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防止误操作应急处置方案
1 事故特征
在电气倒闸操作过程中或事故处理过程中发生误操作,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不但会造成供电中断、设备损坏,而且会造成事故处理延误,乃至事故扩大,甚至会出现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
2 应急组织与职责(详见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3应急组织及职责 3.1成立应急救援小组
指挥:电站负责人
成员:电站运维值班员、后勤保障人员 3.2应急救援小组人员的职责
3.2.1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了解、分析现场状况,组织、协调电站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及时向调度值班员汇报和公司主管领导汇报救援情况。
3.2.2运维值班人员的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负责人汇报,做好运行方式的调整和故障设备的隔离。了解、分析现场状况,采取有效设备监视措施。 3.2.3后勤保障人员职责:提供车辆、物资等后勤保障工作。 4应急处置
4.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4.1.1最早发现误操作时立即向电站负责人汇报,电站负责人启动本方案,汇报的主要内容:误操作类型,设备受影响程度,初步原因分析判断,设备有无损坏,采取的措施。
4.1.2电站负责人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指挥现场人员及时处理。 4.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4.2.1 当误操作发生后,电站负责人应尽快事故发展,消除事故根源,并解除对人身和设备的危害,尽可能保持设备继续运行,将事故的处理情况及时汇报调度及有关领导。
4.2.3 事故发生后,电站负责人应立即组织对损坏设备进行抢修。
4.2.4 事故处理阶段结束后,电站负责人应将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处理情况,如实进行记录,不得弄虚作假和隐瞒事故,并将事 故原因、处理的全过程写出书面报告汇报公司。 4.2.5 公司对误操作事故组织调查、整改。 4.3 事件报告流程
4.3.1 事件发生后,由电站负责人向公司主管领导汇报,时间最迟不超过1小时。 4.3.2 在事故发生1小时内用电话或邮件进行简要汇报,汇报信息包括: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报告人姓名与联系电话;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 (3)人员伤害情况;
(4)设备或其他财产损失情况; (5)正在采取的紧急措施情况; (6)事故发生的原因初步判断。 5 注意事项
5.1所有发配电的电气设备、线路出线杆塔等都应有双重命名或编号,并不得有重复。各设备名称、编号、标示牌应清楚完整。
5.2所有操作必须根据操作命令进行。三步及以上应填写操作票。操作票由操作人填写,监护人审核,电站负责人(或发令人)批准,一份操作票只允许填写一个操作任务。
5.3 重大操作必须先讨论分析安全情况并进行预演。
5.4 操作人和监护人职责分工明确,并明确操作目的和正确的操作顺序,操作前应了解有关设备的运行方式,做好操作工具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5.5 操作中发生疑问或意外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汇报发令人;待查清后再重新发令继续操作。
5.6 高、低压和发电设备及其控制系统操作由两人进行,一人监护、一人操作。在核对设备名称、编号无误后,监护人发令唱票,操作人复诵、做假动作,在监护人说“对”后,方可执行操作。每操作完一项,在操作票上做一个“√”记号 5.7 操作过程,操作人走在前面,监护人走在后面并监护,监护人持操作票,逐
项监护操作。该项操作任务未完成不得擅自操作其它项目。
5.8 允许单人操作的项目,由电站负责人决定。单人操作也应自唱自复,操作前认真核对设备位置、名称、编号。操作后应全面检查。
5.9 操作由运行值班人员进行,其他人员可以在运行人员监护下协助操作。操作中途不得随便调换监护人和操作人,特殊情况须经电站负责人同意,并按规定执行。
5.10 操作刀闸前必须检查断路器三相确已在断开位置。如发生带负荷误合刀闸后,不应再拉开;误拉刀闸应在弧光未断开前即合上,已拉开禁止再合上。 5.11 发生误操作后,立即停止操作,待查明原因后由电站负责人决定下步任务。 5.12 用电话发布和接受操作命令,要用双重命名和统一术语,并讲清、听清复诵无误,不得用简称代替统一术语和双重名称。
5.13 检修人员在工作中要操作检修状态的设备,要有人监护,操作前要核对设备名称或编号、位置无误。若要影响到运行设备必须经运行当值人员同意,才可以操作.
5.14 闸刀操作完毕,把手必须锁住,操作闸刀不准同时打开二把闸刀锁。 5.15 使用验电器,应按“验电三步曲”进行;即先在带电的设备上检验验电器完好,再在已停电的设备上验明确已停电,最后再在带电设备上检验验电器完好。 5.16 拉、合“环路”设备(解环、合环)操作时,应根据表计指示,检查负荷分配情况,以免过负荷引起误动作。
5.17 线路停电操作顺序,先拉线路侧闸刀,后拉母线侧闸刀;线路送电操作顺序:先合母线侧闸刀,后合线路侧闸刀。
5.18 当拉开升压变、避雷器、空载母线电容电流以及低压馈线的负荷电流时,应尽快操作,以便消弧。
5.19 开关的分合闸试验,必须保证其串联闸刀处于拉开位置后,方可进行操作。 5.20 手动操作分合开关时,操作把手扭的时间应稍长些,待指示灯亮后再松手;合开关时,要有相应的提前量,而开关未动,应立即松手,防上非同期并列。 5.21 操作消防管道阀门不得用撬棒撬,关到头时不要再拧。开足后应关回一点。操作阀门应注意死行程,防止只操作死行程,而实际阀门芯没动作。调节水压时,应密切注意和监视其压力变化,当压力不变或变化不大时,应注意压力表是否不
准或坏了,要防止调过头引起超压力或压力太小。
5.22 在监视自动化元件动作时,自动不动时,应查明原因,不能盲目手动帮助。 5.23 防误装置不得擅自停用、拆除,有缺陷应及时通知电站负责人,安排人员进行检修处理。
5.24 检修人员自己做的安全措施(包括增挂的接地线、取下熔丝)工作结束后应全部恢复原样,并告诉运行人员。
5.25 操作后应及时翻正设备位置标示牌,挂上(或取下)安全标示牌,做好各种记录,全面地汇报给发令人或电站负责人。
5.26 可以独自值班、监护下值班,可以并列开关的运行人员,经考核后公布。 5.27 运行人员严格执行公司《防误操作管理规定》。 6、报警程序中相关部分的通讯方式 6.1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
应急队伍及装备保障
物资名称 工器具 车辆 急救医药箱 后勤保障 联系人 联系方式 6.2中控室应准备7台对讲机,总指挥1台、副总指挥各1台、应急办1台、应急处置各小组1台、生产调度人员1台、备用2台,事故处理时,对讲机使用为1频道。
6.3事故处理过程当中,所有相关负责人手机必须24小时开启,保持联系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