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 目 设计(论文)题 源 设计(论文题目型) 工程设计类 自选题目 起止时间 2011.3-2011.6 一、设计(论文)依据及研究意义: (1)设计依据: 本次设计的工程原始资料。桥梁博士、桥梁通等计算软件、《桥梁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等相关书籍、规范、标准。 (2)研究意义: ① 通过毕业设计,能将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结合起来,培养我们分析解决桥梁设计及施工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 提高计算、绘图、查阅文献、使用规范手册的基本技能,掌握大、中型桥梁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步骤。 ③ 熟练掌握Auto CAD, 桥梁博士,桥连通等工程软件,并懂得利用我些软件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④ 通过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综合训练,为毕业后尽快投入实际工作做准备。 二、设计(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预期目标: (1)主要研究内容: ① 与本设计有关的设计规范及技术标准; ② 如何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 ③ 桥梁结构的计算方法和基本构造要求。 (2)预期目标: ① 完成结构计算并写出设计计算书; ② 用CAD绘制结构构造图和钢筋构造图,达到施工图标准; ③ 达到“经济、适用、耐久、美观”的设计原则。
三、设计(论文)的研究重点及难点: (1)重点: ① 成桥状态下的结构分析; ② 预应力钢筋的配置; ③ 分析先简支后连续梁桥受力的两个不同阶段; ④ 结构设计验算(包含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⑤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施工过程和方法。 (2)难点: ① 准确模拟整个施工过程及成桥状态; ② 每阶段预应力筋的张拉及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损失; ③ 混凝土的收缩徐变; ④ 先简支后连续的体系转换施工; ⑤ 温度应力及支座的沉降等各方面的因素对成桥的影响。 四、设计(论文)研究方法及步骤(进度安排): 第2─3周 熟悉毕业设计原始资料、相关知识的复习、软件学习; 第 4 周 方案比选,完成开题报告; 第 5 周 拟定推荐方案的结构尺寸,选取计算简图; 第6—7周 程序调试及基本数据准备; 第8-10 周 荷载组合,内力计算和绘制内力包络图; 第 11 周 预应力钢筋估算、配置; 第12-13 周 抗剪设计,截面设计,横向分布计算、基础计算; 第 14 周 验算及数据整理; 第 15 周 绘制施工图; 第 16 周 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第 17 周 资料整理、装订、准备答辩。
五、进行设计(论文)所需条件: 设计规范及技术标准: [1]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2]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2-2004) [3]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5]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6]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JTT 529-2004) [7]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04) 参考文献: [1] 姚玲森.桥梁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 范立础.桥梁工程(上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 顾安邦.桥梁工程(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4] 邵旭东,胡建华.桥梁设计百问.[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5] 徐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6] 王晓谋.基础工程.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7] 叶见曙.结构设计原理.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8] 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梁桥. [Z].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9] 易建国.混凝土简支梁(板)桥.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10] 公路桥梁通用图(箱梁系列). [Z].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桥梁所处路段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资料。 六、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