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贵州遵义—红色之旅

贵州遵义—红色之旅

来源:百家汽车网


贵州遵义——红色之旅

记传统教育基地观后感

2010年7月9日8时30分我们是医院第一批参加红色传统教育的一百二十多位同志分乘三辆金龙大巴从医院驻地出发,前往贵州遵义传统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在大巴车上,导游小姐组织大家,唱红色歌曲、传红色箴言、讲解先烈们与敌人作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故事。一路上同志们兴致勃勃、欢声笑语、歌声燎亮,很快就到了参观学习的第一站:娄山关传统教育基地。

娄山关隘口,城墙高大宽厚、山势险峻、密林丛丛,一字排开横跨在公路上,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通往遵义城的必经之瓶颈。遵义,自古就是黔北重镇。中国工农红军为了进驻遵义,与军和贵州军阀王家烈进行了多次的殊死的攻歼争夺战,很多红军战士为了中国的胜利而付出他们年轻的生命。最终娄山关被攻破,红军占领了关口,为挥师进军遵义扫平了道路。毛曾为此题诗一首“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赞扬红军战士们取得了娄山关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当日下午参观了息烽集中营。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军统局设立的监狱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军统内部称之为“大学”,而重庆白公馆监狱和望龙门看守所则分称“中学”和“小学”。一千多名志士就在这所“大学”里经受着人间魔鬼的无情折磨。而“留学”则是“处死”囚犯的黑话。他们对犯人的称呼则更为“文明雅致”,叫“修养人”,给予的是“感训教育”,内容有参加印刷、雕刻、做鞋、阅读、办报、演戏等活动。

在狱中,以罗世文、车耀先、韩子栋等为首的党员,成立了狱中秘密支部,

制定了适合于特殊环境里开展斗争的行动纳领:① 团结难友,要求改善待遇,以便在局势好转时争取出狱。② 争取阅读书报的权力。③ 同叛徒、变节分子、动摇分子作斗争。④尽量想与外界取得联系,让党了解狱中的情况,进行营救或里应外合举行。多次以“合法斗争”形式抵御和挫败了集中营当局的“政治攻心”阴谋,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在押志士们的利益,一直是集中营内领导党员,团结难友共同对敌斗争的坚强堡垒。

息烽集中营先后关押了车耀先、罗世文、韩子栋、张爱萍等党员、爱国人士、进步青年共1220人。被关押的人员中还包括著名的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并作为一名特殊的“修养人”与妻子谢葆贞、儿子杨拯中一家三口被关押于“和斋”。他的秘书、地下党员宋绮云夫妇及儿子宋振中(外号“小萝卜头”),著名爱国将领黄显声将军,爱国民主人士、著名社会学家马寅初,波兰家米洛斯等。其中杀害和折磨致死600余人,释放140人,下落不明400人。1946年息烽集中营撤销时,仅有72人被转移到重庆军统所属渣滓洞和白公馆监狱关押。

想着先烈们在狱中极其艰苦环境里的生活斗志、乐观向上的精神,告诫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他是先驱们流血牺牲换来的,“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第三天参观了遵义会议纪念馆。该馆占地面积40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457平方米、展览面积6083平方米。原址在遵义城琵琶桥东侧87号,是原贵州军阀师长柏辉章的公馆。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于长征途中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周恩来、朱德、陈云、张闻天、秦邦宪、刘少奇、王稼祥、邓发、何克全,秘书长,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林彪,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翻译伍修权参加。

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经验教训。首先由博古作关于反对敌人第五次“围剿”的总结报告。他的报告对这次反“围剿”战争失败缺乏应有的认识,并为其错误辩护。接着,周恩来代表作军事工作报告。他在报告中客观地总结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以来的全面情况,批评了博古、李德在战略战术指导方面脱离中国战争实际情况的严重错误,并诚恳地作了自我批评。他认为红军正面临着比第五次反“围剿”战争时期更加严重的敌情,只有改变错误的军事领导,让善于运用运动战的来指挥红军,红军才有希望,才能成功。周恩来的发言使与会同志看到了红军得救,而且一定会取得胜利的光明前景。张闻天在会上作了批判“左”倾军事路线的报告,批判了博古、李德在军事问题上的一系列严重错误。他的发言,对纠正错误的军事领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会上作了重要的长篇发言,着重批评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领导上所犯的一系列根本性的错误;并用反对敌人前四次“围剿”的事实,据理批驳了博古在总结报告中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辩护的错误观点。与会同志绝大多数明确表示支持的正确主张,批评李德、博古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

遵义会议确立了在党、工农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遵义会议的重大决定,是在中国党与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自主作出的。遵义会议在中国党历史上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为核心的党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示着中国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从此,红军在的指挥下,四渡赤水河,迂回穿插于敌重兵包围之间。随后,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翻越六盘山。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吴起镇,共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省的长征胜利结束,实现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将全部的军事力量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洪流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