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浙江初三初中科学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浙江初三初中科学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来源:百家汽车网
浙江初三初中科学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明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质)。绿色荧光蛋白具有的性质是( ) A.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盐酸反应 C.只能与盐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既不能与盐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生成白雾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③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④具有氧化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3.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Ca(OH)2 + CO2 = CaCO3↓+ H2OB.CaO + H2O = Ca(OH)2 C.CaCO3高温CaO + CO2↑ D.CuO + 2HCl =CuCl2 + H2O

4.为了维持人体的健康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保持不同的酸碱性:

体液 尿液 胃液 血液 唾液 pH 4.7~8.4 0.9~1.5 7.35~7.45 6.2~7.6 根据上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 ) A.人体的尿液一定呈酸性 B.人体的血液一定呈碱性

C.人体的胃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D.pH试纸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5.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关于力对杯子做功的描述正确的是( )

6.为了预防樱桃在成熟期发生果实开裂,果农常施钾肥.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 A.NH4NO3 B.CO(NH2)2 C.K2CO3

D.③④

D.Ca(H2PO4)2

7.往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粒,如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量Y随加入锌粒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

示( )

A.溶液中水的质量 C.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 B.生成硫酸锌的质量 D.生成氢气的质量

8.小科在碳酸钠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滴入适量经过稀释的硫酸溶液,在该实验过程的操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 )

A.甲中试剂瓶标签正对手心,是为了防止手被腐蚀

B.乙中将滴管伸入试管内,是为了防止试剂滴落到试管外

C.丁中试剂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主要是为了避免瓶中试剂受污染

D.戊中将水缓慢倒入浓硫酸并搅拌,是为了防止局部过热引起酸液飞溅

9.如图所示的生活用具,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扳手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核桃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10.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反应原理的是( ) 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②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11.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功越多的机械,功率越大 B.做功越快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C.相同时间内做功越多的机械做功越快

D.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它的额外功占总功的比例大

12.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 (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 ),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 )

2+

13.重金属离子有毒性。实验室有甲、乙两种废液,均有一定毒性。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有毒离子为Ba,如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2+

A.Cu和SO42-

2+−

B.Cu和Cl

+

C.K和SO42-

+

D.Ag和NO3-

14.如图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圆弧轨道,将一小球由轨道的P点自由释放,滚动到Q点.在此过程中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动能逐渐变大,势能逐渐变小 B.前半程动能变大,后半程动能变小 C.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前半程势能变大,后半程势能变小

15.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汽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

作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E.甲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F.乙冲程是排气冲程

G.丙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H.丁冲程是吸气冲程

16.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不能与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是( ) A.Ba(OH)2 C.FeCl3 B.HCl D.Fe

17.下图是一个常见得杠杆,o为支点,力的作用点在C点,在以下四个力中能使杠杆保持平衡最小的力是

( )

A.F1 B.F2 C.F3 D.F4

18.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

棉花就会立即燃烧.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

B.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C.活塞迅速下压,乙醚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使棉花燃烧 D.浸有少量乙醚可以降低棉花的着火点

19.下表是某活动设计的4个实验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证明醋酸溶液呈酸性 检验氯离子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 检验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方案一 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红 先加银溶液,再滴加稀 加入适量的钡溶液,过滤 加稀盐酸 方案二 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 先加稀盐酸,再滴加银溶液 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加澄清石灰水

二、计算题

1.如图所示,物体A重80N,物体B重72N,物体A在物体B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在物体A上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拉动物体A,使物体B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此时拉力F及3s内拉力F所做的功W分

别是(已知动滑轮重18N,绳重以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 )

A.F=90N;W=27J C.F=30N;W=27J B.F=60N;W=54J D.F=60N;W=18J

2.某型号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5.4×10W,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1800N.在额定功率下,当汽车匀速行驶时,求:

(l)发动机所提供的牵引力大小;

4

(2)行驶速度的大小;

(3)行驶5min牵引力所做的功.

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吊起重物,不计绳重及摩擦.

(1)当物重为150N时,绳端所用的拉力是60N,求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当所吊重物为300N时,10s内重物被匀速提高2m时,绳端拉力做功的功率为多少?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4.有一含有纯碱的食盐样品,为了测定其中碳酸钠的含量,某同学称取30g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100g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23.4g(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1)反应中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是 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三、填空题

1.纯碱又称 ,是碳酸钠的俗名。它的水溶液呈 性,能使无色酚酞变 。当碳酸钠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时,晶体里结合了一定数量的水分子,其化学式为 。碳酸钠晶体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易失去 而最后变成粉末,属于 变化。 2.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________的化合物叫做碱。

写出常见的碱的化学式:烧碱_________、消石灰_____________、氨水____________。

3.硫酸、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写出稀盐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与铁粉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

󰀀与银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反应中,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___________(选填编号)。 盐酸的下列用途中,不能用硫酸代替盐酸的是___________(选填编号)。

󰀀金属表面除锈 󰀀制造药物氯化锌 󰀀除去NaCl中少量的NaOH

4.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注入2~3mLCuSO4溶液(溶液呈_____色)和FeCl3溶液(溶液呈_____色);然后分别往上述两支试管中滴入足量NaOH溶液和石灰水,可观察到盛CuSO4溶液的试管中出现__________,盛FeCl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___________,此类反应说明碱溶液可以和某些盐溶液反应,生成__________。

5.在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上,我国跳水队在所有8个项目中获得了7枚金牌,真正捍卫了“梦之队”的荣誉,其中在难度最大的男子三米板决赛中,孤军作战的小将曹缘表现出色获得金牌,在完成最后一跳中他腾空跳起向上运动,而后再向下落入水中,整个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____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______(横线处填写动力势能的变化情况)。而在男子跳远比赛中中国队也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董斌为中国队获得了一块宝贵的铜牌,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运动员到达最高点时的动能__________(“为0”或“不为0”),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

3

6.用煤气灶把2kg,初温为30℃的水烧到80℃,消耗了20g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J/(kg·℃),煤

7

气的热值为4.2×10J/kg,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J,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J,煤气灶烧水的效率为 %

7.氧化物、酸、碱、盐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初中自然科学中重要学习内容之一。现有如下所示的转换关系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 D ,F G 。

8.实验小组同学向盛有2ml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将盛有上述实验混合液的试管标为①,如图甲。

小华:测得实验所用稀硫酸的pH<7,试管①中溶液pH>7。于是得出结论: 。

小敏:取两支试管,编号为②和③,分别加入稀硫酸和试管①中溶液各2ml,逐滴滴加Na2CO3溶液至过量,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乙,由此他得出了与小华一样的实验结论。

【反思评价】小军认为小敏在实验设计中存在不够严密的地方,请帮他指出: 。

【交流讨论】试管③中的溶液中有哪些溶质?同学们分析了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一致认为没有H2SO4,其理由是 。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二种推理: 推理1:含有Na2SO4、Na2CO3和NaOH 推理2:含有Na2SO4、Na2CO3

正确的是推理 (选填“1”或“2”)。

9.海水中有大量可以利用的化学资源,例如氯化镁、氯化钠、溴化钾等.综合利用海水制备金属镁的流程如下图所

示: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在实验室中进行此项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 〔2〕写出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调味剂的主要作用是补充、增强或增加食品的味道.食醋是一种能增强食品酸味的调味剂,主要成分为醋酸(CH3COOH),与我们生活密切相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食醋能作酸味的调味剂,是因为醋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CH3COO-和______(填离子符号). (2)食醋的酸味能促进人胃酸的分泌,胃酸的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3)食醋能软化鱼骨和鸡蛋壳,原因是醋酸能与______(填化学式)反应。

(4)若NaOH溶液溅到皮肤上,应用水冲洗后,再用食醋清洗.清洗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生活中常用酒来制取食醋,原理是酒中的CH3CH2OH在酶的作用下与空气中O2反应得到醋酸和另一种液体.已知在用酒制取食醋过程中,质量增加了16kg,则所得食醋中醋酸的质量为______kg。

四、探究题

1.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产生一些现象,同学们发现将CO2通入NaOH溶液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为此,他们

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把一支收集满CO2的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1所示),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还有另一种原因,请简要说明 .

(2)为了进一步验证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

分别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

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试管B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虽然实验的现象不同,但都能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3)实验过程中需要吸收CO2时,大多会选择NaOH溶液,但是,检验CO2时常常选择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请简要解释原因 .

2.为了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晓龙同学利用长木板、刻度尺、 弹簧测力计、木块、小

车等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测量的数据如下表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在第2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__。

(2)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在斜面上做 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与拉力F的大小关系为f F(选填“>”、“=”或“<”)。 (4)斜面的机械效率还可能与_____________有关.

3.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砌砖静止时,发现砌砖左端下沉,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__________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 。

(3)在图甲B点挂上钩码平衡后,若再在A、B两处各加挂一个钩码,杠杆的 端将会下沉。此后,小红又经过多次实验,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协力作用点有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 (填字母)。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实验实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4)他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图乙所示的C位置斜向下拉,若每个钩码重1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的示

数将_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N.

4.如图所示,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棒,质量为m,长度为L,竖直悬挂在转轴O处。在木棒最下端用一方向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F缓慢将木棒拉动到竖直方向夹角为θ的位置(转轴处摩擦不计)。问: (1)在答题纸上画出θ=60°时拉力F的力臂l,并计算力臂的大小。

(2)随拉开角度θ的增加,拉力F将如何变化?并说明原因。

浙江初三初中科学期中及解析

一、选择题

1.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明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质)。绿色荧光蛋白具有的性质是( ) A.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盐酸反应 C.只能与盐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既不能与盐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答案】A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生成白雾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③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④具有氧化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3.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Ca(OH)2 + CO2 = CaCO3↓+ H2O B.CaO + H2O = Ca(OH)2 C.CaCO3高温CaO + CO2↑ D.CuO + 2HCl =CuCl2 + H2O

【答案】D

4.为了维持人体的健康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保持不同的酸碱性:

体液 尿液 胃液 血液 唾液 pH 4.7~8.4 0.9~1.5 7.35~7.45 6.2~7.6 根据上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 ) A.人体的尿液一定呈酸性 B.人体的血液一定呈碱性

C.人体的胃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D.pH试纸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答案】B

5.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关于力对杯子做功的描述正确的是( )

【答案】D

6.为了预防樱桃在成熟期发生果实开裂,果农常施钾肥.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 A.NH4NO3 B.CO(NH2)2 C.K2CO3

D.Ca(H2PO4)2

【答案】C

7.往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粒,如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量Y随加入锌粒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

示( )

A.溶液中水的质量 C.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 B.生成硫酸锌的质量 D.生成氢气的质量

【答案】A

8.小科在碳酸钠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滴入适量经过稀释的硫酸溶液,在该实验过程的操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 )

A.甲中试剂瓶标签正对手心,是为了防止手被腐蚀

B.乙中将滴管伸入试管内,是为了防止试剂滴落到试管外

C.丁中试剂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主要是为了避免瓶中试剂受污染

D.戊中将水缓慢倒入浓硫酸并搅拌,是为了防止局部过热引起酸液飞溅

【答案】C

9.如图所示的生活用具,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扳手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核桃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答案】D

10.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反应原理的是( ) 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②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答案】D

11.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功越多的机械,功率越大 B.做功越快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C.相同时间内做功越多的机械做功越快

D.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它的额外功占总功的比例大

【答案】C

12.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 (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 ),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 )

【答案】D

2+

13.重金属离子有毒性。实验室有甲、乙两种废液,均有一定毒性。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有毒离子为Ba,如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2+

A.Cu和SO42-

2+−

B.Cu和Cl

+

C.K和SO42-

+

D.Ag和NO3-

【答案】A

14.如图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圆弧轨道,将一小球由轨道的P点自由释放,滚动到Q点.在此过程中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动能逐渐变大,势能逐渐变小 B.前半程动能变大,后半程动能变小 C.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前半程势能变大,后半程势能变小

【答案】B

15.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汽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

作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E.甲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F.乙冲程是排气冲程

G.丙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H.丁冲程是吸气冲程 【答案】C

16.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不能与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是( ) A.Ba(OH)2 C.FeCl3 B.HCl D.Fe

【答案】D

17.下图是一个常见得杠杆,o为支点,力的作用点在C点,在以下四个力中能使杠杆保持平衡最小的力是

( )

A.F1 B.F2 C.F3 D.F4

【答案】C

18.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

棉花就会立即燃烧.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

B.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C.活塞迅速下压,乙醚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使棉花燃烧 D.浸有少量乙醚可以降低棉花的着火点

【答案】B

19.下表是某活动设计的4个实验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证明醋酸溶液呈酸性 检验氯离子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 检验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方案一 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红 先加银溶液,再滴加稀 加入适量的钡溶液,过滤 加稀盐酸 方案二 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 先加稀盐酸,再滴加银溶液 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加澄清石灰水 【答案】D

二、计算题

1.如图所示,物体A重80N,物体B重72N,物体A在物体B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在物体A上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拉动物体A,使物体B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此时拉力F及3s内拉力F所做的功W分

别是(已知动滑轮重18N,绳重以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 )

A.F=90N;W=27J C.F=30N;W=27J B.F=60N;W=54J D.F=60N;W=18J

【答案】B

4

2.某型号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5.4×10W,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1800N.在额定功率下,当汽车匀速行驶时,求:

(l)发动机所提供的牵引力大小; (2)行驶速度的大小;

(3)行驶5min牵引力所做的功.

7

【答案】(1)1800N;(2)30m/s;(3)1.62×10J

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吊起重物,不计绳重及摩擦.

(1)当物重为150N时,绳端所用的拉力是60N,求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当所吊重物为300N时,10s内重物被匀速提高2m时,绳端拉力做功的功率为多少?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83.3%;(2)66W;90.9%;

4.有一含有纯碱的食盐样品,为了测定其中碳酸钠的含量,某同学称取30g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100g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23.4g(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1)反应中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是 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1)6.6g;(2)53%

三、填空题

1.纯碱又称 ,是碳酸钠的俗名。它的水溶液呈 性,能使无色酚酞变 。当碳酸钠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时,晶体里结合了一定数量的水分子,其化学式为 。碳酸钠晶体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易失去 而最后变成粉末,属于 变化。 【答案】苏打;碱;红;Na2CO3▪10H2O;结晶水;化学

2.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________的化合物叫做碱。

写出常见的碱的化学式:烧碱_________、消石灰_____________、氨水____________。 【答案】OH- NaOH Ca(OH)2 NH4•H2O

3.硫酸、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写出稀盐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与铁粉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

󰀀与银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反应中,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___________(选填编号)。 盐酸的下列用途中,不能用硫酸代替盐酸的是___________(选填编号)。

󰀀金属表面除锈 󰀀制造药物氯化锌 󰀀除去NaCl中少量的NaOH 【答案】(1)󰀀Fe+2HCl=FeCl2+H2↑󰀀KOH十HCl=H2O十KCl󰀀HCl+AgNO3=AgCl↓+HNO3 󰀀󰀀 󰀀󰀀

4.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注入2~3mLCuSO4溶液(溶液呈_____色)和FeCl3溶液(溶液呈_____色);然后分别往上述两支试管中滴入足量NaOH溶液和石灰水,可观察到盛CuSO4溶液的试管中出现__________,盛FeCl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___________,此类反应说明碱溶液可以和某些盐溶液反应,生成__________。 【答案】蓝,黄,蓝色沉淀,红褐色沉淀,新盐和新碱

5.在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上,我国跳水队在所有8个项目中获得了7枚金牌,真正捍卫了“梦之队”的荣誉,其中在难度最大的男子三米板决赛中,孤军作战的小将曹缘表现出色获得金牌,在完成最后一跳中他腾空跳起向上运动,而后再向下落入水中,整个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____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______(横线处填写动力势能的变化情况)。而在男子跳远比赛中中国队也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董斌为中国队获得了一块宝贵的铜牌,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运动员到达最高点时的动能__________(“为0”或“不为0”),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先减小后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为0,

若不考虑空气阻力,人上跳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动能全部转换为重力势能,机械能守恒,动能为0

3

6.用煤气灶把2kg,初温为30℃的水烧到80℃,消耗了20g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J/(kg·℃),煤

7

气的热值为4.2×10J/kg,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J,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J,煤气灶烧水的效率为 %

55

【答案】4.2×10 8.4×10 50

7.氧化物、酸、碱、盐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初中自然科学中重要学习内容之一。现有如下所示的转换关系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 D ,F G 。

【答案】A: HCl; D: CuSO4;F: NaCl ;G:BaSO4

8.实验小组同学向盛有2ml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将盛有上述实验混合液的试管标为①,如图甲。

小华:测得实验所用稀硫酸的pH<7,试管①中溶液pH>7。于是得出结论: 。

小敏:取两支试管,编号为②和③,分别加入稀硫酸和试管①中溶液各2ml,逐滴滴加Na2CO3溶液至过量,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乙,由此他得出了与小华一样的实验结论。

【反思评价】小军认为小敏在实验设计中存在不够严密的地方,请帮他指出: 。

【交流讨论】试管③中的溶液中有哪些溶质?同学们分析了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一致认为没有H2SO4,其理由是 。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二种推理: 推理1:含有Na2SO4、Na2CO3和NaOH 推理2:含有Na2SO4、Na2CO3

正确的是推理 (选填“1”或“2”)。 【答案】(1)两者发生了反应

(2)应取用试管①中的全部溶液与2ml稀硫酸做比对实验

(3)试管①溶液pH大于7(H2SO4已经反应完或试管③中滴入Na2CO3无气泡) (4) l

9.海水中有大量可以利用的化学资源,例如氯化镁、氯化钠、溴化钾等.综合利用海水制备金属镁的流程如下图所

示: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在实验室中进行此项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 〔2〕写出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经过操作a得到了溶液和氢氧化镁的沉淀,该操作时分离的不溶性固体和液体,是过滤操作,该实验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故填:过滤,漏斗; (2)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填:CaO+H2O═Ca(OH)2;

氢氧化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故填:Mg(OH)2+2HCl═MgCl2+2H2O.

10.调味剂的主要作用是补充、增强或增加食品的味道.食醋是一种能增强食品酸味的调味剂,主要成分为醋酸(CH3COOH),与我们生活密切相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食醋能作酸味的调味剂,是因为醋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CH3COO-和______(填离子符号). (2)食醋的酸味能促进人胃酸的分泌,胃酸的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3)食醋能软化鱼骨和鸡蛋壳,原因是醋酸能与______(填化学式)反应。

(4)若NaOH溶液溅到皮肤上,应用水冲洗后,再用食醋清洗.清洗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生活中常用酒来制取食醋,原理是酒中的CH3CH2OH在酶的作用下与空气中O2反应得到醋酸和另一种液体.已知在用酒制取食醋过程中,质量增加了16kg,则所得食醋中醋酸的质量为______kg。

+

【答案】(1)H;(2)HCl;(3)CaCO3;(4)CH3COOH+NaOH═CH3COONa+H2O;(5)30

四、探究题

1.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产生一些现象,同学们发现将CO2通入NaOH溶液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为此,他们

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把一支收集满CO2的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1所示),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还有另一种原因,请简要说明 .

(2)为了进一步验证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

分别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

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试管B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虽然实验的现象不同,但都能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3)实验过程中需要吸收CO2时,大多会选择NaOH溶液,但是,检验CO2时常常选择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请简要解释原因 .

【答案】二氧化碳被水吸收了;有气泡产生;Na2CO3+2HCl═2NaCl+H2O+CO2↑;有白色沉淀产生;

Na2CO3+BaCl2═BaCO3↓+2NaCl;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比氢氧化钙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除去二氧化碳常用氢氧化钠溶液,而检验二氧化碳一定要用澄清石灰水.

2.为了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晓龙同学利用长木板、刻度尺、 弹簧测力计、木块、小

车等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测量的数据如下表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在第2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__。

(2)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在斜面上做 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与拉力F的大小关系为f F(选填“>”、“=”或“<”)。 (4)斜面的机械效率还可能与_____________有关. 【答案】(1)50%

(2)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 (3)匀速直线运动,< (拉力还有承受一小车的下滑力) (4)斜面的粗糙程度(斜面材料);粗糙程度

3.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砌砖静止时,发现砌砖左端下沉,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__________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 。

(3)在图甲B点挂上钩码平衡后,若再在A、B两处各加挂一个钩码,杠杆的 端将会下沉。此后,小红又经过多次实验,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协力作用点有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 (填字母)。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实验实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4)他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图乙所示的C位置斜向下拉,若每个钩码重1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的示

数将_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N.

【答案】(1)杠杆重心右移,应将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的均可)向右调节,直至重心移到支点处,使杠杆重力的力臂为零,这样就减小了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设杠杆分度值是L,一个钩码重是G,所以2G×2L=nG×1L,所以n=4(个)4,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 (3)如果再在A、B两处各加挂一个钩码,3G×2L>5G×1L,所以杠杆左端下沉.B (4)大于

4.如图所示,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棒,质量为m,长度为L,竖直悬挂在转轴O处。在木棒最下端用一方向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F缓慢将木棒拉动到竖直方向夹角为θ的位置(转轴处摩擦不计)。问: (1)在答题纸上画出θ=60°时拉力F的力臂l,并计算力臂的大小。

(2)随拉开角度θ的增加,拉力F将如何变化?并说明原因。

【答案】

(1)l=Lcos=Lcos60=1/2L 故力臂l=1/2L (2)由杠杆平衡得:FL1=GL2

解法1:FLcos=G1/2Lsin F=1/2Gtan 当0<<90时,tan随着的增大而增大,所以F逐渐增大。 解法2:FL1=GL2 通过观察发现,随着的增大,L1减小而L2增大,因此L2/L1增大,而F=GL2/L1,所以,F逐渐增大。

0

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