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五中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
班级 姓名
该作业是对八年级主要知识点的回顾,通过完成作业让大家了解自身已学知识的遗忘情况。为九下物理总复习做好准备。希望大家在假期期间合理安排时间,完成。
第一版:物态变化复习
知识回顾 (一)、温度
1、温度:表示物体的 的物理量。
0
2、单位:(1)常用单位:摄氏度(C)。规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
00
____________的温度为0 C, 的温度为100 C,在0到100之间
0
平均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 C。
(2)国际单位制:热力学温标,单位是:开尔文(K) 3、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1)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原理: .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首先要弄清________、___________
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方法如下: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 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 或 。 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 ,待 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
(3)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见下图)。
实验室用温度计 寒暑表 常见量程 -20℃~110℃ 分度值 原理 1℃ 1℃ 所用液体 水银或煤油 使用注意事项 -30℃~50℃ 酒精 水银 使用时不能甩(其他见上) ① 使用之前用力甩 ② 可离开人体读数 体温计 ℃ ℃ 4、体温计和其他温度计在结构上的区别:(1) (2) (3)
升华 吸热
汽化 吸热 熔化 吸热
(二)熔化与凝固:
1
固 凝固 放热 液 气
液化 放热 凝华 放热
1,固化的种类: 与
2,熔化:物质由 态变成 态的过程。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 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非晶体没有熔点
3,凝固:物质由 态变成 态的过程。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 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4,熔化和凝固是相反的物态变化过程 (三).汽化与液化:
1,汽化:物质由 态变成 态的过程 汽化时要吸热
汽化方式: 与 ① 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的汽化 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蒸发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 和 ② 沸腾:在液体的 和 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 沸腾的条件:达到 点和继续 热 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2,液化: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 液化时要 热
3,汽化和液化是相反的物态变化过程 (四),升华与凝华:
1,升华:物质从 态直接变成 态的过程 升华时要 热
2,凝华:物质从 态直接变成 态的过程 凝华时要 热
3,升华与凝华是相反的物态变化过程
习题回顾
一、填空题
1、晾衣服时,充分抖开干得快,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蒸发越快;冬季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发生_______形成的. 2、如图是常用的一种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此时它指示的温度是 ℃。
2
3、如图6是水沸腾时观察到的实验情景,本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已知标准大气压下,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则此实验环境的大气压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需要不断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
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 很多热量,使 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 ,使手不会被烫伤。
5、在做“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丽同学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 别滴上一滴水,如图1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她主要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___________有关。小明同学则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2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
6、夏天,剥开包装纸的冰棍会冒“白气”是 现象(填“汽化”或“液化”);冰棍吃到口中感到很凉,是因为冰棍熔化过程中 的原因(填“吸热”或“放热”)。 二、选择题
1、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 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 ) A.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 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2、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 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3 关于雪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熔化、放热过程 B.熔化、吸热过程 C.凝华、放热过程 D.凝
3
固、放热过程
4、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5、冬天,结冰的湿衣服也能晾干。如图所示,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华 B.升华 C.凝固 D.液化 6、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
A、用电吹风机吹头发。 B、给墨水瓶加盖。
C、用地膜覆盖农田。 D、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 7、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是( )
8、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人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人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发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 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图2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 ( )
第二版:电流、电压、电阻复习 知识回顾
1、 电流(电流的符号: 电流的主单位: ) ⑴ 电流的形成:自由电荷的 形成电流
⑵ 电流的方向:在物理学中把 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____极出发,回到电源的______极。 2、电压:(电压的符号: 电压的主单位: )
(1)电路中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一些常见的电压值:一节干电池______ 一节蓄电池______人体的安全电压____________ 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____________
4
3.电阻:(电阻的符号: 电阻的主单位: )
注意: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只跟导体本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关,而与其它因素无关。 主要仪器:
仪器 名称 电路 符号 连接方法 ⑴与被测电路_____联;⑵电流从电流表 ___接线柱进,从___接线柱出。 ⑴与被测电路_____联; 电压表 ⑵电流从___接线柱进, 从___接线柱出。 要使滑动变阻器连 滑动变阻器 入电路的电阻发生改变正确的连接方法是 滑片P向左移,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接____________两个接线柱 注意点 _________________。 仪器习题回顾 1、如图的电路中,电流表测量的是( )
A.通过灯L1的电流 B.通过灯L2的电流 C. 通过灯L1和灯L2的电流之和 D.电源供给电路的总电流
2 分析复杂电路时,为了将电路简化,通常先把电路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理想化处理,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 A.把电流表看成是一个大电阻 B.把电压表看成是一根导线 C.把电流表看成是断开的 D.把电压表看成是断开的
3、用电流表测电流时,若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向反方向偏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各元件连接均正确,甲.乙为两个电表则甲为___________表,乙为_____________表。
5、如图中,电流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__。
6、图中所示的三个电路中,在\"0\"中填上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符号,并标出表的\"十\"、\"一”接线柱·
5
7、实验室中使用的电压表有“+”.“3”.“15”三个接线柱,若接“+”.“15”两接线柱,电表读数为8.5V时,指针位置不变,接“+”“3”接线柱时,读数为___。
8、如图所示。当开关从断开到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
9、如图所示,当开头从闭合到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
10、如图所示,三只小灯炮是________.联。如电流表A1的示数是0.5A,电流表A2的示数是0.7A,电流表A的示数为0.9A.。求通过灯泡L1的电流,L2的电流,L3的电流
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电压表V1的示数为9V,电压表V2的示数为5V。求L1,L2,L3的电压各是多少
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8V,电压表示数为5V。求L1,L2,两端的电压
练习回顾
1、甲、乙、丙为三根锰铜合金线,甲.乙粗细相同,但甲较长;乙丙长度相同,但丙较粗,则 三根合金丝的电阻值相比较(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6
2、如右图,将滑动变阻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电路中,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逐渐变小,连
入电路的接线柱是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3、关于导体的电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B.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导体没有电阻
C.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4、如果一段电热丝两端加12V电压时的电阻是10欧,则加6V的电压时电阻是_________欧,不加电压时的电阻是________欧.
5、在安装电路的时侯,有时会把两根较细的导线并到一起使用,这样做会使导线的电阻变________
6、将甲乙两段电阻线接在相同电压下,甲线中的电流小于乙线中的电流,不考虑温度的影响,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若它们材料、粗细都相同,甲线长乙线短 B .若它们材料、长度都相同,甲线粗乙线细 C .若它们长度、粗细都相同,它们的材料一定不同
D. 甲、乙两电阻线的材料、长短、粗细不可能完全相同 7、关于电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B.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C.电流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 D.用电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8、一段铜丝,对折起来扭成一股后,它的电阻变小,这是因为它的 变短,而 变大的缘故,一根金属导线均匀拉长后,它的电阻将 ,这是因为导线的 变大,同时 变小的缘故。
9、有一些同种材料的导线,它们的长度或横截面积不相同,要选出两根电阻大小相等的导线甲和乙,它们的横截面积S甲和S乙,长度L甲和L乙,必须是( )
A.S甲 11.如图,若把变阻器接入电路中,变阻器的滑 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减小,那么与“1”、“2”两个线端连接的变 7 阻器的接线柱是( ) A.b和d B.a 和b C.c 和d D.c 和b 12.常用的变阻器有两种: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箱能逐渐地改变它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 表示出它连入的阻值 B、滑动变阻器能够表示出它连入电路时其滑片处在不同位置时的阻值 C、电阻箱能够表示出它连入电路时的阻值 D、这两种变阻器规定有最大的阻值,对通过它们的电流没有任何 13、某同学希望通过比较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流表的读数来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所接电路图如图左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中 (1)电流表A2的读数是:________. (2)该同学发现电流表A1指针偏转较A2小,所以他认为“串联电路电流每流经一个用电器,电流都会减弱一些”.请你指出造成他判断错误的原因. (3)另一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8所示.他认为:若两灯的亮度一样,说明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若两灯的亮度不同,则说明串联电路电流不相等. a.若图8中两灯亮度相同,能说明流过两灯电流相等吗?简要说明理由. 图8 b.连接电路后,两灯泡都亮,由于连线较乱,一时无法确定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以下两种简单判断方法是否可行? 请你在表中空格填写“可行”或“不可行”. 方法 方法1 方法2 操作 把其中一灯泡从灯座中取下 把任意一根导线断开 现象 另一灯熄灭 两灯熄灭 结论 两灯一定是串联 两灯一定是串联 方法是否可行 14、在做\"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为了便于研究,采用__________法,即每次需挑选两根合适的导线,测出通过它们的电流,然后进行比较,最后 8 得出结论 (1)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有关,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____________;(填导线代号) (2)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版:欧姆定律复习 知识回顾 1、欧姆定律公式: 2、欧姆定律实验结论 a.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____关系。 b.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____关系。 欧姆定律练习回顾 一、填空题 1、一个用电器接在36V的电路上,通过的电流为0.5A.当电压升高为72V时,它的电阻为 Ω ,通过它的电流为 A;如果切断电源,它的电阻为 Ω,通过它的电流为 A. 2、下图是通过电阻R1、R2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电阻R2的阻值为____Ω,电阻R1______ R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铭牌上标有“6V 10Ω”的电铃,需串联一个______Ω的电阻,才能在9 V的电压下正常工作. 4、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1由闭合到断开,电流表示数将________,电压表示数将 9 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二、选择题 5.甲、乙两个导体的电阻之比是1∶4,将它们分别接到同一电源两端,通过它们的电流( ) A.通过导体甲的电流较大 B.通过导体乙的电流较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6、一只电阻两端的电压从2V增加到2.8V,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增加了0.1 A,则该电阻的阻值为( ) A.8Ω B.20Ω C.2 8Ω D.无法确定 7.两个阻值相等的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是10Ω,则将它们串联后的总电阻为( ) A.5Ω B.10Ω C.20Ω D.40Ω 8.教室里有多盏电灯亮着,每关闭一盏灯,教室中工作的电路( ) A.总电流减小,总电阻增大 B.总电流增大,总电阻增大 C.总电流增大,总电阻减小 D.总电流减小,总电阻减小 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 B.电压表V2的示数不变 C.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D.电流表A的示数不变 三、综合应用 10、如图,R2=R3=20Ω,电源电压为12.4V,且保持不变. (1) 当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4A,求R1的值. (2) S1、S2都闭合时,求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10 第四版:电功复习 知识回顾 1、电功的符号: 主单位: 2、电流做的功叫_________。电流做功的形式很多,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3、电功的单位有______和 。它们之间的换算_______________。 3、电功可以用________测量。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220V” “5A” “3000R/kwh” A、测量较大电功时用刻度盘读数。 ①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②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如:电能表月初读3 2 4 6 8 数 月底读3 2 6 5 4 数是 这个月用电 度合 J B、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3000R/kwh)在10分钟内转36转则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是 J。 4、电功的公式:_________。(适用于所有电路) 2 5、电功的计算公式还有:W= IRt(多用于串联电路) 2 W= Ut/R(多于并联电路) W= Pt (用于所有电路) 练习回顾 1、加在导体两段的电压为3V,通电2min电流做的功为360J。则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______A 2、居民用电每个月都要缴纳电费,他们缴纳的电费的多少是依据_____表显示的数据计算出来的,这种仪表测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物业工作人员来李明家收电费,他观察到李明家电能表的情况如图3所示.然后从记录本上查出上月电能表的示数是811.6kWh.若按0.5图3 元/kWh计费,李明家本月应缴电费__ ____元。 3、一用电器的名牌上标有”220V,1200W”的字样,当将该用电器接在家庭电路中时,正常工作10min消耗的电能是_________. 4、2kW·H的电能可以让100W的白炽灯正常工作_____H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炽灯工作时把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供人们使用. B.电风扇工作时把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供人们使用. 11 C.洗衣机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电风扇工作时只有一部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供人们使用. 6、下列各种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电动机 B. 电风扇 C.电冰箱 D.电饭锅 7、把电阻R1和R2(R1>R2)串联在电路中,在相同时间内______ .A. 电流通过R1做的功多 B电流通过R2做的功多. C. 电流通过两电阻做的功一样多 . D.无法确定. 8、关于电流做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电时间越长,电流做功就越多;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通电时间越长,电流做的功就越多; C.电流做功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D.电流做功是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第五版:电功率 知识回顾 1、电功率的符号: ,主单位: 2、电功率是用来表示___________的物理量。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________ 3、电功率的定义是电流在 叫电功率. ※4、公式: P =W/t=UI(适用于所有电路)P= IR (多用于串联)P= U/R 2 2 (多用于并联) 5、所以电流做功的快慢与 和 有关 6、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⑴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P额=U额I额=U额/R某灯泡上标有“PZ22OV-25”字样分别表示:正常工作是,额定电压为 V, 额定功率为 W的灯泡。 ⑵ 当U实 =U额时,P实=P额 用电器正常工作(灯正常发光) 当U实<U额 时,P实<P额 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灯光暗淡), 当U实 > U额 P实 > P额 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 ⑶ 灯L1“220V 100W”, 灯L2“220V 25W”相比较而言,L1灯丝 粗短 ,L2灯丝 细长。 判断灯丝电阻口诀:“大(功率)粗短,小细长”(U额 相同) 两灯串联时,灯L2亮,两灯并联时,灯L1亮。 判断哪个灯亮的口诀“串小(功率)并大” (U额 相同) 练习回顾 12 2 1.在你家中分别只使用一盏电灯或只使用一台空调,你会发现只使用空调比只使用电灯时电能表转盘的转速____.这说明电流通过空调和电灯时___________不同。 2.一个”220V 40W”的灯泡,它正常工作时的功率是____,通过灯丝的电流是____,每分钟电流做的功是_____. 3.两只灯泡的额定功率之比为3:2,如果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则在相同的时间里两灯泡消耗的电能之比____,如果电流通过他们做功之比为2:1,那么他们的通电时间之比____. 4.某用电器工作5min做功150000J,这个用电器的功率是_______. 5. 某同学将标有”220V 40W”的一盏灯接到电路中,测得通过灯的电流是0.1A,这盏灯消耗的实际功率是____. 6.下列哪个单位不是电功率的单位_____ A. 伏﹒安 B.千瓦﹣时. C. 瓦特 D. 焦/秒. 7.关于电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A.电流做功越多电功率越大. B. 用电器消耗的电能越大,电功率越大. C.电流做功越快电功率越大.D.电功率大的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一定多 8.把标有“220V 40W”的白炽灯接入110V的电路中时,电灯的实际功 率为____ A.10W B.20W. C.40W. D.5W. 9.甲灯标有”220V 40W”,乙灯标有”220V 100W”,如把两灯串联起来接在220V的电路中,则( ) A. 两灯均正常发光. B. 甲灯被烧坏. C.甲灯亮些. D. 甲 乙两灯都被烧坏 10. 甲灯标有”220V 40W”,乙灯标有”220V 100W”,如把两灯串联起来接在110V的电路中,则( ) A. 两灯均正常发光. B. 甲灯被烧坏. C.甲灯亮些. D. 甲 乙两灯都被烧坏 11.甲灯标有”12 V 36W”,乙灯标有”6 V 9W”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在18V的电路中,则( ) A. 甲乙两灯均正常工作. B. 甲乙两灯亮度相同. C. 甲灯可能被烧坏. D. 乙 灯可能被烧坏 12、小明看到他家5月份的电费缴费通知单,这个月的用电量是116kW·h,过去他家每个月的用电量在90kW·h~100kW·h之间,家里没有增添新的电器且用电器工作的时间与过去基本相同,5月份为什么会用这么多电呢?于是,小明将一个标准的灯泡(220V 100W)单独连入了家庭电路中,用调节好的电压表测出了其两端电压为198V,观察到电能表(3000转/千 13 瓦时)的铝盘在10min 内转过了50转。(灯丝电阻不变)求: (1)灯泡的灯丝电阻多大? (2)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多大? (3)10min灯泡消耗多少电能? (4)请通过计算分析小明家的电能表是否存在问题。 第六版:电与磁复习 知识回顾 一、磁现象: 1、磁性:磁铁能吸引 、 、 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 2、磁体: 定义:具有 的物质 分类:永磁体分为 天然磁体、人造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 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 ( ),指 北的磁极叫 ( ) 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 ,异名磁极相互 。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 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 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 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应线: 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 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 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 极出来,回到磁体的 极。 ③说明: 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但磁场客观存在。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建立理想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14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 。 5、磁极受力:在磁场中的某点, 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 Ι、地磁场: 南北相反,不重合 Ⅱ、电流的磁场: ①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 效应。该现象在1820 年被丹麦的物理学家 发现。该现象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方向与电流的 有关。 ②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 的磁场一样。 ③其两端的极性跟 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极间的关系可由 定则来判断。 右手螺旋定则专题练习 1、标出N、S极。 2、标出电流方向或电源的正负极。 3、绕导线: 使两螺线管相吸 III应用:电磁铁 A、定义:带 芯的通电螺线管。 B、工作原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插入铁芯后磁场大大增强。 C、优点:磁性有无由通断电来控制,磁极由电流方向来控制,磁性强弱由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线圈形状来控制。 D、应用:电磁继电器、电话 电磁继电器:实质由电磁铁控制的 。应用: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进行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 电话:组成:话筒、听筒。基本工作原理:振动、变化的电流、振动。 15 三、电磁感应: 1、历史:该现象 年被 国物理学家 发现。 2、定义: 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 3、感应电流: ①产生的条件: 、部分导体、 。 ②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 和 有关。 4、交流电: 我国家庭电路使用的是 电。电压是 周期是 频率是 电流方向1s改变 次。 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里 。通电导体在磁场 里受力的方向,跟 和 有关。能量转化 能转化为 能 练习回顾 一、填空题 1.如图是某磁场中的部分磁感线,由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可知,a点的磁场比b点 ,若在Q点上放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 . 2. 电磁铁与普通磁铁相比的突出优点是 . 电磁铁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很多,在电炉、电铃、电灯中,用到电磁铁的是 . 3.如图所示,电源 端是正极,螺线管的 端是N极。 4.如图所示,闭合开关,通电螺线管的上端为 极,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弹簧将___ (选填“伸长”或“缩短”)。如果用电流表替代虚线框内仪器,然后将条形磁体迅速插入线圈中,与之相连的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偏转,这是 现象。 二、选择题 5.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某些细菌的细胞质中有一些磁生小体,它们相 16 当于一个个微小磁针。实验证明:在只有地磁场而没有其它磁场作用时,小水滴中的一些细菌会持续不断地向北游动,并聚集在小水滴北面的边缘。实验中,若把这些细菌中的磁生小体看成小磁针,则它的N极指向( ) A.北 B.南 C.西 D.东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磁场是由无数条磁感线组成的 B.磁感线在磁体的外部从磁体N极出发,最后回到S极 C.将条形磁铁分成若干段,每段磁体均有N、S极 D.大头针被磁铁吸引的同时也被磁化成小磁体 7.如图所示四个演示实验中,能够说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 8.小明同学在“制作、研究电磁铁”的过程中,使用两个相同的大铁钉绕制成电磁铁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将两电磁铁上部靠近,会相互吸引 B.电磁铁能吸引的大头针越多,表明它的磁性越强 C.B线圈的匝数多,通过B线圈的电流小于通过A线圈的电流 D.要使电磁铁磁性增强,应将滑片P向右移动 9.下列设备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 ) A.电铃 B.电吹风 C.发电机 D.扬声器 10.下图箭头表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表示电流重直于纸面流入,“.”表示电流垂直于纸面流出,其中有一幅是错误的,则错误的是( ) 11. 如右图所示,电磁铁左侧的C 为条形磁 17 铁,右侧的D 为软铁棒,A 、B 是电源的两极.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若A 为电源正极,则C 、D 都被吸引 B.若B 为电源正极,则C 被吸引,D 被排斥 C.若B 为电源正极,则C 、D 都被排斥 D.若A 为电源正极,则C 被排斥,D 被吸引 12. 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由于发现了巨磁电阻 (GMR)效应,荣获了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右图是研究巨磁电阻特性的原理示意图.实验发现,当闭合S1、S2后使滑片P向左滑动 过程中,指示灯明显变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铁右端为N极 B.滑片P向左滑动过程中电磁铁的磁性减弱 C.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明显增大 D.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明显减小 三、作图题 13.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请画出通电螺线管的绕线情况. 14.上右 图中,闭合开关S后,通电螺线管与磁极间的磁感线形状如图所示,在图中用箭头标明磁感线的方向,并用“+”、“-”号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第七版:光学复习 知识回顾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真空中光速:C= m/s= km/s。 二、光的反射 1、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 ,反射角 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 的。 2、分类: ⑴ 镜面反射: 18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 条件:反射面 。 ⑵ 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 ,每条光线 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 。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①像、物大小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 。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 像。 成像原理:光的 定理 2、实像和虚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实像 成在光屏上)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 成在光屏上)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定律: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上。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 。 ⑶空气中的角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五、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1、白光的组成: , , , , , , . 2、看不见的光: 线, 线 3、色光的三原色是: , , 。 六、透镜 1、 名词解释: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 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 到凸透镜 的距离。 2、中间 边缘 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 边缘 的透镜叫凹透镜。 七、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u>2f 成 像,此时像距: 应用: 当f八、眼睛和眼镜 1、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过 ,折光能力太 ,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 ,应佩戴 透镜矫正。 2、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过 ,折光能力太 ,使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 ,应佩戴 透镜矫正。 九、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物镜的作用相当于 的镜头,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 2、望远镜:物镜的作用相当于 的镜头,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 习题回顾\\ 1.作出下列各图的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镜面),并标出第1、2图的入射角、反射角。 2.作出下列各图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并标出第1、2图的入射角、折射角。 3.如图1所示S为发光点,MN为平面镜,请画出由S点发出并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的光线。 (图3) (图1) (图2) 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2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要求保留作图 痕迹)。 5.在图3、图4中完成光路。 空气 水 空气 玻璃 空气 水 玻璃砖 F F F (图4) F 20 S乙, L甲>L乙 D.S甲>S乙, L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