一一了女性形象在他的悲剧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同以往的中国戏剧史上的女性形象相比曹禺在更大程度上把笔触延伸到普通女性的精神生活领域强调了她们精神上的压抑扭曲惶惑苦闷痛苦和绝望并以此来控诉封建制度的罪恶表明灵魂的死亡远比肉体的死亡更具有悲剧价值和悲剧意义以往写风尘女子大都从爱情入手或以泣诉怨,或以怨泄您以“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模式进行伦理批判曹禺写陈白露更多是通过金钱—社会的物质形态对人的精神的侵蚀诱惑掠夺和冲击表现了金钱造成的灵肉在她身上,体现了曹禺对三十年代黑暗腐朽的社会和人之沉论堕落的主客观原因的深刻认识侍萍四凤翠喜小东西嗦方瑞贞瑞压梅鸣凤婉儿等本身并无过失,但却同样面临着残酷的悲剧命运慷方和瑞贞最后虽然出走但为寻找这“救赎自我”的保证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她们大部分是为婚姻和爱情所苦但戏剧深层的内蕴所揭示的却是封建罪恶对人身心的残害对自由的剥夺曾皓曾思鳃冯乐山高老太爷代表的封建势力以其伪善来区别于其它爱情戏中某些封建家长的冷酷然而他们却以内在的刻毒扼杀了那些美好的生命但人类追求幸福和美好的愿望是禁锢不住的慷方和瑞汪等不幸的女性对未来的憧憬成为曹禺悲剧中的亮色凝成了其富有诗意的光辉曹禺还把自己的悲剧意识铸进了一批“多余人”的形象之中周萍焦大星曾文清是活着的废物他们和契诃夫笔下的“多余人”形象相比尽管存在相似之处但起点不同契诃夫是在焦虑的寻找力量的过程中以多余人”表达了自己的失望而曹禺是把他们明确作为封建营垒中的一员来塑造的一方面,他对封建势力摧残其人格和个人意志使他们和本阶级同化进行了严肃的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另一方面通过他们在情感和意志上和封建势力存在的种种“内倾”昭示了他们与他们所依附的封建势力必将同归于尽尽管和契诃夫一样曹禺也给予了他们某种同情,但更多的是批判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曹禺的悲剧或以独特的类型或以独特的性格特征,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涵和文化内涵这种内涵的深度以极具特点的时代内容和民族性为价值衡量他在挖掘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时,不仅从外在意志力量进行剖析,而且注重从人物内在意志力量探索悲剧人物行动的牵引力所以,他的悲剧不仅呈露着历史和时代社会的真实内容,而且给人的自身存在以理性的观照与启迪,这是他的悲剧具有永恒价值得到观众永恒认同的重要原因曹禺对悲剧冲突的结局及悲剧快感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其悲剧结局除《北京人》之外大都充满了“破碎”请看下表决剧习《雷雨》《日出》《原野》《家》匕京人》颠狂繁漪侍萍焦母四凤周冲周萍陈白露“‘东西仇虎焦大星瑞压梅鸣风死亡曾文清黄省三一家小黑子婉儿出走鲁大海方达生金子觉慧觉民慷方瑞贞袁氏父女一一渗峨专梦在此方面“曹禺通过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共同毁灭”,一方面揭露了封建势力的罪恶另一恶毒地诅咒了整个封建制度表现了一个悲剧诗人所具有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在那些觉醒正义感悲剧诗人的审美理想是时代审美经验及社会普遍追求的深刻概括,后出走的人物身上出他们的去向,曹禺寄寓了某些新的理想虽然由于思想的局限他没能明确地指但他们的确是属于太阳和光明的可见,他的悲剧结局在形式上摆脱了大团圆的案臼,却继承了中国古典悲剧中的乐观精神‘坏三曹禺的悲剧意识具有特殊的民族历史价值神中的西方当代悲剧观方现代哲学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奥尼尔把人的精—心理归属当作人生悲剧性的最高概括““,他的悲剧意识”实际上体现了洛厄尔所言”我们想要说的却是人类处境的困惑灵魂的死亡忧伤和支离破碎尤金,这种现代的生命悲剧意识所深为忧虑的是可见,奥尼尔的悲剧是对西现代心理学现代文化学现代艺术思潮的感性呼应这种呼应同时也代,表了现代西方戏剧的总体走向是勇敢地触向了社会受西方现代悲剧意识的影响曹禺特别注重从人的精神而—心灵领域探索悲剧命运和悲剧价值但是他并未把这种探索止于艺术和哲学,即他以这种探索为手段实现的是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而奥尼尔则是把这种探索看作目的因此奥尼尔注定要随着抽象的哲学思辩走向绝望而曹禺的悲剧则随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承继着中国戏剧在思想内容方面积极的斗争精,声神延绵不绝的民主传统越来越多地融进希望的曙光曹禺的悲剧虽然在题材上没有直接配合当时急剧发展的政治斗争时代发展的脉搏保持共震态势突和悲剧形象体系汉但却在内容上同而且,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还没有一个人象曹禺这样,关注在黑暗社会和封建势力压迫下普通人的悲剧命运这就决定了他以其独特的悲剧冲比之于洪深进行的社会批判与文化批判的独特性与深刻性甚至郭沫若的剧作“田丁西林夏衍,,具有相当大的文化价值如曹禺以鲁贵“王福,升常五李石清等狡仆形象进行深刻的文化批判也是中国传统某些劣根”他们不仅是整个的社会制度的产物和牺牲品文化的牺牲品他们既主且奴”的心态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官本位和钱本位造成的人格失落此外,三十年代严酷的阶级斗争和争政治斗争形势,使相当一部分作家只注重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或仅凭阶级义愤和政治热情进行戏剧创作价值忽视或无暇顾及艺术上的精雕细刻,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悲剧艺术特别是现实主义悲剧艺术张力的不足他所塑造的负载着更为丰富更加显示出曹禺悲剧作品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美学深刻的悲剧性因素的普通人小人物,甚至是灰色人物壮丰富了现实主义艺术的形象画廊他不断深化成熟的悲剧意识凝就的或雄奇悲纷谬淡嘈杂或清婉秀丽,或神秘深沉或悲激荡或凄凉沉挚压抑凝重的多,种悲剧风貌为现实主义悲剧创作提供了足可珍视的艺术经验容〔作者曲作杰年生辽宁省大连人年辽宁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辽宁工运学院助教曾发表《社会问题及其艺术表述》等论文十余篇【本文资任编辑〕宁殿弼】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