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O1期 (总第388期) 悯两 (CumulativNO.etyN0O1.2017 388)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与对策分析 王景昊 (山东省昌乐二中高三十一班,山东昌乐262400) 摘要:浩瀚无边的海洋孕育了地球上的芸芸众生,但人们对海洋的敬畏之心日渐淡漠且更加索取无度。近年 来,人类对开发海洋的程度越来越高,发展海洋事业更是成为各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准。文章从我国 对于保护海洋环境的短板不足方面入手分析海洋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和目前需要加强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海洋资源;生态环境;环境保护;海洋事业;环境污染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X82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1-0087-02 1301:10.13535/j.cnki.11—4406/n.2017.01.043 l我国海洋概况 源源不断的排入海洋,也可能发生事故,如碰撞、爆炸 我国海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延绵达 等,所产生有害物质排到海水中,使海水再次受到污染。 1800公里,海岸线资源异常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渔业 2.1.4海洋环境保护的主要因素并不是这些源污 资源、旅游资源、港口资源和辽阔发展的空间。有极其 染物,一半以上的污染物来自于陆地废弃物的排放。人 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物物种多达26000多种, 类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不经处理随意排放废弃物和 鱼类3000多种、浅海和滩涂生物资源2200多种,长久以 污水,直接进入河流系统;农事生产所用如农药、化肥 来在平衡生态环境,保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发挥着极大 等化学成分污染物,经过雨水浸泡,流入地下暗河,随 的作用,当然我国的海域划界也存在着激烈的争端, 着河流和地下水,最终进入大海,海洋环境受到了污 在黄海、东海、南海与周边各国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管 染,海洋生态遭到了破坏。海水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 辖权争议。在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因为科学水平的因 更需要漫长的时间消化,无限度流入污染物,海水自身 素,被保存完好丰富的海底能源,将会为国家发展提供 净能力必然会入不敷出而导致水体污染。 巨大的资源保障。目前,其他国家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2.2过度开发海洋资源,生物多样性减少 方面投入颇大,海水也是不少可再生的能源,如潮汐 我国海域内海洋生物种类繁多,还有很多珍稀品 能、浪能、水温能、盐度差能等。随着开发的深入,我 种,过度的捕捞极大地破坏了海洋物种资源的繁殖能 国也前所未有地污染和破坏着海洋生态环境,海水富养 力,致使海洋生物极速减少,严重的甚至濒临灭绝。与 化、物种多样性快速减少等问题,使海洋保护工作迫在 此同时,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异常,致使鱼、虾、 眉睫。 蟹和贝类以及有保护水环境功能的大量藻类等因无法适 2海洋环境保护现状及原因分析 应环境而快速消亡。虽然采取休渔期的,投放鱼 苗、虾苗,但在利益的驱动下,仍然出海作业的大批渔 2.1 我国海水受污染情况非常严重 民将还未长大的鱼、虾、蟹捕捞上来,其既无法从数量 2.1.1海洋环境问题的首要表现就是海洋水体遭 上的增长形成种群,之后便出现了更加尴尬局面,原本 到污染,随着近海岸海域富营养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赤 数量不多的海洋珍惜物种濒临灭亡,而数量众多的物种 潮现象频频发生,且不断扩大规模,不断出现新的赤潮 将成为珍惜海洋生物。 生物种,给海洋生态环境、人民群众健康和海洋经济造 2.3水域面积缩减、海岸侵蚀状况严重 成了重大危害。 大量海岸因受经济开发的影响,人为改造滩涂在不 2.1.2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作为能源 断增加、自然的原始景观在逐渐缩减、很多重要的海湾 战略的石油在陆续大量建设开发,海上运输石油频繁 面积在不断缩减;大量的填海造地投入其中,更是兴建 如织,开采石油规模不断扩大,风险源更加分散分布 了大面积的海参、鲍鱼养殖场,疏于管理的大面积养殖 更广,风险源强度更大,溢油的潜在风险也在不断增 场,使海滩面积和海岸湿地急剧减少,养殖场内的污染 加,发生寒发性溢油污染事故的概率也在大幅增加。 也十分严重,污染物随着潮汐进入海中,海水受到了污 近几年,我国油船溢油事故和海上开采石油的泄露与井 染。另外,开发海洋工程建设、石油、天然气的海上开 喷事故迅速攀升,每年石油排入大海约12万吨。渤海湾 采作业、海洋生物制药等化工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产生的 “7・16”溢油事故和山东蓬莱“19-3”重大溢油事故 污染物,都从侧面给海洋环境以沉重打击。 更是给海洋生态环境以沉重打击同时给人们敲响了安全 2.4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和缺失的管理机制 的警钟。 我国海洋的环境立法工作发展较晚,相关法律体系 2.1.3海运航行和作业中的船舶所产生的污染物 相对滞后,然而在海岸线的立法管理方面有很多漏洞。 .87. 海洋环境的管理部门责任不清,职能重叠现象、推 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极易出现,与之相关的监测预 警、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执法队伍需要进一步提高水 平,以上均严重影响着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是环境保护的基本 法,明确了在保护海洋环境方面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 和国海洋环境保》是1983年颁布施行的,是我国专 门保护海洋环境方面的法律,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方面,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方面意义非常重大。 法律体系中保护海洋方面的,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境保》为根本,以《海洋环境保》为中心,三 个辅助性法律: (1)《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防治海岸工 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海洋倾废 管理条例》《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 例》《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六个相关法律法 规; (2)和海洋防治法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水污染 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 (3)有具体执行标准 的保护海洋环境性法规,如《海水水质标准》《渔业水 质标准》等。以上法律、法规、准则构成了在保护海洋 生态环境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中 起到了法律支撑的作用。由此不难看出海洋环境保护的 法律体系并不健全,并不能适应新时期保护海洋环境的 重任,且相比其他发达国家对于海洋的立法方面,还需 要进一步完善。 3我国面临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不足与对策 目前,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之时,保护海洋近岸生 态环境与前者成为了不可调和的利益矛盾点,承受着继 续破坏和污染不断加重的巨大压力,有些部分重点地区 海洋环境受损情况触目惊心,己无持续发展的后劲可 言。所以加强产业结构性调整、优化产业部局,严控污 染源,在减轻沿岸近海和流域污染现象之时,进一步加 大海洋生态保护力度。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保护功能和 的抵御灾害的综合能力,保持生物基因多样性、恢复海 岸自净能力、逐渐提升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防卫能力,具 体措施: 3.1 加大建设海洋环境保护设施和机制措施力度 3.1.1要大力兴建国家级保护区,各地也要以改 善海洋环境,保护海岸带生态系统为目标,建立生态保 护区或海岸生态隔离带,极大保护及恢复海岸生态系 统,加强海岸生态建设。 3.1,.2恢复海洋岸线原生态景观,在沿海重点旅 游区、经济开发区,加大力度修复沙滩海岸、退耕退垦 还滩还海,建设原生态自然景观和廊道,让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构建蓝色空间和愉悦、唯美的滨海景观。 3.1.3加强污水处理水平,控制海洋污染,建立 污水排海标准,制定统一污水、废水排放浓度标准,排 放污染物要定时监测、申报登记、控制入海污染物总量 等,以保证海产品质量,保护群众身体健康。 3.1.4建立评估海洋生态环境风险体系,开展海 洋生态环境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对海洋安全事故的 发生、发展、消除及生态恢复都至关重要。 一88— 3.1,5加强海洋环境应急处置能力。把深入开展 海洋环境灾害的防治工作和应急处置管理机制有效融 合,在多样性的海洋灾害频发的形势下,严重威胁了人 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 据发生生态灾害种类如赤潮、绿潮和海洋生物病毒病 害、重大海上安全生产突发事故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监 测防控工作,设立监测点、完善浮标、探头,利用航 拍、卫星遥感技术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监测系统,提高 预警机制和应急响应能力,在发生海洋环境污染事故或 生物灾害时,能够及时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事 故灾害造成的损失。应急工作要常备不懈,宁可备而不 用,不可用而不备。 3.2建立适应新时期发展的法律体系 3.2.1 应当适时出台一些法律法规来填补法律空 白,又能解决新问题。在建设大量人工养殖场以用来替 代和缓解渔业资源枯竭压力,而随之产生了许多问题, 如生态环境被破坏、海水被污染、生物链严重失衡等, 需要法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来规范养殖行业,严格禁 止养殖密度过大,坚决防治养殖疾病等,建立商标准人 工养殖场;同时重视生物入侵,越来越多的生物入侵案 例,惨痛的表明同样是破坏生态的重大因素,这些问题 的逐渐凸现,迫切的需要用法律手段进行制约。 3.2.2海洋的经济价值与海洋的生态价值相比后 者更应得到重视。在取得经济价值的同时,而损害生态 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应当完善、强化、细化相关法律法 规,制定完善的补偿制度,海洋环境生态保护区的建设 制度,所有的海洋经济行为都应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 保存好生态环境,保持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品类多样性的 生态环境。 3.2.3持续加大海洋执法监督力度。制定的法律能 否保护海洋环境,关键就是要执法必严,如执法监督力 度不够,就会导致其形同虚设变成一纸空文,而且还应 该有完善的处罚措施,使触碰法律的自然人、法人心生 畏惧,法律所赋予的责任、义务,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4结语 我国现已进入经济改革的深水区,社会发展的 战略机遇期,使得资源环境的约束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更 加显现。为突破陆地资源环境短缺的瓶颈,保护海洋环 境,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显得极为重要,要使其具 有更为广阔的前景,就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不谋万 世者不足以谋一时的眼光看待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统筹 兼顾,合理布局,科学谋划,构筑蓝色的海岸生态屏 障,树立海洋道德意识、海洋文化意识、提高蓝色国土 意识,促进文化强国、海洋强国建设。 参考文献 【11 刘伊娜.浅析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fA】. 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论文集fc1.2014. 【21马凤媛.我国海洋强国战略视角下的海洋环境保护 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f3】李守俊.简述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与相关对 策分析Ⅲ.知识经济,2011,(24). (责任编辑: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