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实习总结
为了提高我们对动植物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我们生科院开展为期5天的野外实习,野外实习不仅使我们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深刻的了解,而且也使我们对课本的知识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我们野外实习地点是在杭州临安的天目山西天目山是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是大自然赐予天然尤物。
一座座山头从眼前划过,校车飞速行驶,渐渐的被包裹在群山之中。秀长挺拔的柳杉长在高高的山坡上,越发显得高大。阳光穿行于茫茫林海,斑驳的树阴和潺潺的泉水透着山里的清凉。山里湿度大,什么东西都会透着点霉味,走在山路上时不时的会感觉有水滴掉落,还以为是下雨了呢,原来那是因为湿气的影响。
西天目山受亚热带的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在山麓可以看到明显的水平地带性。林木主要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但同时受地形的影响,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植被的类型也随之改变,由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混交林一直递变成针叶林。天目山的植被不仅分带明显,林木更具有高、大、古、稀、茂五大特色,具体来说西天目山的森林十分茂密,其中不乏稀有树种和中生代孑遗植物,有着植物活化石之称的银杏就是其代表。西天目山上的某些树种长得十分高大,高首推一般树高达45m的金钱松,而开山老殿的大树王国生长的柳杉的胸径最高达到了2.33m,乾隆皇帝就曾封其中的一棵柳杉为大树王。西天目山的植物种类多样,植物资源丰富,其特有的森林景观外貌独具一格,是亚热带野生植物资源的宝库,
我们第一天下午去天目山博物馆,两位老师分别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动植物,让我们大开眼界。第二天谢老师带我们去爬天目山,我们一边爬山一边认植物、采集植物标本,当我们看到柳杉时我们惊呆了,从没见过那么大的柳杉,我们那
1
天还看到了世界上最长寿的树—银杏,又叫\"五世同堂\",位于西天目山开山老殿前,银杏是中生代(离现在1.26亿年)孑遗植物,为我国特有,仅浙江天目山有野生状态的银杏。我们一天采集了上百种植物标本,包括香榧、红豆杉、三叶木通、天目木浆子、鸭跖草、天目木兰、虎皮楠木…其中很多标本不仅带有花还带有果实。第四天我们在住所对采到的植物进行鉴定,然后下午进行考试,这个过程让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植物的知识,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很多常见的植物,还有以前从没有听说过的科名。
第三天我们跟着马老师去浙江农林大学采集动物标本,这一天虽然很累,但是收获也很多,我们采集到的标本有马陆、粉蝶、椿、河虾、苍蝇、蜻蜓、豆娘、蝗虫、弄蝶…我们在农林大学找小动物时我还看到了一条小小的四脚蛇,当时既兴奋又害怕,我怕那条四脚蛇会咬到我,兴奋是因为它那么小都被我看到了,我发现四脚蛇身上还有保护色,和树皮的颜色一模一样。每次只要有新的收获我们就会很开心,因为又可以认识到很多以前不认识的小动物了。
大家表面上虽叫苦连天,但在野外实习时却丝毫都没有马虎。每到一个实习地点,大家就先认真采集植物,捕动物,然后见到不认识或听不清楚的就拉着老师问个不停,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把老师都问到烦了也不肯停下来。在这洒满汗水的实习生活中我们收获了许多,觉得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在这短短的几天动、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动物和采集标本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动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通过老师的耐心讲解,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
2
这次植物的野外实习让我印象深刻,不仅仅是因为实习的材料很多,还因为平淡中夹杂有一些让人兴奋激动的小插曲。经过野外实习的磨炼,我对植物的了解从书本上向实践中转移的更多了一些,今后关注植物的兴趣也更浓了一些。其实不仅仅在天目山可以进行野外实习,只要我们带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生活中的每一处都可以变成我们的野外实习地。这次野外实习让我们认识到了在不同的环境中,动植物的分布有着明显的区别,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也充分的体现了大家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永不放弃的信念。总之,这次野外实习在大家的心里都留下了很多,都将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
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发现自己还存在很多方面的缺点,比如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交际能力较弱,生活经验不是很足的等。因此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以下是我们收集到的标本中的一小部分图片: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