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数字矿山实训报告

数字矿山实训报告

来源:百家汽车网


1.实验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1

1.1实验时间安排及要求.............................................................................. 1 2.实验内容............................................................................................................. 1 3.试验过程............................................................................................................. 2

3.1基础指南.................................................................................................. 2

3.1.1绪论............................................................................................... 2 3.1.2 Surpac基本概念 .......................................................................... 2 3.1.3编辑数据....................................................................................... 3 3.1.4创建数据库................................................................................... 3 3.1.5三角网化....................................................................................... 5 3.1.6线文件工具................................................................................... 6 3.1.7钻孔数据库................................................................................... 7 3.2地质数据库.............................................................................................. 8

3.2.1地质数据库概念........................................................................... 8 3.2.2创建一个 Surpac 地质数据库 ................................................... 8 3.2.3导入和查看数据........................................................................... 9 3.2.4钻孔的选择................................................................................. 10 3.2.5基本统计直方图......................................................................... 11 3.2.6处理特高品位............................................................................. 12 3.3体模型.................................................................................................... 14

3.3.1实体概念..................................................................................... 14 3.3.2创建实体模型............................................................................. 14 3.3.3编辑实体模型............................................................................. 21 3.3.4验证实体模型............................................................................. 21 3.3.5实体与DTM ............................................................................... 22 3.4块体模型................................................................................................ 27

3.4.1块体模型概念............................................................................. 27 3.4.2创建块体模型............................................................................. 28

3.4.3块体模型估值............................................................................. 30 3.4.4创建计算型属性......................................................................... 33 3.4.5矿体模型报告............................................................................. 33 3.4.6部分百分比报告......................................................................... 34 3.4.7查询和合并工具......................................................................... 35 3.5露天采矿设计........................................................................................ 38

3.5.1露采设计基础............................................................................. 38 3.5.2重新开始设计及折返公路......................................................... 41 3.5.3创建采坑模型............................................................................. 43 3.5.4排土场设计................................................................................. 44 3.6地下采矿设计........................................................................................ 46

3.6.1地下采矿设计简介..................................................................... 46 3.6.2采区巷道布置设计..................................................................... 46 3.7穿孔爆破设计........................................................................................ 48

3.7.1使用岩性分界线进行爆破设计................................................. 48 3.7.2上传并连接点火方案................................................................. 49 3.8中深孔爆破设计.................................................................................... 51

3.8.1创建中线..................................................................................... 51 3.8.2 准备爆破范围............................................................................ 51 3.8.3 设置钻机参数............................................................................ 52 3.8.4 移动钻杆.................................................................................... 54 3.8.5 打眼和报告................................................................................ 54 3.8.6 绘图............................................................................................ 56 3.9 道路设计............................................................................................... 58

3.9.1使用沿端点做曲线设计公路中线............................................. 58 3.9.2 由切线做曲线公路设计............................................................ 60 3.9.3以固定坡度在等高线上设计公路............................................. 60 3.9.4 给不同宽度的公路创建边线.................................................... 61 3.9.5 设计水平弯道............................................................................ 62

3.9.6将中线落在地表上..................................................................... 62 3.9.7 创建公路长剖面........................................................................ 63 3.9.8 创建公路弯曲点........................................................................ 63 3.9.9 创建公路竖曲线........................................................................ 63

4.致谢................................................................................................................... 63

1.实验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资源数字化技术,针对矿山资源在数字化、信息化、虚拟化基础上的,由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管控一体化系统,它综合考虑生产、管理、安全等各种因素,使企业实现整体协调优化,达到提高其整体效益。

本实验课程紧密结合《资源数字化技术》课程,旨在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加深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使学生初步掌握矿业软件的基本原理、功能以及矿山系统数字化和可视化方法,基本具有构建和设计数字矿山的能力。

1.1实验时间安排及要求

序号 1 2 3 4 5 基本原理 地质数据库 实体模型 块体模型 露天采矿设计 露天爆破设计 地下采矿7 设计及井巷布置 8 地下爆破设计 2 2 6 实验内容 时 2 4 6 6 1一天 课排 根据相关资料建立地质数据库和钻孔模型,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 一天 一天 两天 建立矿体实体模型 建立矿体块体模型 熟悉露天采矿设计流程,并完成排土场设计 完成露天爆破设计 时间安作业 6 一天 1两天 熟悉地下采矿设计流程,完成井巷布置 6 一天 完成地下爆破设计 2.实验内容

在矿业软件Surpac认识学习的基础上,了解软件的使用和基本操作,掌握软件建模、矿山设计的相关原理,并利用给定数据,完成矿山地质数据库的建立、矿体块体模型和实体模型的生成;并继续进行地下开采设计、露天开采设计、穿

1

孔爆破设计等实验内容,并根据实验要求完成作业。

3.试验过程

3.1基础指南

3.1.1绪论

澳大利亚 SMG(Surpac Minex Group Pty Ltd)公司是全球矿山行业软件开发的领导者。在全世界 91个国家有 4000 多个授权用户。SMG 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资源估算、矿山计划、生产的各个阶段乃至矿山闭坑后的现场修复的整个矿山循环过程中。作为一套完整而且全面的软件系统,它极大的改进了从测量工程师、采矿工程师、地质师到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技术信息交流。

其应用领域包括: 勘探和地质模型、地表和地下采矿设计、矿山工程测量、生产计划和开采进度计划、尾矿和复垦设计、钻孔编录等领域。

3.1.2 Surpac基本概念

线文件:一个线文件中包含一系列三维坐标点,以及相应的一些属性。 DTM:数字地形模型文件( DTM)是由 .str线文件生成的,能够表示面和实体。一个DTM面是由一组三角形形成的面,用来表示地表或露天坑。一个实体是由一组三角形形成的空间的体,用来表示矿体或巷道。

地质数据库:钻孔数据库文件( DDB)用来关联关系型钻孔数据库。这是一个文本文件,用来告诉Surpac从数据库读取哪些表和字段。

测量数据库:测量数据库文件( SDB)用来关联关系型测量数据库。这是一个文本文件,用来告诉Surpac从数据库读取哪些表和字段

块体模型:块体模型是一种空间数据库,并且能够通过点和间隔型数据(如钻孔样品数据)来建模。由稀疏的钻孔数据估计三维实体的体积、吨位和平均品位。

绘图文件:从绘图模块输出的是dwf格式的绘图文件。您可以在Surpac绘图窗口中打开并编辑它们,或者发送到绘图设备如绘图仪打印出图。

宏:宏是自定义的程序,通过创建宏,可以执行一系列重复性任务或执行一项特定的操作。您可以很容易地在Surpac中录制和编辑TCL脚本。

风格文件:Surpac的风格文件,包含线和DTM的绘制风格,颜色设置,以

2

及默认的Surpac设置。

3.1.3编辑数据

选择方式的应用:

将基础指南设为工作目录,重置图形工作区,将线文件 survey1665.str 拖入图形工作区。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练习在选择点/三角形模型下删除点,在选择段/三角网工具的模式下反转线段,在选择模式下断开、合并、重新编号线段,以及在选择线串 /体模式下删除和清理线文件。最终生成图形如下:

3.1.4创建数据库

设计一个简单的露天坑:

点击重置图形工作区,将文件 ore150.str (此文件为标高 150 米处的矿体的平面图)拖入图形工作区。从创建菜单中,选择画点,然后选择属性,将线串号改为10,z值取150,点击执行。运用创建菜单画点中的在光标位置画点和在已知点处画点的功能将文件改成下图,然后从文件菜单中,选择保存,然后选择线/DTM,保存成pit150.str。

3

点击重置图形工作区,将文件 pit150.str 拖入图形工作区。从显示菜单中,选择点,然后选择编号。将选择工具设置为选择点/三角形。按住 CTRL 键,将17到23,27到33这些点删除。从 Surpac 窗口的底部的状态栏上,点击设计坡度按钮,将坡度改为45度。点击设计线号按钮将线串号改为20.从编辑菜单上,选择线段,然后选择扩展/收缩。在图形工作区的任意位置点击来选择段根据距离偏移量100进行扩展。从显示菜单中,选择动态 2D 坐标网。从 DTM 工具菜单中,选择由当前层创建 DTM,将实体编号设置为1点击执行。隐藏2D坐标网,即可得到图形如下:

4

3.1.5三角网化

1.创建和验证实体模型:

重置图形工作区,拖动 ore1.str 到图形工作区。从显示菜单中,选择线,然后选择显示线号和段号,点击工具栏中的框选按钮,在查看菜单中, 缩放, 缩小。点击拖动框,使其包含所有段,在图形工作区中,点击右键,选择选择段。在图形工作区中点击右键,选择三角网化。按住 ALT 键,拖拽图形,注意实体没有封闭。移动光标到结束端的线段处,点击,选中一个点。在图形工作区中点击右键,选择选择段。在图形工作区中点击右键,选择三角网化,封闭实体。重复操作直至实体完全封闭。在图形工作区中点击右键,选择验证实体,报告如下:

2.计算实体体积

重置图形工作区,拖动 ore_solid1.dtm 到图形工作区中。从查看菜单,选择数据查看选项,再选择长剖面视角。从显示菜单中,选择二维坐标网。查看菜单,选择缩放,选择缩小。从实体模型菜单中,选择实体工具,然后选择报告实体体积。报告如下:

5

3.1.6线文件工具

线文件工具模块包含了创建和处理线文件的一系列工具,如过滤、分类、坐标转换、劈分、合并、相交以及进行一些数算等。

剪切块体模型以约束在露天坑内

清空图形工作区,打开kbb135.str。同时打开con135.str,有一部分块在边界外部。从线文件工具菜单中,选择多边形相交。输入如下点击执行:

重置图形工作区,打开kbi135.str 显示块,打开con135.str。则其结果如下:

6

3.1.7钻孔数据库

打开数据库,显示钻孔,创建剖面:

重置图形工作区,打开 surpac.ddb。点击状态栏中的 surpac 图标,选择显示钻孔。输入如下:

接着点击执行。点击显示>动态2D坐标网。选择查看>缩放>放大,使用滚轮放大,结果显示如下:

7

3.2地质数据库

3.2.1地质数据库概念

地质数据库模块是 Surpac 中最重要的模块之一。钻孔数据是所有矿山项目开始的起点,也是可行性研究和资源量估算的基础。

地质数据库由多个表组成,每个表存储这不同类型的字段。每个表中包含若干字段,由多条记录,每条都记录着各个字段的值。

Surpac 使用的是关系数据库,支持多种数据库类型,包括 Oracle, Paradox 和 Microsoft Access。 Surpac 同样支持开放性数据库接口( ODBC),可通过网络连接到数据库上。一个数据库最多可以有 50 个表,每个表中最多可含 60 个字段。

在 Surpac 的数据库中需要两个强制表: collar 和 survey。

Collar(孔口表):孔口表中记录着钻孔的孔口位置,终孔深度和孔迹类型。其它选项字段也可以存储到其中,比如打孔日期,钻孔类型或项目名称。

Survey(测斜表):测斜表中存储着钻孔的测斜信息,用于计算孔迹线的坐标。强制字段有:测斜深度,倾角和方位角。 对于没有测斜的铅直孔,深度可以等于孔口表中的最大深度 max_depth,倾角记为-90,方位角记为 0。

除了强制表外,也可以添加选项表,用来存储比如岩性和样品等信息。

3.2.2创建一个 Surpac 地质数据库

创建一个新数据库:

8

打开菜单:“数据库>>打开/新建”,将数据库命名为“新数据库”,类型设为“access”点击执行。如表一输入,点击执行。选择样品表选项卡,如表二输入点击执行。选择岩性表,如表三输入点击执行。至此数据库已建立完毕,可以关闭数据库。

3.2.3导入和查看数据

1.导入数据:

使用文本编辑器打开 样品.txt。关闭这个文件。在文本编辑器中打开 岩性.txt。关闭该文件。连接到数据库添加选项表,选择数据库>导入数据,格式文件名和报告文件名中都填入“岩性”,点击执行。输入数据库的字段和 txt 文本

9

文件的列对应关系,选择需要导入的 txt 文本文件和导入类型,即可完成导入数据。

2.查看数据:

直接将.mdb 文件拖拽到图形工作区中可以直接通过 Access 查看数据。如果数据已导入到 Surpac 中,数据可以在 Surpac 中查看或编辑。

当选择了查看特定表,定义查询约束窗口可以出哪些数据要查看。可以应用多种约束条件,只有每个条件都满足的数据才会显示出来。

3.2.4钻孔的选择

1.圈定矿体:

运行宏 04c_创建剖面_正交剖面.tcl。点击下一剖面按钮,直到剖面 7280。选择创建>画点>属性,线串号设置为“1”,点击执行。在图层面板处,点击新建,定义将要创建的图层名字为“解释线7280”,点击执行。选择 创建>画点>新的点,数字化点,点击图标变成捕捉为点,在 MU 区下方画点,并保存,其结果如下:

2.标记相交表:

选择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创建表,将表名命名为“相交表”,点击执行。将定义所有表的所有字段改为“相交结果”,点击执行。打开 矿体 1.dtm,选择 分析>钻孔与 3DM 相交,点击执行,不进行约束查询。在钻孔和 3DM 相交窗口下,输入规定数据即可得到相交表如下:

10

3.2.5基本统计直方图

直方图是一个统计术语,用图形的方式表示频率与值的关系,直方图是表格的图形表达方式,表示在几个不重复的区间中的一些变量落入每一个区间的比率。

在一组数据中是最常出现的值, 例如: 在如下的一组数据中数字 8 就是这个 “模式” :

1 3 5 5 8 8 8 9

“双峰” 的含义是在数据中有两个数据高频率出现,区间是不相邻的。在下面这个

例子里,2 和 8 出现的都很多,这个分布就叫“双峰分布” :

11

1 2 2 2 3 5 5 8 8 8 9

所有的有两个峰值的直方图,就被称作为“双峰”。通常来说双峰分布的产生源于将两个域中的数据混到了一起从而组成了一组数据。

为了减少估算误差,应当尽量将双峰分布的数据分开。区分开数据则能得到两个的正态分布。

接下来创建一个直方图,结果如下:

报告如下

3.2.6处理特高品位

查看上个例子中 金_合 组合 2.str 的直方图,以及报告,可以发现大多数品位是在 0 到 10克每吨,有少数特高值在 10 以上。

12

字段运算窗口是点击的 线文件工具> 线串运算。

该窗口提示填写输入和输出文件名称,宏中是打开 金_ 组合.str,保存为 金_ 去高值

17.str。D1 字段使用的表达式为:iif(d1>17,17,d1) 意思为,当 d1 的值大于 17 时,使 d1值等于 17,否则保持不变。

查看完后,点击执行。 处理特高品位后的结果如图:

13

3.3体模型

3.3.1实体概念

实体模型是三维的三角网面。实体模型是用来描述三维空间的物体,是 Surpac 三维模型的基础。例如:一个实体模型可能由剖面线形成的一个包裹的 DTM 面。

实体模型也是基于数字化表面模型(DTM)的原理。实体模型是使用三角形将多个多边形连接在一起,用来表示实心体或空心体。

产生的形状可能用来: 三维可视化;计算体积;任意方位的切割剖面; 与地质数据库相交等。

实体模型是由一系列的不重叠的三角形组成的,这些三角形构成了在1到32000数字标示符的体,体号表示了不同的物体,例如:一个矿区由不同的矿体,用不同的实体号来区分不同的矿体。

然而,像矿体一样,体里可能包含有一小群相对的细节,你又想给它们相同体标识号以表示它们是相同结构的,这时,每一个小部分必须再给予三角网(三角网)号,一个三角网是体的一部分,您可以给它赋以任何正整数。

体号和三角网号给实体模型中包含的所有实体一个参考。

一个实体的三角网可能是开放的或者是闭合的。如果组成三角网的一系列三角形有一个缝隙则这个三角网是开放的。一个实体可能既包含开放的又包含闭合的三角网。

处理实体为开放的或者是闭合的理由有:1.一个闭合的实体能够直接计算体积通过求任意基准面每个三角形的和。2. 一个闭合的体总是在剖切时能够产生闭合的线。3. 一个闭合的体能够在块体模型中作为一个约束使用。4.一个开放的体不能提供同样的能力;当通过平面剖切时产生的线可能是闭合的或者是开放的或者既有开放的又有闭合的。

实体模型的存储方式和 DTM 一样,是存储在两个扩展名是.str 和.dtm 的 ASCII 文本文件中。

3.3.2创建实体模型

1.创建一个实体模型

14

点击图形工作区图标,打开模型 1.str 文件。选择显示>>线>>显示线号,点击执行。选择实体模型>>创建三角网>>两个段之间。体“1”,三角网“1”,点击执行。你将被提示在第一个段上选择一个点,点击线串 1 。你将被提示在第二个段上选择一个点,单击线串 2。继续使用两个段之间功能,一直到线串 5 ,按 ESC 键推出,保存模型1.dtm文件。其结果如下:

2.使用控制线连接三角网

控制线是控制三角网连法的过程中创建的线。这些线的点和你的实体的多边形连接在一起,有很强的结构关系。这种情况和使用断线创建 DTM 时类似。这意味着形成非常复杂的实体模型时你有更大的控制权连接三角网。

一些使用控制线的规则:1. 控制线的最小值是2条。2. 控制线的最大值是10条。3. 第一条控制线(主控制线)必须是连接所有要形成三角网的段。

点击图形工作区图标,打开模型2.dtm文件。选择显示>>全部隐藏,隐藏所有的线串和体。旋转显示>>线>>显示线号,显示5到10号线串。选择创建>>画点>>开始新线串 。线串号“102”,z“940”,点击执行。选择创建>>画点>>在已知点处画点,每一个数字化的点将捕捉到已经存在与多边形上的点,在线串 5 到 10 之间数字化线串 100。择创建>>画点>>开始新线串 ,选择创建>>画点>>在已知点处画点,数字化线串 101 。择创建>>画点>>开始新线串 ,选择创建>>画点>>在已知点处画点,数字化线串 102。请按 ESC 键在线串 102 末端终止输入。选择实体模型>>创建三角网>>使用控制线,单击线串 100,接下来,单

15

击线串 101 和线串 102 ,按 ESC 键终止输入,输入体“1”,三角网“2”,点击执行。选择文件>>保存>>线/DTM,把这部分保存为模型 2.dtm 文件,其结果如下:

3.使用分叉技术连接三角网

本部分中主要练习应用一个段到多个段,一个段到两个段以及切分母单元等技术来连接三角网。

一个段到多个段连接三角网的功能是在一个母段和多个子段之间使用。子段可以是闭合的段也可以是单个的点。一个段到多个段连接三角网的功能将给出一个最佳的结果,这个结果在子段和他对应连接三角网母段的部分必须有合理的几何匹配关系。这个功能也可以提供一个少许的优化结果,如果分支和母段之间有太大的角度。

分支组合的功能在实际产生分支的地方有更多的灵活性。这可能在地质学上更正确一些。这个功能允许你在一个母段到两个子段之间连接三角网,子段可以是两个闭合的段,或是点,也可以是两者的组合。一个段到两个段的功能在控制分叉线的位置时有更大的灵活性。这个功能有把所有的子段都连接在母段上,或是分开母段的一部分连接在子段上。

分别运用三种方法的成果展示:

16

4.用一个段到两个段连接实体模型

点击图形工作区图标,打开模型4.dtm文件。选择显示>>全部隐藏。选择显示>>线>>显示线号,线串范围为“14,15”,点击执行。选择实体模型>>创建三角网>>一个段到两个段,体“4”,三角网“1”,点击执行。不切分母段,点击执行。点击线串 14.,点击线串 15左边的子段,点击线串 15右边的子段。选择显示>>所有图层。点击镜头移至全部数据范围图标,保存模型4.dtm文件。其结果如下:

17

使用三角网化工具完成分叉功能成果展示

18

5.断层建模——数据准备

点击图形工作区图标,打开断层1.str文件和模型6.dtm文件。选择显示>>隐藏DTM或实体。选择显示>>线>>显示线号,线串范围为:“1,16”,点击执行。旋转数据查看观察断层面。选择文件>>保存>>线/DTM,将文件名设置为“南部1”,线串范围为“10”,点击执行。选择文件>>保存>>线/DTM,将文件名设置为“北部1”,线串范围为“10”,点击执行。点击图形工作区图标,打开南部1.str、北部1.str和断层1.str文件。连续选择线文件工具>>线串运算,输入约束,点击执行。约束完毕,点击图形工作区图标,依次打开北部_剖面_视角 1.str、 南部_剖面_视角 1.str和断层_剖面_视角1.str文件。选择DTM工具>>由当前层创建DTM,实体编号为“1”,点击执行,保存为文件断层_剖面_视角.dtm。

6.断层建模——覆盖线串和连接三角网

选择DTM工具>>DTM文件功能>>将多条线落在DTM上,按照指导书要求输入数据执行。点击图形工作区图标,打开断层_剖面_视角1.dtm文件和南部_剖面_视角1.str文件,包含线串10。旋转视角使得你能清晰的看到这线。选择DTM工具>>将线串落在DTM上,你将被提示选择一条线落在DTM上,点击线串 10。你将被提示选择包含DTM文件的层,内部断点,实体编号,三角网编号均为“1”,点击执行。另存为南部1.str文件。选择线文件工具>>线串运算,交换北部1.str文件(线串 11)背景到平面视图,选择线文件工具>>线串运算,交换南部1.str文件(线串 10)背景到平面视图。点击图形工作区图标,打开南

19

部1.str文件和北部1.str文件,追加到同一个图层中。打开追加模型6.dtm。选择显示>>全部隐藏。选择显示>>线>>显示线号。输入如下所示信息,点击执行,缩放并调整视角,清晰的看到必需的数据。选择实体模型>>创建三角网>>两个段之间,体“11”,三角网“1”点击执行。点击线串 11的线段1,然后在点击线串 11的线段2。按ESC键退出功能。另存为文件模型6.dtm,其结果如下:

7.使用手动连接三角网

当使用根据手动选择点功能时,基本原则是你在段与段之间控制开始点和结束点。在线串的同一个方向上选择点是非常重要的,显示线串的点号对决定线串的方向是有帮助的。

打开模型1.str文件,线串范围是1 , 2。选择查看>>数据查看选项>>由方位&倾向确定视角,改变视角为,方位=70,倾角=-20。放大线串1 和线串2。选择显示>>点>>编号,显示线串1 和线串2点号的顺序。选择实体模型>>创建三角网>>根据手动选择点。点击线串1 上33点然后点击对应的线串2上的117点。点击线串1 上56点然后点击对应的线串2上的136点。按ESC键中止这个功能,其结果如下:

20

3.3.3编辑实体模型

编辑一个实体

点击图形工作区图标,打开模型8.dtm文件。选择实体模型>>编辑三角网>>重新编号。点击实体模型下部的每一个三角网,输入如下所示的信息,重新编号断层以南的实体模型为体 1,网 1。点击实体模型上部的每一个三角网,输入如下所示的信息,重新编号断层以北的实体模型为体 2,网 1。按 ESC 键,另存为文件模型 8.dtm。

3.3.4验证实体模型

验证实体模型

点击重置图形工作区图标,打开文件模型 10.dtm 文件,这个实体模型包含体 1 和体 2。选择实体模型>>有效性验证>>检验实体。其报告如下所示:

21

3.3.5实体与DTM

(1)执行实体合并

22

这个功能允许你把两个实体模型合并在一起。 例子是介绍一个矿体的轮廓合并到另一个矿体中,形成一个单一的矿体,和加入一个新设计的巷道到已经存在的巷道网络中。

执行结果如下

(2)执行实体相交并保留公共部分

这个相交的功能允许你相交两个实体并创建一个新的实体, 这表示包含两个公共的体积。

这个例子表示一个巷道的实体模型和矿体的模型相交产生一个新的实体模型仅仅是巷道实体在矿体中的重现。矿体的体积将不包括新的实体体积。

执行结果显示如下

(3)执行实体相交并去除公共部分

这个功能允许你找到两个实体模型的不同之处。 在这个案例中选择实体的顺序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提示先选择相交后保留的实体,再选择与之相交的实体。

在这个例子中你将相交并去除巷道和矿体的公共部分, 产生一个新的实体仅仅是巷道外部的矿体,这个新的实体是可以报告体积的。

执行结果显示如下:

23

(4)剪切并保留高于 DTM 的实体

这个功能允许你找到高于 DTM 上部实体的一部分,例如创建一个实体模型表示高于露天境界坑矿体的体积。

执行结果显示如下

(5)剪切并保留实体外部 DTM执行结果显示如下:

(6)执行两个 DTM

这个例子显示的结果是组合一个DTM表示设计的露天境界坑和另一个DTM表示地表轮廓产生一个新的 DTM 表示地表轮廓包含露天境界坑。

24

执行结果显示如下

(7)两个 DTM相交并创建实体

这个功能是输入两个 DTM 创建一个新的实体模型, 这个实体模型的体积是两个 DTM 相交的内部的部分。 一个例子是组合一个地表轮廓和一个设计的露天境界, 来计算开采露天境界必须采出部分的体积。

执行结果显示如下

执行体积报告,结果显示如下

25

(8)查看实体模型,为DTM着色,显示如下

(9)优化三角网 执行结果显示如右图

26

(10)地下数据建模 报告实体体积如下:

3.4块体模型

3.4.1块体模型概念

块体模型是一种空间型的数据库,提供的是一种自点或间隔型数据(比如取样数据)来建立一个三维体模型的方式。块体模型中是由很多插值的数据构成,而不是真实测量值或化验值。通过稀疏的钻孔数据,利用块体模型来估计三维体的体积、吨位以及平均品位等。

块和属性

每个块的质心定义了该块的几何参数,比如坐标、 Y、 X和Z值。每个块包含很多属性,这些属性可以是数值型的,也可以是字符型的。块尺寸可以是不

27

同的。

约束

所有块体模型功能几乎都可以带有约束执行。约束指的是一个或多个条件组成的逻辑组合,用来选定哪些块。这些条件可以为主平面、 DTM面、实体、闭合线、块值等。约束可以保存为约束文件,以供以后快速使用,并且也可以作为约束中的某一个条件。

估值

当创建了块体模型并定义了所有的属性后,需要使用估值方法填充这些块属性值。软件中可以使用的估值的方法有

3.4.2创建块体模型

1.创建一个块体模型

打开矿体 1.dtm。选择查看>缩小。显示>二维坐标网,将x,y方向的间隔均设为100,点击执行。点击剖面视角,观看xz面。点击显示>二维坐标网,将x,y方向的间隔均设为100,点击执行。块体模型>新建/打开,将模型名设置为“培训”,点击执行确认创建新的块体模型。勾选上自线文件得到范围。选择矿体 1.str,点击打开。线文件的最小最大坐标将自动填上,调整最小最大坐标值,并保证使其能完全包含实体,点击执行。将尺寸xy均设置为10,点击执行。点击重置图形工作区按钮。选择块体模型>保存,则新的矿体模型建立完成。

2.创建块体模型属性

打开培训 .mdl,同时打开数据库 1.ddb。在菜单右侧的空白处点击右键,从弹出菜单中,选择界面>geology_database。从地质数据库菜单中,选择编辑>查

28

看表,将表格名称命名为“sample”,无约束点击执行,查看样品表中的数据,这些数据将作为块体模型估值的数据源。选择数据库>关闭。

3.应用约束

创建一个约束文件:该功能可以直接创建一个约束文件,而不需要先运行其它功能。要掌握 Surpac 块体模型,必须要灵活使用约束。

约束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到模型上,多个约束可以进行组合并可保存为一个约束( *.con)文件。 约束类型包括:

实体的内部/外部。

面的上方/下方。 满足指定的块属性条件。 线串的内部/外部。 指定主平面的上方/下方。 当指定了每个条件后,点击添加。

按照指导老师要求,创建约束并应用,其结果如下:

29

3.4.3块体模型估值

1.应用最近距离法为 BIF 区域赋值

30

打开培训 .mdl,选择块体模型>显示。选择查看>数据查看选项>按方位角 &倾角查看,将方位设置为“70”,倾角设置为“-30”,点击执行。选择查看>缩放>缩小。显示块体模型。选择约束>新建图形约束,添加约束条件“3DM conatraint:inside BIF1.DTM”,点击执行。选择估值>最近距离法,将文件名设置为“组合b”,赋值属性设置为“金”,点击执行。将最大搜索半径和最大垂直搜索距离设置为“9999”,各向异性比率设置为“1”,点击执行。输入约束条件“constraint file:inside BIF”,点击执行。选择显示>根据属性为模型着色。选择块体模型>保存,其结果如下:

2.使用距离幂次反比法为 Sand 区估值

打开培训 .mdl,选择块体模型>显示。选择查看>数据查看选项>按方位角 &倾角查看,将方位设置为“70”,倾角设置为“-30”,点击执行。选择查看>缩放>

缩小。显示块体模型。选择约束>新建图形约束,添加约束条件“3DM conatraint:inside SAND1.DTM”,点击执行。选择估值>距离幂次反比法,将文件名设置为“组合s”,赋值属性设置为“金”,点击执行。输入约束条件“constraint file:inside SAND”,点击执行。将搜索类型设置为“椭球体”,最大搜索半径设置为“40”,最大垂直搜索距离设置为“9999”,点击执行。将距离反比幂设置为“2”,离散画点的数目设置为“x3 y3 z2”,点击执行。选择显

示>根据属性为模型着色。选择块体模型>保存,其结果如下:

31

3.使用普通克里格法为 QPY 区估值

打开培训 .mdl,选择块体模型>显示。选择查看>数据查看选项>按方位角 &倾角查看,将方位设置为“70”,倾角设置为“-30”,点击执行。选择查看>缩放>缩小。显示块体模型。选择约束>新建图形约束,添加约束条件“3DM conatraint:inside QPY1.DTM”,点击执行。选择估值>普通克里格,将属性名设置为“金”,点击执行。将文件名设置为“组合Q”,其余参数按照要求填写,输入约束条件“constraint file:inside QPY”,点击执行。选择显示>根据属性为模型着色。选择块体模型>保存,其结果如下:

32

3.4.4创建计算型属性

创建计算型属性

选择培训 .mdl,选择块体模型>显示,显示为块。 选择查看>数据查看选项>由方位&倾角确定视角,将方位角设置为“70”,倾角设置为“-30”。 选择查看>缩放>缩小。选择约束>新建图形约束,添加约束“3DM constraint:inside QPY1.DTM”,并保存约束到“QPY”,点击执行。选择显示>根据属性为模型着色,着色属性设置为“金”,范围“-99;1;3;5;10;99”,刷新点击执行。保存块模型,其结果如下:

3.4.5矿体模型报告

创建块体模型报告

选择块体模型>报告,将报告文件名设置为“全部矿体1”,勾选约束选项,

33

点击执行。格式化文件头,添加报告属性“金”,将密度选项改为“比重”,点击执行。注意,属性分组: 结果可以根据任意属性或者Y、 X和Z分组。如果选择了不止一个分组属性,那属性的顺序将会影响报告的格式。在上述过程中,如果属性GOLD金品位根据品位区间0;1;3;5;10;999报告,并且标高范围在800到1100之间每50m,那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先写Z值,然后再写金品位值。结果将首先划分在50m范围,然后标高范围内再按品位区间列出。接着添加约束条件“DIM constraint:above 采坑1.dtm Object ID:1 Irisolation ID:1 ”,“ DIM constraint:Not above 地表1.dtm Object ID:4 Irisolation ID:1”,点击执行。打开全部矿体 1.not,其结果如下

3.4.6部分百分比报告

传统的约束方式是检查块的质心位置是在约束内部或外部来确定块。该功能是基于模型中块的最小尺寸进行的(次级分块)。

有时候,质心会落到约束的外部,然而块的很大一部分还在约束的内部。通常,这不是很关键-这些有问题的块的尺寸都是最小块尺寸,一些在内部,一些在外部,因此总和差不多。然而,在有些情况下,比如做体积对比时,就不太准确。部分百分比功能查找所有未包括进去的块,给定一个从 0 到 1 的比例值表示有多大一部分块在约束的内部,例如 0为完全在外部, 1 全部在内部, 0.4 为 40%在内部。

百分数的计算方式非常简单。传统方式的约束是,块划分为最小块尺寸,然后执行块质心是在内部/外部的检测。部分百分比计算是,不是停在最小块尺寸,

34

而是根据输入的精度进行更细的划分。精度越高,分块次数越多。

然后根据标准的约束作用在这些细小的块上,统计在约束内部还是外部的块,这个统计就变成了百分数。百分数总是存储在最小块尺寸的块上。需要权衡。精度越高,部分百分比的计算越准确,但是花费的时间就更多。例如,如果精度为 5,比起精度是 1,块的数目将是它的 4096 倍。

在地下的模型上执行部分百分比功能将非常耗时,因为必须在模型中为每个采场创建一个属性以及运行部分百分比功能。另外一种方法确定部分百分比体积的功能,是在块体模型报告中应用几何分组功能,每个场所的部分百分比体积将生成到报告中。然而每个块的百分比的值将不会作为属性保存在模型中。

按照实验指导书操作,得到报告如下:

3.4.7查询和合并工具

查看数据

打开块体模型.mdl。选择块体模型>查询,显示为块。选择查看>数据查看选

35

项>由方位&倾角确定视角,将方位设置为“70”,倾角设置为“-30”,点击执行。选择显示>根据属性为模型着色,着色根据属性为“品位”,范围为“0;6;8;999”,点击执行。选择显示> 新建图形约束,添加约束“Block constraint:品位>0”,点击执行。选择查看>数据查看选项>由方位&倾角确定视角,方位“330”,倾角“-10”。 选择查看>数据查看选项>查看比例因子,xyz方向参数分别为“1,1,5”。点击执行。打开块体地表 1.dtm。在图层面板中,在块体地表1.dtm 处点击右键,选择删除层。选择查看>缩放>全部范围。将数据显示为平面视图下。点击定义剖面图标,按照指导书输入数据,点击执行,其结果如下:

此外,参照指导书,并根据指导老师的讲解,我们也进行了将块划分为矿石和废石,以及计算矿石损失和贫化、计算回采矿石量和计算厚度等操作,并截取了部分截图,成果如下:

36

37

3.5露天采矿设计

3.5.1露采设计基础

1.加载约束块模型

38

重置图形工作区,新建块体模型,命名为露天设计块模型.mdl,带“e露采28号坑约束块模型”约束,点击执行。添加约束“constraint file:露采28号坑约束.con”,点击执行,将新建块体模型显示为块。开始录制宏,将文件名命名为“e2按金品位着色”,根据属性“金品位”为块体模型着色,范围为“0,8,2;9999”,点击执行,并停止录宏。新建图形约束,添加约束“Z value constraint:not above Z=0”,点击执行。再次开始宏的录制,将宏命名为“e3按采坑编号着色”,根据属性为块体模型着色,着色属性设置为采坑编号,扫描执行,停止宏的录制。

2.加载底部周界

打开f1底部周界880.str,缩小查看,并在命令行输入“hof”,按回车键。

39

3.定义边坡角和平盘宽度

选择露天采场设计》select slope method,勾选边坡角分区线,点击执行。选择露天采场设计》载入边坡角文件“g1边坡角分区线1”。缩放全部,并显示点的属性,编号设置为d1。显示点的属性,编号设置为d2。其中d1字段记录的是边坡角,d2字段记录的是平盘宽度。

4创建公路

编辑图层属性点击执行,放大窗口。查看》面浏览选项》隐藏三角形的面,查看》面浏览选项》隐藏三角形的边,并显示点的编号。选择露天采场设计》创建公路,选择4,5号点,命名为公路1,点击执行。

5.创建坡顶坡底线

选择设计》扩展线》根据台阶高度,并根据提示选择底部周界,将台阶高度赋值为10,点击执行。设计》扩展线》根据平盘宽度,点击执行。删除所有图形约束,新建图形约束,添加约束“Z value constraint:above z=0”和约束“Z value constraint:not above Z=900”。 选择设计》扩展线》根据台阶高度,并根据提示选择底部周界,将台阶高度赋值为10,点击执行。设计》扩展线》根据平盘宽度,选择上一步扩展出的坡顶线,点击执行。删除所有图形约束,新建图形约束,添加约束“Z value constraint:above z=900”和约束“Z value constraint:not above Z=910”。

6.调整坡底线

使用编辑》点》移动/插入命令,调整北侧坡底线,使其包裹住北侧矿体。

40

选择设计》扩展线》根据台阶高度,并根据提示选择底部周界,将台阶高度赋值为10,点击执行。设计》扩展线》根据平盘宽度,点击执行。删除所有图形约束,新建图形约束,添加约束“Z value constraint:above z=910”和约束“Z value constraint:not above Z=920”。 使用编辑》点》移动/插入命令,调整北侧坡底线,使910台阶坡底线包裹住北侧矿体。选择设计》露天采场设计》公路属性,选择上一步调整后的坡底线周界。选择设计》扩展线》根据台阶高度,并根据提示选择底部周界,将台阶高度赋值为10,点击执行。设计》扩展线》根据平盘宽度,点击执行。删除所有图形约束,新建图形约束,添加约束“Z value constraint:above z=920”和约束“Z value constraint:not above Z=930”。文件保存为线/DTM,并将文件命名为“j1采坑920”。

3.5.2重新开始设计及折返公路

1.重新开始设计

重置图形工作区,打开J1920.str。新建块体模型,命名为“e1露采28号坑约束块模型.mdl”,点击执行。将块体模型显示为“块”。查看》面浏览选项》隐藏三角形的面,执行e2按金品位着色.tcl,新建约束,添加约束“Z value constraint:above z=920”和约束“Z value constraint:not above Z=930”,设计》露天采场设计》select slope method,勾选边坡角分区线,点击执行。。选择露天采场设计》

41

载入边坡角文件“g1边坡角分区线1”。

2.设计折返公路

将设计线号改为“99”。根据角度新建点,依次点击1,2号点,弹出窗口将距离设置为20,点击执行。选择捕捉点状态和移动点命令,将1号点移至新建点处。编辑》删除》线串范围,将线串范围设置为“99”,点击执行。将捕捉状态更改为无捕捉模式,编辑》点》移动/插入命令调整图形。露天采场设计》创建公路选择上步中创建的新的公路开口点,将公路坡度设置为10,点击执行。选择设计》扩展线》根据台阶高度,并根据提示选择底部周界,将台阶高度赋值为10,点击执行。设计》扩展线》根据平盘宽度,点击执行。选择设计》扩展线》根据台阶高度,并根据提示选择底部周界,将台阶高度赋值为10,点击执行。设计》扩展线》根据平盘宽度,点击执行。保存文件为线/DTM,并命名为I1采坑940。删除最后的约束,并新建约束“Z value constraint:above z=940”和约束“Z value constraint:not above Z=950”。调整北侧坡底线,使其包裹住该层矿体。选择设计》扩展线》根据台阶高度创建950坡顶线。设计》扩展线》根据平盘宽度,点击执行。设计》露天采场设计》公路属性,选择最外圈的坡底线。设计》露天采场设计》创建公路,选择1,2号线,公路坡度改为10,宽度改为20。接着继续使用扩展台阶,扩展平盘,再扩展3个台阶,直至达到980米标高。保存文件为线/DTM,并命名为12采坑980。

42

3.5.3创建采坑模型

1.清理设计采坑线文件

重置图形工作区,打开m1最终边界2.str。编辑》图层》清理,勾选交叉点,点击执行。选择线文件工具》检查共同点,ID范围为2,线串范围为“24,32”,并命名为m2最终境界清理点,点击执行。重置图形工作区,打开m2最终境界清理点.str。编辑》图层》清理,勾选交叉点,点击执行。若无交叉点后,将文件保存为m1最终境界2.str。

2.创建采坑DTM

43

DTM工具》DTM文件功能》由线文件创建DTM,定义线文件名为m1最终境界2,点击执行。重置图形工作区,打开m1最终境界2.dtm,显示》为dtm着色,点击执行。勾选实体模型》显示》简洁颜色带,使台阶边线显得更加清晰。其结果如下:

3.5.4排土场设计

设计一个排土场:

重置图形工作区,打开P1采坑和地表.str,同时打开P2公路方向线.str和P3排土场顶部周界1045.str。选择露天采场设计》select slope method,勾选设计边坡角和平台宽度方式,点击执行。选择露天采场设计》设计边坡角,将坡度设置为38。选择显示》点》标记,点击执行。设计》露天采场设计》创建公路,选中制定的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公路线号设置为100,宽度设为20,坡度设为6.67,点击执行。选择设计》扩展线》至标高,目标高度为1025,最大台阶高度为9999,点击执行。显示点的编号,并删除重复或交叉的点。设计》扩展段》根据平盘宽度,选择2号线,点击执行,设计》露天采场设计》输入DTM文件,文件名选择m3地表1,点击执行。选择设计》扩展段》至DTM高度,将高度百分比设为100,最大台阶高度为9999,点击执行。设计》露天采场设计》显示至DTM偏移量,选择上一步中扩展出的4号线。完成后保存文件为P4排土场设计.str。DTM工具》DTM文件功能》由线文件创建DTM,点击执行。重置图形工作区,打开P1采坑和地表.str,选择线文件工具》应用边界线,按要求

44

填写完后点击执行。按SHIFT将P5地表去除排土场.str拖到图形工作区,按cntrl打开P4排土场设计.str。保存文件为P6采场排土场和地表.str,并对其进行报告排土场体积操作,其结果如下:

45

3.6地下采矿设计

3.6.1地下采矿设计简介

地下采矿是根据对地质情况的掌握程度,为矿床的地下开采设计开拓、采切和回采等系统。其中包含了竖井位置的选择、开拓方案的比较和确定,采矿方法的选择和确定,矿山提升和运输设备选型,通风设计线路等许多内容。

本节试验,我们初步掌握了根据地质条件、采矿设计标准、采矿设计理论等知识支持下的利用软件实现三维的地下采矿设计目标,利用软件的编辑功能,创建合理的中线,并将工程师的设计思想用三维空间巷道表现出来,用于指导和支持实际的采矿工作。

3.6.2采区巷道布置设计

1.数据准备

启动软件,将地下采矿设计设为工作目录,并打开水平215.str。编辑》图层》运算,将图层中所有点的标高升至230,将Z赋值为230,点击执行,并将文件重新命名为水平230.str,用来代表230水平的巷道入口。将采场1.str调入,仅显示200号线。用两点间画中点功能,用10号线做出采区巷道中线,并保存为设计中线6.str。

2.生成最短路径

调入水平230.str和设计中线6.str。将图层调整到设计中线6.str,查询水平230.str中巷道中线的方位角,得到方位角为75度,设计》地下采矿工具》产生最短路径,先后选择水平230.str上巷道的末端和设计中线6.str中的1号点则生成了最短半径。

3.井下采区布置设置

接着上步操作,将图形区内数据调整到合适的视角,选择设计》地下采矿工具》地下采区布置,然后选择200米标高巷道末端。将从200米标高巷道末端起,沿方位角333.5626向前延伸100米的采区运输巷道,并分别在采区运输巷道左侧和右侧掘进3条和4条辅助运输巷道间隔为10米,在运输巷道间,每隔8米掘进一条穿脉巷,形成采区布置系统。

4.调用设计》地下采矿工具》根据中线生成房柱线,并将巷道宽度设置为3,

46

线串范围设置为“1,99”,并将文件保存为设计中线-地下采区布置2.str。

5.创建具有不同宽度的巷道边线

重置图形工作区,打开地下采矿设计2.str,显示线串10、11的线号。并点击设计线串按钮,将线串编号改为12。进行线性运算,把沿脉巷道宽度设置为4米,穿脉巷道宽度设置为3米,点击执行并确认覆盖原有文件。显示点的属性,选择设计》地下采矿工具》根据中线生成房柱线,中心线串范围设置为“10;11”,点击执行。保存文件,并将文件命名为“地下采矿-设计边线2.str”,其结果如下:

47

3.7穿孔爆破设计

3.7.1使用岩性分界线进行爆破设计

1.使用多边形自动孔网参数选项设计爆破方案

重置图形工作区,打开bench960-950.str和rmc-960.str。选择爆破设计》设计爆破模式,并选择相应的矩形爆破区域,并按回车键确定所选择的爆破区域,点击方案设置标签,将将炮眼标符设置为bp3,laterite中的排距改为6,间距改为5,点击钻孔设置标签,将上升方式改为固定的,标高为960,底部职位方式为设定标高,标高为955,点击执行。选择删除》边界线外,将被提示选择一个闭合的段,点击台阶坡顶线上任意一点,按Esc退出命令,并保存文件为bp1。选择数据库》炮眼上传到数据库,将数据库命名为blast tutorial.ddb,点击执行。其结果如下:

2.给包含多种岩性的区域做爆破设计

重置图形工作区,打开bench960-950.str和multiple-rmc-zones.str。选择爆破设计》设计爆破模式,并选择相应的矩形爆破区域,并按回车键确定所选择的爆破区域点,击方案设置标签,将炮眼标符设置为bp3,点击钻孔设置标签,将上升方式改为固定的,标高为960,底部职位方式为设定标高,标高为955,点击执行。选择删除》边界线外,将被提示选择一个闭合的段,点击台阶坡顶线上任意一点,按Esc退出命令。爆破设计》炮眼重新编号,勾选全部钻孔,点击执行。选择数据库》炮眼上传到数据库,将数据库命名为blast tutorial.ddb,点击执行。带约束钻孔,并定义查询约束“blast pattern=bp3”。

48

3.7.2上传并连接点火方案

1.从数据库中下载炮孔

重置图形工作区,打开bench960-950.str。选择数据库》从数据库下载炮眼,输入数据库名blast tutorial.ddb,点击执行。将炮眼编号设置为bp1,点击执行。

2.给所有孔装药

选择炮装药》所有孔,按照试验要求填写数据,即可得到装药报告如下:

3.创建一个V型起爆网络

重置图形工作区,打开bench960-950.str。选择数据库》从数据库下载炮眼,输入数据库名blast tutoria2.ddb,点击执行。将炮眼编号设置为bp1,点击执行。创建点火顺序,将爆破模板名称设置为V-pattern,公差设置为0.01,输出层为tie-in,炮眼数据来自激活层,点击执行。根据提示设置V模式的分界线,将炮孔分为左右两个区,线的起点必须在最外圈孔上,接着,单击并拖动确定一侧的对角线,确定起爆网络一侧的起爆网络排的方向,随后确定另一侧的对角线,确定起爆网络另一侧的起爆网络排的方向。其结果如下:

49

此外,本次试验我们还做了一些预裂孔的试验,其部分截图如下:

50

3.8中深孔爆破设计

3.8.1创建中线

3.8.1.1查看数据

将界面设置在ringdesign上。 打开 cl1.str.floor1055.str.

查看>>点>>标记,点击执行,在xz平面上可清楚观察到。 3.8.1.2 创建中线

3.8.1.3 将中线落到底板面上

3.8.2 准备爆破范围

3.8.2.1创建爆破范围剖面线

打开 ringex1.dtm和cl1.str。

显示>>全部隐藏,显示>>显示DTM,图层名ringex1,体范围3,执行,显示如下:

51

(图)显示ringex1中体3的DTM

显示>>全部隐藏,显示>>显示DTM,图层名ringex1,体范围1,执行,显示如下:

(图)显示ringex1中体1的DTM 同样的操作,显示体2的实体结果如下:

(图)显示ringex1中体2的DTM

选择实体模型>>实体工具>>由中线生成剖面。选择中线左下部分,填写对话框,间距2,数目50,首剖面倾角90,末剖面倾角70,绝对值,执行后,填写对话框,切面层ringslices,文件名称1055sec,顺序编号,起始ID为1,执行后,显示很多线,左边菜单栏里已经有很多一1055sec开始的线文件出现。

3.8.3 设置钻机参数

3.8.3.1 安装钻机

重置工作区,选择中深孔爆破设计>开始中深孔爆破设计。选择安装点>>新建钻机。点击安装点>>选择钻机。点击 tutorial,然后点击默认。下次打开爆破模块后默认的钻机即改为了tutorial。钻机名称显示在状态栏中,设置参数如下图所示:

52

3.8.3.2 设置钻眼参数

点击中深孔爆破设计>>打开采场和巷道剖面文件。点击示出第几个剖面线。点击下一剖面按钮,直到显示到第9 剖面。

,会显

(图)钻眼参数设置

选择安装点>>钻机位置。先在右下方的巷道内点左键,然后再点击采场内部。钻机就定位在下方的巷道中了。

选择安装点>>打眼参数。参数设置如下:

53

点击中深孔爆破设计>>保存设计设置。默认命名,执行。

3.8.4 移动钻杆

3.8.4.1 使用中线作为参照线

打开 cl1.str文件,从爆破设计菜单里选择查看>>重置为当前断面正交视角。放大钻机所在位置。选择移动钻杆>>图形方式。点击并拖拽来移动钻杆。

选择安装点>>选择偏移量参照线点击中线,选择参照线后,该中线与该剖面相交处会有一红色三角形标记。离参考线的距离和方向会保存在该剖面的各个炮眼中。选择查看>>重置为当前断面正交视角,选择,显示>>隐藏线>>在图层中,图层名cl1,点击执行。

3.8.4.2 移动和旋转钻杆

选择 移动钻杆 >> 根据坐标。执行,x,y均为0,钻杆移动因为放射中心在中线上。通过选择参照线,建立了一个远点在中线与剖面相交的交点处的坐标系。这个坐标系仅用于移动放置钻机,以及报告打眼的放射中心与参照线的偏移距离。

选择 旋转钻杆>>至指定角度,角度为300,可看到钻机旋转300°,选择 旋转钻杆>>根据角度,输入45,点击执行,钻机由原来方向顺时针旋转了45度。

3.8.5 打眼和报告

3.8.5.1 打眼及编辑钻孔

选择 钻眼>>在当前垂直方向。查看>>炮眼ID。选择 打眼>>与已知孔平行。点击1号孔。炮眼数目2,水平间隔-1.25,2号和3号孔已经出现。

54

3 号孔应该在中心点位置打眼。从爆破设计菜单中,选择 编辑>>删除单个炮眼。点击 3 号孔。3号孔即被删除。

选择 移动钻杆 >>根据坐标。X、Y坐标均为0, 选择 安装点>>打眼参数。如下设置,执行。

选择 钻眼>>根据自有炮眼的偏移量。点击 2号孔。3 号孔创建在2 号孔的左侧,炮眼数目1,底距是1.5,执行,3号孔被打出。

选择 打眼>>在所选位置。选择 编辑>>旋转炮眼。点击4号孔,再点击4号孔然后拖拽到左壁位置。选择 编辑>>图形方式编辑炮眼长度。点击并拖拽底部,即可调整孔的长度使孔底在新的位置显示。选择 编辑>>设置单个炮眼长度。点击4号孔。输入10.5,可将4号孔长度设为10.5米,选择 打眼>>在两孔之间。先选3号孔,再选4号孔。即可在3 号孔和4 号孔间创建了多个钻孔.得到如下结果:

选择 编辑>>炮眼重新编号,点击4号孔,则炮眼自选择位置从1开始顺时针编号。

选择 中深孔爆破设计>>保存炮孔,保存为1055_4NW_holes的线文件。 采场4NW,掘进1055,执行后,输入,剖面9,保存为一个线文件,执行。 3.8.5.2报表

选择 报表>>钻孔报告。炮眼报告写入1055_4nw9.not中,可以用记事本打开查看。

55

报告如下:

选择 中深孔爆破设计>>保存设计设置,保存改动到默认文件,执行。

3.8.6 绘图

3.8.6.1 保存用于绘图的孔

选择 中深孔爆破设计>>保存炮孔和剖面用于绘图。1055_4nw9.str 保存到文件导航器中。

3.8.6.2 创建图件

选择 打印绘图>>图元绘制方式>>导入。默认entity.txt,执行,记录在entity_load.log中,执行后弹出日志文件,关闭日志文件。

选择 打印绘图>>图元绘制映射>>导入。默认map.txt,执行,结果写入map_load.log中,执行后弹出日志文件,关闭日志文件。

选择 打印绘图>>图元绘制映射 >> 编辑。已有绘制映射名称,为RING EX1,点击执行。弹出对话框默认执行。

选择 打印绘图>>图元绘制方式>>编辑。

选择 打印绘图>>成图>>图元绘制映射如下图所示,点击执行。

56

执行后,方向输入: Y为-3, X为-15,执行后。弹出绘图窗口,如下:

57

3.9 道路设计

3.9.1使用沿端点做曲线设计公路中线

1.打开采坑和排土场1.str

2.打开采坑至排土场公路中线1.str 3.调整视野如下:

将主图层设为当前图层,线号改为4,根据角度创建点,

58

沿端点做曲线

查询两点间距离,然后根据方位与距离创建点,更改线号为9,然后根据中线产生房住线,

59

3.9.2 由切线做曲线公路设计

1. 打开采坑和排土场1.str

2. 打开采坑至排土场公路中线1.str

3. 显示点编号,进入点插入模式,由切线做曲线,在两条切线间创建曲线,更改线号为9,然后根据中线产生房柱线,得:

3.9.3以固定坡度在等高线上设计公路

打开采坑和排土场1.str 打开公路始末点.str

60

显示全部点属性,激活主图层,线号改为2,更改设计梯度按钮为百分数,捕捉设为线捕捉,开始创建新的点,得:

根据中线产生房柱线

3.9.4 给不同宽度的公路创建边线

按照指令运行

61

3.9.5 设计水平弯道

3.9.6将中线落在地表上:

62

3.9.7 创建公路长剖面

3.9.8 创建公路弯曲点

3.9.9 创建公路竖曲线

4.致谢

在上学期的采矿大赛中,我们小组的成员有幸提前接触并学习了surpac软件的部分功能,了解了软件所能实现的功能和需要的参数等等,对软件的各项操作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本次的上机实验学习与其他同学相比比较的轻松,但

63

我并没有因为这样而放松学习,相反,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的讲解,紧紧跟着老师的节奏学习,让我对本软件认识与学习更深入了。虽然之前对该软件有一定程度的学习,但在系统学习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很多问题,有由于对专业设计的许多工程名词都不是很了解,造成尽管跟的教学材料将任务执行完成了,但是并没有理解其中的原理,没有真真意义上深入了解了软件,学习效果没有想象中那样理想,但总之,还是有很多收获和感触。

一个软件的学习一定要注重动手操作,多练才能掌握,当然软件的学习目的还是要能够运用到实际中,指导专业中的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再次地感谢池老师给我们提供这样的实训机会,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数字矿山,建立数字矿山,同时也对我们的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样感谢学长在这段时间内对我们的耐心指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