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探索研究性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培养他们信息应用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同时,一些研究性的学习活动更能够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信息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上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它通过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就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优势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并且在研究过程中能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1.学习活动目标的设计。第一,立足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互补性。第二,是学习目标自身的根本性。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让学生了解幻灯片的创建和美化,尤其是让学生通过信息搜索、信息信息处理与现实生活的体会了解幻灯片的背景、艺术字、图形、剪贴画等设置。
2.学习活动内容的设计。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具体选择
和设计,主要是体现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原则,要视学生和学校的具体条件灵活处置把握。当然,教师要对选择的内容进行监督,选择的内容必须积极向上,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3.学习活动策略的设计。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是间接地通过传授知识途径去认识社会、探索自然的最大不同,它能够让学生多感官地参与完成。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包括:制定完整的学习计划,明确分工、活动方式和方法选择观察或调查对象,进行收集整理资料、操作与制作、汇集、交流学习成果等。
4.学习活动评价的设计。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总是呈现出种种阶段性结果。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就非常重视阶段性结果评价,即在研究性学习的各个阶段,设定考查学生的不同能力: (1)在课题设定阶段,考查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形成解决方案的能力。
(2)在收集相关资料、调整研究方案阶段,考查学生运用各种途径(特别是多媒体网络)获得所必需的信息的能力。 (3)在开展课题研究阶段,考查学生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探究的能力。
(4)在自我评价阶段,考查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5)综合汇总、比较、评估的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比较开放,丰富多彩,没有固定的模式,活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较灵活,因此最好是由学
生自己自主选题。根据课题的风格和特点,学生确定是在实验室内做实验,还是到社会上做一些调查,或到科技馆去参观,当然也可以足不出户在网络上收集资料。这个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倡学以致用的精神。接下来我要以“我的家乡网站的设计”为例,谈一谈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 一、确定研究主题的目标
本主题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对本节的研究,让学生懂得我的家乡网站的设计需要哪些知识技能和操作步骤,还要掌握网站的一般设计思路与制作方法。要想设计好就必须不断学习和研究新知识、新技术,对家乡的面貌、特色、名胜古迹、人文风光等进行信息资源的收集、分析、归纳、整理。 二、确定研究主题的内容
我的家乡网站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网站的主题、名称:网站的主题是指网站信息的“中心思想”和总体创意。主题是网站的灵魂,是确定网站风格与创意的前提和出发点。
(2)确定我的家乡网站的栏目和版块:在确立网站主题后,要设计网站栏目,规划出网站结构图。网站栏目是网站内容或功能的分类,将一类或相似内容归为一个栏目,通过栏目共同表达网站主题。
(3)我的家乡网站的链接结构:一个网站是由若干个单独的网页组成,这些单独网页由超链接组织起来,形成紧密联系的有机整
体。超链接是网站组成必不可少的元素。超链接在本质上属于网页的一部分,它是一种允许同其他网页或站点之间链接的元素。各个网页链接在一起,才能真正构成一个网站。
(4)我的家乡网站的页面设计:网页版面布局就是排列布置文、图、表等内容在整个页面中的位置,是网页的各种构成要素有机结合呈现,能够更好地表达页面所有内容。
(5)我的家乡网站的首页设计:网站的首页是网站的第一个网页,是一个网站的主索引页,是使浏览者了解网站概貌并引导其阅读重点内容的向导。 三、确定研究主题的实施
本课题的实施可以分三个阶段:阶段(1)准备和指导。安排一节课,介绍开展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大致课程及注意事项。阶段(2)明确设计方案,实施研究。阶段(3)评价、交流。教师阅读研究报告后,组织学生进行研究讨论,最后学生表达交流。 四、确定研究主题的评价
研究性主题的评价所关注的不仅是研究成果、学术水平的高低,还有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强调学生要学会收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学会处理反馈信息。在对该课题研究报告的评价中,可以采用定性的评语式评价与定量的记分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信息技术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相辅相成。信息技术是研究性学习的教好工具,研究性学习对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要求日益增加,网络资源共享、即时评价反馈、信息交流展示等功能
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要求日益明显。当然,尽管信息技术为研究性学习带来诸多便利,但在研究过程中,网络绝对不能代替现实情景中的学习,大部分研究工作还是应该在实际情景中学习活动而不是通过信息技术中的网络来完成。研究性学习促进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提高了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及实际操作能力。无论从学习素材的角度,还是学习者主体的发展,只有把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使学生主动获取更多的知识,建构具有个性特征的素养结构。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是未来社会对教育的呼唤。为此,我们必须加倍努力,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服务,让我们的教育更好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课中,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涵上都有所突破,决定了信息技术教学明天的发展方向。在当前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研究性学习相融合,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