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植物类群中,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 ) A.苏铁
B.葫芦藓
C.肾蕨
D.紫菜
2 . 下列关于野外调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野外调查时,只需对动物的种类、数量进行观察 B.野外调查是研究野生动物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C.通过野外调查,我们可以了解某一区域的野生动物资源状况 D.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3 . 能将有机物内储存化学能释放出来的能量转换器是 A.细胞核 C.叶绿体
B.线粒体 D.液泡
4 .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农作物提供( ) A.水 B.氧气 C.无机盐 D.有机物
5 . 植物的叶子能不断得到充足的水分和无机盐,在这个过程中其主要作用的是:(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植物生长
6 . 下列有关树木移栽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与其作用不相符的是 A.根部带土坨——保护幼根 C.打针输液——补充无机盐
7 . 关于生命起源的研究,科学家常用的方法是
第 1 页 共 10 页
B.剪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D.盖遮阳网——减弱光合作用
A.比较 B.推测 C.建立模型 D.抽样检测
8 . 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做出一定的反应。虽然草履虫的结构很简单,但是它对外界的有利或有害刺激都能够产生反应。分析图中草履虫的移动方向( )
A.从左向右移动 C.不移动
B.从右向左移动 D.ABC都有可能
9 . 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种操作和要达到的目的,其中不符合的是 选项 操作 目的 A 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 调节光线强弱 B 转动转换器 调换不同倍数的目镜 C 转动粗准焦螺旋 镜筒明显上下移动 D A.A
调换目镜 增加或降低物象放大倍数 B.B C.C D.D
10 . 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滴加一滴碘液,最可能变成蓝色部分是( ) 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胚乳
11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 A.病毒
B.大肠杆菌
C.恐龙化石
D.冬眠的蛇
12 . 生物的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的过程叫做 : A.细胞分离
B.细胞
C.细胞分化
D.细胞生长
13 . 下列各项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相对应的是( )
第 2 页 共 10 页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体现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形象地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C.“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间的竞争关系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该食物链可以表示为“蝉→螳螂→黄雀”
14 . 在下列探究活动中,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的是( ) A.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B.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C.探究“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D.探究“种子的发芽率”
15 . 克隆又称“体细胞的无性繁殖”.如图是克隆羊多利的身世示意图,请问多利的外貌最像谁( )
A.A羊 C.C羊
B.B羊
D.A、B、C三种羊的一部分
16 . 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贡献最大的是(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17 . 我们的课就要结束了,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共8个单元,其内容主要围绕( )这个核心展开,落脚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上。 A.植物与环境 C.人与生物圈
B.生物的多样性与环境 D.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8 . 小明在家帮妈妈摘韭菜摘掉的韭菜叶应该投入的垃圾箱是( )
第 3 页 共 10 页
A. B. C. D.
19 . 中科院院士袁隆平在培养超级杂交水稻时,专门挑选叶片直、窄、厚的水稻植株,其目的是( ) A.促进植物的呼吸 C.加快蒸腾作用
B.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D.叶片互不遮挡,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20 . 植物细胞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同时产生氧气,产生的氧气要释放到植物体外,氧气由叶绿体释放到细胞外依次经过哪些结构?( ) 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细胞质、液泡、细胞膜 C.液泡、细胞膜、细胞壁 D.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
21 . “风吹草低见牛羊”,下列有关草和羊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草只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而羊可进行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B.羊的血管和草的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
C.草的营养器官中都含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结缔组织和输导组织 D.草的结构层次比羊少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22 . 下列关于观察法和调查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观察和调查都要有明确目的
B.观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 C.调查要全面,要逐一调查全部调查对象 D.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
23 . 下列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A.高粱
B.鲫鱼
C.木耳
D.H1N1流感病毒
24 .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在某一时间内,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
第 4 页 共 10 页
的总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甲→乙→丁” B.丙固定的太阳能是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能量来源 C.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丙、丁数量增加 D.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25 . 在海洋深处,很少有珊瑚礁和珊瑚虫,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是( ) A.空气
B.阳光
C.温度
D.水
二、综合题
26 . 下图是菜豆种子的结构,请回答:
(1)能贮藏营养的结构是[④]_____________,菜豆种子有_________片这样的结构。 (2)图中③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图中将来发育成植物体的根的结构是[②]_____________。
27 . 以下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某种植物的研究,如图一为一绿色植物示意图,图二为该植物在夏季晴朗天气中一天内某些生理过程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第 5 页 共 10 页
(1)若A表示二氧化碳,则C表示________,这个生理过程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物质B产生于叶肉细胞,通过叶脉中的________运输到其他器官中。
(2)在无光照的情况下,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从叶片的气孔排出的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二所示,曲线a表示某种蔬菜的叶片光合作用每小时合成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光照强度为E时),曲线b表示该叶片呼吸作用每小时分解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菜农在光照强度为E的温室内栽培该种蔬菜,温度最好控制在______________℃之间。
三、资料分析题
28 . 福州闽江口湿地是目前福建省最大的湿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越冬候鸟飞临此地栖息,其中包括勺嘴鹬、黑脸琵鹭、朱鹮等濒临灭绝的珍珍稀鸟类。请回答:
(1)鸟类的嬉戏行为、迁徙行为都属于鸟类的________(先天性∕学习)行为。 (2)鸟类是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者,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3)资料中提到的珍稀鸟类中,____________是我国特有的。
(4)若湿地遭破坏,会直接威胁到鸟类的生存,说明生物与其生活的_______是统一的整体。 29 . 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我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二号”完成对接,科学家将用“天舟一号”搭载的水稻、拟南芥等植物种子在“天宫二号”开展实验,这是我国首次在太空开展植物“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培养实验。
实验是以蛭石为土壤,铺在一个透气不透水的太空生长盒里,再放入种子。太空生长盒会根据指令把营养液注入盒内,并控制光照、温度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第 6 页 共 10 页
(1)实验中把营养液注入生长盒内,目的是补充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水分和 。 (2)太空生长盒中长大的水稻若要结出种子,还必须经过开花、 、受精和结果的过程。 (3)拟南芥经太空实验后,如产生了由基因变化引起的变异,这属于 。 (4)为了做到合理营养,依据“平衡膳食宝塔”,宇航员每天摄入量最多的是 类食物。 (5)航天飞行会导致人体骨钙流失、肌肉萎缩,因此工作之余,航天员会以骑自行车等方式锻炼身体。参与锻炼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 和肌肉组成。
四、实验探究题
30 . 小红在桃花节观花时突发奇想:如果给桃花授梨花花粉,是否依然能结出果实呢?在老师的支持下,她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探究,步骤如下:
①在果园里选择20朵含苞待放的桃花,将其平均分成A、B两组。 ②将这些桃花的雄蕊(图中②和③)去掉,并分别套上透气的袋子。 ③分别采集一些桃花花粉和梨花花粉。
④将桃花花粉涂在A组花的柱头上,将梨花花粉涂在B组花的柱头上。 请根据他们的设计完成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______。
(2)步骤③和④完成的是植物生殖中的_______________过程。
(3)受精后,A组桃花的多数结构凋落,惟有_____________ 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和名称)发育成种子;B组桃花则没有结果,说明给桃花授梨花花粉不能结出果实。
(4)桃肉鲜美多汁、甘甜可口。甜味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_______ 中。
第 7 页 共 10 页
参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16、
第 8 页 共 10 页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综合题
1、
2、
三、资料分析题
1、
2、
四、实验探究题
1、
第 9 页 共 10 页
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