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化学图像题

初中化学图像题

来源:百家汽车网


初中化学图像题

2

3

4

5

8.下列溶液通入气体后与下图中的曲线变化相符的是 A.氯化钠溶液中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 B.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盐酸中不断通入氨气

D.碳酸钠溶液中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

9.在进食过程中与进食后时测定唾液的pH,发现进食开始至10分钟,唾液的酸性逐渐增强;10分钟至40分钟,酸性逐渐减弱。下列符合此事实的图像是( )

10.某种药片的有效成份中的氢氧化镁能减缓胃酸过多引起的疼痛,在氢氧化镁与胃酸作 用的过程中,胃液pH变化的情况是

PH PH PH PH

A B C D

三、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11.有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只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放在两只试管内加热。下列有关放出氧的质量(g)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图中a是纯氯酸钾的曲线,b是6 混有二氧化锰的曲线)中正确的是

时间 时

A.

B. C. D.

四、质量守恒定律型

12.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含空气)中加热,下列图示中能正确表示容器中所盛物质质量变化的是

13.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原子种类 物质质量原子个数类时间

元素种

时间 时间 时间

A B C D

Y (克)

14.某不纯的铁粉与稀硫酸反应时,质量关系如图38-6所示,x表 0.2 示不纯铁粉消耗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试判断不纯铁粉 中混入的杂质是

A.Mg B.Zn C.Cu D.Ag

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型

15.农业上常用饱和的食盐水选种。在室温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对此过程的描述,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7 0 1 2 3 4 5 6 X(克)

16.某温度时,将烧杯中的m g KNO3饱和溶液恒温下蒸发部分溶剂,然后再将烧杯中的物质逐渐升温(假设溶剂没有损失),能够正确表示此过程中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与时间(t)关系的示意图是

五、综合型

17.下列四个示意图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滴入蒸馏水

B. 在恒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 C. 向一定量的和钙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

8

D.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入稀硫酸

18.向100g质量分数为3.65%盐酸中逐渐加入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测定溶液的pH值及HCl和NaCl的质量分数(w),分别以它们为纵坐标,并以每次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m为横坐标,画出下列函数图像。图像基本正确的是( )

19.将某H2SO4溶液分成两等份,分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ZnO,ZnCO3固体,充分反应,所得ZnSO4溶淮质量分数与所加固体质量关系图正确的是( )

20.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映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所示曲线表示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④

21.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对应的四个操作过程,其中与事实不相吻合的是:

9

A.一定量Ba(NO3)2 溶液中滴加稀H2SO4 B.一定量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 C.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固体KNO3

D.质量相同的KClO3中加入催化剂(MnO2)与不加入催化剂加热制取O2

22.如图表示向硫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时溶液的导电性变化。试解释: (1)由A到B导电性降低的原因?

(2)B点表示什么意义?

(3)由B到C导电性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23.向含CuCl2和HCl的100 g混合溶液中,逐滴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 溶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仅考虑沉淀为Cu(OH)2。

加入溶质液质量与则下列说

10

法正确的是

A.整个反应过程中,氯离子个数不变 B.P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C.M点溶液比P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 D.沉淀完全时,M1的数值为80

24.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相符合的是

A.图①表示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盐酸

B.图②表示向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镁和锌 C.图③表示将一定质量的不饱和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晶体析出

D.图④表示向氢氧化钠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25.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C.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钠溶液中不断加入钠固体,充分搅拌

11

D.分别向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

26.下列曲线图与实验事实相一致的是

27.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若继续通入CO2,白色沉淀将完全溶解。其反应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CaCO3+CO2+H2O=Ca(HCO3)2当CO2持续不断地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时,沉淀质量的变化符合下列图象中的

28.已知Al(OH)3沉淀可溶解于NaOH溶液中。向一定量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示中,能大致表示加入的NaOH的质量(x轴)和生成的沉淀的质量(y轴)关系的是

12

29.向足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适量的镁粉后(生成的MgCl2在溶液中呈中性),发生的有关变化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符合下图中的

六、计算型

30.将29.1g由NaCl和BaCl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解于94.2mL水中(P水 = 1g/cm3),向所得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4.2 %的Na2SO4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右图是所加Na2SO4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图, 计算:(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13

31.在一烧杯中盛有100 g 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沉淀的总质量是______ g。 (2)在实验过程中加入80 gNaOH溶液时所得溶液的pH是____7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在实验过程中加入80 gNaOH溶液时,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32.把MgCl2、AlCl3两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后,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如图所示, 试回答[提示:Al(OH)3+NaOH==NaAlO2+2H2O,NaAlO2可溶于水] (1)A点的的沉淀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点的沉淀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为_______ g.AlCl3质量为_______g.

14

33.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做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后,废液桶中有大量的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为避免污染环境并回收利用废液,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取废液桶上层清液共11.88k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1.2%的碳酸钠溶液。所得溶液pH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1)通过右图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 kg时,

废液恰好处理完(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完全转化成氯化钠溶液)。

(2)此时所得溶液能否用于该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小麦选种

15

(选种液要求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在10%一20%之间)?请通过计算回答。

34.在一烧杯中盛有100g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有气体放出,还可以看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 。

(2)在实验过程中放出

气体的总质量为 g。

(3)当滴入Na2CO3溶液至图中B点时,通过计算求此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液的质量烧杯中溶A B 0 10 21滴入Na2CO3溶16

图表计算题

1. 某同学用一定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做“Na2CO3+CaCl2═2NaCl+CaCO3↓”的实验.其五次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实验果回答下列问题:

(1)哪几次反应碳酸钠有剩余(填序号)____________; (2)表中X的值是____________。

17

(3)试计算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 为测定某NaCl、Na2CO3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小明同学取16 g该混合物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所盛固体混合物的总质量为98 g,再把100 g稀盐酸分四次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盛有固体样品的烧杯中,每次都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分析以上数据后计算:

(1)第一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___; (2)该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3)根据实验数据,在右边的坐标纸上绘制出所质量与生成气体质量关系的曲线(不要求写出计算画出曲线即可)。

加稀盐酸过程,只

18

3. 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钢铁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钢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1)哪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钢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说明:其中烧杯的质量为50.8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 为了测定某粉末状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洋洋同学取一定质量的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40 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烧杯中,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10 8.45 第三次 10 7.80 第四次 10 7.80 加入稀盐酸质量(g)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9.10 (1)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根据锌的质量列出求解第二次生成氢气质量(x)的比例式 ;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19

(4)用36.5%的浓盐酸配制40 g上述稀盐酸,需要浓盐酸的质量为 ; (5)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