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市政建设中沥青混凝土路面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 。但是我国在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方面与欧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一定缺陷。基于此,本文笔者以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为论述对象,以提升施工质量与服务水平为论述目的,以实现市政道路可持续发展为论述意义,就此展开技术分析。
标签:市政道路;沥青路面 ; 施工技术
一、瀝青混凝土路面所具备的优势
现如今我国的道路面层基本是以沥青路面为主,占据比例约为 90%。因此,相对其他路面来说,沥青混凝土路面占据很大的优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我国多数市政道路建设的不二选择。其自身拥有的优势也使它得到了我国大多数城市道路建设工程的认可,它的优势不断在凸显,也逐渐在城市道路建设工程中获得了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位置。
二、材料选择
(一)沥青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结合料可用软媒沥青或豁稠石油沥青,具体稠度应结合交通性质、混合料类型以及气候条件综合而定。对于交通量大、气温较高的情况,细粒式混合料沥青应选用较高稠度,反之则选用较低稠度。
(二)粗骨料
粗骨料应以碱性石料为首选,其强度应≥3级,且应方正有棱角、耐磨以及与沥青要有较强的粘结力。如若条件选用酸性石料,使用前应实施碱化(可掺加表面活性的掺合料)处理,以此增强沥青与石料间的粘结力。
(三)细集料
确保级配组成良好,颗粒尺寸均匀,坚硬、清洁、无杂质,控制含泥量≤4%。
(四)矿粉
一般以石粉为首选,其中30%。矿粉的作用为填充混合料空隙,提升沥青与矿料的粘结力,进而提高混合料强度与稳定性。
三、混合料拌合
沥青混合料拌合设备的选择除应考虑拌合质量外,还需确保其拌合能力满足实际摊铺需求,以240t/h玛莱尼拌合站为例,其具体控制如下:
(1)对于矿粉剂量的控制,应现将其放入贮存罐后再输送至拌合楼,严禁采用人工掺加的方式。结合混合料每天生产数量,应对实际投放于贮存罐的数量进行核实,并将矿粉所需数量与回收利用数量实施理论计算。
(2)沥青、矿粉、集料等原材料的投放严格按配制比例控制。
(3)利用导热油实施沥青加热,其温度控制在170℃-180℃范围内。矿料加热温度控制在180℃-190℃范围内,对于沥青与矿料混合物加热温度的控制,应以保证拌合好的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在175℃-185℃范围内的标准实时调节,并确保混合料运至摊铺现场时温度≥165℃。
四、混合料摊铺
摊铺机拼装宽度应依据路面宽度而定,一般应采用两台摊铺机并排成梯队联合作业的方式。实施摊铺前,应提前预热30min-60min熨平板,并确保熨平板温度在正式摊铺时≥100℃。采用梯队联合摊铺作业时,前后摊铺机的距离应控制在10m-20m,且摊铺轨道重叠5cm-10cm,摊铺方式采用非接触式自动找平仪进行控制。
一般情况下,应控制摊铺温度≥160℃,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停于摊铺机正前方10cm-30cm的距离,且不得与摊铺机发生碰撞,实施摊铺卸料过程中,卸料车处于空挡状态,其前进由摊铺机给予推动。
五、混合料碾压
(1)沥青混合料压实机具的类型、功率(能)、数量以及组合与编队方式应结合混合料摊铺厚度、宽度、混合料性质以及温度、气候、拌合、运输、摊铺能力综合而定。混合料摊铺完成后应立即碾压,初压时应控制压路机与摊铺机之间拥有30m左右的米碾压距离;可运用同类型压路机并列成梯队实施混合料初压与复压过程,对于碾压温度的控制,初压应≥150℃ ,复压应≥130℃,且碾压成活后混合料表面温度应≥90℃ ,并在自然冷却至50℃以下时,方可开放交通。
(2)静压与振压过程中,其轮迹重叠宽度应控制为≤20cm,且由低向高、由外及内按梯次实施碾压。利用轮胎压路机实施复压时,应在双钢轮压路机碾压完成距离30m左右后及时跟进复压。由于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的年度,因此为防止碾压过程中出现粘轮现象,可在碾压前给压路机轮胎上喷涂浸润比例为4:6的油水混合液,并在碾压过程中派专人及时补刷,当有粘轮现象发生时,应予以及时刮除并涂刷油水混合液。碾压过程中,在米经冷却的工作面上压路机不得实施停车、起步、急刹、急转以及加油、加水等作业,且禁止振动压路机原地起振,而应在行进中加振或停车前减振。
(3)在沥青混合料摊铺与压实过程中,应派设专人对混合料外观质量、压实度、厚度以及平整度实施跟踪检测,并以混合料摊铺前后的温度、摊铺完成后的虚铺厚度以及复压一遍的平整度为重点控制,且由专人实施检查、检测。
六、接缝处理
采用整幅摊铺不会涉及纵向裂缝的存在,而在路面加宽的情况下,依据半幅摊铺的施工手段安设纵向接缝。而在采取半幅摊铺的施工手段的过程中,其纵向接缝应当在前部已经摊铺混合料处预留10cm-20cm宽的位置,当成后面摊铺的高层基准面,大约重叠5cm-10cm的摊铺层,采用热接缝形式实施最终跨接缝碾压将缝迹去掉。若上下层纵缝存在多层路面的结构,应至少错开15cm。
横向施工缝应采取平接缝的形式,在摊铺段顶部的3m直尺呈现出悬臂状,凭借着直尺和摊铺层脱离接触地确立接缝位置,然后以切缝机切除。
接缝处碾压过程中以钢轮压路机实施横向压实,自先铺路面上跨缝缓慢移至新铺面层,待碾压完毕之后以3m直尺对平整度进行检查。
七、结语
当今的市政道路基本上都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的质量和舒适度对于市民来说是相关重要的,市民对市政道路的行驶体验也是对市政道路的施工技术的要求,市政道路的高质量也是对行驶安全一定程度上的保证,从而也可以极大的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也会使整个城市的建设风貌得到良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张悦.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3.
[2]齐小康.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13(12):55-56.
[3]白跃廷.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找平方式探讨[J].科学之友,2009(3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