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鹏之徙于南冥也》练习题

《鹏之徙于南冥也》练习题

来源:百家汽车网


1、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9分)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段似实而虚的描述:

“今子(惠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惠子有一棵大树,因它长得不合规矩而以为无用。但在庄子看来,大树既成大树,就让它在“无何有”的土地、“广莫”的旷野自由生长,人徜徉或躺卧树下,可做精神上的“逍遥”,而大树也不会有遭受砍伐的“困苦”。

(1)文中的“大树”指什么?(3分)

(2)这段文字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逍遥游”的思想进行探讨。(6分) 参(1)指看似无用却堪为大用的事物。

(2)要点:庄子对于器用的无用之大用的哲学思想,强调的是不求为现世所用,而求“逍遥游”,实现物我的超越;庄子超越物类而追求“逍遥游”的人生态度,是随顺自然而进入一种精神自在境界的表现等。

2、仿照下面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后面的横线上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画波浪线的部分一起构成排比,语意连贯、顺畅。(6分)

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只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竟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 , ; , 。

解析应从意义和内容两方面观察例句。意义:句子的上半句为“抑”,后半句为“扬”,前后对比,整个句子是赞美自然中的“生命奇迹”。内容:都用了数量词,最好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答案示例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 竟能在枝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 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 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水中自由穿梭3 3、写作(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

北岛在《走吧》一诗中用异于前辈的歌声,吟唱着自我: 走吧/落叶吹进深谷/歌声却没有归宿 走吧/冰上的月光/已从河面上溢出

走吧/眼睛望着同一片天空/心敲击着暮色的鼓 走吧/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 走吧/路呵路/飘满了红罂粟

诗人朝着“生命的湖”一路走去,一路是“落叶”的萧条、“没有归宿”的迷惘、清冷的“月光”、充满诱惑的“红罂粟”……我们每一个人,也许都在同样的一条路上。 请以“在路上”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规定的话题范围之内;(2)题目自拟;(3)立意自定;(4)体裁自选(除诗歌外);(5)不得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

1

写法指导“在路上”是一个比喻型话题,有象征意义。从所给材料来看,这个“路”是人生历程,“在路上”,显然指在人生之路上。正如引语中所说,人生之路有着“‘落叶’的萧条、‘没有归宿’的迷惘、清冷的‘月光’、充满诱惑的‘红罂粟’”,这些都预示着人生是在挫折和迷茫中前行的,但正如北岛在诗中所言,“走吧/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即便人生之路崎岖难行,我们也有不灭的梦想和心中的圣地要去追寻。因此,立意应该与人生、理想、追求、苦难、挫折等有关。

话题是一个介词短语,拟题时可以思考:谁在路上?在路上怎么样?这个“谁”,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一个群体。这个(或“这些”)人在路上做什么呢?不论在路上遇到多大挫折,永不放弃自己的追求;在路上,享受着人生的欢乐与痛苦等。这样,作文的主题就有了。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