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竞赛试题
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共22分) 1、一个人的身份证号是:46002,这个人的出生日期( )年( )月( )日,性别是( )。 2、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竞赛试题:78分=( )时;( )立方米( )立方分米=1008立方分米。
3、一个正方体木块6个面分别印着a、a、b、b、c、c,投掷若干次,字c朝上的可能性是( )。
4、四年级同学植树x棵,六年级同学植的棵数比四年级的2倍少18棵,六年级植树( )棵。
5、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这个三位小数最大( ),最小是( )。 6、7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63,其中最小的自然数是( )。
7、在0,1,2,18,4,23,91,7,9这些数中,偶数有( ),合数有( )。 8、 = =
9、一包糖果,无论是平均分给2个人,平均分给3个人,还是5个人都正好分完。这包糖果至少有( )块。
10、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36m,它的表面积是( )m2,体积( )m3。 11、在2名男生和4名女生中挑选出一男一女两名主持人,有( )种组合。 12、找规律:①1、4、9、16、25、( )、( )。
二、仔细推敲,认真判断。(对的打,错的打。)(9分) 1、大于而小于的小数只有1个。 ( ) 2、。 ( )
3、 和 相等,但分数单位不同。 ( )
4、因为=40,所以8是的倍数,是8的因数。 ( ) 5、一块橡皮的体积是8立方分米。 ( )
6、精确到百分位是。 ( )_小精灵 儿童网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2分)
1、要使 是真分数, 是假分数,a应是( )。 A、1 B、10 C、11
2、下面式子中,( )是方程。 A、25=10 B、2x=10 C、5x D、8x15 3、如图 ,从左面看到的是( )。 A、□ ○ B、□ C、□ △ D、△
4、一个长方体水缸,长30cm,宽20cm,水深11cm,将一个铁球放入水中后,水面上升4cm,这个铁球的体积是( )。 A、1200cm3 B、2400cm3 C、3600cm3
5、六一儿童节,用彩色小灯泡布置教室,按三红、二黄、二绿的规律连接起来,第99个小灯泡是( )色。 A、红 B、黄 C、绿
6、在一个正方形花坛四周种树,四个角各种一棵,每边种5棵,共种( )。 A、25棵 B、20棵 C、16棵
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17分) 1、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 、解方程。(5分)
13x+65=169 =
五、动手画,动脑计算。(10分)
1、下图中五个相连的正方形纸片,可以折成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纸盒,你能在原图的基础上,把它们设计成有盖的正方体纸盒吗请把图画出来(在原图上画) 2、右下图空白部分的面积为30cm2,求阴影部分面积。 六、活用知识,解决问题。(30分)
1、学校航模组有39人,比电脑组人数的2倍少5人,电脑组有多少人
2、A、B两地相距453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开出,相向而行,3小时后相遇,已知甲汽车比乙汽车每小时快1千米,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3、李华同学在期中测试中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分是90分,英语是92分,比数学少2分,语文是多少分
4、妈妈用一个煤气炉做家务,洗米需要1分钟,煮饭需要15分钟,洗菜需要5分钟,炒菜需要10分钟。做完这些家务活,妈妈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5、同学们去春游,带水壶的有78人,带水果的有77人,既带水壶又带水果的有48人,每人至少带一种。参加春游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6、林老师带42名同学步行去公园划船。租船处有两种船只,大船可载5人,每只20元;小船可载3人,每只15元。林老师最少应交多少钱 2019年春季学期五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竞赛试题 参
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
1、(1984) (7) (25) (男) 2、 (1) (8) 3、( ) 4、(2-18) 5、
6、(6) 7、(0、2、18、4) (18、4、91、9) 8、(2)(9) 9、(30) 10、(54) (27) 11、(8) 12、(36) (49) 二、仔细推敲,认真判断。 1、 2、 3、 4、 5、 6、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1、B 2、B 3、B 4、B 5、A 6、C 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 1、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 、解方程。(5分) 13x+65=169 =
五、动手画,动脑算。 1、
2、306=5(cm) 552=(cm2) 六、活用知识,解决问题。 1、(39+5)2=22(人)
2、乙:(4533-1)2=75(千米) 甲:75+1=76(千米) 3、903-92-(92+2)=84(分) 4、1+15+10=26(分)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
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5、(78-48)+(77-48)+48=107(人)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6、425=8(只)2(名) 208+15=175(元)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