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5卷第3期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VOl_25 No.3 Sep.2002 2002年9月 JOURNAL OF EAST CHINA GEOLOGICAL INSTITUTE 高密度电法测量系统作常规联合剖面的研究 龚道平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湖南长沙410011) 摘 要:研究了运用高密度电法观测系统作常规电法联合剖面的野外工作方法及数据整理过程,运用高密度电法观测系 统,将高密度电法测量与常规联合剖面测量同时进行,有利于对异常体作分析解释。 关键词:高密度电法;常规电法;联合剖面 中图分类号:p6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5/(2002)03—233—04 高密度电法已广泛应用于公路工程地质勘察 中,它具有一次性布置电极,采集数据量丰富等优 2 工作方法 2.1仪器参数设置 点。但常规联合剖面法在寻找异常体时具有简单、 直观的优点,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被采用。众 所周知,作常规联合剖面时,需要铺设5根电线,分 别连接A,B,M,N和无穷远极,如果在一条测线 主机和电极转换开关均须选择“工作模式2”中 的“双边滚动三极”工作方法,电极点距按实际值输 人(如5 m),最大、最小隔离系数设置为同一个数 字(如n一10),电极开始序号设置为l,排列电极总 上,完成了高密度测量后,再重新铺设5根电线作 常规联合剖面测量,不但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 而且在水塘、水稻田、河床水域中还无法开展工作。 笔者经过多次实践,已成功地解决了运用高密度测 数设置为6O,温纳间隔系数设置为l,存储序号可 设任意值(如设为1),至此参数设置已完毕,按上述 所设参数,相当于常规联合剖面后OB一52.5 m, MN一5 m,点距一5 m。 2.2野外测量 量系统在同一条测线上将高密度电法测量与常规 联合剖面测量一次完成的问题,不需要增铺电线, 陆地、水域均可完成。 2.2.1 测量psa 1 工作原理 高密度电法与常规电法的工作原理完全一样, 仍然是以岩土体导电差异为基础,通过一定的装置 系统,测量岩土体的视电阻率值,达到地质勘察的 目的。利用高密度电法测量系统,按照常规联合剖 面的要求(OB值、MN值、点距),让A(或B),M, 电极依次向前滚动,测得一组0sb的值,然后交换 将高密度电缆的l 一3O ,3l 一6O 接头分 别与电极转换开关的l —3O ,3l 一6O 接头相 连,将电极转换开关的A,M,N接线柱分别与主机 的A,M,N接线柱相连,将主机B接线柱连接到无 穷远极,便可以开始测量psa。以隔离系数n一10 为例,电极转换开关中A,M,N的变化规律为: A l# 2 M ll# l2 N l2。 l3# 高密度电缆与电级转换开关的接头,测得另一组 0sb的值,通过数据重组和程序编制,绘制联合剖面 曲线,达到运用高密度电法测量系统作常规联合剖 面的目的。 收穑日期:2002 O4—3O 作者简介:龚道平(1 969一).男.工程师.从事工程物探和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49 59 60井 据示意图(图1)。 由图1可以清楚地看出,0sa测量点序号1—39 可见,当n一10时,0sa共有49个测量数据,测 量点距等于电极间距。 2.2.2 测量0sb 和0sb测量点序号39—1一一对应,分别表示同一 测量记录点(MN中点)的0sa值和0sb值。 由于进行联合剖面测量时,视电阻率值是按测 当0sa测量完毕后,让仪器中断,然后将高密 度电缆的1 一30 接到电极转换开关的30 一60 接头上,将高密度电缆的3l 一6O 接到电极转换 开关的1 一30 接头上,不改变参数设置,不改变 主机与电极转换开关的接线,开始测量0sb。电极 转换开关中A,M,N的变化规律与上述电极变化 规律相同。 量顺序连续存储的,故可利用高密度电法数据传输 软件中的传输温纳或偶极方法传输所存储数据。 4 程序编制 对测量所得常规联合剖面数据需编制程序重 组0sa,0sb值后才能绘制常规联合剖面曲线图。重 组数据主要参数如下: 0sa,0sb数据文件名为reet.dat 0sa,0sb数据文件长度(tota1),total—Length (rect);Length为Autolisp的求长度函数 0sa(或0sb)测量个数(tot),tot—total/2 隔离系数(n),n一59一tOt 联合剖面测点个数(cx),cx—tot—n 当n一10时,0sb共有49个测量数据,测量点 距等于电极间距。当0sb测量完毕后,将主机复 位,至此0sa,0sb已全部测量完毕。尽管测量0sa, 0sb时,A,M,N的变化形式相同,但在测量0sb 时,交换了高密度电缆与电极转换开关的接头,故 测量osb时,A,M,N对应的实际电极序号为: p s a测量序等 I l I I I l l I I II I Il I I I I l I I I lI I II I I II ;I l 电极序号 I I:1:l i ll j:l i } I『 }I I I II I1 l:l I l l l l l I2 3:4:5 6:7 8 19:14 1 12 13 14 15 16 9 B j b . 47 蔼 毋 5C 5l殳马54 55 56)]耍9 l p s b测量序号 3 2 l图1 losa。0sb测量顺序图 Fjg.1 The measuring sequence diagram of 0sa and 0sb A 60 59 M 50# 49 N 49 计数指针(j),j一0,1,2……CX psaj一(Nth j rect);Nth为Autolisp的取值函 数 0sbj一(Nth(一totnlj)rect) 48 笔者在AutoCAD R14环境中,运用AutoLisp 语言按照上述参数编制了绘图程序,可以现场在微 12 2# 1肆 机上绘制osa,0sb曲线图,有利于及时指导野外施 工,该程序根据数据文件的长度自动计算常规联合 剖面测点个数、隔离系数及标注测点的里程桩号, 故A,M.N的变化只是形式相同而已,实际测 量时所用到的电极已按常规联合剖面法的跑极规 律发生了变化。 使用十分方便。绘图程序流程图见图2。 3数据结构与数据传输: 以隔离系数n=10为例,绘制0sa,0sb测量数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期 龚道平等:高密度电法测量系统作常规联合剖面的研究 l输入联剖数据文件名(*.dat)1 图3(见第270页图3),图4分别是在某高速 公路路堑段实测的温纳测深剖面和常规联合剖面。 该路堑段覆盖层为亚粘土,层厚1.0~2.0 m,基岩 为石灰岩。温纳测深剖面电极间距为3 m,最大隔 l 坌图叁墼! ! ● ● 垦! 盛 堕 离系数为16,常规联合剖面测量时,隔离系数为1O I生堕 盛 ● : : 坐 (即OB=31.5 m,MN一3 m,点距为3 m),温纳测 深剖面反映在K21+727~732段存在封闭的低阻 异常,常规联合剖面在该段为反交点低阻异常,综 绘图程序流程图 图2匿 亟 Fig.2 Flow chart of plotting program 合二者异常特征及实地地质情况,推测该低阻异常 体为充水溶洞。 5 应用实例 5.1在岩溶地区的应用 221 201 181 161 E 141 ● a 121 :101 81 61 41 21 K2 图4常规联合剖面 Fig.4 Routine Combined profile 图6常规联合剖面 Fig.6 Routine combined profile j.2在划分岩性分界面上的应用 3m,最大隔离系数为16,常规联合剖面测量时,隔 离系数为10(即OB一31.5m,MN一3m,点距为 3m)。常规联合剖面反映在K27+285附近基岩存 图5(见第27O页图5),图6是在某大桥桥址 初步工程地质勘察中实测的温纳测深剖面和常规 联合剖面。该大桥起讫里程桩号为K27+210~ 36O,其中K27+220~27O段为河床段,河水深1.5 ~在一岩性分界面,K27十285以左,视电阻率值为6O ~7OQ・m,osa,osb曲线分异性好,K27+285以 2.0m。野外施工时,采用在河床中插竹杆的方 右,视电阻率值为2O~30Q,・m,osa,osb曲线分异 性差;温纳测深剖面也反映在K27+285附近视电 法来固定电缆和电极。温纳测深剖面电极间距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36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2正 阻率值存在明显差异,两者异常吻合。经钻孔验 证,K27+285以左,基岩为泥灰岩,K27+285以 面法横向分辨率高的特点,有利于对物探异常的综 合分析和解释,提高解释精度,特别在水稻田,河床 中等开展常规联合剖面困难的工区,能发挥很好的 作用。 参考文献 右,基岩为炭质灰岩夹炭质页岩。通过常规联合剖 面和温纳测深剖面,较好地控制了本桥址区为基岩 的变化规律,为施工图阶段布置钻孔提供了重要的 地质资料。 [1]重庆地质仪器厂,DUK一1高密度电法使用说明书及电法处理 6 结束语 通过实践研究出了利用高密度电法测量系统 在同一条测线上一次完成高密度电阻率测量和常 软件,1999. [23江思敏,郑巍.AutoCAD R14命令与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 出版社,1998. [3]王兴泰.工程与环境物探新方法新技术[M].北京:地质出版社, 】996. 规联合剖面测量的方法。实践证明,将高密度电阻 率测量和常规联合剖面测量结合起来,发挥联合剖 The Study of Measuring Routine Combined Profile by High—density Electrical Method Measuring system GoNG Dao—ping (Hunan Province Institute of Traffic Planning—Survey—design,Changsha,HN 410011) Abstract:The field work method for measuring routine combined profile by high—density electrical method and its data processing is studied.It is favorable for analyzing and explaining the abnormal body that we measure routine combined profile and high—density by high—density electrical method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high—density electrical method:electrical method;combined profile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0 H := n H瑚 ^ 27() #尔地r黄学院 、 :报 2002{ 龚道平:高密度电法测量系统作常规联合剖面的研究插图 ori-■_■・0■e 【2l+ 0…‘ O m 0 O O ㈨O Ior.口■_ ¨口‘ 『II嗣 — 1 3 ----口e 121㈨ … 。M O O I ■_科1ed h咐 I目” : 图3 Winner测深剖面 The profile of Winner depth measurement Ii量:, 图5 Winner测深剖面 The profile of Winner depth measurement 王廷吉等:硅灰石合成高比表面积多TL--氧化硅及其表征插图 图3透射电镜照片 The photos of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祝民强等:抚州地区TM影像的水土流失信息自动提取专家模式研究插图 图1 TM7,4,1合成图 Synthetic image of TM7,41 ,and 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