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TOF-MS分析泽泻提取物中三萜类化合物
邓岳;刘阿娜;王小明;周洪雷;李运伦;蒋海强
【摘 要】分析和鉴定泽泻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HPLC-TOF-MS),在正离子检测模式下用全扫描方式获得高分辨质谱数据,结合Agilent Mass Hunter Qualitative Analysis软件、PCDL、数据库和参考文献,总结已知化学成分的质谱裂解规律,对泽泻中的三萜类成分进行定性鉴别.泽泻提取物鉴定了22种三萜化合物.实验结果为泽泻的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名称】《化学分析计量》 【年(卷),期】2015(024)006 【总页数】4页(P11-14)
【关键词】泽泻;三萜类;化学成分;高效液相色谱与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 【作 者】邓岳;刘阿娜;王小明;周洪雷;李运伦;蒋海强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高血压病中医临床研究中心,济南250011;山东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心,济南250355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O657.7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 (Sam.) Juzep.]的干燥块茎,性寒味甘,具有利水渗湿、泄热的功效,可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眩晕、高脂血等症
[1]。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利尿[2]、降血脂[3]、抗氧化、保肝[4]的作用。三萜类化合物是泽泻的主要化学成分,如泽泻醇A(alisol A)及其衍生物24-乙酰泽泻醇A等,具有一系列药理活性[5-7]。高效液相色谱与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PLC-TOF-MS)法分辨能力强,在全扫描的模式下可保证微量成分不被遗失,从而获得大量、有效的化合物结构鉴定信息,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化合物鉴定方法[8-9]。
目前对泽泻整体药效机制评价与总体药物化学成分研究较多,但采用HPLC-TOF-MS法对其中的三萜类化合物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因此为了进一步明确泽泻的药效物质基础,笔者对泽泻的有效成分进行了提取,采用HPLC-TOF-MS法对泽泻提取物中的三萜类化合物进行全面系统的定性鉴定,建立药材质谱指纹图谱,为泽泻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Agilent 1260 LC-6230 TOF-MS型,美捷司;
纯水系统:Milli-Q型,美国Millipore公司; 分析天平:CP225D型,德国SARTORIUS公司; 泽泻药材:泽泻的干燥块茎;
24-乙酰泽泻醇A对照品:批号18674-16-3,20 mg/支,纯度不小于98%,色谱纯,北京宝赛希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3-乙酰泽泻醇B对照品:批号26575-95-1,20 mg/支,纯度不小于98%,北京宝赛希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乙腈、甲醇:色谱纯,德国Merck公司; 甲酸:色谱纯,美国Fisher公司; 实验用水为超纯水;
实验用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24-乙酰泽泻醇A及23-乙酰泽泻醇B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定容至25 mL容量瓶中,稀释至所需浓度,经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后备用。 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将干燥的泽泻药材1.0 kg粉碎,过3号筛。每次准确称取泽泻粗颗粒500 g,加入以10倍药材量的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0 h,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药渣再以10倍量的水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合并提取液,蒸发水分。合并提取物并浓缩为浸膏(每mL含有1 g泽泻生药)。将药材浸膏用甲醇溶解、稀释,经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即得浓度为50 mg/mL的泽泻供试品溶液。 1.4 色谱条件
色 谱 柱:Halo C18柱(100 mm×2.1 mm,2.7 μm,美国AMT公司);柱温:25℃;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流速为0.3 mL/min;进样体积:2 μL;梯度洗脱:0~3 min 5% B,3~12 min 5%~12% B,12~29 min 12%~16% B,29~39 min 16%~18% B,39~49 min 18%~21% B,49~53 min 21%~25% B,53~58 min 25%~30% B,58~65 min 30%~36% B,65~73 min 36%~42% B,73~79 min 42%~52% B,79~83 min 52%~65% B,83~98 min 65%~75% B,98~100 min 100% B。 1.5 质谱条件
采用ESI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毛细管电压:4 000 V;干燥气流速:11 L/min;喷雾气压力:241.3 kPa(35 psi);干燥气温度:350℃;碎片电压:90,180,30,360 V;数据采集范围:m/z50~1 000;选取m/z121.050 9,922.009 8的内标离子作参比离子。每次测定样品前,采用调谐液(Turning mixture)校准质量轴。
2.1 药材提取方法的建立
泽泻药材发挥其药理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为泽泻三萜类化合物,属于醇溶性物质,大多采用乙醇提取工艺[10-12]。采用10倍量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为最大限度地避免目标成分的遗失,再对药渣采取10倍量的水加热回流提取,使药材中可能存在的苷类物质也能被提取得到。 2.2 流动相的选择
在流动相的筛选过程中,使用乙腈作为有机相,水相的选择分别对正离子模式下0.1%甲酸溶液,3 mmol/L乙酸铵溶液,3 mmol/L乙酸铵-0.2%乙酸溶液,5 mmol/L乙酸铵-0.1% 氨水(pH 7.0)体系及负离子模式下的0.1%甲酸溶液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采用正离子模式下0.1%甲酸溶液可以获得较好的峰形和分离度,质谱响应良好。故选用正离子模式下0.1%甲酸溶液-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 2.3 碎裂电压的选择
在质谱分析过程中同时设置90,180,300,360 V 4个离子源内碎裂电压,使化合物分子吸收能量后产生电离,生成分子离子,之后进一步按照化合物自身特有的碎裂规律,适当增加碎裂电压,减少簇离子的产生,并同时得到一系列典型的与结构相关的碎片离子信息,便于质谱数据的解析。 2.4 定性方法的建立 2.4.1 数据处理软件
泽泻中存在的萜类成分极性较小,在95 min内得到了较好的有效分离,正离子模式下的特征离子主要为[M+H]+和[M+Na]+,通过一级质谱获得了高分辨的质核比,利用Agilent Mass Hunter Qualitative Analysis软件在查找到化合物的精确质量数后,将质谱测量误差设置在±5×10-6范围内,计算出该质荷比所代表的化合物可能的元素组成,筛选最可能的化合物分子式,观察其同位素分布情况并进行验证。
2.4.2 数据库的建立
通过泽泻化学成分研究文献及NCBI,CNKI,CA国内外专业数据库等收集了泽泻[6-7,13-19]中的106个化合物,采用安捷伦PCDL软件建立包括化合物名称、分子式、精确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应的化学成分数据库。通过检索PCDL化合物数据库以及与文献总结中列出的化学成分再次比对,初步推断泽泻供试品溶液中的化学成分。 2.4.3 标准品比对
采用标准品23-乙酰泽泻醇B及24-乙酰泽泻醇A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对照试验,通过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分子离子和特征碎片离子比对可以确定,在正离子模式下91.077,84.473 min处分别为23-乙酰泽泻醇B及24-乙酰泽泻醇A。 2.5 成分鉴定结果
泽泻提取物的HPLC-TOF-MS总离子流图见图1。三萜类成分结构母核相同,是一类基本母核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化合物。泽泻中的三萜类成分多为原萜烷型四环三萜[5],其结构具有一定的特征,如C-10位和C-14位上有β-CH3,C-20位上有S构型等,在质谱裂解中呈现一定的规律性。TOF-MS质谱数据及归属见表1,共鉴别出22种化合物。
采用HPLC-TOF-MS法对泽泻提取物中的三萜类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分析,共计鉴别了22种化合物,初步确定了泽泻提取物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泽泻的化学成分含量及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为进一步加速军民融合,助力创新创业,不久前,中物院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平台——中物院理化分析与无损检测协作网在绵阳上线。网站将整合中物院300余台套,总价值近4.5亿元的理化分析与无损检测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为全国科研院所、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分析检测技术服务。
此次对外开放的设备包括分析检测、性能测试、无损检测、计量、环境监测等10余种类,分析检测对象包括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放射性材料、电子材料等多种金属及非金属材料;检测范围涉及生物医药、电子技术、机械加工、食品安全、航空航天、环保技术、汽车制造及新材料等领域。
此前印发《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意见指出,近年来,科研设施与仪器规模持续增长,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同时,科研设施与仪器利用率和共享水平不高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基于上述情况,意见要求,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 【相关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12. [2] 贠洁.猪苓泽泻水煎液对家兔利尿作用的实验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 4-5. [3] 郁相云,钟建华,张旭.泽泻降血脂药理作用及物质基础[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1): 250.
[4] 付涛.泽泻汤降血脂、抗氧化及保肝作用有效部位的研究[D].湖北: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
[5] 肖飞艳,冯育林,杨世林,等.泽泻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9,20(5): 491-495.
[6] 朱玉岚,彭国平.泽泻的萜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 348-351.
[7] 邱东凤.泽泻化学成分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2009.
[8] 杨希,马葵芬,张幸国.质谱技术在中药成分鉴定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35(10): 61-62.
[9] 吕狄亚.中药莪术化学成分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1.
[10] 王建平,傅旭春,白海波.泽泻降血尿酸乙醇提取物的工艺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4): 1 809-1 811.
[11] 周本杰,莫轩辉.泽泻降脂有效部位提取工艺的筛选研究[J].中国药房,2006,17(2): 103-105.
[12] 朱照静,肖廷超,邱宗萌,等.泽泻脂溶性提取物吸收剂的研究[J].中成药,2001,13(1): 13.
[13] 王道武,刘志强,郭明全,等.黄连中小檗碱及其同分异构体的电喷雾质谱研究[J].分析
化学,2003,31(9): 1 101-1 104.
[14] 赵新峰,孙毓庆.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分析泽泻中的活性成分[J].中成药,2007,29(12): 1 805-1 807.
[15] Liu X,Li SL,Zhou Y,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protostane triterpenoids in Alisma Orientalis by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J]. Rapid Commun Mass Spectrom,2010,24: 1 514-1 522. [16] Yu Y,Li Q,Bi K,et al. A sensitiv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alisol A and alisol A 24-acetate from Alisma orientale (Sam.) Juz. in rat plasma[J]. Anal Bioanal Chem 2011,399: 1 363-1 369. [17] Matsuda H,Kageura T,Toguchida I,et al. Effects of sesquiterpenes and triterpenes from the rhizome of Alisma orientale on nitric oxide production in lipopolysaccharideactivated macrophages: absolute stereostreostructures of
alismaketones-B-23-acetate and-C 23-acetate[J]. Bioorg Med Chem Lett, 1999, 21: 3 081-3 086.
[18] 李琴.乌檀和泽泻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12. [19] 巩丽萍.泽泻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