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武术教学方法新探

武术教学方法新探

来源:百家汽车网
搏击・武术科学 2009年12月 第6卷 第12期 【武术教学研究】 武术教学方法新探 朱清华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山西太原030001) 摘 要:武术教学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武术课的教学中,必须注重技 击练习,强化武术文化传承,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武术教学 技击 文化 方法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09)12—0056__02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中华民族身体文化的一个突出 如:在讲解形神拳歇步冲拳,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 表现,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它民族身体文化的一种代表 和震脚提膝上冲拳这一组动作时,歇步冲拳教学,第一步:左手 性的存在方式。武术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属性,是中国人典型的 胸前划弧用来化解对方向头部或胸部进攻的左拳,同时左腿后 特征之一,也是外国人观察中国、体验中国的一个重要领域。” 插;第二步:右手划弧下按或抓住对方攻来的右拳;第三步:突然 而当前的武术教学,“尽管武术早在1916年就开始进入学校,不 下蹲呈歇步,用左拳功打对方的腹部或裆部,右手回收至腰问。 同时间又不断地编入大纲、列入课程、制定教材,但时至今日却 三步完成歇步冲拳的动作。两人一组边模仿边练习,很快就可以 在学校中并没有实现根本的普及,甚至在许多学校‘名存实 记住动作的路线。 亡”’。据调查。目前大多数中小学的武术课基本是徒有虚名,甚 提膝穿掌教学,左手握对方攻来之拳回收或下拉,然后突然 至一些学校的负责人明确表态武术课可以取消。学校武术是武 向左后转180度,用右手直插对方的咽喉;同时提膝快捷,插步、 术存活和发展的重要场所,“抓住了学校武术的教育,就等于抓 穿掌腿要快,向下踩对方的膝部或者下潜抱对方的腿起身摔或 住了武术的未来。”只有改革学校武术,使学校武术教学尽快改 上步前移挑裆,手臂贴身划立圆,完成仆步穿掌呈虚步挑掌。 变现状,才能真正地把中宣部、教育部于2004年3月30日联合 震脚提膝上冲拳教学,第一步,踩对方的脚尖,同时将右拳 制定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所规 收到腰间;第二步,左掌向下按压或抓住对方的进攻的拳,然后 定的“体育课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落到实处。 用右拳直接向上攻打对方的下颚;同时提膝防守对方的腿部进 1 利用假设“技击”提高学生习武兴趣 攻。 攻防技击乃武术的本质或灵魂。“在武术漫长的发展历程 这样的教学方法强化了对抗练习,深化了学生对武术攻防 中,几乎所有的武学大家以及有关研究活动,都是在研究武术的 技击的理解,学生通过总结后后发现,形神拳中很多动作,都是 一招一式是如何应用于‘打’,以提高进攻和防守的能力为根本 先防守后进攻,无形中让学生产生了疑问,武术到底是什么?从 的出发点,即使是所创编的高度程式化的套路也是如此。套路是 而对武术文化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为了方便于传授、记忆和习练,将实践中的具有技击性的动作筛 2 注重武术文化传承。塑造“和谐”发展内核 选、加工、改编而成。对技艺的掌握和习练,其目的在于实用,其 2009年2月17日,在对毛里求斯进行国家访 结果必须要满足于实战的要求。”如王岗教授所讲:“武术套路, 问时做出“学习武术,一可以健身,二可以了解中国文化”的科学 作为中国武术文化的灵魂,也是中国武术区别于其它世界武技 论断。“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是通过形象的肢体语言 的特殊的身体语言的表现形式。…“技击是武术的本质特征’是 传递着一个文明古国千年不灭的文化脉络;因为,学习中国武术 一个依附和假如的论断。武术套路是中国武术得以继承和发展 就可以在世界的话语平台中找到自己的中国身份和中国立场。 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载体,而套路传承的价值则始终是依附于 在美国流传的‘不懂武术则不知中国人’的名言,应该说是一个 它的‘技击’价值来获得神秘感。” 很好的旁证。”在技击观上,不仅是形式上的套路演练,更重要的 套路教学是武术教学中主要内容。由于武术套路是由许多 是对从“形”到“化”,从“有”到“无”——技进乎道的深刻把握; 单个动作组成的,方向多变,动作左右不对称,路线复杂,且要求 它追求“以巧斗力”,而视“气力愤发”为下乘之技;在健身观上, 神形兼备,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普遍采用“边讲边示范,学生跟着 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而达到形体与精神的完美结合,强调以 练”的传统教学方法,轻动作攻防含义讲解,学生只是简单地模 “内”为主的内外兼修,而非西方体育那种外在的自我张扬;在审 仿老师的一招一式,却不知其所以然。教法单一,在教学中未能 美观上,并不刻念形架的规范,而追求一种“练神还虚”的神明之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改变此现状,须让学生 境。武术在提高技击能力的过程中,追求“技、身、性”的和谐统 明白,武术的“技击”是武术套路特有的表现形式,而武术的“练” 一,充分反映了武术积极进取、奋发自强的不屈精神。可以说,中 则是实现武术技击的重要过程,每一个套路动作都蕴涵其技击 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君子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在武术中 内涵。 得到了最为生动的体现。 在教学中,通过对具体动作的技击性的讲解和两人的模拟 “历经千百年的发展,武术在传统文化的襁褓中已发展成为 对抗练习,使学生不仅学会了动作,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动作的理 一种不折不扣的‘礼’文化,这种文化传统使武术不再只是一种 解和记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技艺的存在,而有许多道德教化的意义。”武德是武术文化价值 作者简介:朱清华(1975~),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56 系统中的根本结构,是中国武术文化教育的核心。中华武术把 “武德”当作是每个练武之人必须具备的品德。“武术历来十分重 视武德教育,强调练武以‘德’为先,将习武不为‘打’视之为武德 的追求。《少林戒约说》提出:‘习武者以强体魄为要旨,只要备以 自卫,切戒呈血之和,好勇斗狠’。苌家拳之《初学条目》规定:‘学 拳宜以德行为先,凡事恭敬谦逊,不与人争,方是正人君子。学拳 宜以涵养为本,举动间要平心气和,善气迎人。学拳宜作正大事 情,不可恃艺为非,以致损行败德,辱身丧命。’《太学》中曾提出: ‘明明德’、‘内外兼修’。‘内’即是指品性的修养,‘外’即是指技 艺的。”如形神拳第一个动作就是并步抱拳礼。抱拳礼左手 为掌,右手为拳,代表左文右武,左掌大拇指屈,表示我很谦虚, 请多多指教;左掌掩右拳,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节制勇武, 遵守武德;两臂屈圆代表五湖四海,以武会友,天下武林是一家。 术的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立如鸡、转如轮、 折如弓、缓如鹰、快如风、轻如叶、重如铁的重要技法和演练风 格,体现出武术的刚柔相济和动作的起伏变化。 音乐的伴奏下,学生很容易在练习中进行自我评判,提高练 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学生按照动作与音乐的结合程度,一步步 地不断去完善自己。在教学中,动作与音乐无法结合,动作不熟 练,无法完成套路动作为不及格;动作与音乐初步吻合,动作基 本正确为及格;动作与音乐基本吻合,动作基本正确为中等;动 作与音乐比较吻合,动作较为正确为良好;动作与音乐完美吻 合,动作正确优美为优秀。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练习的程 度,合理的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评判,并在练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 不足,不断地提升自己,感悟武术意境,从而提高武术意识,并在 点点的进步中产生武术练习所带来的成功感和武术学习的乐 一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武术最高境界是修身养性,高手 趣,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过招点到为止。强调习武者要“仁爱、守礼、忠诚、信义、谦让,以 在武术教学中,通过示范——讲解——技击体验——实战 求人际和谐练武与修身,习武与立人,品德与技艺的统一,把修 运用——武术意境的营造,使学生真正走近了武术,体验到武术 己养身看作立身处世,实现人价值的根本,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和 文化的魅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练武术了解和感悟 谐,处理人际关系时强调宽厚容忍,从而实现物质世界与精神世 中国文化,使学生养成了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了身心素质 界的平衡和谐。 的整体提高。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更趋向于合理的教学方式。 3 巧用音乐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武术意境” 武术追求的真谛是人对武术意境的理解,是对神韵的感悟, 参考文献: 是对心灵自身的调节。武术是“形”与“神”的统一,要求动作与节 【11邱丕相,马文国.武术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的当代意义[JJ. 奏的和谐。根据不同的拳种选择不同节奏和风格的音乐,来进行 体育文化导刊,2005(4). 辅助教学,使人与音乐融为一体,营造武术意境,通过音乐净化 【2]邱丕相,吉灿忠.对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武术发展的思考【Jl1_ 人的心灵,提高练习的兴趣,达到人与音乐紧密的完美结合,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 “人”“舞”合一。 [3】王岗,吴松.中国武术:一种理想化的技击艺术Ⅲ.体育 如:高中教材中的形神拳辅助音乐是充满爱国主义又振奋 文化导刊,2007(2). 人心的《霍元甲》主题曲。伴随乐曲的快慢直接引导学生展现武 On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Wushu Zhu Qinghua (Education SchooI of Taiyuan University,Taiyuan Shanxi 030001) Abstract:It is an important way of Wushu teaching for improving students’body qualiW and promoting their all—round development.In Wushu class teaching,we should pay attention on skiH teaching,strengthen the inherit of Wushu culture and we should use all kinds of teaching methods flexibly to reach a better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Wushu teaching skiHs culture method (上接第38页) 育学院学报,2007(7). 参考文献: 【5】何建东.武术套路教学的现状分析【JJ.搏击・武术科学, [1]习云太.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 2007(4). [2】刘会宾.新中国武术发展部分特征研究 .河南大学硕士 f6】陈光玖.构建武术价值系统的理论研究fJ】.武汉体育学院 学位论文,2004. 学报,2008(3). [3】李永.中国武术研究推广的分析[cJ.第七届全国体育科 【7倜丽娟.第七届亚洲武术套路锦标赛整体技术发展现状分 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2004. 析f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4). 【4]解乒乒.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特点与社会功 ̄E[JI.武汉体 on the Current Conditions of Wushu Routines Development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Yang Yi (P.E.School of Sanxia University,Wanzhou Chongqing 404000)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routines affects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Chinese Wushu development.From the view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opular routines development,the paper studies the routines developing,teaching, competitions and compiling and other aspects,trie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conditions of Wushu routines development and ifnds some reform and innovating ways for Wushu routines development. Key words:Wushu routines current conditions of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