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年植物学的学习,我们学到并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但为了让理论联系实际,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植物学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植物学实习报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植物学实习报告1 植物学的发展:
我国中医药的发展已有数千年.祖先通过他们的勇毅同智慧发现了各种草药的药理性,寒热性.进而治疗各种病人的病症,痛苦.这就是在我国的草本植物的发展.当今已是_世纪,让中医药继续发扬光大是各科学家,医生药师的重任. 在_世纪前国外发展得较我国慢,但当代发展地十分迅速.特别是近代与当代,植物学发展一日千里,新的代表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细胞生物学,引领植物学向更微观世纪进军.植物组织培养,植物pcr技术等在国外是较成熟的. 前人留下的问题:
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的异同;植物体内的营养;草本植物为何高级于木本植物;
选〝草本植物〞的缘由:
草本植物,我们第一联想到草,草有很多用处.猪牛马羊等各类家畜也都吃草.竹子在日常生活处处可见,在我们中国还有竹子造的房屋.大自然中的野草不止是动物的食物,还能制造大量氧气,防止水土流失.
植物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它的开发利用,能给人类带来物质财富;但若违反自然规律地滥采滥用,则会破坏资源,毁灭资源,给人类生存造成威胁.因此,正确认识植物资源的特点,是合理利用植物资源的出发点. 意义与目的:
1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生物学的形态的鉴定技术和分类方法,培养学生具备生命科学的专业基础,以利于更好地学习和从生物学研究;为开拓,发展生态学,环境学等边缘学科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2掌握一般的植物分类的理论基础.能认识30-50科植物.掌握重要植物标本采集的基本方法.认识(海岸)草本植物的特征.
3一般掌握大鹏半岛生物群落的植物分布类型.牢固掌握生物生态学和生物
群落学的理论及其内容. 材料与方法:
植物专用钳,尖头钳,镐子,塑料袋,大编织袋,〝红白蓝〞__. 采集方法:
一个同学用小镐子,铲那些地上长的成株的植物;一个同学手持尖头剪或植物剪,剪下一些路边的树枝条(应该尽量带有花和果);一个同学带着大编织袋,把同组同学采集下来的植物放入袋中. 辨别技巧:
辨别植物所属科目时:应该注意植株的各种形态上的区别:根状茎,块茎;贮藏根,寄生根;单叶,复叶;轮生,对生,互生叶...... 注意:以上的特征就可以辨别大部分的植物的科目了.
花的基本构成:花萼,花被,花瓣,萼片,花冠,雄蕊群,雌蕊,花托等等. 每种花的基本组成,不尽相同.这可以区分各种植物. 实习日志: 7月_日
在海边山路两旁(鹿咀山庄入口路两旁)采集各类植物.下午鉴别植物,粘上纸条(上面写有植物的种名和科名) 7月_日
在南澳高岭村路旁,直到其中一个七娘山入口处上山(田园乐生态花园),采集各类植物.下午鉴别植物,粘上纸条(上面写有植物的种名和科名) 7月_日
在青少年训练营地外采集各类植物.下午进行植物实习考核.(桌上摆有五株植物,在纸上写种名和科名) 7月_日返校
植株的枝条(带有花果)或全株粘上纸条(上面写有植物的种名和科名) 关于草本的问题: 植物生物多样性;
草本植物(herbaceousplant或herb)―――自由的百科全书
草本植物是一类植物的总称,但并非植物科学分类中的一个单元,与草本植物
相对应的概念是木本植物,人们通常将草本植物称作〝草〞,而将木本植物称为〝树〞,但是偶尔也有例外,比如竹,就属于草本植物,但人们经常将其看做是一种树.
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最显着的区别在于他们茎的结构,草本植物的茎为〝草质茎〞,茎中密布很多相对细小的维管束,充斥维管束之间的是大量的薄壁细胞,在茎的最外层是坚韧的机械组织.草本植物的维管束也与木本植物不同,维管束中的木质部分布在外侧而韧皮部则分布在内侧,这是与木本植物完全相反的,另外草本植物的维管束不具有形成层,不能不断生长,因而树会逐年变粗而草和竹子就没有这样的本领.相比于木质茎,草质茎是更进化的特征.
地球上已发现的植物中,草本植物占三分之二还多,大约有30万种,所有重要的粮食都是草,如小麦,大豆,高梁,玉米,稻米等.草本植物体形一般都很矮小,墙隅小草长不及7厘米,水稻.小麦也仅1米上下.
茎内木质部不发达,木质化细胞较少的植物.植株一般较小,茎干一般柔软,多数在生长季终了时,其整体或地上部死亡. 按草本植物生活周期的长短,可分为:
1.一年生草本(annual)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就可完成生活周期的,即当年开花.结实后枯死的植物,如水稻.大豆.西红柿等.
2.二年生草本(biennial)第一年生长季(秋季)仅长营养器官,到第二年生长季(春季)开花.结实后枯死的植物,如冬小麦.甜菜.蚕豆等.
3.多年生草本(perennialherb)能生活二年以上的草本植物.有些植物的地下部分为多年生,如宿根或根茎.鳞茎.块根等__官,而地上部分每年死亡,待第二年春又从地下部分长出新枝,开花结实,如藕.洋葱.芋.甘薯.大丽菊等;另外有一些植物的地上和地下部分都为多年生的,经开花.结实后,地上部分仍不枯死,并能多次结实,如万年青.麦门冬等. 结论:
结论一:高等植物分类基础(营养器官/__) 我组所采野外植物的种类(草本植物):约为30个科
1.木兰科2.莎草科3.毛茛科4.十字花科5.藜科6蓼科7.葫芦科8.山茶科9.桃金娘科10.大戟科_.蔷薇科_.豆科(豆目的三亚科特征与区别)_.禾本科_.
杨柳科_.桦木科_.壳斗科_.榆科_.桑科_.杜鹃花科_.木犀科_.芸香科_.无患子科23.24.马鞭草科25.唇形花科26.茜草科27.忍冬科28.菊科29.百合科30.兰科
鸡矢滕茜草科蒲公英菊科马兰菊科红车桃金娘科 珊瑚树忍冬科九结茜草科土荆芥金丝桃科野甘菊玄森科 黄牛木金丝桃科寄生藤檀香科......
结论二:长得高的就是木本植物?长得矮小的就是草木植物?木本植物庞大些就是高级些?
答:都是错误之见.无论草本还是木本,都是被子植物的一种.而草本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较高等的.
茎的角度来看,①草本植物是较进化的植物,茎较柔软,有些属种还可攀爬,以便缠绕住高大的树来使叶子〝挂〞得更高,以便进行光合作用.
叶的角度来看,①草本植物的叶多为对生或轮生(利于限度地进行光合作用),②叶形较复杂,复叶等较多形状(木本植物多为单叶,一个叶柄上只生一个叶片;若叶片有受损则整个叶片叶柄都〝报废〞).
花的角度来看,①较多草本植物为单性花,减少了自花传粉的可能,保持杂种优势②有些草本植物甚至是雌雄异株,便于杂种优势③花被多数分化为蕚片和花瓣,使花的形状更优美,蕚片对花被有保护作用
生活型来看:草本植物大多数为一年生,优势是更新的次代多了.虽然每一代的生命短了,但是物种有新鲜的〝活力〞,其实这是先进性的体现. 编表如下:
初生的,原始的性状 此生的,较进化的形状 茎 木本 草本 直立 缠绕 叶
常绿 落叶 单叶全缘 叶形复杂化 互生(螺旋状排列) 对生或轮生
花被同形,不分化为蕚片和花被
花被分化为蕚片和花瓣,或退化为单被或无被花 __ 单性花 整齐花
植物学实习报告2 1.实习目的与任务
1.1了解黑石顶植被分布情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认识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
1.2通过野外实习巩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3激发学习生物科学.探究大自然的热情,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对植物学的兴趣. 2.实习步骤与内容 2.1黑石顶简介
黑石顶自然保护区位于封开县东南部七星镇内,东经_1°52’,北纬23°31’,北回归线穿越腹地.海拔927.0m,地形复杂,森林茂密.木兰科.金缕梅科.壳斗科.樟科.山茶科为5个典型科,在黑石顶分布广泛,这几个科组成优势群落,在森林中形成高大乔木. 2.2实习内容
7月5日上午从珠海出发,下午到达黑石顶,晚上老师对本次实习的目的.内容和注意事项作了简要的介绍.
7月6日上午在__老师和唐恬老师的带领下沿公路认种并采集标本1_种,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7月7日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沿某一进山路线认种并采集标本_4种,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7月8日上午在唐老师的带领下沿另一进山路线认种并采集标本39种,同时采集压制标本,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7月9日上午对这几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下午学习压制标本的方法以及进行认种考试.
7月10日白天攀登黑石顶,沿线观察热带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晚上开总结大会.
7月_日与第二批到达的同学完成交接,乘车返回珠海. 3.实习心得与体会
这次在黑石顶的实习使我获益良多.最直接的学习成果就是对两百多种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属科.种的认识.像认识朋友一样认识每一种植物,即使一个人走在山野里也满目都是老相识,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到现在,我还记得有着苹果香味的阿丁枫,有着漂亮的蓝紫色果实的山菅兰,有圆圆腺窝的黄樟,有风油精味道的光皮桦,长了瘤的福建莲座蕨,叶子被揉了之后会有蜡痕的甜茶椆……以前还没有认真地去观察学习的时候,一棵树就是一棵树,所有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树皮都是一个样.而在这次的观察中,我发现每一株植物的叶子都长得那么有性格,有些气味特殊,有些叶脉奇特,有些形状古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连貌不惊人的树皮也分长条形剥落还是片状剥落等等.黑石顶之行教会我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发现生命的奇妙.我每每惊讶于植物的独特形态和精巧构造而忘记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师跟我说过,这次实习更重要的是激发大家对学习生物科学的热情.我想,两年过后我会忘记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是对于生命和自然的那种着迷.
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1.观察植物的顺序与要点:在认种初期,我对于观察和记忆植物的形态特征总是不得要领.在请教过老师和同学之后我才知道,在观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这株植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缘?然后我们再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和果实等细节特征去观察鉴别.
2.理论联系实际:在复习的时候有时候因为标本残缺等原因,我试图根据参考
书上的一些描述来记住这种植物,觉得这些特征描述更准确更,最后却发现那些描述不仅枯燥,在野外认种中还一点都不管用.而老师教给我们的识别方法又简单又实用,只要掌握了,认种就会变得轻松很多.后来老师告诉我,书上介绍的特征适用于在实验室里更为准确的分类鉴定工作,而野外认种的很多识别方法是分类工作者长期实践总结而来的,在野外是最实用有效的.比如甜茶椆的叶子揉过之后会有蜡痕,没有一本工具书上会教这种方法,但这却是野外识别甜茶椆的重要途径.所以,光记住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按图索骥是要不得的,要到实践中去发现总结更为灵活有效的方法.
3.先科后种: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往往是由形态特征想到种名,然后再根据笔记想到它的科名.但是通过与身边同学的对比,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误区:我这样只是记住了植物,而不是学习了植物.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确定了所属的科,然后再确定对应的种,因为一般来说我们所掌握的识别方法其实并不能一步步地把植物确定到种,但是通过对一些比较明显的形态特征的观察我们可以确定它们属于哪个科.后来老师的讲解也证明了这一点.但由于我的理论课知识掌握得不够好,就连科的特征都没有完全记住,所以虽然明知错误但还是不得不用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记住植物——于是在后来的认种考试中我吃了很大的亏!我想,如果我一开始就是采用先科后种的方法学习,我的收获一定会更多.
4.比较学习.集体学习.反复学习:虽然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但是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还是会很容易就把两种植物弄混.在这个时候,比较学习往往让我事半功倍.仔细观察植物,列出易混植物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和反复记忆就可以准确地区别它们了.而让我收获最多的莫过于集体学习了——一群人围在一桌标本边上,比赛着.互相帮助着.互相提醒着.笑着闹着,硬是把一袋袋的标本消化了.尤其是在考试前的一晚,我们组的男生自发去采集新鲜标本回来供我们全组成员共同复习反复记忆,那晚一起围在饭堂门前的方桌前流水线式的复习不仅给我们整个小组带来不错的平均成绩,还让我们感到了集体的温暖.我觉得,集体学习气氛比较轻松活跃,学习效率比较高,个人思考的时间相对少了但是从他人身上获得的东西多了.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集体学习在同学之间普遍缺少多人面对面交流的大学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了,对于认种来说无论什么学习方式
都离不开反复学习,只有反复地去看.去摸.去闻,不断地消化记忆,才有可能让数量如此庞大的种类烂熟于心.
在黑石顶实习期间,我获得了很多与老师们交流的机会,从而从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凡强老师是我最熟悉的老师,一直喜欢他的风趣和友善,也一直很佩服他的专业和认真.相信经过黑石顶实习的同学们都会惊叹:这人真神了!无论是经过百般蹂躏的叶子还是光秃秃的枝条,他都能迅速准确地告诉你这来自什么植物.在黑石顶,凡老师是比百度更强大的搜索引擎,以致后来我们一旦有待定种类就会说:拿去凡强一下!我曾经多次请教他植物分类以及研究方面的一些问题,从中再次明白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他告诉我们,当年他还是研究生的时候是如何先从标本上认识植物,再到野外去观察植物;他现在还常常自己背一些植物的特征之类的,说即使现在他还没有亲眼见过某种植物,但是只要对它有足够的了解,他以后一旦见到就可以知道这是什么;在黑石顶他也每天给自己布置任务,要比较哪些种类等等……他还年轻,我也许不能说从他身上学到学无止境这样的话,但是他不断努力的精神真的让我很佩服.还有我们又帅气又亲切的__老师,智取紫玉盘柯的事迹永存我们小组成员的心中!这段时间以来对学生们都很好,一起打篮球一起吃饭聊天,完全没有架子.关于辛老师学术方面的事情我是听凡强老师说的,不过到现在都没搞懂就是了……希望以后会有机会参观老师的实验室,希望能和老师做很好的朋友.而那个在我们去爬山的早上就悄悄离开的唐恬老师看起来就跟我们年纪差不多,平易近人又好玩.这两位老师都是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得很优秀的人,但是对于相对比较陌生的植物分类他们没有不懂装懂,在学生面前会很坦然地承认自己不会,并且愿意和我们一起学习.我记得他们厚厚的笔记本上记满了笔记,还夹了叶子什么的,认真程度绝不逊色于我们这些学生.石祥刚老师对于黑石顶的植物非常熟悉,每次去请教他问题都能得到详细又耐心的解答.最遗憾的是廖老师有事离开了,跟他交流的机会比较少.我们很少能获得那么多和老师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而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我见识到了做学问的人应该有的品质.
黑石顶的日子是简单而快乐的,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实,与老师同学们面对面的交流取代了天天呆在电脑面前的空虚无聊,规律的作息让我们拥有了久违的身心舒畅.我们晒黑了过敏了累垮了还是会想念黑石顶的白粥,屋顶的星空,烟斗柯
罗浮栲钓皮锥和福建青冈.最难得的是这次实习增进了我们班的感情,比任何一次班级聚会都更为有效.特别是在最后一天的爬山过程中,一路艰险,幸亏同学们互帮互助,男生们发挥骑士精神女生也体现了侠女精神,终于胜利登顶!黑石顶是我们友情和集体感呈指数型增长的见证.
不过我想,无论友情师生情等等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多么难能可贵的发展,它们始终是这次实习的副产品——珍贵的副产品.到最后做总结的时候我们必须把眼光重新聚焦到实习本身上来.人手不足带来的尴尬,时间紧迫带来的事与愿违,这些都是黑石顶实习有待改进的地方.我就自己这段时间的观察提出以下问题与建议:
1.野外认种时讲解不足
人手不足导致某些组别在认种过程中所得知识不够准确,讲解不足,有些种类甚至说完种名和科名之后就没有别的介绍.如果大家只是懵懵懂懂地做了笔记,又未能及时观察到标本,不仅学习的效率会降低,学习的热情也会受到打击.人手不足这个问题实在不是我等学生能解决的问题,不过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从外校聘请或者对非分类专业的带队老师进行培训. 2.采集标本方法不正确,对植物的爱护意识不强
在采集标本方面我们存在两个问题:不及与太过.不及是指在采集标本的时候剪的都是些小枝条小叶片,除了看得出叶片特征以外,其他的特征完全无法从标本上获得.太过是指在采集标本的时候,我们往往连根拔起,至少也会砍下半边枝条,对于一些附近仅有一株的植株我们也毫不留情.当老师说可以采某株植物作为标本的时候,拿着枝剪的同学甚至会眼睛发光兴致勃勃地去残害植物.我们以科学的名义正大光明地破坏着保护区,我们像鬼子进村一样扫荡着所经过的路线.我想,我们在惊叹大自然的造化奇妙的同时,是不是更应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呢?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过于敏感,但是我觉得无论以后这些植物会不会重新长起来,我们都应该抱着爱惜的心情去采集标本,对植物的损害要适可而止.我们懂得要以敬畏和珍惜的心对待实验才对得起死去的动物,为什么不需要用同样的态度去对待植物呢?所以我建议老师们在正式开始实习之前就要把这种爱惜生命的思想传播给学生,同时教给他们正确的采集标本的方法. 3.对于森林整体结构和生境的关注度不足
虽然实验目的之一是要了解黑石顶植被分布情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认识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但在整个实习过程中除了开总结会的时候老师会提得比较多以外,我们自己对这些根本没有什么深刻感受.我们在认种的过程中,对植物所处生境没有足够的关注,更谈不上理解植物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认种成了重要的内容.在三次的进山经历中,前两次老师偶尔还会提醒大家注意周围的植被变化或介绍典型的热带沟谷林,但在第三次的登山过程中由于旅途的艰辛,我们眼前只有那条陡峭的路,哪里顾得上观察周围植被的变化!我走在前面,所以偶尔还能听到凡强老师的讲解,但是后面的人估计就只有爬山喘气的份儿了.我认为植物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是本次实习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学习生物学就应该始终注意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思想.在本次实习中,这部分内容的缺失让我深为叹息.当然我们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悟,但是我觉得老师们应该在这个难得的机会里给予我们多一点引导,因为我们除了跟老师去认种外没有什么机会自己上山.所以希望在以后的实习中老师们能加强对环境部分的指导,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另外,之前听老师提过以后可能会采取集体讲解的方式,我觉得这样的方式虽然解决了这次出现的一些问题,但是很可能依然会忽略植物与环境的问题,因为在讲解的时候植物只是作为标本放在桌子上而已.
想法和建议可能还很不成熟,但是希望能够对黑石顶实习的不断改进起到一点帮助.
植物学实习报告3
实习目的:理论联系实际,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齐,将我们所学的理论落实到真正的事物上,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识别一些上课是没有涉及到,并且课本上也没有详细说明的植物,将理论系统化.使我们透过亲身体验更深刻更形象更具体地记住所学知识,并能更熟练地加以运用. 实习地点:尖峰岭的热带树木园
实习资料: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下采集野外标本若干种,对其进行识别.分析,了解其生活习性.名字.科目等,并对其进行压制等具体操作. 具体行程:
6月27日是我们植物野外实习起程的日子,早晨_:40我们乘上了开往尖峰岭的汽车,一路上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情绪,同时也计划着接下来为期一周的具体实习过程……到了大概是下午3:40我们抵达尖峰岭热带树木园,来到了热带树木园,也就是我们住的地点.由于时间比较晚,加上同学们一路坐汽车比较累,第一天就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回寝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的准备.
6月28日是我们正式野外实习的第一天,这天的地点是热带树木园,早晨7点半集合,步行大约四十分钟到达那里,这是一个天然植物园,同时也是一个旅游景点,沿着山路登上了半山腰,那里有许多种植物,大家开始以小组为单位采集标本,其中有藜芦.玉竹.土三七.黄芪.黄花菜.野火球.棉团铁线莲.歪头菜等二十几种植物,有些是平时不太常见的.大概到了中午的时候,我们开始集合准备回到.下午3:00开始压制标本,并查检索表标记每种植物的名称.科.属等,这天的任务就按计划完成了.
6月29日,这天要去的是笔架山(三角山),路程比较远,大概要经过两个小时的步行才能到达,所以这天的任务量是比较大的,由于天气比较炎热,大家走的也比较吃力,到达山脚已经将近十一点了,于是大家席地而坐开始午饭,歇息片刻才开始正式爬山,和昨日不同,笔架山没有台阶式的山路,而且树木也茂盛的多,所以对我们的挑战性也就会越大,由于山陡,我们一个牵着一个,很快就到了山顶,之后大家分散开始采集,虽说那里环境恶劣了一点,但植物的种类却十分丰富,我们采到了龙胆.五味子.手掌参.川地龙.渥丹.狼尾草.并头黄芩等植物,采完后便回山脚集合,此时所有的人都已经筋疲力尽了,但是还要走十多里的路,有是一个难题啊!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最后按时回到了住处,这一天是最累的一天,但也是最有好处的一天,它让我们变的更加坚强,同时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晚上7点开始压制标本,这天的任务就结束了.
6月30日,由于昨日大家都比较累,所以这天选取了一个相对较近的地点,这是一个小树林,虽然小,但事实上它的植物种类并不少,在那里我们采集到了白藓.观仓术.广布野火球.球果堇菜.色木槭.大戟等植物,中午就回到了住处.照例,下午三点开始压制标本,另外要求画两张标本图,这天的任务就这些.
7月1日,这天老师带领我们去了五大连池的一个旅游景点,早8:00出发,半小时左右到达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长长的石阶山路,于是,我们开
始爬山,看了路标,大概爬到三百米时就感觉到累了,这时上面的游人已经有回到的了,还鼓励我们说:姑娘们加油啊!还没到一半的路程呢,你瞧八十岁的老太太都爬到了山的顶端……听着鼓励的话,我们加快了步伐,一路上我们还拍了许多照片,尤其是到火山口的那一刻,真是兴奋至极,之后又去了仙女宫和水帘洞,目睹了石海的壮观,没一个地点都留下我们大家的喜悦和激动的情绪,就这样一向玩到了下午两点多,大概三点半,我们回到了原地.这一天就这样在快乐中度过了.
7月2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这天先后去了南饮泉和北饮泉,那里有许多风格别具特色的小建筑,其中〝世界名泉〞是最吸引人的地点,之后又去了药泉湖,记得那里的泉水是特点的,味道有点闲,而且对于这水还有其美丽的传说,随后我们又买了些小饰品,有五大连池留念项链,雨花石和磁石等,都很具有地方色彩.中午,我们以组为单位回到.这天下午6:00,老师对我们这几天的实习资料进行了测试,主要资料是对植物的识别,测试完成,这天的任务也就结束了.
7月3日,这是本次植物野外实习的最后一天,一大早我们就准备好自己的物品,4:00就离开了住处,踏上回到的列车,或许是出来时间长了,对学校便产生了牵挂,期盼着能够快些到达,期盼着把我们的经历讲给那些没来的同学听,就这样离五大连池渐渐的远了,我们为期一周的实习生活也临近了尾声. 本次实习中所积累的部分植物简介:
百合科(liliaceae):单子叶植物,隶属百合目(liliales),多年生草本,少亚灌木或乔木状.直立或攀援,具根状茎.块茎或鳞茎.叶互生或基生,少对生或轮生.(玉竹黄花菜北重楼等)
菊科(keyinwiki):双子叶植物纲,菊目的一个科,草本,半灌木或灌木,稀乔木,有乳汁管和树脂道,草本,头状花序,聚药雄蕊,瘦果顶端带冠毛或鳞片.(关仓术蒲公英等)
毛茛科(ranunculaceae):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较原始的一科.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少数为藤本或灌木.单叶或复叶,通常互生,...根据果实类型,通常分为具蓇葖果的金莲花亚科和具瘦果的毛茛亚科.金莲亚科主要有乌头属.翠雀属.金莲花属.升麻属...(棉团铁线莲褐色铁线莲)
唇形科(labiatae):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的一科.通常为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
植株含芳香油,具有柄或无柄的腺体,或各种单毛.具节...多为二唇形,着色;雄蕊通常4,二强,稀2枚,通常前对长,后对较短,着生于花冠管上;子房上位,由2个心皮构成;花柱...(并头黄芩丹参)
豆科(leguminosae):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灌木.乔木或攀援大藤本,花冠——一些是蝶形花冠.(黄芪)
蔷薇科(rosaceae):草本,灌木或乔木,常有刺及明显的皮孔.花萼5裂或5枚,花瓣通常是5枚;花萼和花瓣通常着生在杯状或其它形状花托的边沿.雄蕊多枚,雌蕊1枚或多枚,雄蕊通常着生在杯状或其他形状花托的边沿.(蔷薇)
实习心得:这次实习我们学到了许多东西,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相结合,这种方法让我们简单地记住课本上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实习过程中我们同学间的友情更深了一步,让我们更加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也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虽然偶尔也会觉得累,但是回想起来却是既充实又完美的,我们个个都是满载而归.同时,也感谢几位老师一路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耐心的帮忙,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懂得了许多,也了解了许多.这次实习教会我的东西会使我终身受用,这短暂的实习生活也将会令我终生难忘! 植物学实习报告4
___年5月_日早上,我们专业准备前往深圳大亚湾东山珍珠岛进行为期五天的〝植物学·生态学·动物学〞野外实习.这是我们第一次外出实习. 实习时间:___年5月_日——___年5月26日 地点:深圳大亚湾东山珍珠岛
任务:常见的植物分类,外出辨别野外植物,采集和压制标本
环境:深圳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_3°46′至_4°37′,北纬_°27′至_°52′.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大亚湾位于其东面.大亚湾地处惠州市东南,在惠东县.惠阳区和深圳市之间.东考红海湾,西临大鹏湾. 实习内容: (一)辨认标本
通过第一学期所学的>内容以及平时积累的,为这次野外实习特别准备的知识和有关的资料,通过植物的形态特征,比较分析,辨认出其所属的科.在实习过程
中,植物学老师几乎每天都带我们外出认识植物,老师除了介绍植物的特征外,还教我们如何去辨认各科的特征. (二)采集和制作标本
在这次植物学野外实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如何采集和压制标本.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可以制作成标本的,所以在采集标本时,一定要选择其特征明显的部位,以便于将来的标本鉴定.采集完好的标本只是压制标本的开始,在压制标本时,要注意的问题更多,一定要讲究技巧,对于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压法,还要经常换纸.要制作一个成功的标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植物的分类
在这次野外实习中我们一共辨认了几十个科的植物,所达的的种类超过一百种,以下就列举一些常见的种类: 被子植物: 木兰科:木兰 榆科:朴树
桑科:垂叶榕.斜叶榕.木菠萝 桃金娘科:乌墨葡桃.番石榴
苋科:红龙草.刺苋.野苋菜.土牛膝.空心莲子草 锦葵科:大红花.赛葵.黄花棯 含羞草科:相思,含羞草 椴树科:布渣木
大戟科:细叶洒金榕.土密树.大飞扬.小飞扬.毛果算盘子.叶下珠.蓖麻 炸酱草科:炸酱草
无患子科:龙眼.荔枝.倒地苓 炸酱草科:炸酱草 葡萄科:爬墙虎 茄科:少花龙葵.水茄
茜草科:龙船花,九节,白花蛇舌草
菊科:白花鬼针草.银交菊.加拿大飞蓬.一点红.胜红蓟.长柄菊
裸子植物: 杉科:杉树 蕨类植物:
海金沙科:柳叶海金沙 实习总结:
为期五天的植物学野外实习,在26号下午压制完标本后宣告结束了.此次的野外实习,不仅使我们开拓了眼界,更让我们对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这次的野外实习,我对植物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虽然这次因为天气恶劣的关系,我们的行程收受到很大的影响,但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穿着雨衣冒雨前行,穿梭在植物丛中,没有丝毫的退宿.
此次的野外实习收获很大,我学会了如何通过植物的外部特征去辨认植物的种类,如先观察是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看叶子是对生还是互生.看果实的类型…在采集标本时,不同种类的植物要求也不同,对于禾本科的要求根.茎.叶都要齐全,而对于木本植物,则需要花.果还要完整的叶子生长,能够让我们辨认出其叶子生长类型,而且在采集标本时,我们不呢不过选取那些比较嫩的植物,因为如果植物太嫩,在压制标本时不好压,很容易变形,而且植物太嫩,它的特征也不够明显,因此,选取植物标本,一定要选取其特征明显的部位,这样既方便我们辨认标本,而且在压制过程中不易变形,容易压成标本,而那些果实就可以另外晾干,不必放在标本夹内,等制作标本时在放回原位.
在所有的植物中,就压制标本而言,蕨类植物是相对比较容易成功的,而木本植物就相对难一些,因为它的叶子容易脱落,容易发霉……
关于植物学_实习报告总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