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再生铜回收处理比较
2011/2/18 16:51:26 信息来源:SMM(上海有色网)
SMM2月18日讯:本世纪以来,中国再生铜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比较国内外再生铜行业会发现,从回收体系的建立到装备技术的发展,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有不小的差距。
一、回收循环利用体系等待进一步规范
在2008年,日本公布了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对国内蓄积的可回收金属总量进行统计后得出,日本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金、银、铅和铟资源国,其铜、白金和钽资源也位居世界前三位。从一个矿产贫国发展成为资源富国,城市矿山的回收利用功不可没。相比较而言,我国由于扩张性发展冶炼业而导致国内矿山资源日益匮乏,对国外资源高度依赖的情况不单单出现在铜行业,其他的金属行业均有如此通病。
早在五十年前意识到资源匮乏的日本和德国便规定了较为严格的再生法,将产品的回收和利用的责任明确落在了生产企业的头上,从而使得整个再生体系形成了一体化的良性循环,并随着数年的积累通过城市矿山富集的金属资源,解决了对地下矿产的依赖。
上海有色网(SMM)认为,当前中国在生产商参与旧产品回收环节的力度仍然较小,但随着《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回收基金的设置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将更多的促进生产商加入到旧产品的回收环节中。而当前中国以个人为主的零散回收模式,以及尚不完善的垃圾分类习惯,扭转和改变仍需时日,中国在废料循环回收的最前端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生产利用环节技术仍待提高 1、生产工艺
国外废杂铜精炼环节主要使用回转式精炼炉和竖炉,具有密闭性好、热效率高和机械化程度高的特点。而中国当前废杂铜精炼环节主要使用的是固定式反射炉,虽然技术成熟、投资小,但热效率低、密闭性差、工人劳动强度高。
上海有色网(SMM)认为,在大力发展和支持再生铜行业发展的前提下,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环保审核和监控,大力推进先进环保的设备使用,是当前再生铜行业发展不可忽视的环节,可避免过去的粗放式产业扩张。
2、直接利用与间接利用
废杂铜利用分直接利用与间接利用两种,直接利用则是将完善分类的废铜直接利用到加工生产中,而间接利用则是将废杂铜重新进行冶炼、精炼,得到精炼铜之后再作为原料进入加工生产环节。在国外的废杂铜利用中,直接利用占比较高,而再生冶炼的产量收到了环保法规的比较少。而在中国,不仅面临再生铜在铜行业的比重较低,更面临废杂铜作为再生冶炼的比重较高的双重缺陷。根据上海有色网(SMM)的测算估计,大约有60%左右的废杂铜使用到了再生冶炼中,而直接作为加工的比重却仅有40%不到,而随着近几年中国大力发展再生行业,具有雄厚资金实力、能直接得到国家优惠的铜冶炼企业发展蓬勃,该比重预计还将进一步提高。
中国再生行业发展势在必行,是解决当前金属矿产资源瓶颈的唯一途径,而在这一过程中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管理方式和良好经验,方可让中国再生行业乘着的春风,发展地更加健康、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