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密云县古树名木
85
杏,作为古树加以保护。1986年8月4日,县根据《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
暂行办法》制定了《密云县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措施》,成立了古树名木普查保护管理领导
小组,领导普查全县古树名木.建立档案,并与古树名木所有单位签定保护管理议定书。 第三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
木6株。古树主要生长高山顶、寺庙址、村庄和坟地上,名木主要生长在寺庙、公园和学
校院内。生长势优良的69株,中等的110株,差的30株。按权属戈Ⅱ分:国有21株,集
体所有187株,私有1株。按树木学确定共20个树种。
乡镇 名称 合计 城关镇 穆家峪 河南寨 溪翁庄 西田各庄 十里堡 卸甲山 巨各庄 全县现有古树名木209株,其中确定一级古树的74株,确定二级古树的129株,名 附:表2—5—1 密云县古树名木概况汇总表 表2—5—2密云县一级古树名木汇总表表2—5—3密云县二级古树名木汇总表
A 日
其
中
表2—5—1密云县古树名木概况汇总表(一) 特
(单位:株)
殊
长
势
一级长势
分
布
~二级古树名木分布地点 坟址 3 计 209 l .13 15 6 5 5 26 8 12 7 8 4 7 10 一级 74 二级 稀有 特种 友谊 优 由 差 优 135 1 中 差 42 11 乡 22 单位 零星 群 105 1 8 6 4 3 2 10 5 6 3 7 3 5 6 171 1 13 15 4 5 5 17 5 12 1 7 4 4 5 寺庙址 私有 34 1
7 2 4 6 13 2 5
4 6 4 2 3 8 1 20 4 10 4 大城子 东邵渠 太师屯 北庄
4 1 4
6 6 东庄禾 新城子 高岭 上甸子 古北口
4 4
3
4 1 1
1
69 110 1 6 30 21
5
2 1 14
3
2 l 1 3
2 1
2 1
2 3 1 3 4 1 3
3 2 2 3 3
2 3
2 1 1
18 4 5 3 6 1 4 4 7 2 6
1
1 2 1 1
7
1
6
2
6 3
1 3
1
3 3
1
1
2
2 4
4 4
2
2
7 3
6 1
3 4
1
不老屯 12 5 7
4 8
5
3 12
86 第二编 北京各区县古树名木
名
乡 镇 称
合 计 3 7 16
其 表2—5—1密云县古树名木概况汇总表(二) 中 特 殊 长
(单位:株)
势 一级长势 优 由 1 分布 一、二级古树名木分布地点 一级 二级 稀有 特种 友谊 优 中 差 1 2 2 5 16 差 乡 单位 零星 群 坟址 寺庙址 私有 冯家峪 番予牌 半城子
3
6 1 10
1
1 2 3 4
5 1
7 16 3 石城 四合堂
潮白河林场 云蒙山林场 白龙潭林场 密云水库 白河公园 密云二中 国际游乐场 密云县职业中学
单 位 穆家峪 河南寨 溪翁庄 十里堡 卸甲山 巨各庄 大城子 东邵渠 太师屯 东庄禾 新城子 古北口
不老屯 半城子 冯家峪
石城 四合堂
潮白河林场 黑龙潭林场 密云县二中 9 2 7 6 4 2 4 1 3 2 2 8 2 6 2 2 1
1 2 2 1 1 1
1 合计 7 2 4
4 6 4 2 3
8 6 6
3 5 l
2 2 4 1
2 2
1 6 2 1 1 2 4
1 3 3 1 1
2
5 2 1 2 2 1
2 2 1
1
表2—5—2密云县一级古树名木汇总表 国槐 侧柏 油松 银杏 3
2 2 2
3 1 4
2 1
2 1 1 1 1 1 1 3
1 2 5 3 3
3 2 2 1
3
2
1 1
1
2
2
1 2 2
5 9
5 5 1 1 4 1 2
1 8 1 2 1 1 1 2 1 1 1 1
(单位:株) 流苏 龙爪槐 蒙古栎
1 1
1 1
单
位
第五篇 密云县古趟垒—查
87 表2--5—3密云县二级古树名木汇总表
(单位:株) 合计 国槐 便n 柏油松 银杏 榆树 槲树 五角槭 毛白杨 小叶杨 梓树 桑树嚎椴明开夜合 云杉 核桃 板栗 酸枣 1 6 13 2 5 1 20 4 10 4 4 1 4 4 1 7 2 5 16 7 2 3 2 6 2 1 1 1 1 2 1 城关镇 穆家峪 河南寨 溪翁庄
1 12
2
1
1
1
4 1 6
4 2 3 4
1
西田各庄 十里堡 卸甲山
9
l
1
1 巨各庄 大城子 东邵渠 北庄 东庄禾
7
3 1
1
3
2
1
1 1 新城子 上甸子 古北口 不老屯 半城子 冯家峪 番子牌 石城 四合堂 潮自河林场 云蒙山林场 自龙潭林场 密云水库林场 密云县职业中学 郊野公园 国际游乐场
1 2
5 2 5 10 1 2 3
3 1
1
1
1
5
1
1
6
2 1 1
1
第四节养护管理情况及开发利用前景
1949--1986年由县文化馆(文物管理所)、农林局(林业局)、园林处和古树名木所
在单位共管。1987年以后,主要由县林业局和古树名木所在单位共管,并由县林业局与
古树名木所有单位签定了保护管理议定书。从此,各单位根据掣枣书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对 古树名木的管理和保护。县林业局、公路管理所和新城子乡共同组织群众对新城子村原关 帝庙前的侧柏树下靠公路的一侧原有护坡进行了拆除,重垒浆砌坝,填入黄土,扩大铁栏 杆保护范围的救护措施。新城子乡共有古树10株,分别做了安装铁栏杆、垒坝和填土。 卸甲山乡共有古树26株,修浆砌坝的有22株,以保持水土。全县安装铁栏杆的30株,用砖石浆砌垒坝的47株、叠土埂的18株、(堵)树洞的19株,为上述工程开支物料费 8.9万元。 由于加强了管理保护,使古树枯枝吐绿,返老还童。卸甲山村的龙爪槐每年抽出新 梢,平均长5cm,枝叶茂盛。塘子村的银杏树更是树体葱绿,老当益壮。雾灵山、白龙 潭、云蒙山的古树群,每当春夏之交,生机盎然,万顷绿色,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古树历尽沧桑、神态独特。生长的地点更是莫测,有的在悬崖,有的在寺庙附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