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制定的主要任务以及邓稼先、王进喜等先进模范人物,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查找、识图和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
(2)通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重大失误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了解文化大的发动、全国局面的出现、粉碎林彪反集团、、反集团被粉碎等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
(1)调动全体学生进行研讨,分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2)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建设成就和先进模范人物,使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归纳总结知识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2)经过党和人民的努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邓稼先、王进喜等人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3)通过林彪、两个反集团的覆灭,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党是个伟大的党,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明确1956年完成的三大改造,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讲授新课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多媒体演示:会址。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召开的时间?制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生:1956年底
生: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为了强化重点,使学生对有更全面的认识。引导他们进行讨论。(达到学生熟记重点内容的目的)。 多媒体演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图片
多媒体演示:严重失误的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风。 师:看到这些图片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寓教于乐,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使难点不难)。 生:火车拉一个大苞米太夸张了吧(同学大笑)
师:通过同学们的自由发言和笑声,我想大家对那个特殊的年代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那么当时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是什么呢?(培养学生意识和创新能力)。 师:请同学们看书,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回答这个问题。(让学生养成带着问题去看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
1.对我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2.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 3.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在大屏幕上老师打出正确的提示。
师: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我党采取了哪些措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我党当时并没有认识到失误,只是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于是,在1961年春全面调整了国民经济,使生产好转。 二、“文化大”
老师: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自学,请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文化大开始的时间、结束的时间、标志以及中的重要历史事件。使学生对获得初步了解。
学生:通过预习,学生掌握:的起止时间:1966——1976年;标志:1966年,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的决定•;主要历史事件:的开始、 “九一三•事件”、的结束等。 老师:出示图片:
在天安门接见狂热的红卫兵
学生:感受初期学生的狂热,并预想的狂热程度,为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件预伏。
老师: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66年8月起,红卫兵以“横扫四旧”为名,走出校门“杀向社会”。他们砸毁老字号的店铺招牌,更改街道名称,任意揪斗“反动学术权威”,闯入住宅查抄、掠夺私人财物,焚烧中外古典名著,捣毁文物字画,破坏名胜古迹等。 材料二:
在各项工作都必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指导下,许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被废除,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
十年间,虽然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国民经济有一定进展,但据估算我国经济损失达5000亿元人民币,几乎相当于1949至1979年建国三十年全国基本建设的总投资,拉大了我国同世界经济发展的差距。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在交通路口、路边围墙、临街楼面原有的广告牌示全部消失,刷上了红色的大幅语录。工厂、机关和学校上午上班后,先不工作,而是先搞一个小时“雷打不动”的“天天读”(“读毛的红宝书”),翻来覆去地背诵“老三篇”,“早请示、晚汇报”,人人学跳“忠字舞”。 整个文艺事业一片凋零,全国上下唯独搞得“样板戏”一枝独秀,“八亿人口八个戏”。 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旗号下,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大中学校“停课闹”,青年学生盲目参加学校的“走资派”。将学习科学文化视为无关紧要,“炮轰”、“砸烂”不绝于耳,学校已不是宁静的读书地,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1966年,高考制度被废止。70年代初,高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只要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不需要文化课考试就可以上大学,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学生:通过对学习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合作概括出“文化大”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老师:出示一系列数字、结论展现的破坏力:
1、14000多名卓有成就的学者、教授被! 2、300多万人在中非正常死亡!
3、1600多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失去了教育的机会 4、2.5亿人民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缺吃少穿! 5、5000亿元的经济财富损失殆尽!
6、无数的文物古迹、艺术珍品被砸碎焚毁,中华文明惨遭浩劫! 老师:林彪的言论:毛的话,一句顶一万句! 读毛的书,听毛的话,
照毛的指示办事,做毛的好战士
就是这样一位“好战士”却发动了骇人听闻的反武装政变。幸好党和、周恩来及时的、机智的粉碎了这次政变。
学生:了解“九一三事件”理解“任何阴谋家都没有好下场”的真理。
老师:引导学生了解四人帮的反动行径及其本质,引导学生掌握粉碎四人帮的过程。
学生:1976年10月,、叶剑英等代表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反集团,结束了“文化大”这场内乱,从危难中挽救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 三、建设成就
师: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出现了失误,但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请同学们看书,找一找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先进模范人物。 多媒体演示:请大家说出每张图片反映的是哪位先进模范人物?(培养学生识图和迅速记忆能力)。 生:邓稼先 生:焦裕禄 生:王进喜 生:雷锋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正确。再请一位同学谈谈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生:大庆油田的建成。电子、原子、航天等新兴工业的发展。
师:我们这节课同学们对基础知识、重点和难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为了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懂得学好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道理。接下来,我们继续推出延伸探究题,请全体同学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遵循“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锻炼学生的论辩能力。使同学们的兴奋点达到高潮。让学生学会史论结合,学会表达和表现)。 多媒体打出延伸探究题:结合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谈谈在现阶段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应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全班同学按着研讨学习小组坐在一起,进行研讨)。 生:尊重客观规律。
生:向雷锋,焦裕禄学习。 生:发展高科技领域。
生:要脚踏实地,艰苦创业。 生:反对浮夸,实事求是。 生:提倡节俭,反腐倡廉。 ◆课堂小结
本节课全面介绍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着重叙述了其良好的开端()和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同时也再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先进模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