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风》识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运用多种读法、识字方法认识本文1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3、知道三个小朋友分别画了什么。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多种读法、识字方法认识本文1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准备:
教学贴图、风婆婆头饰、课件、生字卡片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放风声)同学们听,这是什么声音?(风声)(板书:风)我们都听过风的声音,感受过风吗?老师现在就和同学们玩个游戏好吗?这个游戏的名称叫“扮一扮”现在你们都成了大自然的万物,可以是小树、小草、小花,甚至可以是衣服、胶袋。那欧老师就扮演风婆婆,看看我风婆婆鼓起大嘴一吹,你们会做些什么姿势好呢?(学生说感受)
2、说得真好,风可以听到、也感受得到,可是风能画出来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5课《画风》(出示题目)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66页自由地读课文,在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应该怎么办?(把生字圈起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课文下面的小蜗牛)同学们的识字方法真多呀,开始吧!
2、读了课文你认识了哪些字?(学生可能会说:宋涛、陈丹、赵小艺)根据学生说的相应板书。
(一)认识人物,学习生字
1、刚才同学们认识的这些字刚好是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个是宋涛、一个是陈丹、一个是赵小艺。(相应贴人物图像)再拼读一次。
2、同学们喜欢这三个小朋友吗?想跟他们交个朋友吗?(学生看着三个小朋友的头像和相应的字卡,与三个小朋友打招呼并介绍自己或跟小朋友们说心里话。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认识了几个生字。 3、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也出现过这几个字呢? 4、选其中的三个字组词:“涛、陈、艺”。与学生边组词边交流记字的方法。在学生谈自己的记法时,老师归纳多种记字的方法:(加一加、猜字谜、换偏旁„„) (二)了解画风内容,学习课文生字
1、我们认识了三个小朋友,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课文,看看三位小朋友都画了什么代表风好吗?
2、学生回答,老师贴图。(乌云、斜斜的雨丝、弯弯的小树、旗杆、风车转动) 3、老师通过变魔术的方法把生字宝宝变出来,让小朋友拿着生字卡片贴在相应的图画下面。(乌、斜、杆、丝、转)再拼读一次。
4、通过用“转”字组词,让学生发现这个字有两种读音,这是多音字。课文中还有哪个字也是多音字?“杆”让学生组词。
5、出示相应的多音字练习,让学生完成。
转(zhuǎn zhuàn)
(1)、本学期小明转( )学了。 (2)、风车在呼呼地转( )动。
杆(gān gǎn)
(1)、这一根旗杆( )是用铁做的。 (2)、笔杆( )上的图案真漂亮。 6、学生自由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乌、斜、杆、丝、转”这几个字。 7、检查小朋友记字情况。通过检查总结出几种记字方法(减一减、编故事„„) 8、结合多媒体运用多种读的形式复习巩固本课生字。(老师大声读、学生小声读,开火车读,生字宝宝走到儿歌中去) 三、归纳结构,书写生字
1、同学们不但记得好,而且读得好,不知道写得怎么样?下面老师就来教同学们写写本课生字。
2、小朋友写字之前先来观察这课要写的字主要分为哪些结构?(独体字、上下结构、左右结构)
3、独体字的有哪些字?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分别有哪些? 4、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田字格上范写。(学生可能会说“乌、转、忽”) “乌”注意不要写多一点。
“转”车字旁最后一横要改为提。 “忽”注意心字底的写法。 5、学生书写。 6、展示优秀作品。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宋涛、陈丹、赵小艺这三个可爱的小朋友,知道了他们画了什么代表风,同时也用了多种形式认识了生字,写好生字,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非常好,希望以后继续努力。 五、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一次。 六、板书设计:
画风
图像 宋涛 乌云图 斜斜的雨丝图 (乌) (斜 丝)
图像 陈丹 弯弯的小树图
图像 赵小艺 旗杆图 转动的风车图 (杆) (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