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页数:1/3
1目的
预防食品安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食品安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得到及时处理,减少或消除食品安全、环境影响及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厂潜在的食品安全、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事故,食品安全、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紧急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3 职责
3.1 厂长负责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紧急情况出现时的统一指挥调度;负责对员工进行安全防火技能培训和组织演练;负责与消防、医疗单位紧急联络。
3.2 化验室负责食品安全紧急情况出现时的统一调度;负责组织车间确定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并制定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负责评审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的有效性。 3.3 生产车间负责安全、消防设备设施的日常检查工作。 3.4 本厂所有部门都对救灾工作进行配合。 4 应急准备
4.1 根据本厂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重大环境因素、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确定危险区域或潜在紧急情况发生点。在这些地方做出醒目的标识并配上必要的警示语,如“有病不能进入车间”,“防止明火”,“轻拿轻放”,“小心触电”等。同时设备维修人员和该区域责任人应在这些地点安装上必要的应急设备,如灭火器,消防面罩等消防、防护设施。
4.2 为相关岗位配备完善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靴子、防护眼镜、防毒面罩,并训练员工熟练使用。4.3 就本厂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情况,由厂长组织制定应急方案,并把方案醒目定置于有关地点。本厂现有的紧急情况应急方案见附表。
4.4 车间对消防器材和设施进行定点标识,每月定期检查其数量和完好性,并合理的维护和保养,对于过了保质期或使用效果不好的消防设备,要及时更换。
4.5 厂长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环境因素大检查,以减少事故隐患。 4.6 厂长负责对全厂员工进行安全防火技能培训,并每年组织一次安全防火演习。
4.7 厂长负责将火灾时疏散的路线和集合地点张贴于厂房、办公室的显要位置,车间要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 5 应急响应
5.1 紧急情况发生时,事件发生岗位人员应立即报告厂长,同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如暂停生产,切断电源、关闭设备等。
5.2 厂长最快速度赶到现场,指挥紧急事故的救灾工作,所有员工都应密切配合,服从指挥和调动。
5.3 救灾工作应将防止或降低人身伤害放在第一位,应迅速将受伤人员送医院或打120急救电话通知医院救护人员过来进行紧急救护。
5.4 如遇火灾,首先要切断电源,由厂长组织分工灭火、疏散人员、物资等,尽可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打119火灾急救电话时,要讲明起火地点、火势大小、起火物资、公司电话等详细情况,并派人到商定路口接警。如不是火灾,应根据紧急情况应急方案进行处理。 6 纠正与完善
6.1 事故发生后,厂长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性质、经过、污染、伤亡、食品安全受损、经济损失等情况,并形成书面报告。
6.2 事故调查清楚后,厂长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对事故责任人作出相应的处罚,必要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事故处理遵循“三不放过“原则:事故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页数: 2/3
附表:紧急情况应急方案
潜在事故和紧急事件 应急准备 1. 严格执行原辅材料验收制度 2. 严格执行放桶岗位操作要求 应急响应 1. 封存已进入生产的瓶盖或桶并评估,按“不合格品管理办法”进行处理 2. 对使用问题瓶盖或桶的成品按“不合格品管理办法”处理 3. 对使用问题瓶盖或桶的成品评估,必要时按“产品召回管理程序”实行召回 4. 查明原因,制定相应纠正措施 1. 暂停生产,将生病员工调离车间 2. 对可能受影响的产品进行隔离评估,必要时按“不合格品管理办法”处理 1. 对受影响的产品进行隔离评估,必要时按“不合格品管理办法”处理 2. 查明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1. 执行“产品召回管理程序” 2. 查明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对顾客善后处理(由厂长负责) 1. 启用备用电机 2. 调整生产计划 瓶盖、桶不合格或受到污染 正在车间工作的员工发生急性病例或已知传染疾病 1. 加强个人卫生 2. 向工人宣传有病要报告的重要性 严格执行卫生管理制度 意外污染 顾客饮用后发生问题 学习“食品安全卫生突发性事件预案”和“产品召回管理程序” 1. 与电力部门联系协商,要求停电时事先通知(厂长负责) 2. 使备用电机保持完好状态并备足燃油(厂长负责) 3. 保证蓄水池满水(门卫负责) 1. 储备一定量易损件 2. 按“设备维护保养程序”对设备做好日常维护保养 停电、停水 关键设备出现故障 1. 维修人员立即维修,如无法维修要马上通知设备生产商派人过来维修 2. 调整生产计划 3. 根据设备故障严重程度考虑更换新设备 4. 对故障期间生产的产品进行评估,必要时按“不合格品管理办法”处理 1. 切断总电源 2. 立即送医院 触电急救 1. 规范员工操作行为 2. 做好安全用电教育(厂长负责)
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页数:3/3
附表:紧急情况应急方案
潜在事故和紧急事件 应急准备 1. 配制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和设施(厂长负责) 2. 做好敏感区域的设备设施的日常巡检工作,强化对重点岗位员工的培训教育(厂长负责) 3. 控制和消除火源,如:(1)尽量避免用明火加热。(2)在敏感区域如包装材料间、杂桶存放间要避免焊割作业和使用挥发性消字擦桶化学药剂。(3)车间禁止吸烟。(4)电器设备要加强巡查保养,及时更换老化零部件(使用岗位责任人负责,厂长协助监督)。(5)车间外吸烟的员工须在完全熄灭烟头后方可扔进垃圾桶 4. 化验室加强对易燃化学试剂管理,如乙醇、甲醛等 5. 做好车间消防安全标志,如“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防止明火”、“小心触电”等 应急响应 1. 按本程序5执行,切断总电源(郭名华负责),传达疏散隔离(厂长负责)。 2. 厂里男员工立即投入灭火和抢救工作,必要时由厂长通知消防队急救。 3. 女员工参与可能受影响的包装材料和产品的转移隔离 火灾 自然灾害(台风、洪涝、地震) 1. 办公室负责收集天气预报,及时1. 厂长通知车间做好人员财产保上报厂长 护措施 2. 提前做好灾前预防工作:(1)加2. 各车间和化验室对设备及物品固铁皮屋顶。(2)准备好沙袋,进行妥善处置和保护,以尽可能放置门墙外备用。(3)清理排水减少异常事故带来的危险。 沟,检查排污管道保持畅通。 3. 洪涝时将受影响的产品转移到安全地方,并进行评估。 4. 地震时应立即停止生产并切断电源,互相传达紧急疏散到厂外路上,对于来不及逃生的员工,应采取自我保护措施,躲到相对安全的角落,等震感没有后再逃生。 1. 规范员工操作行为,做好岗前培1. 立即采取止血措施,暂停操作,训 离开岗位 2. 做好安全生产教育 2. 严重的由厂派车立即送医院急3. 工厂备好日常药箱,如无菌纱救(厂长组织) 布、脱脂棉签、消毒酒精、碘酒、3. 送医院时须防止病人路上颠簸创可贴、胶带、剪刀、镊子、外(陪护人员由厂长临时安排) 伤消炎药等 机械伤害、高空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