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SIF与CIF、4CIF与D1

SIF与CIF、4CIF与D1

来源:百家汽车网
格式标准4CIF4SIF@PAL/SECAM制式分辨率(非正方形像素)704×576704×576分辨率(正方形像素)768×576768×576768×576标准化组织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国际电信联盟(ITU)标准帧率(帧/秒)29.97fps25fps25fps应用领域广播电视、电影、录像领域电信、网络视频领域D1@PAL/SECAM制式720×576格式标准D1CIFSIF格式标准D1@NTSC制式标准化时间1986年1990年1992年分辨率(非正方形像素)720×486多媒体领域(影视、VCD、动态图像专家组(MPEG)DVD等)分辨率(正方形像素)720×540768×576分辨率(正方形像素)320×240384×2880×480768×576分辨率(正方形像素)192×144384×288768×5761536×1152标准帧率(帧/秒)29.97fps25fps标准帧率(帧/秒)29.97fps25fps29.97fps25fps标准帧率(帧/秒)29.97fps29.97fps29.97fps29.97fpsD1@PAL/SECAM制式720×576格式标准SIF@NTSC制式SIF@PAL/SECAM制式4SIF@NTSC制式4SIF@PAL/SECAM制式格式标准QCIFCIF(FCIF)4CIF16CIF分辨率(非正方形像素)352×240352×288704×480704×576分辨率(非正方形像素)176×144352×288704×5761408×1152混淆的概念:SIF与CIF、4CIF与D1

在目前国内监控行业中,涉及视频采集卡、压缩卡、硬盘录像机(DVR)等产品时,经常会遇到诸如SIF、CIF、4CIF、D1等等分辨率标准名词。而在实际上,由于安防行业缺乏行业规范和标准,业内很多名词多来源于其它行业的标准,因此CIF、SIF、D1等几个词不但来源不同,甚至连名词本身都已经被讹以传讹而相互混淆,令人一头雾水。

若追溯源头来看,安防视频监控行业源于闭路电视(CCTV),因此标准一直沿用的是电视行业的SIF系列标准和录像机行业的D1标准,而在国内安防业内,SIF被讹以传讹成了CIF,D1也经常与4CIF、4SIF等概念混淆。一个典型的现象是,采用CIF和D1做为关键字去搜索

视频采集卡、压缩卡、DVR等产品,搜到的几乎都是国内产品及国产外销产品,而用SIF做关键字才能搜到同类的国外产品。下面分别对CIF、SIF及D1三个来源不同的系列标准做简单介绍。一、CIFCIF(CommonIntermediateFormat,通用媒介格式)也称为FCIF(FullCIF),是一种用于规范YCbCr色差分量视频信号的像素分辨率的标准格式,常用于电信领域的视频会议系统。CIF格式是国际电信联盟(ITU)在1990年推出的的H.261视频编码标准(ITU-TH.261)中首次被定义的一种格式标准(后续H.263对CIF系列标准进一步完善),其设计目的是为了便于与电视行业的NTSC和PAL两种视频制式标准对接(【注】SECAM制式与PAL制式差异很小),推动电信领域和电视领域之间的互联互通。为了便于和PAL和NTSC两种制式进行转换,由于视频尺寸变换时“缩小”要比“放大”处理起来简单,因此CIF格式定义时采用了最大兼容原则(二者相比取较大者),在分辨率上采用×288,在帧率上则采用与NTSC制与PAL制的SIF(SourceInputFormat)格式相同的352352×相同的29.97fps(30000帧/1001秒),色彩空间编码则采用YCbCr4:2:0标准。QCIF含义为\"QuarterCIF\",即四分之一CIF的意思,其分辨率的宽和高都是CIF格式的一半;SQCIF含义为\"SubQuarterCIF\",其分辨率的宽为CIF的4/11,高为CIF的1/3,像×CIF),都是以CIF格素数为CIF的4/33;类似的格式定义还有4CIF(4×CIF)和16CIF(1616×式做为基准进行定义。×288,是因为在H.261定义的视频压缩/解压的算CIF格式图像尺寸大小之所以确定为352352××16像素)的DCT变换(DiscreteCosineTransform,离法中,采用了基于宏块(大小为1616××18个宏块组成,因此每一帧图像的像素数为散余弦变换),实际上CIF格式视频的帧是由2222××288。352352×需要注意的是,国际电信联盟(ITU)定义的xCIF系列标准中的所采用的像素都是非正方形像素(像素显示时横纵比为12:11),像素数量横纵比(即存储横纵比)为352:288(即11:9)。因此,当xCIF系列标准视频在正方形像素显示设备(计算器显示器、大部分HDTV高清数字电×288视)中显示时,需要将画面横向拉长为原来的12/11倍(约为109.1%),分辨率变为384384×(正方形像素),像素数量的横纵比从原来的11:9变为4:3。【注】“正方形像素”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涉及到视频的采集、编码/解码、传输、存储、显示整个过程,关于此概念的详细讲解可参见《关于“正方形像素”》一文。格式标准QCIF分辨率(非正方形像素)分辨率(正方形像素)标准帧率(帧/秒)176×144192×144384×288768×5761536×115229.97fps29.97fps29.97fps29.97fpsCIF(FCIF)352×2884CIF16CIF704×5761408×1152二、SIF

动态图像专家组(MPEG)在1992年推出的MPEG-1标准中首次定义了SIF(SourceInputFormat,源输入格式),SIF是一种用于数字视频的存储和传输的视频格式,常用于VCD(MPEG-1视频编码)、DVD(MPEG-2的视频编码)和某些视频会议系统中。

由于SIF系列标准主要应用电视行业,因此SIF标准格式分为SIF-525(NTSC制式)和SIF-625(PAL制式和SECAM制式)两种:

1.2.×240像525@59.94Hzλ的SIF格式(SIF-525)用于NTSC制式中,其分辨率为352352×素,刷新频率(帧率)为29.97fps(帧/秒)625@50Hz的SIF格式(SIF-625)用于PAL制式和SECAM制式中,其分辨率为×288像素,刷新频率(帧率)为25fps(帧/秒)352352×其中SIF-525和SIF-625两种格式都属于非隔行(逐行)标准,此外SIF还有一种隔行版本被称为SIF-I。SIF格式视频流也被称为MPEG-1CPB(constrainedparametersbitstream,约束参数码流)。与国际电信联盟(ITU)定义的CCIR601(又名ITU-RBT.601/Rec.601)电视信号数字编码标准相比,SIF可以看为CCIR601格式在帧长、帧宽、帧率和色度上均减半的标准。动态图像专家组(MPEG)在定义SIF(SourceInputFormat)格式标准时参照了国际电信联盟(ITU)定义的CIF格式标准,因此SIF标准格式几乎与CIF标准格式相同,两者的区别×240@29.97fps,在PAL/SECAM制式在于:SIF格式在NTSC制式(525-line)下为352352××288@25fps;而CIF格式则无制式之分,标准格式固定为(625-line)下为352352××288@29.97fps(在H.263中帧率标准扩展支持7.49fps、14.99fps、59.94fps等值)。352352×由于计算机行业广泛采用正方形像素,因此在计算机行业里SIF格式(正方形像素版本)×240(相当于计算机行业的QVGA标准)或者384×288像素,帧率被定义为:分辨率为320320×384×则可以是计算机支持的任意刷新频率(60Hz、75Hz、85Hz、……)。【注】“正方形像素”概念同上,详细讲解可参见http://www.microjie.com/index.php/professional-knowledge/82-standards-parterns。格式标准SIF@NTSC制式分辨率(非正方形像素)分辨率(正方形像素)标准帧率(帧/秒)352×240320×240384×2880×480768×57629.97fps25fps29.97fps25fpsSIF@PAL/SECAM制式352×2884SIF@NTSC制式704×4804SIF@PAL/SECAM制式704×576三、D1(又称为D-1、Sony'sD1)D1是一种专业数字视频格式标准,主要应用于数字广播电视和录像行业。D1标准的产生在CIF和SIF标准之前,早于20世纪80年代就在Sony(索尼)和Bosch-BTS(博世-BTS)公司的DVR(数字录像机)产品中被首次使用。1986年,在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工程师委员会的努力下,D1被采用为SMPTE标准,主要在DVTR(数字磁带录像机)产品中使用,是视频录像行业中的第一种主流格式。D1采用非压缩数字复合视频,颜色编码采用CCIR601(于1981年定义)的YCbCr4:2:24:2:2格式,音频采用PCM格式;音频和视频被同步存储在19mm(3/4\")的盒式录像带上,D1录×486(非正方形像素),像带最大存储时间为94分钟。D1的分辨率在NTSC制式下定义为720720××576(非正方形像素)。早期的D1系统复杂且操作困难,虽然在PAL/SECAM制式下为720720×后来迅速稳定下来,但就当时(1986年)来说,D1以其华丽的画质(相当于后来的SD,即标准清晰度画质)、价格的昂贵、配置要求高、升级成本高等因素而著称。格式标准D1@NTSC制式分辨率(非正方形像素)分辨率(正方形像素)标准帧率(帧/秒)720×486720×540768×57629.97fps25fpsD1@PAL/SECAM制式720×576世界上第一批采用D1格式的产品包括:•

Sony(索尼)公司

SonyDVR-1000SonyDVR-2000SonyDVR-2100

1.2.3.

SonyVTRD1DVR-2000

SonyVTRD1DVR-2100

λ•Bosch-BTS(博世-BTS)公司:BTSDCR-100BTSDCR-300BTSDCR-5001.2.3.BoschBTSD1VTRDCR500在当时,由于D1采用非压缩复合视频占用的带宽过大,因此后续很快就推出了D2系统。D2系统虽然也采用非压缩复合视频格式,但D2在D1的基础上降低了采样率,做为一种经济型选择和D1一起供用户使用。D1格式直到2003年仍然在使用,后来的许多技术都引入了D1格式,而现代的许多数字视频录像产品也将其作为一种通用格式。在D1格式的基础上,后续还出现了D2、D3、D5/D5HD等一系列标准,广泛用于美国和日本的电视演播录像、VHS家用录像带等视频录像行业。AMPEXDCT-1700DD1-601VCR格式标准标准化时间D1D2D3D5D5HD1986年1988年1991年1994年2006年标准推动者Sony(索尼)AMPTEX(安培)Panasonic(松下)Panasonic(松下)Panasonic(松下)四、CIF、SIF、D1三种系列标准对比格式标准标准化时间D1CIFSIF1986年1990年1992年标准化组织应用领域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广播电视、电影、录像领域国际电信联盟(ITU)动态图像专家组(MPEG)电信、网络视频领域多媒体领域(影视、VCD、DVD等)在实际应用中,最容易混淆的三种格式为4CIF、PAL制式的4SIF,以及PAL制式的D1,这三种格式的主要区别如下:1.2.3.4.4CIF应用领域不同;λ制定的标准化组织不同;λ刷新频率(帧率)定义不同;在非正方形像素模式下分辨率不同。格式标准分辨率(非正方形像素)分辨率(正方形像素)标准帧率(帧/秒)704×576768×576768×576768×57629.97fps25fps25fps4SIF@PAL/SECAM制式704×576D1@PAL/SECAM制式720×57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