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

来源:百家汽车网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

2010-06-01 06:56:41| 分类: 单元教案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总复习

复习内容: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总复习部分。这个单元一开始,先组织学生对三年级来学习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促进学生对学习的

反思。提高复习针对性和有效性。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三年来所学的数学知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应用能力。 2、进一步理解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3、熟练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合理地解决简单的问

题。

教学重点:数与计算知识

教学难点:针对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弥补知识缺漏,促进知识系

统方法,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时划分:

数与计算 4课时 空间与图形 4课时 统计与可能性 2课时

复习万以内数的知识

复习内容:P77—78页数与计算中第1题至第6题

复习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万以内数读、写法。

2、会用万以内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3、会用词语或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1、通过练习,巩固万以内数的读、写法。

2、会用万以内数进行估算。

复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板书课题:万以内数认识)

二、指导复习

师:谈话,这学期我们学完了,你们有很多收获了。回顾一下三年来学习内容和自己学习情况吗?学生填完表后,小组交流情况。

三、指导练习

指导完成P77总复习“数与计算”中第1—6题。

1、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学过的数位顺序表,再打开课本P77,读一读第1题中句子,再写出横线上数做完本题练习,可引导学生总结读数和写数

应注意什么 2、第2题

先让学生解决问题,再组织反馈。

3、第3题

先让学生填数,再组织全班交流。

4、第4题,

先让学生练习,然后组织全班交流。

5、第5、6题

学生填写,再组织交流。

第二课时,复习分数、小数的知识

复习内容:P79“数与计算”中第7—9题 复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分数意义。

2、学会提出问题,并能综全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

问题。

教学重点:复习分数,进一步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复习过程: 一、宣布本节内容

师:本节课,复习有关分数、小数的知识。

二、指导复习。 1、复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1)分数的读、写法

师:怎样读、写分数,请举例说明。

(2)分数的大不比较,课件出示下面习题,看图写分数,比大小。

(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复习小数的有关知识。 (1)小数的读、写法。 (2)小数的大小比较。 (3)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学生计算:1.5+5.6= 6.8-3.2= 2.5+10.8= 28.6-7.7=

三、指导练习

指导完成总复习“数与计算”中第7—9题

1、第7题

学生填写,师组织反馈。

2、第8题

先让学生填写,再组织全班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必在的指导。

3、第9题

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老师组

织全班交流。] 四、课时小结:

说一说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复习整数的计算

复习内容:课本P80页—82总复习“数与计算“中第10、14、17、19

题。

教学重点: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三位数的加减法,两位数或三位数

乘一位数的乘法。

教学过程: 一、宣布本节内容

二、指导复习 1、出示下面的口算题

36+28= 20×5= 40-28= 300+200= 11×60= 25×3= 78-39= 35÷3=

全体学生口算,集体订正。

2、复习竖式计算

705-428= 508×5= 78+298= 45×28= 618÷6= 404÷5= 学生估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复习脱式计算。

出示:38×15+115 16×7×6 360÷9÷8 25×12÷6 783-138÷3 (178+222)÷8

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三、指导练习

1、第10题:先让学生在书上填一填,再进行核对,交流时抽选

部分题目让学生说方法:

2、第14题

先指名估算,再让学生计算,然后进行了全班交流。

3、第17题,

可以让学生计算,完成后互相校对。

4、第19题

学生计算,再与同伴说说运算顺序和运算结果。

四、课时小结。

第四课时:解决问题

复习内容:书P80—83总复习,第11——22题。

复习目标:1、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

问题。

2、经历探索、交流的过程,能有条理阐述自己观点。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算法来解决同一问题,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宣布本节内容

二、指导练习 1、第11题

先让学生观察本题插图,指名说一说图意,再寻求解决问题的方

法,再组织学生交流。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400+1600=200(千克)

50+40+500=590(千克)

2、12题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本题的插图,指名说说图中的信息,然后

让学生解决问题。

3、第13题

练习时,让学生量一页纸有多厚,再算1200张纸有多厚,同样算1200

人有几个班级,1200步有多少米?

4、第15题

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解决问题,并交流想法,可能会出现下面算

法:

(1)3×100=300(元) 所以够

(2)3×97=291(元) 290<300 所以够 (3)300÷3=100(人),100>97 所以够

5、第16题

学生解决问题,再组织全班交流。

20÷2=10(元) 6×2=12(元) 12>10 大瓶便宜。

6、第18题

学生理解题意,引导计算交流。

(1)圆桌8张,方桌2张,8×10+8×2=96(位) (2) 圆桌4张,方桌7张,4×10+7×8=96(位)

7、第20题

学生解决,集体订正。

8、第21题

学生理解题意,汇报交流,有6条路可走 A→B A→C A→D; B→E B→C B→D

9、第22题

先让学生尝试,小组交流想法。

三、全课小结

2.空间与图形

第一课时:复习观察物体和认识图形

复习内容:课本84——86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中第1、2、7、8题。 复习目标:1、进一步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可能

不同。

2、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

3、经历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1、认识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其不同侧面形状。 2、能准确认识直角,锐角,钝角,认识常见的图形。

教具准备:正方体

复习过程: 一、宣布本节内容

二、指导复习

1、观察上面立体图形,回答问题。

2、复习认识图形。

(1)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三、指导练习

1、第1题: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连一连。

2、第2题:让学生看课本中插图,找出图中直角、锐角和钝角,并

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想法。

3、第7题

让学生拿出课本前准备的方块,按题意的要求搭一搭,看一看,并填

上编号。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反馈交流。

4、第8题

先让学生看图数一数,如果个别学生看图数有困难,学生指导做,全

班交流。 四、课时小结

第二课时: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

面积

复习内容:

课本P84—85总复习中“空间图形”的3—6题。

复习目标:1、能正确理解长、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含义。 2、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3、丰富对图表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 复习重点: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复习过程:

一、宣布本节内容。

二、指导复习

1、提出问题,引导讨论。 2、课堂交流,归纳整理。

(1)单位认识

(2)单位之间进率,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

米。

3、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边长×4

三、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总复习中“空间与图形”第3、4、5、6题。

1、第3题,先让学生填空,然后汇报交流。 2、第4题,可以由学生填空,完成后再组织交流。 3、第5题,先帮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解决问题。

本题解答过程可参照如下:

6×4=24(平方米) 2×2=4(平方分米)

24平方米=2400平方分米 1×1=1(平方分米)

2400÷4=600(块) 2400÷1=2400(块)

5×600=3000(元) 3×2400=7200(元) 用边长2分米的方砖便

宜。

4、第6题,学生解决问题,再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如下:(1)5×2×+(20+1×2)×2×1=74(平方厘米) (2)20×2×1+(15+1×2)×2×1=74(平方厘米)

四、课时小结

第三课时,复习方向与位置

复习内容:P86—87总复习中“空间与图开”中第9、11题 复习目标:1、进一步巩固认识八个方向,能用方向词语描述物体所

处位置。

2、进一步认识路线图,能正确地根据简单路线图说出路

线方向。

教学重、难点:能用方向词语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能辨认简单的

路线图。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复习过程:

一、复习本节内容

二、指导复习 1、复习方向的确定。 2、练习①课件上的题目。

②复习路线的确定。

出示下面练习题,让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三、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复习“空间与图形”中9、11题

1、第9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说说5路公共汽车所经过的路线,然后让学生按要

求填空,然后组织全班进行交流。

2、第11题,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再思考书中提出的5个小问题,在此基础上教

师组织全班进行交流。

3、补充题 出示下面的练习题

四、课时小结

第四课时,对称、平移和旋转

复习内容:课本P86—88页“空间与图形”第10、11、12、13题 复习目标:1、能在方格纸上画一下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

平移后的图形。

2、巩固平移、旋转、对称现象的特征,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通过复习、巩固平移、旋转、对称现象的特征,并解

决有关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剪刀、长方形彩色纸

复习过程: 一、宣布本课内容 二、指导复习。

(1)说一说生活中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

(2)折一折、剪一剪。

学生拿着彩纸动手折、剪出自己喜欢的对称图形。

(3)找一找:指名找哪些数字是对称的,汉字中英文字母中哪些是

对称图形。 2、复习平移和旋转

(1)说一说生活中见过哪些平移与旋转运动。

三、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中10、12、13题 1、第10题,先让学生判断,再组织全班反馈矫正。

2、第11题,选学生进行判断,再全班交流。 3、第13题,学生操作后,全班交流。

四、全课小结。

3、统计与可能性

第一课时,复习统计

复习内容:P88—90“统计与可能性”第1、2、3题

复习目标:1、进一步巩固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能按要

求完成相应的图表。

2、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正确计算简单数据的平

均数。

教学重难点:1、巩固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的知识。

2、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平均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复习过程:

一、宣布本课内容。板书课题:统计的复习。

二、指导复习。

1、三年来我们学习了哪些统计知识。

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自己对统计知识的学习想法。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了全班交流。在学生交流时,师对统计知识进行了整理并板书。

三、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总复习“统计与可能性”中1、2、3、题。

1、第1题,

先让学生根据题目提供信息制成条形统计图,学生完成教师组织学生

进行展示和反馈。

2、第2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统计表,理解表中数据所表示的内容,再让学生完成第(1)题,学生填写后,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并完

成(2)(3)题并交流。

3、第3题

先让学生观察统计表,在理解题意基础上完成前3道小题,然后

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反馈,交流。

全班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平均每个小组回收废报纸多少

千克? 四、课时小结

第二课时,复习可能性

复习内容:P90总复习中“统计与可能性”的第4、5题

复习目标:1、巩固加深对可能性问题的认识,进一步认识事件发生

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的发生的结果,能对一些事件发生

大小作出描述。

教学重点:1、进一步认识事件发生可能大小。

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发生的结果,能对一些事件发生可

能性大小作出描述。 学具准备:学具。

复习过程:

一、宣布本节内容。

二、指导复习 1、回忆学过知识点。

2、讨论疑难点。 三、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总复习“统计与可能性”中第4、5题。

1、第4题。 (1)小组试验。

练习时,先让学生明确怎样做抛小正方体的试验。

(2)汇总全班记录结果。

(3)全班交流。

2、第5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按(1)(2)两小题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做拿球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填空,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反

馈,交流。

四、游戏。

1、宣布比赛规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游戏活动。

五、全课小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