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案例二 财务管理目标演进最新的

案例二 财务管理目标演进最新的

来源:百家汽车网


案例二 财务管理目标演进 ————MT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

分析要点

1.MT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演进过程。

MT公司在四十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六十至七十年代,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时期,长期固守着产品经济模式,在这种产品经济模式下,人们不承认产品(特别是生产资料的产品)是商品。因为企业生产所需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全由国家统配,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又由国家统购包销。作为企业,只要完成国家下达的产量、品种计划即可。企业领导人职位的升迁、职工个人利益的多少,均由完成的产值计划指标的程度来决定,这就决定了企业必然要把产值作为生产经营的主要目标,把追求产值最大化当作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另外,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下,企业只作为国家机关的附庸.没有自主经营、财务自理的责任、权力和利益。企业没有作为理财主体,而是依附于国家,当然也不会产生追求企业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压力和动力,这就抹煞了企业的个性,只好用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代替企业的理财目标。

第二阶段:是八十年代,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从高度集中的产品经济转向商品经济,企业的经营权限不断扩大,企业的经济利益得到确认,这使得企业不得不关心市场、关心利润。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国家把利润作为考核企业经营情况的首要指标,把企业职工的经济利益同企业实现利润的多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也使得利润逐步成为企业运行的主要目标。

第三阶段:是九十年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股份制企业普遍产生,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日益出现分离。资金市场的作用是将市场上资金所有者手中的资金集中起来,按照一定经济标准进行分配,再将资金集中到资金使用者手中。在风险相同的情况下,资金流向风险较小的单位。由此,在资金市场上,预期报酬和预期风险之间的关系,决定着资金的流向,引导着每个资金所有者(潜在的股东)将资金投向报酬高、风险低的最有希望的资金使用者手中,从而使资金所有者获得最大财富。这样,从整个社会来讲,社会财富也会最大限度地增加。因而,财富最大化目标既有利于业主(股东),也有利于整个社会。

在股份制经济条件下,资金所有者将资金投于股票,其本人成为股东,其财产就体现在股票这种虚拟资本上。股东的财产价值不是股票的票面价值,而是股票的市场价格,即股票市价。所以,在股份制经济条件下,财富最大化目标可以进一步演变成股票市场价格最大这一目标。

第四阶段:是现在,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观点,体现了对经济效益的深层次认识,它是现代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这一定义看似简单,实际包括丰富的内含,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满足各方利益关系。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将风险在企业可以承担的范围之内; (2)创造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协调关系;努力培养安定性股东; (3)关心本企业职工利益,创造优美和谐的工作环境;

(4)不断加强与债权人的联系,重大财务决策请债权人参加讨论,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

(5)关心客户的利益,在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上有较高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满足顾客的要求,以便保持销售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 (6)讲求信誉,注意企业形象的宣传;

(7)关心的变化,努力争取参与制定的有关活动,以便争取出现对自己有利的法规,但一旦立法颁布实施,不管是否对自己有利,都会严格执行。 2.财务目标具有性特征。

(1)财务管理目标具有相对稳定性。随着宏观经济和企业经营方式的变化,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和深化,财务管理目标也可能发生变化。但是,宏观经济和企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是渐进的,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才会产生质变;人们的认识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后,也需要有一个达成共识、为人所普遍接受的过程。因此,财务管理目标作为人们对客观规律性的一种概括,总的说来是相对稳定的。

(2)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可操作性。财务管理目标是实行财务目标管理的前提,它要能够起到组织动员的作用,要能够据以制定经济指标并进行分解,

实现职工的自我控制,进行科学的考核,这样,财务管理目标就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具体说来包括:可以计量。可以追溯。可以控制。

(3)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层次性。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这个系统顺利运行的前提条件,同时它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各种各样的理财目标构成了一个网络,这个网络反映着各个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财务管理目标其所以有层次性,是由企业财务管理内容和方法的多样性以及它们相互关系上的层次性决定的。

3.各种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点及其局限性。 产值最大化目标局限性:

1.只讲产值,不讲效益。在产值目标的支配下,有些投入的新增产值小于新增成本,造成亏损,减少利润,但因为能增加产值,企业仍愿意增加投入。

2.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追求总产值最大化决定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只重视数量而轻视产品质量和花色品种,因为提高产品质量、试制新产品都会妨碍产值的增加。

3.只抓生产,不抓销售。在总产值目标的驱动下,企业只重视增加产值,而不管产品是否能销售出去。因此,往往出现“工业报喜,商业报忧”的情况。

4.只重投入,不重挖潜。总产值最大化目标还决定了企业只重视投入,进行外延扩大再生产,而不重视挖掘潜力,更新改造旧设备,进行内含扩大再生产。因为更新改造容易对目前产值的生产产生不利影响,也不能大量增产。相反,采用粗放式,大量投入则往往使产值指标易于完成。由于总产值最大化目标存在上述缺点,因此,把总产值最大化当作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不符合财务活动规律的,这只是一种误识。 利润最大化目标优点:

在西方经济理论中是根深蒂固的。西方经济学家都是以利润最大化这一概念来分析和评价企业行为和业绩的。从传统的观点来看,企业是一种经济机构,衡量其工作效率的公认指标是利润。因此,假定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财务目标似乎是合理的。这是因为:

1.人类进行任何活动,都是为了创造剩余产品,而剩余产品的多少可以用利润的多少来衡量。因此,可以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目标。

2.在自由竞争的资本市场中,资本的使用最终将属于获利最大的企业。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获得资本的最有利条件。取得了资本,也就等于取得了各种经济资源(劳动资

料与劳动力)的支配权。因此,利润最大化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3.企业通过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可以使整个社会的财富实现极大化。 利润最大化目标局限性:

1.利润最大化的概念含糊不清。它指的是短期利润还是长期利润?是税前利润还是税后利润?是经营的总利润还是支付给股东的利润?这些都不明确。

2.利润最大化没能区分不同时期的报酬,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如10年后获得利润10000元,与5年内每年获得1500元,哪个更为理想。对此,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目标没有加以区分。

3.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风险问题。一般而言,报酬越高,风险越大。追求最大利润,有时会增加企业的风险,但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不考虑企业风险的大小。

4.利润最大化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行为。如忽视产品开发、人才开发、生产安全、技术装备水平、生活福利设施、履行社会责任等。 财富最大化目标优点:

1.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考虑了风险因素,因为风险的高低,会对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2.股东财富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响股票价格,预期未来的利润对企业股票价格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3.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 财富最大化目标局限性:

1.它只适合上市公司,对非上市公司则很难适用;

2.它只强调股东的利益,而对企业其他关系人的利益重视不够;

3.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并非都是公司所能控制的,把不可控因素引入理财目标是不合理的。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优点:

1.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并用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了计量。 2.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科学地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联系。

3.企业价值最大化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响企业的价值,预期未来的利润对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局限性:

1.企业价值过于理论化,不易操作。 2.不易确定非股票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