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沥青砼路面方案

沥青砼路面方案

来源:百家汽车网


1、工程概况 1.1、概况

道路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桩号为防K2+101.7~K6+574.76,全长4473米,路面宽度为5~9.3米。道路设计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20cm、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为10cm,分两层施工,用摊铺机摊铺,压路机碾压、成型。我施工段路面施工采用集中拌料的施工方法,加强对施工中的材料、施工技术、质量、安全要素的控制,以达到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 1.2、主要工程量 项目名称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厚4cm) 中粒式沥青砼AC-16(厚6cm) 乳化沥青PA-2 乳化沥青PA-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20cm) C15砼路缘石 C15护坡混凝土 2、编制依据

2.1、《岸防洪堤改建段平面图》; 2.2、《岸防洪堤改建段纵剖面图》; 2.3、《岸防洪堤改建段横剖面图》;

2.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 1 -

单位 m2 m2 m2 m2 m3 m3 m3 清单工程量 20821 20821 20821 20821 41 401 复核工程量 23493.5 23493.5 23493.5 23493.5 4699 401 980 2.5、《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 2.6、《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2.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2.8、《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 2.9、《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2.10、相关设计通知 3、施工分析

3.1、路面工程施工分析

根据施工总进度要求,应该在面板混凝土工程完后工开始施工,于2012年5月30前完成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因工程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随机安排施工。

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顺序为路面填筑、路缘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

沥青混凝土路面采用摊铺机摊铺,压路机碾压、成型。沥青混凝土水平运输采用自卸车运输。 3.2、路面工程施工强度分析

岸防洪堤工程路面工程计划自2012年7月1日开始,至2012年9月15日结束,总工期为77天。按照路缘石、C15护坡混凝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依次开工,路缘石及C15护坡混凝土完工日期为2012年8月5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完工日期为2012年9月1日、沥青混凝土路面完工日期为2012年9月15日。

本工程C15路缘石为401 m3、C15护坡混凝土为980 m3、水泥稳

- 2 -

定碎石基层工程量为4699m3、沥青混凝土路面为23493.5m2。施工时段安排如下:

路缘石及护坡混凝土:2012年7月1日至2012年8月5日共36天,混凝土浇筑工程量为1381m3,日均混凝土浇筑量为38m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12年8月6日至2012年8月31日共26天(含准备期7天、养护期7天,实际施工期为12天),水稳层工程量为4699m3,日均混凝土浇筑量为392m3。

沥青混凝土路面:2012年9月1日至2012年9月15日共15天,混凝土方量为23493.5m2,日均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量为1566m2。 3.3、拌合及运输设备分析 3.3.1、混凝土路缘石及护坡混凝土

采用现有的HZS50型拌合站拌制成品混凝土,由混凝土搅拌车运输至施工现场。

3.3.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采用现有的HZS50型拌合站作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拌制场,根据施工计划日均浇筑量为294m3,完全能够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运输拟采用20t自卸汽车运输。 3.3.3、沥青混凝土热拌场

因施工现场附近无可用地来建设沥青混凝土热拌场,我部通过对周边进行踏勘,选定位于夹江县三宝镇四川路桥的沥青砼热拌场作为沥青砼拌制场,拌合场距施工现场52km。

根据施工计划日均摊铺面积为1566m2,重量约为373t;高峰强

- 3 -

度约为4698 m2,重量约为1119t,约占拌合系统理论日均生产能力的30%。完全能够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沥青混凝土运输拟采用25t自卸汽车运输,在自卸汽车车厢内采用保湿板,并加盖保湿布。保证沥青混凝土运输至施工现场时能够达到温度要求。 4、原材料 4.1、沥青

沥青材料应为道路石油沥青、乳化沥青、液体石油沥青、煤沥青、改性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等,沥青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每一批沥青材料都应有厂家的技术标准、试验分析证明书,并说明装运数量、装运日期、定货数量等,提交监理人审核。进场沥青应符合《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的规定 4.1.1、道路石油沥青选择 道路石油沥青的适用范围如下表:

道路石油沥青的适用范围

沥青等级 适用范围 A级沥青 各个等级的公路,适用于任何场合和层次。 B级沥青 ①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下面层及以下的层次,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各个层次; ②用作改性沥青、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稀释沥青的基质沥青。 C级沥青 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的各个层次。 本工程公路属于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投标及方案报送时按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考虑选择C级沥青,因电站工期调整发生变化,路面计划在汛期内完成,下个枯期将会有大量载重车辆、大件运输车辆、

- 4 -

砂石运输车辆从堤顶通过,C级沥青无法满足施工通行要求,调整为A级。

为保证本工程枯期运输及路面通行质量要求,我部根据现场情况的变化决定将C级沥青调整为A级沥青,确定沥青为韩国SK 70#A级重交道路石油沥青,具体检测参数如下。

韩国SK 70#A级重交道路石油沥青技术参数 检测项目 针入度(100g 5s 25oc)(0.1mm) 针入度指数PI值 软化点(环球法)(oc) 延度(5cm/min.10oc)(cm) 延度(5cm/min.15oc)(cm) 闪点(oc) 溶解度 (%) 蜡含量(蒸馏法) (%) 动力粘度(60 oc) (pa.s) 密度(15oc) (g/cm3) 质量损失 (%) 针入度比(25 oc) (%) 延度(5cm/min.10oc)(cm) 4.2、集料

4.2.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表6.1.6-2水稳层集料级配要求见下表:

层位

技术要求 60~80 1.0~-1.5 ≥46 ≥15 ≥100 ≥260 ≥99.5 ≤2.0 ≥180 实测记录 ≤±0.8 ≥61 ≥6 检测结果 73.5 -1.02 48.4 48.6 >100 330 99.8 1.4 195 1.03 0.13 75 8.9 检测方法 T0604 T0604 T0606 T0605 T0605 T0611 T0607 T0615 T0620 T0603 T0609 T0604 T0605 TF0T后残留物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 5 -

31.5 基层 100 19 9.5 4.75 2.36 0.6 0.075 68~86 38~58 22~32 16~28 8~15 0~3 通过乐山市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对甲供砂石料筛分掺配结果分析,甲供砂石料无法达到规范级配要求(详见试验报告),需外购。 4.2.2、沥青混凝土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沥青混凝土集料级配要求为见下表:

级配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中粒76-960-834-620-413-3AC-16 100 90-100 9-26 7-18 5-14 4-8 式 2 0 2 8 6 细粒AC-13 式 90-168-838-624-515-310-2100 7-20 5-15 4-8 00 5 8 0 8 8 通过乐山市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对甲供砂石料筛分掺配结果分析,甲供砂石料无法达到规范沥青混凝土掺配级配要求(详见试验报告),且甲供砂石料距离沥青混凝土拌合场较远,运输成本高,我部拟外购砂石料用于沥青混凝土。 4.3、填料

填料按规范技术要求见下表

·项 目 单 位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其他等级公路 3试验方法 T 0352 T 0103烘干法 T 0351 T 0353 T 0354 表观相对密度 不小于 t/m 含水量 不大于 粒度范围 <0.6mm <0.15mm <0.075mm 外观 亲水系数 塑性指数

2.50 1 100 90~100 75~100 <1 <4 - 6 -

2.45 1 100 90~100 70~100 % % % % 无团粒结块 加热安定性 实测记录 T 0355 沥青混凝土所用填料因本工程甲供材料无符合规范料,拟外购。 4.4、水泥

根据规范要求,路缘石及护坡混凝土、水泥稳定碎厂基层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均可,宜选用初凝时间3小时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的32.5级水泥,本工程选用由业主提供的P.032.5水泥。 5、施工工艺 5.1、路面填筑 5.1.1、路面填筑维护

本工程堤顶路面砂卵石填筑于5月完成,围堰道路在5.1、5.12洪水时被冲毁,无法使用,使本工程无堤顶道路断道施工临时替代路,须协调断道后方可进行水稳层等施工,同时因抢险需要,暂停一切施工。

填筑完成的堤顶道路作为5.1洪水抢险主通道使用,大量重型车辆通过堤顶,造成堤顶砂卵石填筑路面遭到破坏,对此我部配置有2m3CAT挖掘机、ZL50装载机、23t压路机、25t自卸车各1台及时对破损路面进行修复。

抢险结束后,我部于6月恢复施工,因本地进入雨季,路面长期遭受雨水冲刷损毁严重,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前,需要进行常态化维护。

5.1.2、护坡混凝土边坡修整

- 7 -

为保证路面填筑质量,我部在砂卵石填筑施工过程中,采用超填削坡的工艺施工。首先填筑至原堤顶路面路基边线,并按碾压技术要求碾压密实;再按设计的1:1.5坡比要求开挖削坡,削坡完成后人工平整,蛙夯机夯实。通过上述工艺以保证路面填筑达到设计质量要求。

5.2、路缘石及护坡混凝土 5.2.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程序为:测量放样→基础面清理→自检→监理工程师验收→模板支立与加固→分缝泡沫板安装→砼浇筑→模板拆除→砼养护 5.2.2、测量放样

测量人员根据施工图纸放出路缘石及护坡混凝土顶、底高程、座标,交给现场技术员,现场组织机械、人员进行开挖平整。 5.2.3、基础面处理

机械设备开挖完成后,现场组织人员将基础面的杂物、杂草、积水等清理干净,振捣密实,经自检合格后,报项目部质检部门验收,最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5.2.4、模板支立与加固

路缘石及护坡混凝土采用木模板,模板由5t载重车运输至施工现场,现场拼装成形。路缘石及护坡混凝土分路缘石和护坡混凝土两期浇筑,路缘石混凝土模板支立时,利用基础面打锚筋作为架立,将模板安装到位,采用紧线钳及时固定,模板必须稳固、平直、不变形、不错位。路缘石混凝土浇筑时预埋锚筋作为护坡混凝土模板固定使

- 8 -

用。护坡混凝土利用路缘石混凝土预埋锚筋加固,设支撑木方和斜拉筋固定整体模板。

模板安装过程中,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模板变形和倾覆,模板内采用预制混凝土块作为变形支撑,模板外侧采用木方绑扎支撑,并用木方牢固地顶在锚筋上,以确保模板的整休稳定性、刚度和强度。

5.2.5、分缝泡沫板安装

分缝泡沫板安装时固定牢靠,保证其在混凝土中的位置正确。 5.7.6、混凝土浇筑措施

路缘石及护坡混凝土按照设计要求每20米设一结构缝,浇筑时分2期进行浇筑,路缘石混凝土浇筑采用8m3的罐车运输,直接入仓,人工平仓振捣。护坡混凝土采用采用8m3的罐车运输,人工挑运入仓。

路缘石及护坡混凝土浇筑人工振捣平仓,采用Φ50型软轴振捣棒分层平仓振捣。浇筑时要随浇随平,不得堆积。平仓振捣工作严格按操作程序及规范要求执行,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开始泛浆为准。要避免产生过振、漏振现象。靠近分缝泡沫板的部位要小心操作,防止泡沫板变形。振捣时注意对模板的保护。 5.2.7、混凝土养护

采用洒水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6~18h内开始进行,混凝土应连续养护少于14天,养护期内始终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

早期混凝土表面采用经常保持水饱和的覆盖物进行遮盖。所有混凝土工程在最终验收之前,都加以维护和保护。浇筑块的棱角和突出

- 9 -

部分加强保护。

5.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5.3.1、基础面处理

因基础面长期受超载车辆碾压、雨水冲刷,在施工前需对基础面进行处理。首先采用平地机对路面平整一次,基础面大的坑洞采用级配填筑料修补碾压,小型无法用碎石料填补的部位使用水稳料进行修补。

5.3.2、水稳层雨季保护

因施工期为雨季,在施工过程中需充分考虑雨水对水稳层质量的影响,大雨时严禁施工。

为防止雨水对新浇筑水稳层冲刷,在水稳层碾压完成后,立即使用塑料薄膜覆盖,晴天时揭开薄膜采用洒水车洒水养护。直至养护期结束,沥青混凝土铺筑。

5.3.3、其余施工措施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5.4、沥青混凝土

5.4.1、沥青混凝土运输及保湿

因本工程的沥青混凝土拌合站位于夹江县三宝镇,距离施工现场52km,沥青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保温及其重要,我部拟采取以下措施保证沥青混凝土温度。

在施工时沥青混凝土运输拟采用20t自卸汽车运输,在自卸汽车车厢内采用保温板,并加盖保温布。确保沥青混凝土运输至施工现场时能够达到温度要求。

- 10 -

5.4.2、其余施工措施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6、施工工期安排

岸防洪堤工程路面工程计划自2012年7月1日开始,至2012年9月10日结束,总工期为72天。按照路缘石、C15护坡混凝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依次开工,路缘石及C15护坡混凝土完工日期为2012年7月31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完工日期为2012年8月26日、沥青混凝土路面完工日期为2012年9月15日。

因本工程施工时段为雨季,在总工期中考虑下雨影响工期15天。 6.1、路缘石及护坡混凝土

路缘石及护坡混凝土:2012年7月1日至2012年8月5日共36天。

6.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12年8月6日至2012年8月31日共26天(含准备期7天、养护期7天,实际施工期为12天) 6.3、沥青混凝土路面

沥青混凝土路面:2012年9月1日至2012年9月15日共15天。 7、附件

7.1、水泥稳定类集料筛分试验报告 7.2、水泥稳定类集料掺配试验报告 7.3、沥青混凝土类集料掺配试验报告

- 1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