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小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 8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3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fù gài róng qià yī jiù dòng xué jīn bì huī huáng ( ) ( ) ( ) ( ) ( ) níng jié shì hòu lǎn duò yǐn bì xīn xǐ ruò kuáng ( ) ( )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5分)
折( ) 腊( ) 贪( ) 倘( ) 痕( ) 拆( ) 蜡( ) 贫( ) 淌( ) 垦( ) (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6分) 枯枝( )叶 所向披( ) 受益( )浅 ( )马功劳 美味佳( ) 慢条( )理 随( )而安 ( )若木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兵马俑是艺术珍品。(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文娱晚会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句积累。(1+1+1+3+5=11分)
1.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__。
2.三月_______连十里,四月蔷薇___________。 3.业精于勤,___________;行成于思,___________。
4.鹅的步态,更是_______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_________,有___________之相;鹅的步调________,____________,颇像京剧里的_______出场。
5.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诗充分体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六)整理句子。(5分)
( )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美丽的小城。
( )走出小城,郊外风景幽美,绿色的丘陵上长满了柞树。 ( )城中有一条小河流过,河水清澈见底。 ( )到了札兰屯,原始森林的气氛就消失了。 ( )白砖绿瓦的屋舍悠然地倒映在水中。
二、阅读理解。(27分)
(一)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慨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向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青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圈出文中的错别字,并把正确的字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句中“这”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文中划“_____”的句子中,体会到山里人具有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从文中划“ ”的句子中,体会到山里人又具有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2分)
4.“说上几句家常话”,家常话是指与家庭日常生活有关的对话。发挥你的想象,写一段他们之间的家常对话。要求用上提示语在不同位置的两种表达形式。(3+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象
象在陆地动物的王国是所向无敌的。
但人却将□兽中之王□的桂冠戴在狮和虎的头上□ 人为什么不说象是□兽中之王□呢□
分明的,由于象( )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并非是最凶猛的
动物。
通常情况下,象是温和的,具有绅士风度的。象从不主动攻击任何其他动物。 狮在象的眼里又算得上什么“王”呢?如果它们自不量力,惹恼了象,象是可以用鼻子将它们卷起,抛出去摔死的。也可以用脚将它们踏死。一头象或一群象来了,狮往往识趣地退避三舍。
帮我们发现了我们人类自己的意识特点——那就是,人是特别地习惯于将凶猛作为“王”的资格。
( )人惧怕的,人( )慑服之,视为“王”。象既不屑于称霸为王,象身上也就毫无霸气。
1.在下面的关联词中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填到文章的括号里。(2分)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尽管……可是…… 只要……就…… 由于……因此…… 2.在文中的□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3分)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自不量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退避三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狮在象的眼里又算得上什么‘王’呢?”是一句_____问句。变换句式,使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人认为有资格称“王”的条件是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几句话最能概括全文内容的是( )。(2分)
A.象在陆地动物的王国里是所向无敌的。 B.狮不是兽中之王。 C.象身上没有霸气。 D. 人为什么不说象是□兽中之王□? 7.作者在这段短文中的态度是( )。(2分)
A.不赞成“人”把狮虎称为□兽中之王□。 B. 认为象才是□兽中之王□。 C.崇尚温和,反对凶残。 D. 不同意把凶猛作为“王”的资格。
三、作文。(30分)
你可能亲身领略过祖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你可能登上村边的小山头,俯瞰过家乡的美景;你可能走到海塘边上,饱览过大海壮观的景色……
写一处景物,题目自拟。 要求:记叙要有一定的顺序,能把你看到的印象最深刻的景色写生动,写具体。字数在400左右。作文中不出现真实的班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