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古代神话思想性研究——开题报告

中国古代神话思想性研究——开题报告

来源:百家汽车网


1、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1)选题理论意义 神话以其故事情节的浪漫独特、情节结构的怪异离奇、神祇形象的鲜明生动,反映了人们对宇宙、人生、自然的解释,广泛地描绘了自然现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作为民族文化的神话,包含着强烈的思想性、丰富的人文性、鲜明的民族性。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同为世界上最优秀的神话,希腊神话情节丰富,神祇形象较为丰满,而中国神话内容零散,但文化内涵较为原始。中国社会是世俗社会,神话的影响主要是精神领域,更多的是深层次的文化影响。 (2)选题实际意义 对中国古代神话中教育思想的研究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神话中描绘的生动情景在当代社会仍能给人以思想精神上的激励和道德行为上的规范。神话是民族的共同意识和精神支柱。在神话中描绘了壮烈的自我牺牲,崇高的抱负,坦荡的心胸,坚贞不渝的爱情,集中反映了人类的奋斗精神、奉献精神、乐观主义精神等等,这些精神在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中起着巨大的鼓舞和教育作用。尤其是在当今文明社会受到权势和金钱等物欲等抑制下,人类这些美好的品质趋于淡化。从神话中汲取现代生活与现代文化里所缺乏但又为人性所渴望的精神要素,已成为时代所需。 对我国古代神话教育思想的深入挖掘,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学生继承民族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应充分利用神话这一民族文化遗产,重视神话中的教育意义,让学生在感受神奇浪漫的故事的同时,透过故事情节、英雄形象去发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从而深刻了解中华民族、由衷热爱中华民族,激起青少年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培养青少年具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战胜困难的信心、顽强拼搏的意志,使青少年潜移默化的接受民族文化的教育,自觉自愿的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同时神话中丰富的想象和幻想,也能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追求。

2、研究动态、见解 邓启耀在《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思维进行分类,对思维活动进行界定,以原始神话思维为起点,探讨了人类思维进化历程中客体结构的演变轨迹,他试图把神话学和思维学结合起来从新的角度进行理论研究。赵林在“《协调与超越—中国思维方式探讨》一书中从神话分析入手,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意识—伦理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探讨了唯伦理性思维方式对中国哲学、宗教、法律、科学技术、经济思想和政治生活的深刻影响,并简单回顾了近代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在面对西方文化挑战时的基本迎战方式。”梁昌云在《延安大学学报》2006年第六期上发表了《论传统思维方式的缺陷及其后果》,他在文中详细阐述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缺陷与不足,即缺乏分析方法、实验方法、数学方法、逻辑方法和综合方法等相结合的综合思维方法,这些缺陷造成的严重后果是阻碍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产生,造成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韩德信在《管子学刊》2007年第3期上发表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转换历程》,探讨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诸多特征;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变革的前提条件及缘由;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现代转换历程等,为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3、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 (1)研究思路 一、前言 (一)研究目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二、中国古代神话 (一)中国古代神话概述 (二)中国古代神话的内容及分类 (三)中国古代神话的特色 三、中国古代神话思想的主要内容——以教育思想为例 (一)中国古代神话的教育目的和作用 (二)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主要教育内容 (三)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主要教育主题 四、中国古代神话思想的现代价值——以教育思想为例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观察法、对比法等研究方法,其中主要就是对比法,将中国古代神话思想对教育的研究作用同现代教育思想相对比,得出古代神话对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3)技术路线: (如下图示) 阅读文献资料 调查现阶段教育思想现 确定文章的基本内容与框架 比较分析数据 深入分析现状特点 对比查阅各地的 理论与实践结合 图书馆资料 完成文章初稿 撰写结题报告 完成结题 4、总体安排、进度计划 2011年11月~12月 选取论文题目,确定论文题目。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2011年12月~2012年1月 查阅文献,撰写文献综述 2011年12月~2012年1月 文献整理与分析 2011年1月~2012年3月 构建论文框架,完成初稿 2012年3月~2012年4月 修改论文初稿,定稿 2012年5月~6月 论文答辩 第一阶段 (2011.12—2012.1.) 第二阶段 (2012.1—2012.4) 第三阶段 (2012.4—2012.6)

5、主要参考文献 [1]王增永著.神话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22. [2]陈鹏程.先秦与古希腊神话价值观比较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6.226. [3]陈襄民等译注.五经四书全译[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238、144. [4]徐水.神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之源[J].学术界,2003(2).232. [5]商崇梅.试论神话传说文本中的民族精神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4(1).73. [6]郑尤.论神话对儿童教育的意义[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9). [7]陆萍.神话·儿童·诗——对神话类课文教学的思考[J].江苏教育,2007(6). [8]潘世东.文化哲学视野下的中、希神话之比较[J].外国文学研究,2005(3).1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