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徽州古建筑木结构加固修复方法研究

徽州古建筑木结构加固修复方法研究

来源:百家汽车网
-120- 科学技术创新2019.10徽州古建筑木结构加固修复方法研究王嵌丁雅芬胡朝焜(黄山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安徽黄山245041)摘 要:位于安徽的南部地方,大量的木结构古建筑保存下来,我国古代拥有大量的建筑物,但是它们具有不同的风格,形成了 徽州古建筑文化,在我国古代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现在的徽州木结构古建筑因为时间比较

长远,木结构已经发生了很严重的损坏,所以,找到合适的方法对于保护传统的古建筑木结构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本文所 介绍的主要从中国古建筑的加固修复方法总结、徽州传统建筑木结构加固修复方法总结,还有新型材料加固修复木结构方法总结

几个方面研究。本文章还讲述徽州古建筑木结构加固修复方法的制作程序,其中包含徽州古建筑木结构的检验,从而做出正确的

加固修复检测方案,加固修复设计,加固修复施工与验收共四个部分的内蓉。还针对徽州古建筑木结构的破坏方式,经过大量的

实地勘查、同时向老工匠请教,总结了徽州古建筑木结构加固修复方法。关键词:木结构修复方法;修复设计方案;修复设计中图分类号:TU366.2,TU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390(2019 ) 10-0120-02木结构在我国具有很长的发展史,对全体人类文明贡献很 结合徽州古建筑木结构损坏的具体情况,然后结合国家相

大,换句话说,木结构记下来中国全部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木 关的标准和向老师傅请教,具体得出几种徽州古建筑木结构的 结构不但是很重要的思想文化传承的体现,同时也传承了中华 加固修复方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徽州传统古民居木结构是我国古代木结构 的重要部分,它是徽州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象征,作为当代大学

M古建筑木结构顶棚内樺卯节点的加固法古建筑的梁与柱结合的重要形式是桦卯连接,因为木材自

生必须要传承传统文化,给后人留下珍贵的研究依据。由于徽 身的原因,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拔樺现象,这种破坏一旦出 州古建筑受时间和自然损坏的原因,形成了大量的徽州古建筑 现,局部或整体的稳定肯定就会受到影响。总结的加固修复方

木结构损坏。当下,我们应该意识到古建筑木结构在不断地衰 法主要有:a.在樺卯节点采用铁钉固定;b.在拔樺位置用角钢或 减,努力的去实现徽州古建筑木结构的修复和保护。者短木桩进行附加支撑;c.对于已经拔樺的梁和柱先用短钢将

1木结构修复方法梁截面包裹再用木钉将扁钢固定在梁和柱上。 (转下页)数据整理。其次,对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和要求进行明确,并搜集 洪涝防治工程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降低洪

建设区域以往洪涝灾害的相关信息,结合调查的建设区域现状 灾影响度。但目前洪涝防治工程建设过程中,会产生移民安置

数据进行综合的分析,将重点问题进行标注和整理。最后,要注 与垃圾排放等问题,这就需要使用环境影响的评价标准来评价 意在进行相关调查工作期间要使用专业的勘察技术和工具,保 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影响。在环境评价中,要重视环境敏感的因

证勘察数据的准确性,这样才能提高防洪防涝设计方案的可行 子,尽可能减小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此外,由于年均收益反 性和有效性。映岀来的洪涝防治措施应用效果不够全面,这就需要结合历史 的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准确核算洪涝治理措施为人们创造的

3.2确定防洪防涝设计的目标及标准防洪防涝设计的目标与标准。首先,要对水利工程建设区域进

通过对水利工程防洪防涝相关信息的了解与整理,要确定 经济效益。3.5防洪防涝设计报告洪涝防治的规划报告一般包括洪水资料的分析、流域的自

行划分,将防洪防涝的重点区域进行设定,并将水利工程周围

重点的保护对象进行标注。其次,根据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确定 然情况、水文情况与社会的经济情况,以及移民安置、非工程措 防洪防涝设计的目标,同时对以往的水涝灾害情况进行分析 施和工程措施的建设情况、工程投资等。后,能够明确水利工程建设区域存在的洪涝隐患,要针对问题 对不同区域的防洪防涝目标进行确定。最后,要综合考量工程

结束语水利工程在建设规划期间,防洪防涝设计是水利工程抗洪

建设的资金问题,防洪防涝设计方案的实施需要资金支持,要 作用有效发挥的关键。因而一定要将防洪防涝设计作为工程建 根据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进行合理规划,要在资金有限的情况 设的重点规划内容,从而提高水利工程防洪防涝质量,保障我国

下,使防洪防涝设计达到质量标准。社会群众的安全,同时也使我国水资源成为发展的推助者,而不

3.3对防洪防涝设计影响因素进行控制水利工程建设区域地质条件、环境因素都会影响防洪防涝

是破坏者。参考文献设计的效果。因而在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首 [1] 尹锐.简述水利工程规划中的防洪防涝设计研究[J].科学技术 先,要对影响因素进行掌握,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各个击破,采取 创新,2014(2):182.相应的处理措施降低影响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其次,通过对 [2] 李灿灿,周春飞,王建,等.江苏苏州姑苏区防洪排涝水文水利 影响因素的控制,来优化防洪防涝设计方案,面对影响因素采 计算[J].中国防汛抗旱,2016,26(6): 19-23.用多种方式进行控制,从中选择最经济、有效的方案进行实施。⑶江伟.防汛泵站大修工程设计概述[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5):

3.4防洪防涝设计方案综合评估158-161.2019.10科学技术创新-121-1.2嵌肋加固修复古建筑木梁柱法使用替换整梁,整柱或是对孔洞是当下存在对古建筑木结构 的加固修复的重要方法,在开裂处进行灌浆,以上方式虽然在一些

历史风貌。3结论首先给出了徽州传统建筑木结构加固修缮设计程序,掌握徽州

方面提升了古建筑的安全性,可是施工时存在的安全隐患比较大, 古建筑木结构的加固流程,为徽州古建筑木结构的加固修缮设计

且施工速度慢,造价高。采用嵌肋加固修复古建筑木梁柱法不需要 提供一种参考标准。接着经过很多的走访调研.实地勘验,最重要 进行整体木结构的组装施工速度快,安全性高,整体构件不用动,仅 的是向木结构所在地有施工经验的老师傅进行请教,并且将有关

仅需要对损坏的地方修复,外观上与原构件差距不大的加固修复 的加固修复设计方案整理收集起来,同时与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

古建筑的新型方法。这种办法也适用徽州古建筑木结构。结合起来,比较规范地总结出徽州古建筑木结构的加固修复设计

1.3古建筑木结构原位修复方法方法,在对徽州古建筑木结构加固修复方法中,不要求死板,比较重

当前对古建筑的维修通用的方面是先落架,然后使用浸渍法, 视方法的可行性与适用性.与徽州古建筑木结构加固修复中的工程 或者是加压注入法对其进行防腐除虫处理。这个方法具有一定的 实际相结合,通过对梁桁中开裂的裂缝深度展开了有关数值模拟

防虫防腐效果。分析,经过系统地分析得出了有关结论。其中主要结论如下:&根据

徽州古建筑木结构最容易发生的问题,比较系统总结出徽州古建 筑木结构常见的破坏方式遨样给徽州古建筑木结构的保护提供有

价值的参考;b.通过对力個设计的实际施工过程总结出的经验,提出 了徽州古建筑木结构加固修复设计方法的编写程序,其中包含徽 州古建筑木结构可靠性鉴定检测、加固设计、加固设计方案选择,加 固修缮施工与验收,这样给以后对徽州古建筑木结构的修复提供

了参考价值;c.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对木构架的残损形式,创 造出对应的加固修复方法,然后在总结出整体木结构加固修复方

法就是对柱、斗棋,梁、柿的加固修复方法。d.经过对整体数值结果 分析表明,如果梁柱水平裂缝深度没有对梁柱结构荷载承载力产

-q 生一些影响,不同的影响是根据裂缝的不同而产生的,对于大约在1/4梁柱直径或者宽度时,再次范围内影响

~7

」」

不大,如果超过这个极限条件时应该进行相应的承载力验算。参考文献1 [1]朱永春.徽州文化全书建筑——徽州建筑[MJ.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2]祁英涛.中国古代建筑的保护与维修[MJ.北京:文物出版

出版社,1986.[4] 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卷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6:27-37.[5]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2修复设计方案社,1984“不改变文物原状\"、“修旧如旧”的原则是徽州古建筑木结构修 [6] 江骥.徽派建筑[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复中应该坚持的方案,在修复的过程中应该保存原来的建筑样式, [7] 柯吉鹏.古建筑的抗震性能与加固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

原有建筑结构,原有工艺技艺。同时也应该遵守国家保护文物以及 学2004.传统建筑的法律法规,根据损坏的原因,结合经济情况有效的去解 [8] 罗才松潢奕挥.古建筑木结构的加固维修方法述评[J].福建建筑, 决修复问题。尽量用最小的经济代价来修复,这就要求在加固设计 2005.之前需要对加固设计方案进行详尽思虑,在挑选加固设计方案的 [9] 马炳坚.中国古建筑的构造特点、损毁规律及保护修缮方法(下)

时候主要从以下这几个方面进行考虑込经济方面,针对徽州古建 [J]•古建园林技术2006.筑木结构的修缮加固方法,最基本的条件是损坏程度,要做到能小 [10] 谢宕芳.中国木结构古建筑加固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西

修的不要大修,能修补的构件要修补,不能随便更换构件,损坏严 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重的先修,再从各种加固修复方法中选择最合理的一条。b.技术条 111]林湘宏.闽南古建筑加固修复对策初探[JJ.山西建筑200&

件:保留徽州传统古木结构是修复的目的,可以这么说修复是保护 |12]周乾等.古建筑木结构加固方法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的一种方式,为了减少修复中不对建筑物的文化价值历史;艺术造 2009.成损害,必须要拥有一定的技术条件;C.相应的工具和材料:在修复 [13]石志敏等.故宫太和殿木构件现状分析及加固方法研究[JJ.文物 中需要的各种各样的施工工具和各种下料用量都必须要符合合理 保护与考古科学,2009.基金项目: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科学最经常用施T-脚手架,最经常用的木材主要为山樟木。没有修

复过的建筑物在修复过程中要保留其原来的样式。对于每个地方 (201710375027;201710375026;201710375025)。具有建筑物点的不同,保养时必须要尊重当地传统手艺和建筑物作者简介:王嵌(1995-),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