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楼 明 德 小 学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全卷100分,测试时间80分钟。)
学校: 姓名: 成绩: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zhù zhái xuǎn zã jūn yún sōu suǒ ( ) ( ) ( ) ( ) yǐn bì hãn jì suí yù ãr ān ( ) ( ) ( ) 二、辨字组词。(4分)
毫( ) 腊( ) 浑( ) 沸( ) 豪( ) 蜡( ) 辉( ) 佛( ) 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4分)
1、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zhuǎ zhǎo)子。 2、在朝(cháo zhāo)着阳光的堤(dī tí)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3、茎上长叶柄(bǐng bǐn)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四、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4分)
引人( )意 ( )有成( ) ( )遇而安 浩如( )海 不可( )议 应接不( ) 坐( )不安 山( )地( )五、选词填空。(6分) 突然 果然 居然 仍然
1、鸟的天堂里( )有许多鸟。 2、他来得很( )。
3、陈老师生病了,( )坚持给我们上课。
虽然„„但是„„ 如果„„就„„ 即使„„也„„ 1、屋子的内部( )没有什么布置,( )墙壁很光滑。
2、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 )感到疲劳,它( )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
3、( )你想取得好成绩,( )得刻苦学习。 六、智慧背囊(看看你的记忆力吧!)(8分) 1、雾锁山头山锁雾 2、绿水本无忧 _________ 为雪白头
3、《鸟的天堂》作者是 ,他们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 ,看到了 ;第二次是 ,看到了 。
4.《题西林壁》诗句中“缘”的意思是 。作者是 代诗人 , 其中“题”的意思是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 , 。”后两句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5.写一幅叠字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七、精彩回放(让美好的记忆再现,相信你能倒背如流!)(4分)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 , 。再近些,只见 ,形成一堵 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
1
如 ,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段话选自课文《 》。 八、默写古诗《游山西村》。(6分)
作者
诗中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告诉我们在绝境中不能灰心,要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必将充满光明与希望。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 认真阅读《爬山虎的脚》选段,按要求答题。(16分)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 )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 )
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 ),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 )。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跟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
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按课文内容填空。(3分)
2、“空隙”的“隙”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3分)
3、用“﹋﹋”划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这里把 比作 。(3分)
4、第三自然段作者简要地写出爬山虎爬墙的过程,用“——”划出有关句子,再用“△”标出表示爬山虎爬墙的过程的动作词。
我也能用上一些动词,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一段话。(最少用4个)(3分)
5、爬山虎长大的叶子有三个特点:一是 ,二是叶子的方向是 ,三是叶子在墙上铺得 ,既没有 ,也没有 。(3分)
6、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能这么细致地描写爬山虎的吗?(1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14分)
骆驼蓬
骆驼蓬,你是沙漠植物中的骄子。
啊,你看上去是那么不起眼!没有挺拔 的茎,翠绿的叶,艳丽的花,但你一代一代倔强( qiáng jiàng)地生长着,把根须深深地扎( zhā zā )进沙砾之中,摄取 一星半点的水分和营养,日积月累( lěi lâi ),把它储进自己的
2
叶和茎里„„但那不是为自己永存,而是为他人造福。
可不是吗?当长途跋涉的驼队饥渴难忍之时, 你无私地奉献出自己地茎和叶 为驼队继续加油出力;当严寒袭击驼队的时候 , 你还是毫无保留地献出自己的一切, 燃起熊熊大火,给辛勤的跋涉者以光明和温暖 。
骆驼蓬,你本是一种普通的,无名的蓬,但人们用“骆驼蓬”这个美号为你命名,这是你的骄傲,也是你的光荣。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划“—”)。(3分) 2、请你用“~~”划出文章的中心句。(3分)
3、作者说骆驼蓬“为他人造福”,文章是怎样描写具体的,用“—”划出有关句子。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骆驼蓬具有 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骆驼蓬 的思想感情。(5分)
4文中的骆驼蓬你喜欢吗?说说原因。(3分)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我们居住的小区环境幽雅,我们玩耍的公园风景如画,我们学习的校园整洁似家„„请你选择一处自己喜欢的景物,按一定顺序描写下来,抓住景物特点,题目自拟。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用词恰当。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3
苏 楼 明 德 小 学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参和
评分标准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两字1分。
住宅、选择、均匀、搜索、隐蔽、痕迹、随遇而安 二、辨字组词。(4分,每词0.5分)略。
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4分,一个音一分) 1. zhǎo 2. cháo、dī 3. bǐng
四、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4分,一词一分) 注、胸竹、随、烟、思、暇、卧、崩裂
五、选词填空。(6分,一个题一分) 1. 果然2. 突然3. 仍然
1. 虽然„„但是„„2. 如果„„就„„3. 如果„„就„„
六、智慧背囊(看看你的记忆力吧!)(8分,每空0.5分。)答案略
七、精彩回放(让美好的记忆再现,相信你能倒背如流!) (4分,每空0.5分,错一字本空不得分)答案略
4
八、默写古诗《游山西村》。(6分,每错一空扣0.5分,扣净为止)答案略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 认真阅读《爬山虎的脚》选段,按要求答题。(16分) 1按课文内容填空。(3分,每空0.5分,错字不得分)答案略
2、“空隙”的“隙”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X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阝 )部,再查( 10 )画(3分,一空一分)
3、用“﹋﹋”划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这里把 比作 。(3分,画出句子一分,填空各一分)
比喻句: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把“爬山虎的脚的细丝”比作“蜗牛的触角”
4、第三自然段作者简要地写出爬山虎爬墙的过程,用“——”划出有关句子,再用“△”标出表示爬山虎爬墙的过程的动作词。(3分,找到句子一分,动词一分,写出句子一分)
句子: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跟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动作词:触、变、巴、拉、紧贴
我也能用上一些动词,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一段话。(最少用4个) 答案略。
5.(3分,一个特点一分)
答案:爬山虎长大的叶子有三个特点:一是叶子的颜色绿得新鲜;二是叶子的方向是一顺儿朝下;三是叶子在墙上铺得均匀,既没有重叠,也没有空隙。
6、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能这么细致地描写爬山虎的吗?(1分)
答:因为作者对爬山虎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连续观察,并能具体,有顺序地写。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14分)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划“—”)。(3分) 1. jiàng 2. zhā 3. lěi
2、请你用“~~”划出文章的中心句。(3分) 中心句:但那不是为自己永存,而是为他人造福 3、(5分,画出句子3分,填空各一分)
句子:当长途跋涉的驼队饥渴难忍之时 你无私地奉献出自己地茎和叶 为驼队继续加油出力 当严寒袭击 驼队的时候 你还是毫无保留地献出自己的一切 燃起熊熊大火 给辛勤的跋涉者以光明和温暖 。
我们可以看出骆驼蓬具有 无私地奉献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骆驼蓬 崇敬和赞美 的思想感情。
4文中的骆驼蓬你喜欢吗?说说原因。(3分)略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一类文(27—30) : 1、字迹工整。 2、写作文题目。
3、语句通顺流畅,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4、内容具体,能紧紧围绕写作要求把意思表达清楚,能进行生动而细致的描述。5、能合理地分段写作。 6、350 字以上。 二类文(23—26) :
5
1、字迹比较工整。 2、写作文题目。
3、语句较通顺流畅,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4、内容比较具体,能围绕写作要求把意思表达得较清楚,描述较生动。 5、能合理地分段写作。 6、300 字以上。 三类文(18—22): 1、字迹欠工整。 2、写作文题目。
3、语句基本通顺流畅,基本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4、内容欠具体,中心基本明确,缺乏生动的描写; 5、层次不够清楚; 6、250 字以上。 四类文(14—17) : 1、书写不够认真。
2、语句的完整性和通顺程度不够,句子的表达不完整,错别字较多。 3、内容比较简单,中心不明确,文章的意思表达不清楚。 4、层次不够清楚。 5、200 字以上。 五类文(13 分以下) : 1、字迹潦草辨识困难;
2、语句不通顺、不完整,病句多,错别字多;
3、内容很简单,没有中心,记流水帐,重复啰嗦,不知所云;
4、跑题;字数少。
5、如只写作文题目,得两分。
第一课件网系列资料 www.1kejian.com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