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内审“输出” 提高内审效果
如何提高内审质量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总结的问题。内审总结是内审工作的“输
出”,如何做好这个“输出”,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1、改变以往内审员的个人总结方式,通过集体通报审核情况进行总结。 常规的方式会产生不少问题:一是大家对内审情况没有沟通,无法掌握整体审核情况;二是审核员开出的不符合项数量与严重程度有差异;三是有些不符合项欠准确,责任部门难以整改。为了克服以上问题,内审员应该在审核结束后通报个人发现,及时沟通。
2、审核小组分别汇报审核情况,重点讲清不符合事实。
为了全面了解沟通了解审核情况,审核员逐项汇报审核结果,符合质量文件规定的可以简单汇报,重点讲清不符合事实与细节,找准关键问题便于改进。这样使整体对不符合项有了比较全面的掌握,同时也是对内审员工作质量的一个间接检验。
3、明确判断不符合项的基本原则,先确定不符合项再决定不符合项。 我们要明确开局不符合项的基本原则:一是事实要准确;二是其做法不符合标准和程序要求,并有一定的不良后果;三是具有普遍性;四是问题重复发生过;五是要有一定的改进作用。
4、对于存在及潜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分析。
审核会发现不少的问题,这是审核实际存在的情况,只是针对不符合项进行整改是不彻底的,我们要对存在及潜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分析,落实到具体部门加强手段督促进步。要不停的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也使审核员的审核结果得到认可。
5、公开点评不符合项,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
尽可能的把内审“输出”让更多的部门和员工了解,充分利用审核的结果,不断改善质量体系。责任部门进行整改的同时,也公开对不符合项进行分析点评,帮助搭载学习理解标准要求,采取纠正措施并举一反三。
认证办:徐鸿
20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