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来源:百家汽车网
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2)正确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水泥用量适当,并符合规范最小单位水泥用量和最大单位水泥用量的规定。

3)混凝土拌和物搅拌时间要充分,确保混合均匀。 4)严格按照规定制备和养生混凝土试件,保证试件质量。 四、混凝土表面开裂 1、形成原因

1)混凝土内部应力超过了其抗拉强度。 2)混凝土表面干燥过快或过慢。 3)混凝土表面未进行养护或养护不当。 2、防治措施

1)采用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和合理的施工工艺,保证混凝土内部应力不超过其抗拉强度。

2)混凝土表面保持适当的湿度,避免过快或过慢的干燥。 3)混凝土表面进行养护,保持湿润状态,避免出现龟裂现象。

五、混凝土表面起砂、起灰 1、形成原因

1)混凝土表面养护不当,导致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 2)混凝土表面使用不当的养护材料或方法。 2、防治措施

1)混凝土表面养护要及时、充分,避免水分蒸发过快。 2)采用合适的养护材料和方法,保证混凝土表面质量。 1.确保混凝土原材料质量

在混凝土施工前,必须确保原材料的质量。水泥必须有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储存期不应超过3个月,散装水泥须置于水泥筒仓内。砂石料场地要平整、坚实、清洁,防止杂物混入。外加剂应如同水泥一样保管,特别是粉状外加剂要防止受潮。

2.严格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比例配制,并使用严格计量装置进行标定和使用。要严格监测集料含水率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3.严格监督拌和物拌制

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要严格监督拌和物的拌制,保证强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同时,按规范要求的取样频率和试件制

作方法制备试件,并加强对试件的保管与养生。如果对试件的强度以及对于面板强度的代表性有怀疑,可在现场锯切面板,采取实样或者采用无破损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和分析判断。

4.拌和物色差大

混凝土拌和物的色差可能由于不同品牌水泥混用,或搅拌时间不够而导致。为防止色差,应根据配合比与阶段工程量,选择水泥品质稳定、产量大的供应单位。严格监督,不同品牌的水泥不得混用。同时,应根据拌和机的种类、容量以及拌和物的情况,保证适当的搅拌时间,使拌合物质量稳定,色泽均匀。不得为赶进度而少拌。

5.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 1)早期收缩裂缝的防治

早期收缩裂缝有两种,一种是产生于混凝土塑性状态时的“塑裂”,另一种是由剧烈的温度、湿度变化引起收缩、裂缝的“缩裂”。为防止早期收缩裂缝,应缩小温度差、湿度差,抑制收缩,保证混凝土自身强度,有效抵制收缩应力,并及时锯缝,诱导裂缝在接缝位展开。

2)横向裂缝的防治

横向裂缝主要由混凝土路面横缩缝切缝不及时、切缝深度过浅以及混凝土面板厚度与强度不足等因素引起。为防止横向裂缝,应及时切缝,形成诱导裂缝的“弱断面”,避免在块板中产生不规则横裂。

混凝土路面基础软弱,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尤其是在穿越河沟处、填挖断面相交处、新老路基交界处、石方路基与土方路基交界处、构造物附近压实机械难以施工处、路基及基层排水不良处、板块底部脱空处等地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严格掌握切缝时间,保证切缝深度;按规范规定保证混凝土面板的厚度以及板块尺寸,不使其过长或过宽;保证混凝土符合设计的强度要求;先用水稳定性好的石灰或水泥稳定基层甚至强度等级较低的混凝土基层;对于基础软弱易产生不均匀沉降的路段,可以设置钢筋网加强面板,同时做好排水设计,保证地面水、地下水不会对路面各结构层造成侵蚀破坏;保证接缝的封缝质量,接缝处入渗水量。

纵向裂缝的形成原因主要有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基础水稳定性不好、面板强度、厚度及基础强度不足等。为了防止纵向裂缝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填方路基应分层填筑、辗

压,保证均匀、密实;新旧路基界面处应设置台阶或格栅,防止相对滑移;河沟地段应清除淤泥,并严格压实回填料,视情况还可考虑在沟槽上口的30~50cm部回填半刚性基础材料,以减少沉降;在上述地段应采用半刚性基层,并适当增加基层厚度;拓宽路段填筑土基,其土基的强度、回弹横量应略高于旧路基;基层施工应尽可能保证有一定厚度的半刚性基层能全幅铺筑;保证面板的强度、厚度和基础的质量;保证封缝的质量,接缝处入渗水量。

检查井、集水井周围裂缝的形成原因主要是面板设井使混凝土板截面减小,同时面板中存在孔穴,导致应力集中,增加了井的周边特别是转角处的应力;使用过程中,由于井体与面板的不均匀沉降,使板体产生附加应力;井周边的混凝土面所受的综合疲劳应力大于面板的设计抗折强度而产生裂缝。为了防止检查井、集水井周围裂缝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井周边采用加强措施,如设置钢筋网等;保证面板的强度、厚度和基础的质量;保证封缝的质量,接缝处入渗水量。

2、防治措施

为了防止混凝土路面出现裂缝,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布置井的位置,尽可能骑在横缝上,并确保井距混凝土板的边缘宜大于或等于1m。如果井距较小,可以将井上的板块扩大至板边,这样可以缓解裂缝的形成。

2)加强井基础和结构的加固,回填土要密实稳定,以保证井及周边不易沉降,减少附加应力。

3)在混凝土路面中的雨水口及各种检查井应设置胀缝与混凝土板完全隔开,并在其周围加设防裂钢筋。防裂钢筋采用4根直径10mm或12mm的钢筋,并用箍筋箍成“钢筋笼”,置于井的周边。

4)将井周围的混凝土板块做成钢筋混凝土板或钢筋纤维混凝土板,以有效地抑制混凝土板裂缝或控制裂缝张开宽度。

五、角隅断裂

1、形成原因

角隅断裂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角隅处于纵横交叉处,容易产生唧泥,形成板底脱空,导致角隅应力增大,产生断裂。

2)基础在行车荷载与水的综合作用下,细颗粒容易流失,并产生塑性变形积累,使角隅应力逐渐递增,导致断裂。

3)胀缝往往位于端模板处,拆模时容易损伤,成为隐患,导致断裂。

2、防治措施

为了预防角隅断裂,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保证接缝的封缝质量,减少或抑制接缝处渗水。

2)采用水稳定性好的抗冲刷的材料铺筑基层,以减少冲刷与塑性变形和变形积累。

3)混凝土路面拆模与振捣时要仔细,防止角隅损伤并振捣密实。

4)严格按照新的设计和施工技术细则(JFGD40-2011和JTG F30-2014)的规定设胀缝补强钢筋支架,不仅是连续施工胀缝的需要,而且是胀缝两侧增强抗拉强度,抵抗胀缝处拉应力破坏所必需的。

六、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

1、形成原因

混凝土路面出现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碱-集料反应产生的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内部的碱和碱活性集料经若干所化学反应,生成物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吸水膨胀,导致裂缝。

2)钢筋锈蚀产生的裂缝是由于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太薄或混凝土抗渗性差,导致外界有害离子侵入混凝土内部,使钢筋锈蚀、膨胀,导致混凝土开裂。

3)混凝土中铝酸三钙受硫酸盐侵蚀,产生难溶而体积增大的反应物,使混凝土裂缝。

4)水泥中游离CaO过多,在混凝土硬化后,继续水化,发生固相体积增大,使混凝土崩裂。

2、防治措施

为了防止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集料的碱活性检验,禁止使用有碱集料反应的集料,使用低碱水泥,控制外加剂的含碱量,应用活性掺合料以抑制碱-集料反应。

2)增加混凝土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对钢筋涂刷防腐蚀涂料。混凝土采用级配良好的粗集料,低水灰比,以增加混凝土密实度,提高抗渗性,减少水分渗入。

1、形成原因

1)混凝土路面在高温季节,由于温度升高,混凝土膨胀,形成拱胀缝。

2)路面在低温季节,由于温度下降,混凝土收缩,形成拱胀缝。

2、防治措施

1)在设计阶段,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混凝土材料的特性,合理设置胀缩缝和拱胀缝的位置和宽度。

2)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和切割,确保胀缩缝和拱胀缝的质量。

3)在日常维护中,应及时检查和维修胀缩缝和拱胀缝,防止其损坏和失效。

4)在特殊情况下,如高温季节,可以采用降温措施,如喷水等,以减少混凝土膨胀和拱胀缝的形成。

1、形成原因

路面拱起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胀缝不贯通、传力杆失效、长胀缝混凝土路面在弯道、坡度变化处容易发生纵向压屈失稳、长胀缝路面撒胀与施工季节、连续铺筑长度、面板与基层之间的摩阻力等因素有关、基层中存在生石灰及不稳定的废渣也会遇水膨胀而导致路面拱胀。

2、防治措施

为了防止路面拱起,需要保证胀缝(缩缝)的封缝质量和胀缝贯通,保证传力杆的工程质量,胀缝设置长度要考虑当地气候条件、施工季节、板厚、基层和平面、纵断面情况,并结合当地实践经验和规范的规定确定。一旦发现拱起,应立即锯切拱起部位板体,锯切宽度约为1~2m,全深度切割挖除,这样可释放导致拱起的能量,板体即可平稳回归至原有位置,然后可重新铺筑等厚度、等强度的钢筋混凝土板。如顺基层不稳定而产生拱胀,可根据情况,置换基层,重新铺筑混凝土板块并相应地重做接缝。

关于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和粗糙度,不合格的原因包括面板施工经最终饰面凝固成型后的平整度没有达到要求、板面起砂、露石、有孔穴、面板裂缝、断裂、接缝处裂缝、碎裂、错台、拱胀、混凝土路面与结构物毗连处沉降差、刚度差过大等。

为了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需要保证模板支设稳固,接头严密平顺,模板的位置和高程测设准确,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面板,保证面板平整度符合要求,制备拌和物时注意防止水灰比过大、砂率过大等问题,基层应坚石平整,易采用耐冲刷、侵蚀的整体形基层,即结合料稳定的半钢性基层,甚至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基层。

6.处理面板断裂、接缝损坏、胀缝失效、拱胀等问题的方法,请参考前面的内容。

7.为了避免胀缝或“自由端(与沥青路相接处)附近横向缩缝推移张开影响板与板之间的传荷能力和平整度,在特重和重交通公路、收费广场应设置传力杆。在其他各级公路上,在邻近胀缝或自由端的三条缩缝内也应加设传力杆。

8.对于桥头高填土路段和软土地基,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来控制工后沉降。可以采用分层填土碾压密实或间隔填土(在土含水量较高且赶进度时)碾压密实的方法。如果桥梁纵坡较大且地形适合,也可以考虑以“桥”代“路”,稍微增加桥长以压低填土高度。此外,还可以在桥头高填土路段设置钢筋混凝土搭板,或在边缘铺设渡路面或沥青路面。

1.粗糙度不合格的形成原因包括混凝土砂率偏大、路面表层水泥砂浆较厚、砂偏细、质地偏软易磨损,混凝土坍落度及水泥用量偏大,混凝土的石料磨光值低,饰面施工时抹面过光,又未采取拉毛、滚槽、压槽或硬后再硬刻槽等措施,完工后路面抗滑构造深度过浅,不符合要求,以及路面交通繁重,使用时间较长,原有抗滑构造被磨损、磨光。

2.防治措施包括严格按规范要求、配合比设计要求,把好原材料进料关、混凝土拌和物制备关,或路用商品混凝土的选厂关、监督与验收关。严格按施工操作规程操作,做好混凝土路面铺筑、饰面工作,保证完工后的混凝土路面牢固、平坦、耐磨和具有粗糙的、有足够深度的抗滑构造。混凝土路面平整度与粗糙度密切相关,必须有全面的观点,使二者相辅相成。对于混凝土路面施工诸环节,必须统筹兼顾,通力合作。如果新路面或者老路面抗滑力不足(抗滑深度不够),可以采用硬刻槽办法,使用专用混凝土刻槽机进行硬刻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