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长效机制
结合学院实际,就如何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长效机制,从完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制度、重视学生党员培养过程、丰富学生党支部活动内涵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学生党员长效机制党建工作总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这对我们做好新时期的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导向作用,对于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原则,积极构建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长效机制,才能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为高职学院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一、完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制度,健全激励机制,保证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质量
1.完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制度。如制定院系两级党校培训制、团组织“推优”制、联系人“育优”制、民主公示制、不合格党员退出制、票决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贯穿评议、推荐、培训、推优、考核、初拟、公示、预审、确定、纳新的各个环节,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
2.要建立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激励机制。严格执行发展党员的目标
责任制、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保证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质量。 3.要注重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与时俱进。如在我院创先争优活动和基层建设年活动中,紧密结合时代主题,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积极开展“传、帮、带”活动。通过工作实践的锻炼,使学生党员快速地成长和成熟起来。二、重视学生党员培养过程,加强四级教育,构建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长效机制
要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实施“双育工程”,即将党性教育与能力教育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职业综合能力,以提高学生党性修养和职业发展所必需的综合能力为目标,把“培养教育”放在第一位,并贯穿全过程,要形成入党前与入党后教育相结合、学院教育与系部教育相结合、网络教育与现实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顶岗实习单位教育相结合的良好工作格局。
1.加强广大学生的早期教育。一是要在新生课程中开设“两课”和“形势”等课程,作为实施教育的主阵地,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二是根据大学生喜欢网络学习的特点,将党的发展历史、入党的基本程序及党员教育的多媒体教育影片等内容上网,建立专题网站,方便学生了解学习。党员教师可通过开设博客或加入学生所在班级的qq群等多种方式密切与学生的联系沟通;三是要抓住每年七一、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组织党的知识竞赛、征文、朗诵、演讲比赛等活动,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扩大党的知识宣传面,使新生入学后尽快转变角色,迅速适应大学生活,为未
来人生的理想信念奠定基础。
2.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一是要建立学院、系部基层支部两级业余党校,实施两级审批制度。二是要强化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的教育。三是要注重入党积极分子的全面发展。我院明确规定入党积极分子的其中条件之一是至少两个学期学习成绩为全班前三分之一,要提供证明,并且严格执行团组织推优制,把学习成绩优秀、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优先培养成党员。
3.加强预备党员的发展教育。一要严格发展党员程序。严格把关,正确处理发展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把学生党员的思想和政治表现、道德品质放在首位,其次看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把品学兼优、政治思想成熟的青年学生吸收入党组织中来。二要严格做好预备党员的档案规范整理工作。对发展党员的档案要严格按照规定标准、程序进行整理,严把“三关”,即严把材料收集关,保证每个党员有党员档案材料,并做到档案材料与组织关系相对应;严把材料质量关,保证手续齐备,材料齐全;严把材料整理关,做到档案整洁,目录统一,规范装袋。使发展学生党员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4.加强党员入党后的继续教育。一要杜绝“重发展、轻教育”的状况出现。为每位党员建立学习、教育培训档案,并将学习、教育培训情况纳入党员评议和支部考核,以期进一步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水平。二要以学生党支部为主,辅导员、团委、两课教师为辅,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多开展组织生活、主题教育与思想汇报活动,多渠道创造学生锻炼与实践机会,对党员实施继续教育。三要积极组
织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建立形式多样的学生党员志愿者队伍,为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在我院每年的迎新工作中都活跃着一支学生党员青年志愿者队伍,他们佩戴党徽,不怕苦、不怕累,义务为新同学和家长服务,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成为我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三、丰富学生党支部活动内涵,创新活动载体,加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监督与保障力度
1.要进一步丰富学生党支部活动的内涵,创新活动载体。一是开展学生党员“带班工程”,让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二是在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明显位置设置专栏,张贴党员标志,展示党员风采。三是根据大多高年级学生党员进入企业顶岗实习这一实际情况,确定由学院党员辅导教师与企业党员“师傅”建立临时党支部,并通过网络党员交流平台或qq群,密切学院与企业(党支部)联系,实施学院与企业双重管理,定期开展党员标兵、优秀党员评选活动,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2.要加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监督与保障力度。一是要加大人力投入。我院坚持按照政治素质高、党性原则强、热爱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标准配齐配强学生党支部及学生党务工作人员队伍;二是要加大财力投入。我院为保证学生党刊订阅、学生党组织活动、学生党员的考评奖惩、学生党员“三下乡”等工作的正常开展,按照每名学生20元的经费标准,从学生教育管理经费中单列经费专项用于学生党建工作及开展活动,彻底改变了过去无场所、无设施、无活动经费及学生党建工作人员少的“三无一少”的现象,为保证
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提供了财力保障。
加强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注重党建工作的传承与创新,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使其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凝聚先进思想,辐射带动更多的优秀学生向党组织靠拢,才能加快和谐校园的建设步伐,培养一大批服务于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推动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跃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胡子鸣,邬宗明.“四三”模式的创建与架构——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体系研究.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2]过正达,陆振刚,冯立元.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点、难点及对策.研究与探讨,2012,(4).
[3]丁思勇.搞好高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几点看法.中华文化论坛,2009,(7).
[4]姜希.论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