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解说词的几点说明
1、本解说词是按照纪念馆整体参观流线而写,内容也较具体详细,讲解过程中可根据参观时间长短灵活调整讲解内容。
2、本解说词中使用的编号,如1-2-1,对应的是一张照片,具体照片参见 “照片”文件夹。
3、本解说词中涉及的照片是展陈中相对重要的照片,非绝对。又因潮起钱塘和星火钱塘展厅中存在大量展板翻动形式的展陈内容,讲解过程中需根据液晶电视显示的内容灵活讲解,故讲解员必须熟知纪念馆的所有图文资料,具体参见“照片”文件夹和对应的“照片说明”文档。
4、讲解员培训时,建议在参阅本解说词之前,先熟悉纪念馆参观流线和平面功能布局,以便更直观了解本解说词的内容。
杭州小组纪念馆解说词
一、总体情况介绍
欢迎大家前来杭州小组纪念馆参观。杭州小组纪念馆位于杭州市上城区方谷园3号,展陈面积约850平方米。1922年9月,杭州小组在皮市巷3号诞生,这是浙江第一个地方组织。在此后整个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杭州小组(后为支部、杭州地委)不仅在杭州地区,而且在省内绍兴、金华、丽水、衢州等地区发展了党的组织,领导了全省范围内的国共合作和国动,直至1927年6月浙江成
1
立。可以说杭州小组(支部、地委)起到了代行职能的作用,她不仅是我市,更是我省地方党组织发展壮大的基础。
杭州小组建立旧址——皮市巷3号因城市建设需要在二十世纪十年代被拆,旧址所在地就是现在离这仅几百米的香溢大酒店。1992年,杭州在皮市巷3号举行了浙江省首个党团组织成立旧址揭牌仪式,纪念碑现在就竖立在香溢大酒店的东面墙上。各位待会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去看看。
2010年,为生动再现杭州小组创建、发展、壮大、最终形成燎原之势的全过程,上城区委、区决定在原址周边修建杭州小组纪念馆。在杭州、市的大力支持和省、党史研究室的指导下,纪念馆选址现在的方谷园3号,于2010年10月正式开始筹建。
纪念馆的展出主题是:杭州(浙江)党组织诞生、发展与壮大的历史,其中重点是杭州小组的诞生历程。纪念馆展出内容共分四个篇章,分别为潮起钱塘、星火钱塘、奔腾钱塘、今日钱塘。现在就请各位随我先到第一展厅——潮起钱塘展厅参观。
二、潮起钱塘展厅
潮起钱塘展厅主要展示杭州小组成立前的背景内容。杭州位于浙江西北部,自秦设钱唐县,迄今已有2200余年。2000多年来,杭州一直以山川秀美、文化灿烂而闻名中外。鸦片战争使人间天堂进入了历史上最辛酸、最黑暗的时期。农民阶级的反抗、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的,无一例外地宣告失败。随着十月的炮声,马克思主义在杭州迅猛传播,工农运动迅速发展,钱塘潮起,杭州人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2
(一)二十世纪初的杭州
潮起钱塘展厅共分三部分,现在大家在五星造型的吊顶部分看到
的内容就是第一部分“二十世纪初的杭州”。19世纪末,在满清战败求和、割地赔款的屈辱声中,杭州被辟为商埠,从此杭州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以“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突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人士,开始走出改良的幻想。1911年10月,辛亥的声敲响了封建王朝的丧钟。11月,浙江党人光复杭州,11月7日,新的浙江军成立。但囿于阶级的局限性,这场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终究没能完成使中国彻底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命运的历史使命。
现在大家在五角星部分看到的背景照片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杭州西湖景象,中间轮回播放的图片反映的是杭州开埠与新事物的孕育、辛亥在杭州、孙中山三次视察杭州等内容。
在各位面前的是360°全息成像技术展示。通过悬浮于空中的三维光影效果,大家可以看到二十世纪初工作人员印刷进步刊物的场景。这是浙江最早受十月影响、宣传新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刊物——《浙江新潮》。
(二)马克思主义在杭州的传播
潮起钱塘展厅第二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在杭州的传播”,主要反映五四运动在杭州、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师风潮、浙籍先进知识分子与的创建等内容。
3
十月的炮声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的吼声,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序幕。经过五四运动的斗争洗礼,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开始研究、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杭州的传播。在五四运动中,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成为浙江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中心,并爆发了震惊全国的“一师风潮”。在此基础上,浙江出现了一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为中国党的创建、浙江党团组织的建立和斗争的开展,作出了贡献。
1、五四运动在杭州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五四运动在杭州”的内容。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为反对帝国主义强迫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签订不平等的“和约”和北洋军阀的行径,爆发了反帝爱国运动。五四战鼓传到杭城,学界迅速响应,接着,出现了全市性的罢课、罢工、罢市和抵制日货的斗争,并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这是1919年5月17日杭州召开的国民大会会场,国民大会强烈要求当局严惩卖,抵制日货。(1-2-1)
这是刊登在《杭州学生联合会报》纪念号上的杭州学生联合会大事记。1919年5月12日,杭州14所大中学校成立杭州学生联合会,统一领导全市中等以上学校的学生运动。(1-2-2)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的内容。五四运动后,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开始研究和接受新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杭州的传播。1919年11月杭州学生创办的《浙
4
江新潮》(1-2-6),是浙江最早宣传进步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刊物。杭州印刷工人编辑出版的《曲江工潮》,是浙江最早的工人刊物。在反对旧文化、倡导新文化的运动中,杭州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进步文化团体。1922年4月在杭州建立的湖畔诗社,是我国最早的新诗诗社。这是湖畔诗社出版的部分诗集,以及湖畔诗社发起人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应修人(1-2-10)。
3、“ 一师风潮”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师风潮”的内容。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简称一师)的进步师生始终冲在斗争的最前列,并率先实行重大的教改措施,使该校成为全省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中心。1920年2月,浙省反动当局为压制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下令免去时任一师校长经亨颐(1-2-12)的职务,从而触发了一场以“去经留经”为斗争形式,摧残与维护新文化运动为斗争内容的一师风潮。风潮震惊全国,传到海外,在各界人士的声援下,斗争以学生的胜利而结束。经过这场斗争,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开始研究和接受新思想,创办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杭州的传播。
这是1920年3月24日军阀为平息一师,下“休业令”
解散一师,并派进驻学校的情景。(1-2-14)
军警围困一师后,其他学校学生立即赶来支援。这是杭州各女校学生到一师声援静坐的场面。(1-2-17)
5
4、浙籍先进知识分子与中国党的创建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浙籍先进知识分子与中国党的创建”的内容。浙籍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参加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参与建党活动,对中国党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俞秀松、施存统、陈望道、邵力子、沈定一、沈雁冰、沈、邵飘萍等。他们是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骨干,是上海的党早期组织创始人,他们为建党理论和创建中国党所作的贡献,是浙江人民的光荣和骄傲,也是创建史的重要组成部分。(1-2-25,1-2-26)
(三)工农运动的兴起
潮起钱塘第三部分是“工农运动的兴起”,主要反映党领导的第一个农动和一系列工人运动的情况。经过五四运动战斗洗礼的杭州知识分子,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后,逐渐走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先后发动并领导了一系列具有全国影响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如印刷业和理发业的工人斗争、衙前农动等,促进了工农群众运动的迅速发展,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深入传播和人民群众的日益觉醒,为在杭州建立党组织准备了必要条件。
1、早期工运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早期工运”的内容。在五四运动的怒吼声中,1919年6月的沪杭甬铁路工人的总同盟罢工,在展示中国工人力量的同时,也使中国工人阶级走上了政治的舞台。这是当时《申报》的报道。(1-3-1)
伴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先进的知识分子也逐渐走上了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
6
路。1920年7月,在一师进步学生的帮助下,以倪忧天(1-3-3)、徐梅坤为首的印刷工人,率先在杭城创建“浙江印刷工作互助会”,并创办了工人自己的刊物《曲江工潮》,以揭露反动势力对工人的压迫,启发、唤醒工人的阶级觉悟。这是全国第一批出现的现代工会组织之一,是浙江工人创办的第一份报刊。(1-3-2)
1921年5月24日,杭州理发业工人在雇主与勾结、压迫下奋起反抗,实行同盟总罢工。罢工持续了7天,理发工人终于以当局释放被关押工人、拘押毒打工人的凶手、雇主们接受工人提出的条件的胜利而告终。这是杭州工人运动史上影响较大的一次罢工,使杭州的工人运动迅速发展起来。(1-3-4)
2、农运先声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农运先声”的内容。1921年4月,上海的党早期组织成员沈定一回到家乡萧山县衙前村,着手开展农动。他从创办农村小学入手,聘请一师进步师生刘大白、宣中华、徐白民、唐公宪和女师学生杨之华等担任教员,向农民传授文化知识,宣传道理,并将学校作为开展农动的踞点。经过数月筹备,衙前及附近一些村庄的农民于9月27日宣告成立衙前农民协会,李成虎等6人当选为农协委员。在衙前农民协会的影响下,萧山、绍兴、上虞三县82个村的农民纷纷成立农民协会,并于11月24日在衙前成立农民协会联合会,10余万贫苦农民在萧绍平原卷起了农运的狂飚,他们联合起来与地主阶级展开了激烈的抗争。这场农动虽然被反动当局残酷地下去了,但它作为中国党领导的在全国第一次有组织有纲领的农动将永远载入史册。
这是衙前农村小学旧址(1-3-5)和衙前农民协会旧址——衙前东岳庙(1-3-6)。
这是1921年的以衙前为中心的萧(山)绍(兴)地区农民协会分布图(1-3-7)。
7
这是衙前农民协会主要领导人李成虎,1921年12月,农动遭到军阀的血腥,李成虎被捕,次年1月在萧山狱中被凌虐致死。(1-3-9 )
大家可以看下北面的墙面,上面展示的就是衙前农民协会领导农
民减租时使用的会斗、会升和1921年5月李成虎带领农民砸毁坎山等地米店时,缚在竹竿上当作旗帜的布围身。
现在请大家随我继续参观。
这里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背景墙(这里可以适当停留让参
观者留影,但不宜停留太长时间)
请大家继续随我参观。前面是一条狭长的过道,比较拥挤,请大
家注意安全。
3、全省早期工农运动情况
现在大家在墙上看到的是“全省早期工农运动情况”的内容。(根据讲解时显示的内容而定,这部分所有照片说明参见附件)
三、星火钱塘展厅
现在我们参观的是第二展厅——星火钱塘展厅。这个展厅是纪念馆的核心部分,主要
8
反映杭州小组诞生的情况。1921年7月,中国党宣告成立。成立后,把在各地发展党的组织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1922年8月,时任上海地方兼江浙区执行委员会的徐梅坤肩负着建立和发展地方党组织的重任到杭州开展建党工作。9月初,浙江省第一个党的地方组织,归属上海地方兼区委领导的杭州小组在皮市巷3号宣告诞生,党员有于树德、金佛庄、沈干城三名,于树德担任组长。在此之前,社会主义青年团杭州支部已于4月19日在皮市巷3号建立。杭州地方党团组织的建立,翻开了杭州史崭新的一页,给杭州的运动带来了勃勃生机。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当时徐梅坤、于树德、金佛庄、沈干城四人在皮市巷3号开会的场景还原。站着的这位就是时任上海地方兼江浙区执行委员会的徐梅坤,坐着的三人,左边这位是杭州法政专门学校教师于树德,右边这位是浙江陆军第二师陈仪部连副金佛庄,中间这位是杭州闸口铁路机修厂工人、中国劳动组合部驻沪杭甬铁路特派员沈干城。1922年9月初的这天,杭州小组是如何成立的呢?让我们来听听他们都说了什么!(播放雕塑配音)
看完杭州小组的成立场景,大家再随我去体验一下党的地下工作者秘密联络的方式方法。这里通过百货商店、小巷、室内、茶馆后台、公园等五个场景,展示了党的地下工作者通过纸条、电报、报纸、烟蒂等传递信息的情况,体现了党的地下工作者作为特殊群体为所作的重要贡献。(此处可与参观者互动,由参观者从五张卡片中选择相应卡片插入预设好的卡槽里,播放对应的秘密联络方式)
这里(楼梯处)我们还设置了一些暗号,要传递的信息就在后面的庭院里,大家可以根据这些暗号去寻找信息放置的具体位置,体验一下做地下工作者的乐趣。
暗号都记下了吗?记下了就请大家随我继续向前参观。这里展示的是社会主义青年团
9
杭州支部和杭州小组成立情况以及相关人物的图文资料。
(一)社会主义青年团杭州支部成立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社会主义青年团杭州支部成立”的内容。1922年4月,团临时局派俞秀松到杭州指导筹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地方团组织。4月4日,俞秀松与一师、安定两校5名团员在杭州市皮市巷3号开筹备会议。4月19日,社会主义青年团杭州支部在皮市巷3号正式成立,团员有27人,俞秀松兼任。这是浙江省第一个团组织,也是全国最早建立的17个团地方组织之一。
1、杭州团支部的建立
这是俞秀松在杭州建团后,4月20日给方国昌(临时团施存统的化名)的报告(2-1-6)。
2、早期党团组织的创建者——俞秀松
这是俞秀松的生平介绍。俞秀松是浙江诸暨人。他是早期党团组织的创建者,1920年夏他参加上海的党早期组织,并接受指派筹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任。1922年返杭州建立了杭州团支部,兼任。同年5月,当选为第一届团执委。1925年赴苏学习,是旅莫支部领导成员。后由苏共派回工作,任反帝总会秘书长。1937年被诬为“托派”遭逮捕,后被押至苏联囚禁。1939年被杀害,1997年俄罗斯军事检查院予以平反。
(二)杭州小组的诞生
10
1、杭州小组的诞生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杭州小组诞生”的内容,大致情况我前面已经做了介绍,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张图片,这就是杭州党团组织建立地——皮市巷3号的旧址照片(2-2-4),这是我一开始跟大家提到的现在旧址所在地的香溢大酒店(2-2-5),还有墙上立着的浙江省第一个党团组织纪念碑(2-2-6)。
接下来,请大家随我再去看看杭州小组创始人徐梅坤,组长于树德,成员金佛庄、沈干城的生平介绍。
2、杭州小组创始人——徐梅坤
徐梅坤,又名徐行之,浙江萧山人。杭州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1921年冬,由陈独秀介绍加入中国党。1922年5月,任上海地方兼江浙区执行委员会。9月来杭,创建杭州地方组织。后赴绍兴、宁波发展党的组织。1923年6月,出席党的“三大”,被选为候补执委。大时期参与了上海三次武装的组织工作,领导了商务印书馆的罢工斗争等党的重要活动。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赴武汉,后受党的委派到浙东负责整理党的组织。8月,在返杭途经萧山时,被逮捕。1935年9月,因重病保释出狱,以后继续为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徐梅坤历任政务院监察委员会参事、监察部参事,参事。1997年1月17日,在北京病逝。
大家可以看一下展柜中的实物,这是我们从参事室查找到的《徐行之干部履历表》和《徐行之生平》,还有徐梅坤自己撰写的回忆录《九旬忆旧》和《回忆本人简历和党在浙江的早期活动情况》等资料。
11
3、杭州小组组长——于树德
于树德,河北静海(今天津市)人。早年曾加入同盟会,投身辛亥。1917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学堂,1918年公费赴日留学。1922年6月,在北京由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党。同年8月来杭,9月任杭州小组组长。同年冬,返回天津任天津小组组长,领导筹建青年团天津地委。1923年春仍到杭州任教,6月赴广州列席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参加改组工作。1924年1月,在广州出席一大,被选为执行委员,为国共合作作出了贡献。第一次大失败后,同脱离组织关系,长期从事农村合作社理论的教学和研究,是中国最早讲授合作社理论的学者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副总干事。战争时期,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合作事业管理局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副主任等职,是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82年2月1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展柜中展示的是于树德儿子捐赠的于树德的亲笔自传,还有于树德写的书籍和上课用的教材。
4、杭州小组成员——金佛庄
金佛庄,浙江东阳人。1922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7月,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同年秋,加入中国党,杭州小组成员。1923年6月,列席在广州举行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春,受党派遣参加黄埔军校的创建活动,历任军校第一期第三学生队队长、教导第二团第三营营长、国民军第一军一师二团党代表、团长和总司令部警卫团少将团长等职。1926年12月,受命赴江浙瓦解军阀,途中被捕,旋遭军阀孙传芳杀害于南京。
12
展出的实物是金佛庄的入团记载、发表的一些文章以及牺牲后
《申报》、《黄埔日刊》的报道。
5、杭州小组成员——沈干城
沈干城,又名沈敬贤,上海浦东人。杭州闸口铁路机修厂工人,中国劳动组合部驻沪杭甬铁路特派员。1922年加入中国党,杭州小组成员,浙江早期工人运动的先驱者之一。1924年,建立了工人俱乐部,宣传道理,进行建党工作。曾任全国铁路总工会执委、杭州地委委员兼工人部、杭州总工会执委、沪杭甬铁路总工会副委员长、“两路罢工委员会”副总指挥等职。1927年5月,在杭州被捕。1934年9月,牺牲于苏州陆军监狱。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门牌,这是沈干城在杭州的住所——轿子巷3号。另外,沈干城的墓就在我们杭州,玉皇山南麓的杭州烈士陵园里。
(三)杭州党组织的早期活动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杭州党组织的早期活动”的内容,这部分主要反映了大时期杭州党组织积极领导运动的情况。杭州地方组织建立后,尽管力量还很弱小,但已成为杭州人民斗争的领导核心,使斗争出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1923年春,杭州小组扩大为支部。1926年1月,扩大为杭州地方委员会。在党的全省的统一组织尚未建立时,杭州地委实际上指导着全省党的工作。这是部分领导人的照片(2-3-1至2-3-4)。
13
1924年1月,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也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大的开始。杭州力量的壮大和党组织的发展,对国共合作后杭州形势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党组织积极发动和组织工人群众,指导和联合团组织,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揭露帝国主义和军阀的黑暗统治,深入到工农群众中,组织领导运动,开始积累起斗争的经验,为党在杭州同其他力量的合作,掀起的高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是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后,6月3日,杭州召开近5万人参加的国民大会,声援上海的情景。(2-3-7)
这是1926年10月18日,杭州地委发动各进步团体召开市民大会,支持浙江省夏超宣布并成立杭州总工会的情景。(2-3-10)
这是1927年3月12日,杭州军民庆祝北伐胜利,召开军欢大会的场景。(2-3-17)
这三张图表是1922年至1927年杭州党组织沿革一览表、党员人数统计表和党组织示意图。从这三张图表中,我们可以更直观、更清楚的看到党的创建和大时期杭州党组织的发展情况。
请大家随我继续参观。这个房间内陈列的是浙江省的一些党史书籍,都是浙江各地的一些党史研究工作成果。
这里(幻影室)播放的是杭州小组成立的幻影片——《黎明》。
四、奔腾钱塘展厅
14
现在我们参观的是第三展厅——星火钱塘展厅,这个展厅主要展示自浙江成立到杭州期间,党在杭州和浙江的发展情况。大失败后,杭州的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力量遭受重大损失。在一片腥风血雨和严峻的生死考验面前,杭州的党员和群众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战斗了。1927年6月,浙江在杭州地委的基础上正式成立。浙江的建立,使浙江的党组织有了统一的领导机构,推动了全省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同时也充分展示了浙江的党人不畏的,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精神。从此,浙江的党组织犹如奔腾的钱江潮涌向全省。
(一)杭州党组织的发展
展厅的第一部分是“杭州党组织的发展”。 大失败以后,党从原来国共合作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转为党领导人民推翻反动统治的斗争。从艰苦卓绝的土地战争到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民族正义战争再到反内战、求和平、争自由的全国战争,杭州地方党组织在百折不挠的斗争中成长、壮大。
1、从血泊中奋起
从1927年到1931年,为反抗的白色恐怖,杭州地方党组织屡破屡建,杭州中心区委、杭州支部工作指导委员会、杭州县委、杭州等组织名称相继出现。这是部分领导人贝介夫、赵刚、沈资田、郑馨的照片。(3-1-1至3-1-4)
这是杭县农民和建德农民旧址。(3-1-5,3-1-6)
这是在浙江陆军监狱进行不屈斗争的情况。(3-1-7至3-1-10)
15
2、抗日救亡
就在发动“剿共”内战时,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消息传到杭州,杭州各界纷纷开展抗日救国运动。在后来的八年抗战中,杭州人民在中国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敌后游击战争,英勇奋斗、顽强不屈,为民族事业谱写了新的篇章。
这是1931年9月23日杭州各界15万人冒雨参加在湖滨公众体育场召开的各界抗日救国市民大会的场景。(3-1-11)
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1934年7月,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同年9月至次年1月途径淳安、桐庐和临安,留下了不朽的足迹。这是抗日先遣队在浙江及杭州地区活动示意图。(3-1-13)
1937年3月,周恩来率代表团到杭州,就国共两党合作抗日问题与蒋介石会谈。这是周恩来与谈判代表张冲在杭州的合影。(3-1-16)
这是活跃在杭州市城郊的一支抗日游击队(3-1-18)。
3、人民
全面内战爆发后,坚持斗争的杭州地方党组织,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武装,开展游击战争,配合中国人民正面战场的作战。在国统区,地下党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形成了反对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这是1947年5月24日,杭州市大中学校学生3000余人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
16
害示威,南京“五二O”惨案的场景。(3-1-25)这是于子三运动的情况。(3-1-26至3-1-28)
1949年3月,杭州建立,由林枫任(3-1-31)。5月3日,杭州。这是在群众夹道欢迎中进入杭城的场面(3-1-24)。5月7日,杭州市军管会成立(3-1-37)。5月11日,浙江作出结束前杭州工作和成立新杭州的决定(3-1-38)。5月25日,杭州市成立(3-1-39)。
(二)浙江党组织的发展
1、浙江党组织的发展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奔腾钱塘展厅的第二部分“浙江党组织的发展”,这部分主要反映浙江成立到浙江期间的全省党组织发展情况。1927年6月,在杭州地委的基础上,浙江员会成立,庄文恭任。的建立改变了以前浙江各地方组织分属或上海党组织领导的局面,推动了全省党的工作的开展。这是设在杭州的浙江机关旧址(3-2-1)和首任庄文恭(3-2-2)。
1929年4月,决定暂时取消浙江建制,后建立了浙南、浙北特委。这是1930年3月31日发出《致浙南的信》,决定正式组建红军和成立浙南特委(3-2-5)。
1935年11月1日,闽浙边临时和临时省军区在泰顺白科湾小宫庙正式成立。(3-2-10)
1937年11月,浙江省临时工作委员会成立,徐洁身(3-2-12),1938年2
17
月,改为省工作委员会,顾玉良(3-2-13)。5月,成立了浙江省临时委员会,9月转成正式,闽浙边临时和浙江省工委同时撤销。
1942年7月,浙东区成立,谭启龙(3-2-19)任,统一领导浙东地和上海浦东地区党的组织和抗日斗争。
1945年5月,浙西区成立,金明(3-2-20)任,同时建立浙西行政公署。8月华中局决定,浙西和苏南两区合并,9月1日正式成立了苏浙区,粟裕(3-2-22)任。
1947年1月,浙东工作委员会成立,刘清扬任。1948年1月起,浙东工委改为浙东临时工作委员会,由张瑞昌(3-2-23)任。
杭州后,1949年5月6日,以谭震林为的浙江员会成立。(3-2-24)
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浙江在险恶的斗争环境中,尽管机关多次遭到破坏,主要领导人频繁更迭,仍带领全省广大人民群众坚持斗争,为民族和人民作出了突出贡献。
2、新民主主义时期牺牲的九位
这里是新民主主义时期牺牲的九位的生平介绍,大家可以点击查询。新民主主义时期,在严酷的斗争环境中,浙江迭遭破坏。王家谟、张秋人、徐英、罗学瓒、卓兰芳、龙大道、李硕勋、夏曦、刘英等九位浙江、代理先后为献身。他们的英雄业绩将永远为浙江人民所铭记。(3-2-25至3-2-33)
18
3、图表
这里可以查询在党的创建和大时期、土地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战争时期等各个时期,浙江省和杭州市的党组织情况图表。
(三)星火燎原——全省各地首个党组织的创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杭州小组成立后,广泛发动和组织工农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运动。在发动和领导群众运动的同时,全省党组织发展壮大,随后绍兴(党团)支部、温州支部、嘉兴支部和宁波支部相继建立。这些早期建立的浙江地方党组织,犹如星星之火,使红色旌旗飘遍全省,点亮了浙江的灯塔,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从此,浙江地方党组织以燎原之势,领导全省人民进行斗争,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在这个大屏幕上,大家可以点击查询到全省十一个地市的首个党组织创建情况。在地面和墙面的大型液晶屏上面,也显示了其中的部分党组织的创建情况,大家也可以看一下。
五、庭院
大家请随我继续参观。这是纪念馆的后院,大家还记得第二个展厅里的暗号吗?希望大家可以找到对应的信息,不知道能否给大家带来惊喜?大家还可以在此拍照留念。这里有一个大型浮雕,主题是“潮涌钱塘”,它以杭州小组纪念馆设计理念中的“钱塘江水”为意向,体现了杭州地方党组织在新民主主义时期,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直至杭州胜利的战斗历程。这段红色记忆是历史长河中永远的丰碑,激励着杭州人民奋勇向前。整座雕塑以一面屹立招展的党旗为主背景,中间以浅浮雕的创作形式,通过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杭州小组成员、杭州纪念碑等标志性事物和人物,体现党在杭州的
19
发展历程。人物以高浮雕形式为造型,塑造了徐梅坤、于树德、金佛庄、沈干城四人勇立潮头的形象,突出其为杭州小组的建立和发展所做的贡献,体现前辈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光辉业绩。
后续讲解:
1、在影视厅观看相关影片
2、继续参观“今日钱塘”展厅和钱学森故居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