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消防四个能力应知应会

消防四个能力应知应会

来源:百家汽车网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应知应会

一、“四个能力”

1、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2、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3、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4、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二、灭火器的日常检查(三看:压力表、保险销、外观)

1、铅封是否完好;

2、防腐层的完好程度;

3、可见零部件是否完好;

4、压力表指针是否在绿区;

5、喷嘴是否畅通。

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手提灭火器迅速赶至火场离火源3---5米处,占领上风向或侧风向,拔出插销,一手握紧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另一手的大拇指按下压把,灭火剂即可喷出,左右扫射向前推进将火扑灭,也可概括为:一提,二拉,三对准,四压。

四、消防栓的使用方法

1、打开箱门,取出水带并打开;

2、将水带的一头连接于消防闸阀上,如果一条不够长,可多条相连;

3、将水连接于水带的另一头;

4、按下手报按钮,打开阀门,开始灭火。

消防自救转盘的使用方法

打开箱门,拉出转盘上的水管,打开水管上的水喉,即可出水灭火,一般用于对初起火灾。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8年10月28日修订,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每年11月9日为消防宣传日。

六、火灾:是指在时间上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七、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是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或其它氧化剂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剧烈的化学反应待等。

八、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着火源(温度)。

九、燃烧产物对人体危害:缺氧、高温、烟尘、毒性气体。

十、燃烧的类型:闪燃、着火、自燃、阴燃、爆炸、

十一、火灾按燃烧物质分类(A、B、C、D四类)

A类-----固体物质火灾 B类-----液体物质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C类-----气体物质火灾

D类-----金属物质火灾

E类-----带电物质或精密仪器火灾

十二、防火的基本原理

1、控制可燃物;

2、隔绝空气;

3、消除着火源;

4、阻止火势蔓延。

十三、灭火的基本原理:冷却法、隔离法、抑制法、窒息法。

十四、水不能扑救的火灾

1、油类物质火灾

2、金属物质火灾

3、带电物质火灾

4、三酸(硫酸、、盐酸)

5、高温设备和熔化的钢水

6、电石火灾

十五、消防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原则: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十六、如何报火警

1、记住报警的电话号码“119”,发现火情立即报警,不能延误。

2、电话接通后,保持镇静,根据消防队员的提问,必须如实告知姓名,电话号码,讲清发生火情的地址,建筑类型,着火部位,现场着火物的性质,是否有人员被困,以及火场周边的情况,便于消防队根据报警情况,在第一时间携带相应的执勤装备,灭火药剂出警,和报告上级调派警力增援。

3、报警结束后,立即参与自救和组织人员疏散,并保持联系号码的畅通,以便消防队在出动过程中了解火场情况,如地理位置偏远复杂,要派人在明显位置,交叉路口等候引导消防队车辆进入火场。

十七、酒店现有的消防设施

灭火器、消防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防排烟系统、手动按钮、消防电梯,疏散通道、防火卷帘、加压泵、气体灭火、烟感温感报警系统,联动主机、正压送风系统、应急照明、安全出口指示等。

自动喷淋:在楼内的地方,红色管路接连的装置又称花洒系统,普通红色喷淋 在温度达到68C以上,会自动爆裂喷水,具有报警和灭火的双重作(本酒店配置两种:红色68摄氏度、墨绿色93摄氏度)。

烟感:在楼内的地方,安装在天花板下白色圆形物为烟感报警探头,当周围的烟雾或烟尘达到一定演出浓度时,圆形物上红色指示灯亮起来并把信号在消防监控中心显示火警状况。

疏散通道的作用:用于疏散被火围困的人员,物质,安全通道在任何时候都应保持畅通。

十八、酒店消防安全责任人:副董郑元新先生

酒店防火责任人:总经理黄金龙先生

酒店消防安全管理人:安全经理陈旺先生

十八、酒店员工须掌握的“四懂四会”

懂的火灾的危害性,会报警

懂的火灾的预防措施,会使用灭火器材

懂的扑救火灾,会扑救初起火灾

懂的火场逃生,会组织人员疏散

二十、火灾的发展阶段

初起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下降阶段、熄灭阶段。

二十一、如发生火警,无论大小必须作出如下措施

1、保持镇定,不可惊慌失措。

2、呼唤附近同事援助。

3、通知消防中心或总机,清楚地说出火警地点,燃烧物质,火势蔓延情况、有无人员被困及本人姓名所属部门。

4、在安全的情况下,利用就近的灭火器材试行将火扑灭。

5、切勿搭乘电梯,而须走楼梯。

二十二、如发生火灾,通报,疏散抢救次序。

1、通报次序

首先着火层,其次着火层以上各层,再次是可能蔓延的着火层以下的楼层。

2、疏散抢救次序

A、先疏散着火房间,后疏散着火房间的相邻房间。

B、先疏散着火层以上,扣疏散着火层一下层。

C、指导青壮年冲过烟雾沿安全楼梯疏散,护送行动不便人员从消防电梯疏散。

3、抢救物品次序:

首先易燃易爆物品,其次是贵重物品,再次是一般物品。

二十三、“四个能力”相关内容

(一)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1、单位应按以下要求开展防火检查、巡查

a)、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每月应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

b)、单位内设部门负责人每周应开展防火检查

c)、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日应进行防火巡查,其他单位每日应对消防安全重点部位 进行防火巡

d)、员工每日应进行岗位防火检查

2、单位及其内设部门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b)、用火、用电有无违章

c)、新建、改建、扩建及装修工程有无违章

d)、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

e)、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水源是否完好

f)、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值班情况,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情况

g)、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与演练情况

h)、员工消防知识掌握情况

i)、防火巡查。火灾隐患整改及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j)、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3、单位组织开展防火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用火、用电有无违章

b)、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c)、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

d)、重点部位员工在岗在位情况

e)、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4、员工岗位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用火、用电有无违章

b)、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c)、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 d)、场所有无遗留火种

e)、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5、因工作需要确需动用明火时,单位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应指定专人到场监护,并进行下列内容的防火检查:

a)、是否办理动火许可证,动火操作人员是否具备动火资格,动火监护人是否在位

b)、动火地点与周围建筑、设施等防火间距是否符合要求,动火地点附近四周是否有影响消防安全的物品

c)、电焊电源,接地点是否符合防火要求

d)、焊具是否合格,燃气、氧气瓶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放置地点是否符合规定

e)、动火期间的灭火应急措施是否落实

6、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对火灾隐患整改负总则,消防安全管理人和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7、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发现人应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时限、部门和责任人,报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批。

8、火灾隐患整改完毕后,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消防安全责任人。

(二)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1、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

2、员工发现火灾应立即呼救并拨打“119”电话报警,起火部位现场员工应在1分种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a)、火灾报警按钮和电话附近的员工,立即摁下按钮或拨电话通知消防控制室或值班人员

b)、消防设施,器材附近的员工使用现场灭火器,消防栓等设施器材灭火

c)、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附近的员工引导人员疏散。

3、火灾确认后,单位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在3分钟内形成第二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a)、通讯联络组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员工赶赴火场,与公共消防队保持联络,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将火场指挥员的指令下达有关员工:

b)、灭火行动组根据火灾情况使用本单位的消防设施、器材扑救初起火灾:

c)、疏散引导组按分工组织引导现场人员疏散:

d)、安全救护组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e)、现场警戒组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

(三)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1、员工应熟悉本单位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掌握疏散程序、逃生技能。

2、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配备相应的火场疏散逃生装备、器材。

3、单位应在每个楼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明确疏散引导员,负责组织引导在场人员安全疏散。

4、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员应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引导火场人员正确逃生。

5、火灾无法控制时,单位火场总指挥应及时通知所有参加救援热源撤离。

(四)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1、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是消防安全明白人。消防安全明白人应熟知以下内容:

a)、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职责

b)、本单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c)、依法应承担的消防安全行政和刑事责任。

2、单位应确定专(兼)职消防宣传教育人员,经过专门专业培训,具备宣传教育能力。

3、单位应利用展板、专栏、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在明显部位悬挂或张贴消防宣传标志。

4、员工上岗、转岗前,应经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对在岗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5、通过消防安全教育,员工应达到以下要求:

a)、熟悉消防法律法规

b)、掌握消防安全职责、制度、操作规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c)、掌握本单位、本岗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d)、掌握有关消防设施、器材操作使用方法

e)、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逃生自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