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_三环外交_与战后初期英美特殊关系_张瑾

_三环外交_与战后初期英美特殊关系_张瑾

来源:百家汽车网
 2004年增刊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apital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

 

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

“三环外交”与战后初期英美特殊关系

张 瑾

(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系,北京  1000)

  摘 要: 本文从“三环外交”和英美特殊关系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联入手,介绍战后

初期英美特殊关系在经济领域、联合抗苏以及建立西方国家联盟等方面的表现。英美特殊关系成为“三环外交”基石的原因,是英美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双方的亲密合作,联合起来遏制苏联和主义蔓延的共同渴望以及战后英国实力下降等等。英国将英美特殊关系作为“三环外交”的基石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战后初期英美关系中也存在着矛盾。

关键词: “三环外交”;英国;美国;英美特殊关系;丘吉尔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04)增刊-0139-05

  “三环外交”是丘吉尔为二战后的英国构想出

来的外交战略基本原则,对战后英国外交产生过深远影响。本文试从战后初期英美特殊关系入手来探讨“三环外交”。

中,英国是在三环的每个环内都有份的唯一国家,

位于三个圆环的相交点。

“三环外交”是战后英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英国目前外交原则的重要内容之一。丘吉尔构想“三环外交”的目的不外乎如下几点:其一,力图通过建立英美“特殊关系”,争取与美国平起平坐,继续维持自己世界大国的形象;其二,稳定和控制住殖民地这个阵脚,利用英联邦来维系殖民利益;其三,利用联合起来的欧洲,与美苏相抗衡,进而主宰欧洲。总之,力图使英国处在“三环”的中心,从而再现昔日大英帝国在世界上的强国地位。

英美特殊关系是三环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英国深知,仅仅依靠自己和西欧联合起来的力量,预防德国的东山再起尚可,但要应付来自苏联的强大挑战则不堪其任。只有将美国的力量与英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才能使“三环外交”真正奏效,可以说英美特殊关系是“三环外交”的支柱。

其实早在1935年,当时的英国首相鲍尔温就在艾伯特大厅演说中展望了英美联合的前景“:我

一、“三环外交”、英美特殊关系的

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由旧格局向新格局转化,各种国际力量分化组合,形成新的力量对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既是英国光荣的顶点,又是它衰落的新起点。英国政治家丘吉尔为恢复大英帝国昔日的荣耀,在被动中争取最大限度的主动,在1948年10月9日的保守党年会上提出了著名的“三环外交”。他指出“:在自由和民主国家中存在着三个大环:英帝国、英语世界和联合起来的欧洲。你们可以看到,我们是在这三环每个环里都占有重要地位的唯一国家。事实

上,我们正处在三环的连接点上。”这一可以概括为三个大圆环,即同时兼顾英国与英联邦关系、英美关系、英国与西欧关系。在三个大圆环

收稿日期:2004-06-10

作者简介:张瑾(1982-),女,汉族,湖南长沙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①AlexMay,BritainandEuropesince1945,LondonandNewYork,1999,p.91

139

张瑾 “三环外交”与战后初期英美特殊关系

一向相信,在世界任何地方,无论是欧洲或东方,

抵御战争最大的保障将是大英帝国与美利坚合众

①“英美特殊关系”国的密切合作。”一词最早出

现在1944年的英国外交文献中,当时英美两国正在共同抗击德国法西斯,可以说,两国这种特殊关系在二战过程中就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46年丘吉尔在富尔敦发表题为“和平砥柱”的著名演讲,十分明确地提出了这一关系。他指出“新的,

战争和的危险威胁着世界,其根源是苏联的

②。他强调,存在和战后各国运动的兴起”

“只有操英语的国家结成联盟才能拯救世界”,③“这种联合不仅要在英美两个国家的社会体系之间不断增长,而且应该在军事参谋部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共同研究可能发生的问题,研究武器和条例的标准化,甚至交流技术,交换技术学院的学生和教官,同时必须保持建立在共同安全基础上的现实条件,共同使用两国在世界各地的海军和空军基地,以增加美国海军和空军的机动性,同时

④。这实际上是鼓吹英增强英帝国的军事力量”

美通过建立特殊关系以主宰世界。

英美特殊关系在丘吉尔战后提出的“三环外交”中被视为英国外交的基石和重点。“通过影响美国来影响世界”被认为是战后英国外交的重要谋略。战后历届英国几乎都把英美特殊关系作为英国对外关系的支柱,因为“有了这一

⑤。环,则可以巩固第一环,建立第三环”

二、战后初期英美特殊关系的表现

  战后初期的英美特殊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在经济领域,战后初期英国由于经济困难,于1945年12月6日与美国签订了《英美财政协定》,尽管贷款条件相当苛刻,但如果没有美国的贷款,英国无法渡过战后初期的经济难关。不久,美国基于抗衡苏联、控制西欧以及复兴国内经济的目的,于1947年6月抛出了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立即得到英国的积极响应。1948年7月,英美两国达成在英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

《英美经济合作协定》。英国是马歇尔计划受援国中接受援助份额最大的国家,可以说“马歇尔计划在加强了英美两国经济联系的同时,也加深了英

⑥。这使英美经济关国在经济上对美国的依赖”

系进一步加强,为两国特殊关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联合抗苏方面,1947年初的希腊内战迫使英国向美国求援,1947年5月29日,美英签订了《改组双占区经济机构的协定》,以共同对付苏联。在1948年6月的柏林危机中,英国也对美国的对抗予以全力支持。英国外交大臣贝文不仅主动建议向柏林空运补给品,而且还明确表示美国的B-29飞机可以进驻英国本土,并同意在英国的东盎格利亚建立美军的战略空军基地,从而使“英美间在战略上的特殊关系实际上已经开

⑦。1948年始具有对付苏联的军事同盟的性质”

7月17日,英国又同美国签订秘密协定,美国据此获得了在和平时期使用英事基地的权利。截止7月18日,已有60架可携带原子武器的美国重型轰炸机飞抵英国本土。这些事实表明,英国开始推行以美国为首、以欧洲联盟为基础的积极的欧洲防务冷战。

在建立西方国家联盟方面,从1948年布鲁塞尔条约组织诞生到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英国和美国一起充当了组织欧洲军事集团的倡导者和推动者的角色。战后组织西方军事集团联盟的设想最先由英国战时内阁提出,而在战后初期西欧极度孱弱的情况下,这一计划的实施只能靠美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英国和其他一些西欧国家认为,欧洲防务的关键是由美国承担保卫欧洲安全的义务。而美国则强调,一个软弱和四分五裂的西欧不能与苏联抗衡,只有西欧先联合起来,然后美国才能考虑对其安全承担义务。因此,战后不久,英国就以推动西欧防务联合为手段,把建立西方集团、将美国与西欧安全牢牢拴在一起作为其首要的外交目标。1948年布鲁塞尔条约的签订对英美关系来说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它标志着西方朝着共同对付苏联迈出

①②③④⑤⑥⑦[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548页。萨本仁、萨支辉著《丘吉尔与英国对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332页。萨本仁、萨支辉著《丘吉尔与英国对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332页。刘乐华等编著《丘吉尔》:下册,京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1页。陈乐民主编《战后英国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62-63页。陈乐民主编《战后英国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27页。陈乐民主编《战后英国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30页。

140

张瑾 “三环外交”与战后初期英美特殊关系

了关键性的一步;另一方面,它标志着英国在对苏

联的冷战对抗中已无法独行其事,自身力量薄弱迫使英国接受了来自大西洋彼岸的意志,把与美国合作对付苏联作为既定。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美国承担起对欧洲的安全防务责任,英美间的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

战后初期英美特殊关系的这一系列表现使英美两国在各方面具有更多的共同利益,英美“特殊关系”得以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下去,但同时也使英国为维持这种关系付出了巨大代价,因为“英国作为实力弱的一方,不得不作出这样的努力来得到

①美国的信任而非义务。”

三、英国将英美特殊关系作为“三环外交”基石的原因  丘吉尔作为当时英国政坛的重要人物,对世

界权力政治的现实了如指掌。他认为,英国如果和美国较劲,等于是一位老态龙钟的老头和一位年少气盛的毛头小伙较量,谁是胜者自不必说,还会破坏世界范围内“遏制”主义的大业,所以

②。在他看来,他“始终主张英美保持亲密关系”

③。英战后初期“英美特殊关系与战时同样重要”

美特殊关系在“三环外交”中被定位为基石,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英美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亲密合作为战后英美特殊关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从历史上看,英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血缘联系。乘坐“五月花号”到达朴利茅斯的英国人是北美第一批外来移民。几百年来,随着欧洲移民不断增加,北美地区形成了一个以英语为基础、以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为背景的美利坚民族。由于这些移民基本来自欧洲,又多是英格兰等地的清教徒,因此,他们的文化思想源头是与母国基本一致的,即以希腊、罗马文化和教教义为基础的欧洲文化,在政治、法律乃至风俗方面基本沿袭欧洲的做法与习惯。文化上的同源性,思想认识、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相似性,加之两国在经贸、学术领域的密切往来,使得两国人民有一种心理的亲切感。英美两国共同的语言、大致相同的

②③④⑤

文化背景和文化上的趋同为其民众在一些问题上的认知提供了坚实而广泛的思想基础。这些都使得英国和美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最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为两国特殊关系的确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的亲密合作也为战后特殊关系的形成打下了良好基础。二战时,英国在支付武器购置费用方面发生困难,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英国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援助,使英美关系得到明显加强。不久后的大西洋会谈将英美关系推向新高峰。在此后的战争进程中,多次重要会议和首脑会谈使英美两国的特殊关系得到保持和加强。到战争结束时,这种特殊关系已经相当稳固。在军事和技术方面,双方的合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经济方面,美国给予英国极大的支持和慷慨的援助;在政治和外交方面,两国在盟国首脑会议上共同规划战后世界格局,共同安排战争善后问题。在欢庆胜利时,英美两国都对这种源于共同文化传统和安全利益的“特殊关系”大加赞颂,丘吉尔和罗斯福都清晰地认识到,维持两国战时友谊对维护世界现状和决定世界政治经济未来走向具有很大的重要性。这就为战后英美“特殊关系”的继续保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与美国联合遏制苏联和主义蔓延的渴望促使英国必须建立与美国的特殊关系

二战结束时,欧洲传统的政治格局已不复存在。作为战胜法西斯侵略势力主要力量的苏联,在战火中锤炼了一支以陆军为主体的1200万人的武装力量,并于1949年试爆原子弹成功,成为强大的政治军事强国。同时,随着东欧一系列人民民主政权建立,社会主义阵营力量空前强大。但这时西欧却面临经济绝境,政局动荡不安,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欧洲的东西方力量对比失去了平衡“,恐苏症”“、恐共症”在西欧迅速蔓延。丘吉尔“断定苏联人已划分了欧洲,企图把他们控制的欧

④。他认为“洲的一部分分离出去”,苏联的

威胁已经取代了纳粹敌人的威胁。但是与之相抗

⑤。正因为英国衡的伙伴关系尚未形成”“深感依

C.J.Bartlett,BritishForeignPolicyintheTwentiethCentury,London,19,p.901

[苏]特鲁汉诺夫斯基著,张德广等译《丘吉尔的一生》:,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第351页。HelenLownie,ed.,TheIllustratedRise&FalloftheBritishEmpire,NewYork,1999,p.2931WarrenI.Cohen,TheCambridgehistoryofAmericanForeignRelations,Ⅳ,NewYork,1993,p.29.[英]温斯顿・丘吉尔著,斯祝译《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6卷下部第3分册,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832页。

141

张瑾 “三环外交”与战后初期英美特殊关系

靠自己和其他西欧国家的力量难以同苏联抗

①,而在美国是有能力和苏联对抗的资本主义衡”

世界唯一保护人,所以英国企图利用其在地缘政治上的特殊地位,在安全防务方面与美国保持密切合作,强调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借以抗衡苏联,从而防止主义扩散。

第三、二战后英国的实力和国际地位已大不如前,它只能把目光转向世界第一强国———美国,希望通过建立两国之间的特殊关系来维持它的大国地位

二战使英国损失了250亿英镑的财物,丧失了战前大部分黄金和美金储备,减少了70%的出口贸易和40多亿美元的海外投资,工业总产值也比1938年减少了20%多。二战还加速了英殖民帝国的瓦解。可以说“,随着两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的打击,随着英国自身经济发展中难以克服的弊端作祟,英国在跌宕起伏的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在几经沉浮后,正在滑向世界二流国家的行

②与此同时,美国的实力却大幅上升。列。”“美国的债务保持不变,但战时美国国民收入增加了

③美国还利用一倍,之后五年内又增加了一倍。”

西欧国家的政治经济困境,通过在欧洲实行马歇尔计划,以咄咄逼人之势加紧对欧洲进行经济渗透和扩张。

面对这种令人沮丧的情形,当时的英国工党决定奉行丘吉尔的“三环外交”,通过加强英美“特殊关系”把美国拖住,以美国为靠山,尽力维护日暮途穷的“大英帝国”。

四、分析与结论

  丘吉尔的“三环外交”是理想化的外交,有强烈的大国情结。但这一“并不是冷战后丘吉尔凭空创造出来的,这是他根据英国的外交传统和二战中的经验及战后英国相对衰落的发展趋势和世界力量对比的新情况,为挽回英国的颓势、保

④。持英国的大国地位而提出的一项外交方针”

这一思想一出笼“,不仅因其具有的独特性引起了公众的浓厚兴趣,而且也因其具有的务实性而为英国政治家所接受,从而为以后相当一段时

①②③④⑤⑥

⑤。英国将英美期的英国外交奠定了基础”

特殊关系作为三环外交基石取得了一定的积极后果。西欧是美国实施全球战略的重点,美国对西欧的需要并不亚于西欧对美国的需要。利用西欧企求“保护”的心理,美国希望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由复兴西欧到武装西欧,最终达到控制西欧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英国由于其广泛的国际联系和在国际关系中所处的关键地位,成为美国实施其战略的关键因素。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英国能够活跃于欧洲和世界舞台“三环外交”,的执行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英国与美国结盟并不意味着接受美国的统治,而主要是为了对付苏联在欧洲的军事优势,获得与美国的平等地位,在国际事务中享有发言权。以英美特殊关系为基础的英国外交,确实使英国保持了一定的权力和威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英国当时的预期目标。

另一方面,尽管“战后以来历届英国几乎

⑥,都把英美特殊关系作为英国对外关系的支柱”

但最终也未能达到与美国平起平坐的目的,它们之间充满了矛盾和斗争。对美国来说,控制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欧是实现其全球称霸战略的重点;但对英国而言,恢复昔日大英帝国的雄风是其追求的目标。“特殊”关系下的美英两国各有所图,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必将贯穿始终。在英美两国外交界“,英美特殊关系”常常是英国提得多,而美国提得少,或者根本不提。这反映出英美两国明显的地位反差,以及英国可怜又可悲的处境。在经济领域,美国不断加强对英国的渗透和控制,如马歇尔计划规定,英国必须将本国的财经情报提供给美国,接受其控制和监督。在军事上,英国被迫允许美国在其本土建立军事基地,并在共享核机密这个问题上受到美国不公正的对待。二战期间,英国曾将在其本土进行原子武器研究的资料和科学家送到美国和加拿大去支持那里的核武器研究,战后美国却拒绝与英国共同分享核机密,单独垄断核武器。在殖民地问题上,美国更是在世界各地不断排挤英国势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

冉隆勃、王振华等著《当代英国:———政治、外交、社会、文化面面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84页。高英彤著《帝国斜阳:———日渐衰微的不列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5页。JonathanHollowell,ed.,BritainSince1945,London,2003,p.31王福春、张学斌主编《西方外交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7页。计秋枫、冯梁等著《英国文化与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342页。王振华、刘绯主编《变革中的英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53页。

142

张瑾 “三环外交”与战后初期英美特殊关系

速了大英帝国殖民体系的瓦解。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著作:

1、[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海南出版

1、C.J.Bartlett,BritishForeignPolicyintheTwentiethCentury,London,191

2、RitchieOvendale,Anglo2AmericanRelationintheTwentiethCentury,London,19981

3、AlexMay,BritainandEuropesince1945,LondonandNewYork,199914、HelenLownie,ed.,TheIllustratedRise&FalloftheBritishEmpire,NewYork,19991

5、WarrenI.Cohen,TheCambridgehistoryofAmericanForeignRelations,

社,1998年版。

2、萨本仁、萨支辉著《:丘吉尔与英国对外》,世界知识出版

社,2002年版。

3、刘乐华等编著《丘吉尔》:下册,京华出版社,2003年版。4、陈乐民主编《战后英国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5、[苏]特鲁汉诺夫斯基著,张德广等译《丘吉尔的一生》:,北京出

Ⅳ,NewYork,19931

6、JonathanHollowell,ed.,BritainSince1945,London,20031

版社,1982年版。

6、[英]温斯顿・丘吉尔著,斯祝译《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6

三、中文参考论文:

1、尹成法《:“三环外交”和战后初期英国的欧洲》《徐州师范,(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大学学报》2、徐凤传《浅谈邱吉尔的:“三环外交”》《临沂师专学报》,,1995年

卷下部第3分册,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7、冉隆勃、王振华等著《:当代英国———政治、外交、社会、文化面面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8、高英彤著《帝国斜阳:———日渐衰微的不列颠》,吉林人民出版第4期。3、李世安《英国与冷战的起源》:《历史研究》,,1999年第4期。4、王振华《英国外交的几个问题》:《浙江学刊》,,2003年第3期。5、李江红《战后英国外交坐标的失落:———浅析战后英国在英美(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特殊关系中的得失》《高等函授学报》,

社,1998年版。

9、王福春、张学斌主编:《西方外交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计秋枫、冯梁等著《英国文化与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第3期。

(哲6、袁红《论英美特殊关系时期的矛盾》:《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年版。

11、王振华、刘绯主编《:变革中的英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12、[英]布赖恩・拉平著,钱乘旦等译《帝国斜阳》:,上海人民出版

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7、冯梁《英美特殊关系::文化基础与历史演变》《欧洲》,,2002年

第4期。

8、金海《四十年代丘吉尔外交思想》:《历史教学问题》,,1999年第3期。

9、刘忠堂、刘延胜《英美特殊关系形成的历程及影响》:《石油大,(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学学报》

10、程佩璇、崔剑《试论英国与:“冷战”的起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11、纪胜利《英国:“三环外交”论略》《求是学刊》,,1995年第4

社,1996年版。

13、卫林等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大事记》:,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1991年版。

(下册),世界知识14、[美]戴维・麦卡洛著,王秋海等译《杜鲁门》:

出版社,1997年版。

15、[英]亨利・佩林著,沈永兴等译《:丘吉尔》,国际文化出版公

司,2000年版。二、英文参考论著:

期。

(责任编辑:萧用)

Abstract:ThisessayintroducestheAnglo2AmericanSpecialRelationshipatearlytimeofpost2warattheaspectsofeconomics,anti2Sovietandwesterncountryallianceonthebasesofthemeaningsofthe“threecircles”diplomacy,Anglo2AmericanSpecialRelationshipandtherelationbetweenthem.TherearethreereasonsofwhytheAnglo2AmericanSpecialRelationbecamethebasementofthe“threecircles”.TheycontainsthesameculturebetweenBritainandAmerica,theclosecooperationintheSecondWorldWar,theneedtoopposeRussiaandcommunismandthedeclineofBritishpower.TheAnglo2AmericanSpecialRelationgainedsomeefforttoBritain,buttherewerestillmanyconflictsbetweenthetwocountries.

Keywords:“Threecircles”;Britain;America;SpecialRelationship;Churchill

1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