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银行内部审计
作者:李璧君
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26期
摘 要:近几年,随着各行业舞弊造假案件的不断暴露,健全企业内部的管理结构、优化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规避日益突出的舞弊和现象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所面临的重要难题,作为最重要的金融机构,银行企业的处境更为艰难。而要解决这些难题,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监督、控制体系势在必行。内部审计则是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内部审计,对企业来说意义重大。本为将针对如何加强银行企业的内部审核这一课题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银行内部审计
银行企业在金融机构中占据最重要地位,在一切金融活动中,扮演着信用中介的角色,正是这种行业性质决定了其强化内部审计的必要性。银行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制度的确立、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专项开支的核算与监督、员工经济责任的界定等工作的有序进行都需要内部审计的支持。所以加强银行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将会是银行完善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必要保障。那么,目前我国银行内部审计的现状是怎样的?我们该如何强化银行企业的内部审核工作、提高内部审核的质量呢?
一、我国银行内部审计的现状
内部审计在银行企业已经发展了十几个春秋,随着国家关于内部审计的各项的陆续出台与完善,不同的银行也纷纷构建起适宜于本行的、各具特色的内部审计体系,就如工商银行在04年就建立起隶属于其董事会的内部审计局,而我行则从05年开始实行内部审计的垂直管理。但到目前为止,银行的内部审计仍然不够完善。审计对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使得审计工作无法按照固定的制度规范进行,从而使审计报告等缺乏一定的规范性;行政管理的模式也不尽相同,银行内部的审计部门以及隶属层次各不相同,造成内部审计从人员配备、制度制定到实施审计、出具报告都无法实现统一;另外就是审计的手段与方法还比较落后,无法满足银行审计工作正常开展所需。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着内部审计在银行企业的发展,因而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完善并创新现有的银行内部审计。
二、健全完善银行内部审核的基础性工作
要健全银行内部审核的基础性工作,要求我们从审计制度、审计队伍审、审计业务以及审计质量等各个方面入手,为银行内部审核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最坚实的基础保障。 (一)完善现有的内部审核制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要开展银行内部审核,必须要有全面、完整的审核制度,为审核的质量提供制约性的规范体系,鉴于内部审计所具有的特殊的内向服务性质,从制度上加强其规范性,能够为银行的发展创造最优良的微观环境,改善现有的管理质量,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 (二)加强审计队伍的建设
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审计质量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要加强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必须不断完善银行的审计队伍。首先要建立从业资格制度以及职业准入制度,保证银行的每一位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都能够满足其职责所需的专业知识水平的要求;另外就是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教育、后续教育,在审计队伍中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进取意识,通过组织各种业务培训,来实现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加强对新业务的审计工作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银行在延续传统业务的前提下,不断推出新的业务方式以满足社会个体及各种金融企业的经济需求。所以在对银行的各种新业务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意识,通过对银行新业务的监督与审计,寻求推动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平衡点,从而保证银行内部审计的质量。 (四)控制内部审计质量
对于银行内部的审计,必须在保证其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强化对其质量的控制。要对银行内部审计质量的进行有效控制,必须做好人员配备、机构设置、工作安排以及业务经费等各个方面的保障工作,为内部审计的顺利进行提供条件。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的审计经验,将银行的审计部门在职能部门之外,充分发挥其职权的权威性,构建适宜银行的内部审计质量的组织管理制度、控制管理体系和审计质量的考核评价系统,切实控制银行内部控制的质量问题。 当然,完善健全并不是我们所满足的目标,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内融入的环境之下,银行的管理体系也不断向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因而银行内部的审计工作也必须不断创新,以满足银行内部管理制度的需求。 三、创新银行的内部审计
要满足经济环境对银行的要求,配合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内部审计也必须进行自我优化,实现不断创新,其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审计战略、审计制度、审计技术以及审计目标的创新。 (一)创新审计战略
对于银行审计战略的创新,包含了以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为主要内容的审计体系的创新。要创新银行的审计战略,就必须加强对风险导向审计的研究,不断提高审计的质量,把防范和控制审计的风险作为银行整体创新战略对策的主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创新审计制度
创新现有的审计制度,需要从新塑造银行的审计制度、审计体系以及审计模式入手,构建一套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事前与事后审计相结合的完整的新的审计制度,充分地发挥审计的评价、监督以及控制的功能。 (三)创新审计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银行内部的审计方法及审计技术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这对于全面地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具有很大推动作用。审计技术从手工操作转向信息化的数据处理;审计方法则由传统的现场检查转向非现场检查,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创新,以构建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审计模式为审计技术的发展目标。 (四)创新审计目标
不管内部审计的组织机构和职能定位发生怎样的变化,银行内部审计的目标都应当定位到利润最大化的服务。这样一来银行内部审计的目标就不会局限在“查错防弊”这个单一的局部。所以对于审计目标的创新,我们大可不必以社会审计、国家审计为参照模板,适当、灵活地进行转变,能够满足银行的审计需求即可。
结论:不管是性质的银行还是商业性的银行,其在金融机构中所占据的主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要保证其健康稳步的运营发展,避免舞弊现象的发生,我们必须对其内部审核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审核效果进行必要的关注,深入研究加强银行内部审核的必要手段及有效措施,保证银行这一金融机构能够在金融体系中发挥其重要作用,使金融活动能够在一种廉净、健康的环境下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穆勇.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创新的探讨[J].魅力中国,2010,(10). [2]王敏慧.对银行内部审计标准化建设的思考[J].审计月刊,2010,(01).
[3]卢传锋,万剑.金融危机下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探讨[J].财政监督,2009,(16). [4]尹颖.浅析如何提高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J].经营管理者,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