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课题黄山奇石教学案及反思

课题黄山奇石教学案及反思

来源:百家汽车网
 完美格式整理版

课题:黄山奇石 课时:2课时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二课 3、学生课前准备:

一、 预习课文,认读生字。 二、 查阅资料,了解黄山概况。

教材分析

《黄山奇石》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黄山,是天下第一奇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它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是令人向往的地方。于是,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就是描述了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读着课文我们仿佛被带到了景色秀丽神奇的黄山,似乎已经不是在阅读课文,而是站在黄山一个个观景台上,美美地欣赏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张张奇石图。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每一幅图,都是一个神奇的童话。读了课文不油心生向往黄山之情,更加喜爱黄山。

学习好帮手

完美格式整理版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弄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读文。

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几方面介绍黄山奇石的,在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创造性地练习说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黄山石的奇妙,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为了促进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创新精神,教学活动中,可将看图、读书、说话训练融入质疑、疏疑、解疑的主线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习好帮手

完美格式整理版

教学重点: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弄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读文。

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几方面介绍黄山奇石的,在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像创造性地练习说话。 教学难点:

1.通过读文,理解、体会黄山奇石的有趣;体会“奇”在哪里。 2.结合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教学方法

质疑解惑法、反馈教学法、多层次朗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登黄山,天下无山”,这样一句话吗?这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登黄山之后由衷所发出的感叹。这样高的赞叹,一定名不虚传,想不想去看看?

2.(播放黄山四绝的风景视频)师:同学们,仔细听,认真看,一会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3.师:看了录像,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想法,谁愿意说一说? ……

学习好帮手

完美格式整理版

师:你知道黄山四绝是什么吗? ......师讲解:黄山在我国的安徽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那里风光秀丽,景色神奇,最著名的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这黄山的奇石,看看它奇在哪里?

板书:黄山奇石。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在本环节中学生通过观看,对黄山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使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质量提高。多媒体在这个环节中突出其直观性、形象性,把黄山奇景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眼看着黄山秀丽神奇的风景,仿佛走进了仙境般的神话世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听读课文,回答问题:

(播放黄山奇石的配乐课文朗读)请学生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特的石头?

师讲解:黄山在我国的安徽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那里风光秀丽,景色神奇,最著名的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请学生自由读文,并用“——”划出课文介绍的几种石头,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 让学生初步体会这些名字的准确、生动、形象,进一步感受中国文字的魅力特点。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再次小声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 2.标段序号,读通课文;

学习好帮手

完美格式整理版

3.检查自学:同学们都胸有成竹地坐好了,我可要考一考大家了,看看你们有多棒!(出示课件,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指名让学生读带拼音的生字。

(2)记忆字形,了解字义:小组讨论自己是怎样记字形的? (3)小组汇报。

(4)认读词语:尤其 胳膊 形状 安徽 闻名中外 金光闪闪 秀丽神奇 翻滚 陡峭 奇形怪状 一动不动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而多媒体的运用,恰当的调节了课堂的气氛,使枯燥无味的识字活动变得妙趣横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师小结:大家学的真好,其实光从这些词中我们就能感受得出黄山奇石的魅力,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更多有关黄山奇石的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看看谁收集的多,了解的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的生字. 师:大家一起读 ……

师小结:大家学的真好,其实光从这些词中我们就能感受得出黄山奇石的魅力

学习好帮手

完美格式整理版

二、解读课题

师:大家想一想,奇 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播放片)

三、听读课文,回答问题:

(播放黄山奇石的配乐课文朗读)(板书山门) 学生思考:(放片)轻声跟读

1、课文共几个自然段?2、读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

四、精读课文,品味黄山 探“奇”

段1.(放片)分组自由读并思考下面问题 师:第一段有几句话?(用序号在书上标出来) 每句话各讲了什么?

课文是围绕那句话来写的?板书:怪石、有趣 师:有多神奇,从哪能看得出? 解释:闻名中外、尤其、秀丽神奇 ......

师:谁来读一读?读出它的神奇 感“奇”

推选小导游进行介绍,评选最佳导游。

学习好帮手

完美格式整理版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成员结合一处奇石景点进行介绍。 每个小组推选代表进行竞赛。 1、进行现场讲解。 2、组织大家评议。 3、颁发小导游资格证。

段2—5(放片11)分组自由读并思考下面问题

(1)师: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块奇石的样子? 好后,小组说一说。(小组交流,指名学生汇报) (2)(课件依次点击石名)(放片12)

师:你们觉得黄山石的名字取得怎么样?它们有什么特点? 指名汇报:有趣和动物有关。 (3)生齐读这些石名。 悟“奇”

第一块奇石——仙桃石(片13)板书

(1)师:课文介绍了很多奇石,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块奇石——仙桃石。

(课件出示图片“仙桃石”)哪块石头像仙桃? 用“ —— ”画出怪石的样子。(片14) (2)师:课文是怎样写这块石头的呢?

你喜欢这些怪石吗?能通过读表达出来吗?(小组交流)

学习好帮手

完美格式整理版

(3)划横线的句子用的什么修辞方法?(片15)

动词有哪些? ......

第二块奇石“猴子观海”板书

(1)师:第二块奇石“猴子观海”是什么样子,它在干什么? 用“ —— ”画出怪石的样子

(出示图片“猴子观海”16)学生汇报交流。

师:对!作者通过观察,抓住了石猴的动作,通过想象寥寥几笔,就把石头写活了。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这块石头怎么样?(奇特、有趣、可爱)

(2)动词有哪些?......

(3)师:你们能用读来表现一下吗?(指名读,互评) 第三块奇石“仙人指路”板书

(1)师:“猴子观海”有趣,“仙人指路”也另有一番趣味。(课件出示图片“仙人指路”片18)指名读。这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2)师;谁来学着做一下这个仙人的样子?(生模仿) (3)师:同学们,假如你在黄山游玩,山路一转,突然看到远处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块这样的石头,你会觉得怎么样?(生:神奇、前去看个究竟)

(4)师:用你现在的感觉,看着眼前的景象,读一读这段话好吗?

学习好帮手

完美格式整理版

(5)师:请问这位仙人,你所指的地方是哪儿呀?那里的风景美吗?(生即兴回答)

(6)师:谢谢!同学们,假如你是山中的仙人,你会对游客说些什么呢?(生自由回答)

(7)师:谢谢各位小仙人。这一切是多么有趣呀!让我们一起美美的把这一段读出来,好吗?(生齐读)

第四块奇石 金鸡叫天都(片19)板书

(1)师:作者经过观察,抓住黄山石的样子,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打比方,把静止的石头写活了,写具体了。下面,我们运用这种方法,抓住它的样子来说一说它们吧。(出示课件图片“金鸡叫天都”)(生小组交流,指名说)

(2)师:说得真不错,大家的想像力真丰富,课文是怎样写这块石头的呢?

(3)师:你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生指名说)

(4)师:看来,现在你们再写石头,会写得更具体,更生动的。

(5)解释:金光闪闪、著名(片20)

[设计意图]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的朗读,落实读的训练目标,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个性化行为,在读中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好帮手

完美格式整理版

段6(片21)板书:仙女弹琴、狮子抢球、天狗望月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想一想黄山的奇石还有什么? 2、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3、“奇形怪状”是什么意思? 画“奇”(片22)

(1) 师:课文的结尾概括的介绍了其它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

之多和形状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同学们请你想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的样子,动笔画一画; (2) 说“奇”

想象提示:

(1)在哪儿?有一只什么样的小狗,望着怎样的月亮?它可能会想些什么?这就是有趣的“天狗望月”。

(2)“狮子抢球”就更有趣了。在哪儿?有两只或几只什么样的狮子?它们在抢什么样的球?怎样抢?

(3)在哪儿?有一位什么样的仙女,怎样弹着琴?琴声怎么样?这就是有名的“仙女弹琴”。

师:黄山风景区还有许许多多的奇石叫不出名字,你能不能结合图片,仔细观察,大胆想像,根据奇石的样子起名字,给大家介绍。

学习好帮手

完美格式整理版

[设计意图]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始终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此环节的设计在于为学生创造的学提供了一个空间,将课文内容延伸,并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用课内外积累的规范语言,自由地表达出内心独特的情感体验,感受学习语文带来的快乐。

五、作业任选其一

办一张有关黄山风景的手抄报

收集黄山奇石名字故事的由来或为你感兴趣的奇石编一个故事。

摘抄有关黄山的诗句和美文。

[设计意图]将语文的课堂知识拓展到课外的实践活动,是新理念

下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此环节的设计理念就在于此,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猴 子 观 海 陡峭 抱 蹲 望

仙 人 指 路 ……像…… 仙 桃 石 ……像…… 飞 恰好

金鸡叫天都 几块巨石 金光闪闪 伸 啼

叫……

学习好帮手

完美格式整理版

教师总结:

通过大家生动、形象的介绍,我们知道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有趣的奇石、怪石。黄山是天造地设的宠儿,随便一处,或松或石、或云海温泉,无一不美,无处不奇,置身其间,使人觉得来到了天上人间。同学们,希望你们前去游览,感受黄山的美丽神奇!

教学反思 较满意 对在校的学生来讲,很少有人到过黄山,没见过黄山那种变化多端,形优态各异的奇石,大多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经验,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点 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借助电化教学手段,声情并茂,生动形象地强化学生感知,努力学懂这篇课文。 序不足之处 号 时间紧,内容过多 不足 原因 过于拘泥教材 改进意见 1 可适当增加一课时 生字学习环节薄弱 过于重视课文要做到词不离句 2 理解 学习好帮手

完美格式整理版

多肯定和鼓励 3 时间紧张 要重视儿童的独特感受 …… …… …… …… 对一些问题的反思 对学生学习效果基本是满意的。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但还有待改进。比如在说话训练环节,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充分的时间,更多的鼓励。充分让学生敢想,敢说。 基本是匹配的。通过看图,了解文章大意到质疑、解疑,直至突破重难点,学生明确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多媒体课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形象性、直观性,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情投入到学习中来,使课堂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还有待创新。比如在课堂中增加微课的运用。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听读课文,回答问题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学习好帮手

完美格式整理版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品味黄山 三、拓展练习:画“奇” 说“奇”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有一颗慧心,做写作资源的开发者。于是,我在指导学生品味奇石的基础上,增加看图联想,给其他怪石起名字,写“奇石”这一环节,学生在与小组讨论交流之后,加上先前的语言积累,通过儿童特有的思维,写出了比文中更具有童真童趣的话语。如:有的学生写道:“两只张牙舞爪的大狮子,你争我夺的抢着一个漂亮的绣球。”再比如:“一只雪白的天狗蹲在山头,呆呆的望着银盘似的月亮,它心想,我怎么把他吃掉呢?”“一位漂亮的仙女,端坐在平台上,聚精会神地弹奏一支美妙的乐曲。”这一环节也使学生他们的个性得以舒展,灵感得以释放,语文课堂真正成为了他们可以尽情想象和创造的乐园。 现在,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要让学生注重对文本的感悟。重感悟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想象。还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把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思考留给孩子。这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学习好帮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