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12期
第28卷(总300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EDUCATIONALINSTITUTEOFJILINPROVINCE
No.12,2012
Vol.28TotalNo.300
当代大学生英语口语现状的研究
———以扬州大学为例
陈丽娟,周宏伟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摘要: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用英语进行沟通。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表达的能力是摆在广大英语教师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阻碍英语口语提高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本研究主要是基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理论,旨在通过分析形成口语现状的原因,使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帮助英语学习者提高英语口语的流利度和准确性。
关键词:口语状况;口语教学;转变方法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2—0028—03
1.引言
当今社会英语正成为一门世界通用的语言。随着中国经济政治的强大,中国渐渐地融入世界潮流。中国在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于2008年举办了奥运会,于2010年举办了世界博览会。中国与世界的接触越来越频繁,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的语言,成为社交场合的重要语言。英语作为一门中国与世界接触的媒介,在各大中小学大学受到足够重视,中国也掀起了一股学习英语的浪潮。英语的学其中“说”即英语的口习中包含着听说读写的能力,
语表达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当今这一现状,我以扬州大学为样本,调查当代大学生口语状况。总共发放问卷300份,实际回收290份。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含阻碍英语学习的因素、学习英语的动机、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本次调查表明,目前的大学生英语口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约80%的学生在开口说英语时过度注重语法,而忽视语音语调;约20%的同学在学习英语时绝大多数学生并会主动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历史,
不关注英美国家文化历史;95%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应试、工作等功利型动机;70%的学生认为校园的口语活动单一,多为朗诵与背诵;99%的学生认
为自己所处的语言学习环境不佳;85%的学生反映在用英语对话时反应速度较慢;85%的学生由于发音不标准、心理障碍而很少进行口语交流;约80%的学生的英文表达带有明显的中文色彩。所以有必要对于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大学生英语口语现状及其分析
目前许多高校的口语授课,都存在只有教师在讲台上说英语,学生则是在死记笔记,很少举手发课堂上缺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口语言,
课上缺乏积极性表现自己;学生记背许多单词短语,可是在说英语时,不会运用已学的知识;学生对于英语口语的表达有心理障碍,难以跨越的状况。造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
2.1母语的干扰
所谓母语的干扰指母语妨碍掌握正确的外语或——第二语言(英语)的学习受母语正确掌握外语—
(汉语)的影响。中国学生开始学习英语时大都已这种已有知识的掌握可掌握汉语语法和表达习惯,
能会对英语的学习产生副作用,即负迁移(negativetransfer)。学生对于新学的英语知识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固化汉语语言习惯去对比思维。汉语作为表意
收稿日期:2012—11—13
作者简介:陈丽娟(1991—),女,江苏南京人,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在读,英语教育专业,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周宏伟(1981—),男,江苏射阳人,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28
语言与注重表形的英语是存在较大差异的。调查发现,约80%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会受到汉语表达习惯的影响,所以英语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注意避免汉语的负迁移,利用其正迁移学习英语。
2.2缺乏语境,起步晚
在我国的总体环境中,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其应用的范围仅仅局限于一些正式的社交场合,比如新闻交流会、商业洽谈会或是文化交流会等等场合。作为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接触使用英语的机会并不很多。接触英语的机会大都是在课堂上,在课堂之外大多数同学没有机会接触到英语,所以学生得到的口语操练的机会也很少。而且作为这个时代的化(simplification)而总是固化的使用单一表达方法。本调查表明,约85%的学生由于发音不标准、心理障碍而很少进行口语交流。由此可见,帮助学生减少和消除在英语口语学习上的心理障碍是帮助他们学好英语口语的关键。
2.5有效语言输入问题
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最佳语言输入来完成的,且是可理解的(即完整意义)和大量的。在外语学习中,所谓输入,就是指读和听;所谓输出,就是指写和说。在中国现在的大学教育中,教师花大量的时间细致地分析文章段落的句子结构,让学生以一种机械的方式大学生,接受英语大都是从小学高年级或是中学开
始,
此时已过了习得的关键时期,习得起来比较有困难,很难达到母语的水平。调查发现,99%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处的语言学习环境不佳,所以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语言学习有重要作用。
2.3工具型动机占主导动机研究专家Gardner和Lambert把英语口语(外语)学习动机归纳为“归附型动机”(integrativemotivation)和“工具型动机”
(instrumentmotivation)两大类。归附型动机是指对于英语有真正的兴趣,想要和英语国家的人交流或是到国外生活,较为强调在目标语团体中生活生存的目的。工具型动机是出于应试、获得工作、荣誉等功利性动机。在大学校园里,有许多关于英语的证书考试,比如四六级考试、上海中高级口译、BEC等等,许多人认为证书越多,就越好就业。出于这种功利目的,很多人学习英语。调查发现,约95%的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应试、工作,只有约5%的学生是出于对英语和英语国家文化历史的喜爱而学习英语。工具型动机并不能持久而且习得效果没有归附型动机有效和深入。
2.4心理因素
美国心理语言学和教学法教授克拉申(Krash-en)指出:学习外语要集中解决心理障碍问题。可见心理障碍是英语习得的一大问题,其对英语口语的影响更为严重。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对提问题,回答问题反应冷淡,害怕开口讲话,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许多学生习惯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没有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其二,教师教授的内容多为语法词汇的讲解,忽视了口语的操练,学生习惯性的接受教师对于语法结构的讲解;其三,学生不善于或是怯于在公众前说英语,对自己的发音不够自信或是由于焦虑,总是担心自己会说错;学生由于过度泛化(over-generalization)或是简单
去理解句子,而忽视通过大量听、说、读培养语感的重要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所接受的语言输入的范围狭窄而且事实证明没有效果,所以导致了学生的语言输出的低效与低质量。调查发现,约90%的学生平均每天听英语与说英语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约80%的学生的英文表达带有明显的中文
色彩,
95%的学生反映在用英语对话时反应速度较慢。
3.提高英语口语的策略
针对大学生英语口语现状,本文从五个方面介绍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的方法:
3.1教学中注重外语与母语的对比在口语教学中,特别是基础阶段有必要对汉语和英语的语音系统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比分析,在习得过程中利用正迁移(positivetransfer),避免负迁移(negativetransfer)。一般来说,当英语与汉语中有相似的现象,学生则容易联想接受;当英语与汉语中区别大的现象则比较难以掌握。比如在语音方面,汉语学习者常将“thank”中的[θ]发成[s],[η]发
成[n],这是因为汉语中没有[θ]、[η]音素。但反过来,汉语中已经存在的音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则会促进英语学习。英语教师可以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时有意识的对于英语和汉语中的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对比,提醒学生注意到英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2给学生提供模拟的语言学习环境
(1)课堂上尽量用英语授课,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多给学生开口说的机会。比如说师生辩论、专题讨论、分组展示ppt等等。
(2)课后可以布置一定量的口语作业,比如学习英文歌曲、模仿电影桥段、分组辩论等等;学校可以定期举行一些英语活动,比如英语角、英文读书日等等。据调查显示,
70%的学生倾向于通过办英语29
角来提高英语口语,英语输入的多少是与输出的多少成正比例。
(3)充分利用教室和校园进行模拟语言环境的设计。如:开设英语黑板报、校园英语广播等,通过这样的模拟环境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据调查显示,99%的学生对于自己所处的英语学习环境不满意,所以要注意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
3.3激发学习者学习外语的兴趣教师的授课内容要顾及学生的兴在教学过程中,
趣点。在教学之前,可以加强与学生们的沟通,了解学生们对于哪方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然后在设计教案时注意内容的筛选,在教案中多添加一些结合学容略高于学习者现在的语言水平。同时,学习者在
学习时也要注意所选听力和阅读材料的难度。扬州大学于2004年被确定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教育部进行改革旨在积累经验,为全面推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做准备。扬州大学的
“基于计算机(网络)和课堂的多媒教学模式是采用
(2+2+X)。每周安排课堂教学4课体教学模式”
时:2课时为大班多媒体课(120人左右),以阅读教学为主。教师讲授语言知识方面的重点、难点及阅读技能的要求、方法等,学生以输入为主;2课时为小班面授课(25人左右),以听说训练为主要活动,
:“X”并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学生以输出为主为课后生兴趣点所设计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形
式的多样化,
在形式上注重创新,可以尝试利用ppt、图片、视频来吸引学生。在外语教学中,可以设计一
些有趣教学活动,比如表演、电影配音、presentation等等,积极地引导学生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3.4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课堂上注重评价学生的方式,对于学生课堂上回答问题要给予积极恰当的回馈。当学生上课开小差时,可以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不要过度批评,要根据学生错误的原因逐步的引导学生意识到错误的原因。对于语音方面的原因,可以及时的予以纠正;对于词汇方面的原因,可以及时的教授增加学生词汇;对于语法方面的原因,可以通过提醒让学生意识到语法知识的欠缺,需要课后加强;对于表达方式的地道问题,可以及时的纠正并且适当提醒课后要加强地道资源的输入。通过听读大量地道的外语资源的有效性输入,勇于进行说写有效输出,错误就会逐渐得到纠正。根据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设,只有学生处于低焦虑时,学生习得二语才更有效,所以要注意评价学生的方法以及根据学生的个性不同转变引导方式,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并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3.5大量进行听、读训练,增加有效输入“听”是语言、知识、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开口说话的第一步。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听读训练,这样学生才能在频繁的语言接触中逐步内化规则,吸收扩大词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有效性的输入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正式场合,学生还应该寻找各种非正式的场合来增加自己的有效性输入,比如和外国人交谈,收听英文节目,看英文电影等等。根据Krashen的理论,当学习者的输入略高于自己的学习水平时,此时的习得的效果是最佳的(i+1)。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大纲时,要注意设计的教授内30
自主学习时间,学生借助于课本、单机、校园网,开展
听、说、读、写、译全方位的技能训练,培养自主学习外语的能力。其中基于计算机的自主学习时间应保
证达到4课时以上,
小班教学主要针对大学生口语,并会继续扩大小班教学的规模。扬州大学每学年期
末都会专门开设口语考试,这也体现了扬大对于口语教学的重视以及在英语教学方面做出的有效改革。
4.结束语
本文以二语习得的理论为基础,从学习者本身的角度考虑到学习者的心理障碍问题、学习动机主要为工具型动机以及对语言的有效输入太少的问题;从教学者的角度出发涉及到教学者的教学方式单一、课堂的英语教学有效输入不足的问题;从外界因素考虑到母语的负迁移以及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分析造成大学生口语现状的原因,并且提出应对的对策,对于教学者的教学与学习者的习得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除此之外,根据扬州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尝试与实践经验,为其他高校的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教学模式,对于其他高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立非.第二语言习得入门[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汪淑英,盛跃东.影响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因素及口语教学J].Sino-USEnglishTeaching,Jan.2006,Volume3,No.1(SerialNo.25).
[3]秦晓晴,文秋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
[4]汤闻励.动机因素影响英语口语学习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
2005(3):1-2.[5]文秋芳.口语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国外外语教学,1999,(2).
[6]陈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