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2021年中考生物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 (2019·湘潭) “江南可采莲,荷叶团田田”,描绘了湘潭县花石的莲田美景。诗句中的“荷叶”是属于哪个层次的结构( )
A . 系统 B . 器官 C . 组织 D . 细胞
2. (2分) (2015·永州模拟)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在视野中区别是细胞还是气泡的方法是用镊子轻轻地触压盖坡片,气泡的变化是( )
A . 会变形,会移动 B . 会变形,不移动 C . 不变形,会移动 D . 不变形,不移动
3. (2分) (2015七上·吉安期末) 下列说法不符合生物学事实的是( ) A . 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B .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C . 细胞时,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复制 D . 受精卵只要经过细胞就可形成人体各种细胞
4. (2分) 如图为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体循环的起点、终点分别是②④ B . 血液离开①,经主动脉输送到全身 C . ③中的血液来自于肺部,富含氧气 D . ④与流动着静脉血的肺动脉相连接 5. (2分) 引起食物的主要原因是( ) A . 微生物大量繁殖
第 1 页 共 7 页
B . 残留化学药物的污染 C . 氧化变质 D . 毒素污染
6. (2分) (2017七上·裕安期末) 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 . 根冠 B . 分生区 C . 伸长区 D . 成熟区
7. (2分) (2018七下·历城期末) 下表是被测试者血浆、肾小囊腔、输尿管中P和Q两种物质的浓度,据此分析表中P 和Q各是什么物质?( ) P Q 血浆 0.03 0.1 A . P是葡萄糖,Q是蛋白质 B . P是葡萄糖,Q是尿素 C . P是尿素,Q是葡萄糖 D . P是蛋白质,Q是葡萄糖
8. (2分) (2018七上·慈利期中) 下列关于生物圈、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张家界森林公园的所有植物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 . “龙峰公园”是一个生态系统 C .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D . 食物链的起点是阳光,万物生长靠阳光
9. (2分) (2019八上·普宁期末) 以下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 A . 凡事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生物的遗传现象 B .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生物间的捕食关系 C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D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影响植物开花
10. (2分) (2018·江西模拟) 家庭多发性结肠息肉是一种显性遗传病。双亲中一个是基因组成为Ee的患者,另一个表现正常。那么,他们的子女发病的可能性是( )
A . 25% B . 50% C . 75%
第 2 页 共 7 页
肾小囊腔 0.03 0.1 输尿管 2 0 D . 100%
二、 综合题 (共2题;共13分)
11. (7分) (2018八下·莆田月考)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它的翅型有长翅和残翅两种,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用G、g表示。下图为三组果蝇的交配方式及产生后代的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________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________表示。 (2) 果蝇翅型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是根据________组翅型的遗传过程判断出来的。 (3) 甲组中,后代长翅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丙组中,亲代长翅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 (4) 甲组中,产生残翅后代的机率为________;丙组中,产生残翅后代的机率为________。
12. (6分) 资料分析:我国营养学家将食物按照每日摄取量,形象地设计成五层“平衡膳食宝塔”,下表将宝塔中各层食物进行具体分类并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参考数据。分析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在“膳食宝塔”中的位置 食物分类 第五层 第四层 第三层 第二层 第一层 油脂类 豆、奶类 每日建议摄取量/g 小于25 100~150 鱼、肉、蛋类 125~200 蔬菜、水果类 400~500 谷类 450~750 (1) 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较多的蛋白质,应该多吃第三层和第四层的食物,原因是________。 (2) 平时膳食中食用最多的是第一层食物,它能为人体提供的最主要能源物质是________。该类物质最终在
第 3 页 共 7 页
________中被消化成________,然后被小肠绒毛中的毛细血管吸收。
(3) 小华同学午餐食谱是米饭、鱼、猪肉、豆腐,从均衡膳食的角度看,还应该补充“平衡膳食宝塔”中第________层的食物。
(4) 营养学家指出,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比为_____。 A . 3∶3∶4 B . 3∶4∶3 C . 4∶3∶3 D . 4∶4∶2
三、 填空题 (共2题;共11分)
13. (5分) (2020七上·长春期末) 阅读下列资料及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2019年8月14日《健康与环境》杂志就土壤健康方面发表文章: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加重,一些具有生物毒性的重金属,如汞,镉,铅,砷等对环境和生物体具有高度危害性,并可以通过食物链富集,最后危害人类健康。研究中发现,环境中的一些植物、动物以及细菌和真菌等对重金属有吸附、转化等作用。
资料二:20世纪5070年代,在许多国家,人们经常施用一种叫DDT的农药杀灭衣林害虫但在荒无人烟的南极从未施用过DDT。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员发現,在南极海洋中的鱼、磷虾和企鹅等动物的体内竟然也含有DOT。
(1) 如图,在这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有灌木、青草,有鼠、兔、蛇、鹰、蚯蚓,也有细菌和真菌等生物。其中鼠、兔、蛇、鹰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_。
(2) 图中有多条食物链,请写出一条: ________
(3) 根据资料一,在环境中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________ 能力。
(4) 根据资料二,其它地域施用的DDT被雨水冲刷流入河流海洋,由于地球上的海洋连成一体,DDT随海水到达南极,通过食物链进入南极动物体内。这一事例说明________(选填: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4. (6分) (2018·宁津模拟) 科学探究式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甲图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注氢氧化钠溶液
第 4 页 共 7 页
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丙图是对叶片进行脱色的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1) 甲图中的植物白天和夜晚都可进行生理活动主要是________(填写字母),植物体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甲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生理活动。
(2) 把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装置________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这是因为该植物进行了甲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生理活动。
(3) 从乙图的两个装置中各剪去一片绿叶,分别置于丙图装置中进行脱色处理,图中标号1为酒精,将叶片至于酒精中脱色的原因是________,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装置________内的叶片会变蓝。
(4) 如果将乙图装置二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装置二必须放在________环境中。
(5) 该生物兴趣小组还发现温度与植物生长有密切关系。为探究这一问题,该小组将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实验结果如下表(mg/h表示毫克/小时)
温度(℃)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5 1.00 0.50 10 1.75 0.75 15 2.50 1.00 20 3.25 1.50 25 3.75 2.25 30 3.50 3.00 35 3.00 3.50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在连续12小时黑暗,则温度控制在________℃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第 5 页 共 7 页
参
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 综合题 (共2题;共13分)
11-1、
11-2、
11-3、
11-4、
12-1、
12-2、 12-3、
12-4、
第 6 页 共 7 页
三、 填空题 (共2题;共11分)
13-1、
13-2、
13-3、 13-4、
14-1、
14-2、
14-3、
14-4、
14-5、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