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卷第10期2019年10月GANSUWATERRESOURCESANDHYDROPOWERTECHNOLOGY甘肃水利水电技术Vol.55,No.10Oct.,2019DOI:10.195/j.issn2095-0144.2019.10.005
基于无人机测绘的堆积体滑坡稳定性分析
郭京平
(秦皇岛市大地卓越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河北秦皇岛066000)
摘要:通过现场调查,明确灾害体发育范围,利用无人机对研究区进行测摄及点云数据采集。通过室内点云数据处理获取场地正射影像(DOM)及数字地表模型(DSM),结合采集所得数据进行典型斜坡剖面绘制。首先对研究区滑坡,进行稳定性定性评价,再使用Slope/W模块建立数值模型,通过极限平衡计算对滑坡稳定性进行定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将无人机测绘成果用于滑坡稳定性快速评价,具有快速便捷、合理可靠的优点。关键词:无人机测绘;DSM;堆积体滑坡;Slope/W;稳定性评价中图分类号:P2.22;P23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144(2019)10-0016-04
1前言
中国是地质灾害多发国家,其中滑坡灾害每年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危害。要实现对滑坡稳定性的快速评价至关重要[1-5],目前国内外相关学者、专家对该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研究[6-8]。胡华伟等对大毛院滑坡进行了现场勘察,运用传递系数法计算了滑坡的下滑力,并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9]。张大权等[10]基于滑坡所处地质环境条件,分析了镇宁县滑坡形态特征、边界特征、表部特征、内部特征及滑动特征。刘惠国等[11]以中江县冯店镇垮梁子滑坡钻孔为研究对象,画出钻孔自然电位等值线图,根据等值线图的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出垮梁子滑坡钻孔地下水流向。
本文使用无人机对现场进行了勘察测绘,结合点云数据建立了正射模型与数字表面模型,通过斜坡剖面绘制,结合现场稳定性定性评价,使用SLOPE/W进行滑坡稳定性定量评价,计算结果表明范意义。2工程概况
2.1地理与气象水文条件
滑坡区位于云南省燕子洞。境内有鸡石高速及323国道、王蒙线及宝蒙线两条铁路通过,交通较便利。雨季节区分较为显著,每年5-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其中连续降雨强
收稿日期:2019-09-04
度大的时段主要集中于6-8月,年平均降雨量805mm,夏季雨水充沛约500mm。2.2工程地质条件
研究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坡度一般为10°~15°,局部陡坎达40°。滑坡发生后,平面上滑坡区相对周围地形呈“圈椅状”凹陷地形(图1),东西方向后缘形成较高的陡坎,中部至坡脚地形较缓;坡体两侧地形略低,呈凹陷地形。地面高程1208~1234m,相对高差26m(图2)。调查区未见基岩裸露,覆盖层土体主要为以残积、残坡积及滑坡堆积粉质黏土为主。
具有快速、合理的优点,对同类工程具有较好的示
图1正射影像图(DOM)
作者简介:郭京平(1975-),男,河北秦皇岛人,高级工程师,学士,主要从事岩土工程稳定性评价问题研究,E-mail:419978248@qq.com。
·16·
第10期郭京平:基于无人机测绘的堆积体滑坡稳定性分析第55卷
图2数字表面高程模型(DSM)
根据地面地质调查,灾害体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滑坡堆积土(Q4del)、残坡积土(Q4el+dl)(图3)及残积土
Q4el)组成,下伏基岩为上第三系(N1)砂岩和泥岩。图3第四系残坡积土
区域构造上,场地处云南“山”字形构造建水弧与石屏弧之间的东翼地段,少部分位于通海弧与弧顶部位,属扬子地台(Ⅱ3东、北西走向。滑坡区位于建水弧与石屏弧之间的
)。主要构造断裂走向为北东翼,附近有一北北西走向的断层通过,距离滑坡区较远,对滑坡影响较小。研究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区,地下水位埋深一般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1.0m(坡下)~2.3m(坡上),场地地下水较丰富。从地形分析,场地为由西向东倾斜的单面坡,有一定的汇水面积,且坡面相对低洼、平缓的地形易积水。
3灾害体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3.1结构特征
结合数字表面高程模型(DSM)进行滑坡剖面图绘制(图4)。
1232
1228N73°E048m
图例:
第四系残坡积土第四系残积土1224滑面现地形
12201216第四系分界线m/1212Q4el+dl挡墙
程排水沟高120812041200Q4el
1196
0
10
20
30平距40/m
50
60
70
80
图4基于无人机测绘的典型剖面
(1)滑体
滑坡体物质主要为粉质黏土,黄褐色、灰褐色,软塑-可塑状,局部含黏土、粉土和砂砾。
(2)滑面及滑带
经地面地质调查与测绘结合钻探揭露资料,滑带土性状差异较大,以软塑-可塑状为主,局部呈流塑状。滑带土总体上与滑体土难以区分。
(3)滑床
根据钻孔揭露,滑床土体主要为硬塑状粉质黏土,为原岩风化残积形成。分析认为,本滑坡为土质滑坡,破坏模式为圆弧滑移,滑床并非全部在残积土,局部应在以残坡积粉质黏土的土体中,总体呈圆弧形。3.2边界特征
结合无人机测绘及现场调查显示:滑坡边界明
显(图5)。滑坡后缘以高1.8m,宽0.6m的挡土墙
围范N坡滑水泥桩倾倒
用于拦挡的砂袋破坏挡墙线管坡体表面裂缝
水塘
威胁对象
图5基于无人机测绘的灾害体遥感解译
·17·
(2019年第10期甘肃水利水电技术第55卷和长60m左右的排水沟为界;右缘以地面变形引起的葡萄园里呈“醉汉”式倾斜木桩与未倾斜的木桩形成的边界处裂缝为界;左缘以弧形滑坡后缘壁延伸的侧缘裂缝为界,此处上下裂缝高差0.3~1.1m;滑坡体前缘水沟边芭蕉树未滑动,但滑坡舌已经进入水沟,前缘以滑坡舌表面形成的鼓丘所在位置为界。
3.3变形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
结合前期调查,认为残坡积粉质黏土表层结构松散、含粉土和砂砾等透水土层是发生滑坡的内在因素,大气降水是滑坡发生的诱发因素。滑坡体表层土体结构松散、含粉土和砂砾等透水土层,滑坡地段地形略呈凹形,为坡面大气降水的汇集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在滑坡体上斜向开挖管沟,形成了一个软弱带,一方面土体松散易于坡面汇水下渗,在强降雨时,坡面汇水沿土体孔隙、透水土层垂隙水压力增大,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导致斜坡稳定性降低;另一方面滑动前地形较陡,坡体自稳能力差,易在土体内部产生潜在软弱面。因此,坡体由以上各种不利因素的组合,在土体内部形成圆弧滑移面,最终造成滑坡的发生。4稳定性分析4.1定性评价
调查查明,场地已发生滑坡,变形痕迹明显:滑坡体后缘右侧形成高度约2.5m的陡坎,坡壁见擦痕,并在后缘形成宽度约2m的局部反坡洼地,坡体见大量弧形裂纹,并伴有隆起现象,葡萄园水泥桩东倒西歪;坡体中滑动及变形引起坡体地面凹陷,相对于周围稳定坡体呈负地形;坡面、坡脚堆有松散土体。经以上条件及影响因素判定:滑坡在自然状态基本稳定,暴雨状态不稳定。因此,必须对滑坡进行治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计算滑坡现状及发
展趋势。调查查明,场地上部土体主要为软塑-可塑状粉质黏土,下部土体为硬塑状粉质黏土。上部土体有多个滑面切割,造成土体整体软弱,为易滑移层;下部土体呈硬塑,埋深大,不具备滑动变形的地形及地质条件。由于易滑体整体软弱,土体主要为粉质黏土,判定土体破坏模式为圆弧滑移。4.2定量评价
利用前期无人机勘察测绘获取的点云建立地质模型。模型图建立的依据是主滑方向,堆高较大、坡角较大的典型剖面(图6)。模型图中的2条折线从上到下依次表示:滑坡地面线、地层分界线。模型共单元直径宽2米,共有450个节点,将斜坡划分为410个单元。
30
Materials□残坡积粉质黏土□残积粉质黏土相对高程/m直下渗,土体自重增大,同时土体吸水饱和软化,孔
20
10
0
0102030
4050
水平距离/m
607080
图6数值计算模型
调查表明,滑坡体处于弱变形阶段,因此潜在滑面在取值时主要参照了天然和饱和抗剪强度峰值取值。根据上述分析,在进行岩土试验参数统计及经验类比的基础上,提出参数建议值。场地区岩土体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见表1。
考虑到该滑坡所处区域雨量充沛,根据已有气象资料显示,特别是6-8月是该场区日最大降水量曾达到500mm,需要考虑暴雨工况下滑坡的稳定性状况。因此设计参照《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
表1岩土体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
项目
土名
容重(/kN/m3)天然状态19.520.0
饱和状态20.122.0
压缩模量/MPa4.78/
天然18.225.0
抗剪强度指标
承载力
天然抗压强度/MPa//
C/kPa
饱和11.5418.0
天然13.722.0
ϕ(/°)
饱和11.4912.0
特征值/kPa120110
残坡积粉质黏土残积粉质黏土
·18·
第10期郭京平:基于无人机测绘的堆积体滑坡稳定性分析第55卷
术规范》(DZ/T0219-2006)对工况的设置和安全标准要求执行。稳定性计算设置下列工况:
工况Ⅰ(天然工况):自重
工况Ⅱ(暴雨工况):自重+暴雨(20年一遇)滑坡稳定性判别标准见表2。
表2稳定性判别标准
稳定性系数Fs<1.001.00≤Fs<1.051.05≤Fs<1.15Fs≥1.15
稳定状态
不稳定
欠稳定
基本稳定
稳定
采用极限平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计算天然工况下滑坡稳定性,得到的计算结果如图7、图8所示。天然工况下(图7),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1.057坡稳定性计算结果,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1.021,处欠稳定状态。建议采
(图8),滑取治理措施处置。
301.057Materialsm□/程□残坡积粉质黏土残积粉质黏土高20对相100
0
10
20
30
水平距离40/m
5060
70
80
图7天然工况稳定性计算结果
301.021Materialsm□/程□残坡积粉质黏土残积粉质黏土高20对相100
0
10
20
30
水平距离40/m
5060
70
80
图8暴雨工况稳定性计算结果
5结论
通过现场调查、测绘及室内计算,得出了以下几点认识。
(1)调查区未见基岩裸露,覆盖层土体主要为
以残积、残坡积及滑坡堆积粉质黏土为主。
(2)滑坡边界条件清楚,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滑坡堆积土(Q4del)、残坡积土(Q4el+dl)(图3)及残积土
(Q4el)组成,下伏基岩为上第三系(N1(3)坡体结构特征是滑坡发生的内在因素,)砂岩和泥岩。大
气降水是滑坡发生的诱发因素,而滑坡体表层土体
结构松散、含粉土和砂砾等透水土层,滑坡地段地形略呈凹形,为坡面大气降水的汇集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
(4)利用前期无人机勘察测绘获取的点云建立地质模型,使用SLOPE/W进行稳定性计算,认为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工况状态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建议采取支挡措施。参考文献:
[1]王志斌,姚亮.水平成层土坡破坏机理及稳定性分析[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8(07):1915-1922.
[2]储昭飞.土坡稳定性的分位概率法和分项系数法对比[J].
岩土工程学报,2017,39(01):106-115.
[3]张江伟.土质边坡地震稳定性状态判定方法研究[J].岩
土工程学报,2018,40(11):2096-2102.
[4]连继峰.雨水软化下路基土质边坡失稳模式及判别阈值[5]董捷,[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宋绪国.圆弧直线型滑面岩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2016,35(08):1638-17.
方法[J].铁道工程学报,2015,32(10):17-21.
[6]李勇.非饱和玄武岩残积土强度特性及其边坡稳定性分
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7,34(05):50-56.
[7]薛海斌.非稳定渗流条件下非饱和土质边坡稳定性的矢
量和分析法研究[J].岩土力学,2016,37(增刊1):49-56.[8]唐宇峰,施富强,廖学燕.基于SPH的土质边坡稳定性及
失稳后大变形数值模拟[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8,[9]胡伟华,14(01):280-286.
熊然,张廷欢.南江大毛院滑坡灾害研究[J].甘
肃水利水电技术,2018,54(08):32-37.
[10]张大权,邹妞妞,冷洋洋.贵州镇宁县滑坡特征及成因
分析[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9,55(07):23-27.[11]刘惠国.垮梁子滑坡钻孔地下水自然电位法研究[J].甘
肃水利水电技术,2018,54(07):19-22.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