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专项复习-------物质的推断复习(一)说课稿
龙井市第四中学 张志惠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物质的推断复习(一)》,物质的推断题是近几年部分省市中考必考的题型之一。它是通过物质的转化关系,从已知的实验现象和特殊性质进行分析推理,从而确定物质的种类、组成或化学式的题目。这种题目具有考查的知识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条件隐蔽、题型多变、综合性强、关系复杂、文图较多等特点,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是一种全面的考查。因此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我想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物质的推断题主要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大致类型有以下几种:
1 文字叙述型:完全用文字或不完整的化学方程式描述,给出物质或元素的范围、特征性质或现象。要求推断元素或物质的种类、名称,也可以推断混合物中一定有什么、一定没有什么、可能有什么等。
2框图型:这类题型是以框架结构形式给出相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给出或不给出考虑物质的范围,要求考生推断出各种未知物质,再根据题意作进一步的解答。这种题目具有反应复杂、信息处理量大、难度较大的特点,往往需要反复推敲才能解答。
3表格式:这种题目往往用表格表示物质间相互反应的现象、特征,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判断各编号物质的名称。此类型题一般可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一是可根据表格内容找出突破口;二是采用将给定的物质横纵同序排列,将两两混合,写出相应的反应现象,然后对照原题相应的现象找出各物质。
4、连线式:(又可叫网络式推断题)给出了物质范围和各物质相邻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用线段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网络图”,要求学生根据物质发生反应的数目,从而推出其中的未知物质。这类题可采用:先画线找出物质间的全部相互反应关系,再根据反应个数归纳解答。
5、其他式。
本节课我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前三种类型题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采集每一道推断题的突破口(知识点),得出相应物质的名称和化学式,分析反应关系,根据物质的性质形成相关的知识网络,并在此基础上解答相关的问题,同时通过书写化学方程式来巩固物质间的反应关系。
2、过程和方法: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化学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提高审题、分析、判断等解题能力,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推断题的专题复习,保持和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保持其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答化学推断题。 难点:找出推断题中的突破口。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1、采用直接引入的方法,汇聚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探究式教学法,模式为:质疑—分析—思考—推测—检验——确定,让学生通过分析、思考、探究、论证得出科学结论。
3、互动式教学法,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学法:
1、讨论学习:学生通过推测、分析、思考来探究推断题的解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 自主学习:通过复习,指导学生以所掌握的化学知识经验和对推断题的阅读分析,并猜想推测,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综合应用基本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程序:
1、整节课我要采用讲练结合,讲中有练,练中有讲的方法。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有对此类型题有个初步的认识,并有想进一步认识和探究的愿望。
2、 解题技巧:解题的关键在于寻找突破口(又称“题眼”),然后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的推断。这些突破口往往是:物质的特殊的性质、用途、结构;沉淀、气体、溶液的特殊颜色;特殊的反应条件、反应类型、反应现象和转化关系等。根据突破口进行顺推、逆推或顺推逆推相结合的方法,对有关的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分析比较、综合整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对于初三学生来讲,经过不到一年的初步学习,对化学知识与技能有了一个初步的、模糊的认识,但是缺少系统性的、整体性的知识脉络,综合应用的能力较弱,对稍复杂的化学问题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本节课我的复习目的就是让学生认识到再难解的问题也会有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