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平面布置 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1、统筹规划原则
为了减少工程临时设施在施工过程中拆迁造成浪费,并且不占用后继工程施工需用的大型施工机械工作作业场地及机械进出通道,生产设施按专业相对集中,并尽量靠近施工点设置,尽力在场地内作好施工的统筹规划。施工生活设施另外进行考虑。
2、简易、实用、规整、文明的原则。
3、材料库房、堆场临时设施场地相对固定原则。 二、现场布置原则与标化管理要求 1、布置原则:科学、合理、文明、规范; a、职工生活区与施工生产区分开,以便于管理。 d、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做好防护、亮化、绿化工作。 2、标化管理:科学规范,卫生整洁;
a、标化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日常工作由标化负责人与物管员负责实施。
b、实行平面图管理,经项目经理审批后实施,现场划区包干,材料标识堆放。
c、生活区轮流值班,定时打扫,每周检查评比。
d、生产区挂牌施工,谁做谁清,随做随清,工完料净现场清,以组为单位实行旬查考核。
e、施工现场禁止随地大小便。
F、现场的机械设备及材料,应合理堆放。
三、周转材料堆场
周转材料堆场设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架管、扣件应分规格堆放。
易燃材料、产生有害气体和污染空气的材料堆场和临时加工场。 四、防粉尘措施
实施施工现场扬尘控制,责任在领导,管理在岗位,关键是班组。因此项目部必须在建立和健全各项扬尘控制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落实各级管理责任,将施工扬尘控制与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紧紧联系在一起,使之终贯穿于整个施工管理过程中,成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环境因素的一个补充要素,实施全过程、全方位控制。
1、项目经理是施工扬尘污染控制的责任人,须对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控制负全面责任。
2、各级管理岗位人员须对施工扬尘控制列入施工全过程管理的范畴,对照自己的指责,加强管理;
3、班组长是施工扬尘污染控制的第一责任人,须对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控制负全面责任;
4、将完成施工扬尘污染控制的目标与责任考核挂钩,以进一步推进本工程扬尘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
5、项目部与各施工班组操作人员落实施工扬尘控制责任,制定奖罚制度,以推动施工扬尘污染控制的进程。
五、防止噪声
(1)施工现场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地噪声限值》制定的降噪规定。
(2)噪声控制措施
A、除特殊情况外,在每天晚22时至次日早6时,严格控制强噪声作业。
B、车辆进入现场严禁鸣喇叭。
C、严禁电锯等噪声设备在夜间使用;各种机械设备要及时保养。 D、破除原有路面使用破碎机,将破碎施工安排在白天工作日施工。
E、石材切割机、电锯、冲击钻:现场夜间禁止使用石材切割机、电锯、冲击钻。使用冲击钻开洞、凿眼时要及时在钻头上淋水。
F、渣土外运:装渣土时要轻铲轻放;渣土车进入施工现场后禁止鸣喇叭;行车路线要尽量远离居民区。
六、施工防护
1、施工现场文明标志齐全,标志鲜明整洁。
2、现场的标志要醒目,施工现场围挡每隔50m设置安全警示灯,夜间配向车辆和行人发出警示。
3、设置交通引导标志和禁令标志。
4、开工前三天内,完成施工交通组织标牌、标志及交通设施的安装工作。
5、占用行车道施工路段必须在路段两边设置温馨提示牌、道路施工标志及箭头指示标志,并配置相应反光锥、反光灯、施工护栏围挡施工现场。
6、工程施工范围与行车道应用围挡、护栏进行封闭隔离。 7、与施工路段交叉的支路应提前设置交通导向及提示牌。
8、所有在路上施工的人员必须穿反光衣,施工车辆有明显的反光标志和有效的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