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现代化 少数民族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米娟婷 我国各级档案部门通过档案信息网,构建了介绍本机 构及其档案信息资源、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促进档案信息 等,仍有现实机密性的档案,需经一定的审批手续以后才 能利用。第二,少数民族档案的公布权属于国家及其授权 的档案馆和有关机关。利用档案的单位或个人,允许在写 交流的网络平台。档案信息网在档案部门与网络用户之间 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我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目前已开 通的档案信息网的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 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等。这些少数民族自治州通过 构建档案信息网,展示了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域档案网站 作时摘引档案内容,但无权公布档案文件。他们可以和档 案馆或相关机关合作,按照协议,经有关上级部门批准后 公开出版。第三,为了开展国际文化学术交流活动,我国 也允许一些外国组织和个人利用我国开放的少数民族档 案,但须经过一定的申请手续。 2.少数民族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对策。由于民族档案 的现状和水平,也为各级档案网站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提 供可供参考的依据。 一、少数民族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涉及特殊或敏感问题,因此,在信息化建设实施中 必须把握的几项对策:一要处理好信息化主体与利用主体 的关系。以档案馆为主的开发主体与以少数民族地区部门 和群众为主的利用主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关系。作 为文化部门的档案馆,其主要任务不仅是为党管档、为国 1.不利于民族团结的档案素材信息化问题。开发档案素 材,必须有利于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可以激发各族人民 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如历史上一些少 数民族的或地方的军事,情况比较复杂,性质难 以判定,有些容易引起各族群众对历史上存在的民族压 迫、民族歧视、民族不平等事实的痛苦回忆。 2.边疆省区较为敏感的一些档案文化资源信息化问题。 守史,还应开发档案资源,提供给社会各界利用,以促进 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应根据利用主体的需求,开发馆 藏档案,使档案发挥应有的作用。作为少数民族地区部门 和群众,及时将利用需求传达给档案馆,调动档案馆为民 服务的积极性,彰显档案馆的功能和价值。二要有助于民 边疆省区由于历史情况复杂,对于哪些少数民族档案适宜 信息化公开,用什么方式公开,才能做到对各少数民族的 尊重,才有利于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社会和谐,都是少 族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增强公共 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纪 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鼓励扶持 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民族地区的档案馆,应有针 对性地进行档案开发,以少数民族文化产品促进民族文化 数民族档案信息化时应考虑的问题。 3.一些档案素材是否在我国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之内信 息化问题。例如,20世纪6O年代,本着合理互谅的原则, 中缅经过谈判和勘界,为各国妥善处理历史遗留边界 问题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中缅边界问题的合理解决, 涉及历史、现实方面的诸多问题,情况十分复杂。解决边 界问题的有关档案,有一定的机密性和敏感性,也不宜作 为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开发。 三、少数民族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坚持的原则和对策 的保护和传承,开发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法制等各 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从总体上增强公共文化设施和档案对 社会的贡献力。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丰富 的民族档案资源是构建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基础。因 此,少数民族地区,一方面,需要国家给予更多、更有力 的倾斜和财政支持。另一方面,自己要创新克难,努 力做好本地区少数民族档案收集、整理、开发利用等工作。 注:本文系甘肃省档案科技项目《“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 甘肃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保护模式研究》的系列成 果之一。 1.少数民族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坚持的原则。根据《档案 法》有关规定,少数民族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下 几条原则。第一,必须坚持维护国家的民族利益。少数民 族档案信息化,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而采 取的正确决策。在开放少数民族档案中,必须维护党和国 家的利益,只有那些不会损害我国民族利益,可以公开和 不需要继续保密的档案,才能对社会开放。其他,如涉及 国家关系、民族关系、外交问题和未经公布的地下资源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2017.1兰台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