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工程概况 ........................................................................................ 第错误!未定义书签。页 二、编制依据 ........................................................................................ 第错误!未定义书签。页 三、人员配备计划 ................................................................................ 第错误!未定义书签。页 四、脚手架搭设方案 ............................................................................................................ 第2页 五、管片手孔封堵 ................................................................................................................ 第4页 5.1界面处理 .......................................................................................................................... 第4页 5.2手孔充填 .......................................................................................................................... 第5页 5.3管片嵌缝 .......................................................................................................................... 第6页 六、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第7页 七、安全文明施工 ................................................................................................................ 第8页 八、施工进程安排 .............................................................................................................. 第11页 九、工程建设标准强性条文............................................................................................... 第12页 十、项目风险评估 .............................................................................................................. 第13页
.
.
.
.
一、工程概况
220千伏航云输变电电力隧道工程(第一标段)南段盾构部分设计起止里程为NDK0+000~NDK0+918.073,区间全长918.073米,包括盾构区间隧道、3个工作井及隧道内电缆支架钢结构等工程内容。
盾构始发井南段1#井位于云城西路与云城南一路相交处,隧道总体沿云城西路呈南北走向,吊出井南段3#井位于云城西路与云城南三路相交处。沿线现主要为道路、绿化带及平整人行道,全线地形较为平坦,全线无较大的坡度。地面标高10~15m,相对高差2~5m。
盾构隧道采用海瑞克土压平衡盾构机施工,开挖直径4.396米,混凝土衬砌为1.0米环宽标准管片(外径4.1米、内径3.6米)。
二、编制依据
(1)《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2011);
(3)《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 GB17671-1999);
(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修订版)。
(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三、人员配备计划
手孔封堵人员配置
序号 1 2 .
工种 管理 普工 人数 1 5 .
3 泥水工 4 四、 脚手架搭设方案
本工程为隧道嵌缝工程,为了便于施工和安全管理的要求。故采用移动式钢管脚手架,脚夫手架材料48mm,壁厚3.5mm扣件连接。
脚手架选用的钢管符合HB700-793号钢技术文件,扣件采用KT-33-8可锻铸铁铸造,采购时要严格把关,材料规格正确,材质优良,无脆裂,无变形,滑移等现象,用于立杆、大横杆、剪刀撑的钢管长4-6m为宜。
4.1搭设方法和规范
4.1.1搭设前,应先将长度适宜于轨道筒体内便于施工的架体所需承受的枕木达到坚实。平整,枕木间隙为2mm,枕木上面搁置12#槽钢,槽钢内设置滑轮,立杆立于滑轮上面焊接的比钢管大一号的钢管套内,立杆纵距不大于1.8m,横丁间距不大于1.5m,两面端头部位封闭,底部设200mm高扫地杆,以增强架体的稳定性,脚手架设程序为:
枕木—槽钢—滑轮套管—立杆—横楞—搁栅—剪刀撑—竹笆—护栏
横楞两端离墙面保持20cm,两边对称,在施工前第二频横楞应接长,顶端顶住墙壁,以保证脚手架整体的稳定性。
脚手架设登高扶梯,设置在脚手架顶端,并与脚手架连接,扶梯设有防护栏和防滑措施。人进入架体工作面后,扶梯端头护栏封掉,以防坠落。
.
.
4.2脚手架的管理
脚手架的杆件,竹笆,护栏严禁随意拆除,两边的接长顶撑部件,在一个端面施工完毕后移动时除架体采用人力移动,移动时必须缓慢进行,并有专人措挥,至达施工位置时,必须重新固定,并有专轧具固定移动呆滑轮,施工现场必须健全脚手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并挂牌使用。
脚手架拆除前由工程负责人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全面施工完毕不需要方可拆除,
拆除脚手架应设警戒区,并有专人指挥
拆除前应将架体上留有材料等杂物清除干净。
拆除顺序按搭设时的顺序相反进行,自上而下,先搭后拆,先拆后搭,在此原则上逐步拆除,一步一清,拆下的零配件按类分堆,严禁在轨道内任道抛掷。拆除后应及时将各种材料零纪件清运出场,
.
.
4.3其它
4.3.1拆除脚手架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不准无证上岗。 4.3.2拆除前必须作分部分项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4.3.3拆除施工时,必须戴好安全帽,佩好安定带。
五、管片手孔封堵
管片手孔封堵包括环向手孔(铸铁手孔)和纵向手孔,均采用界面剂处理基面,然后用硫铝酸盐早强(微膨胀)水泥进行手孔填充。
5.1界面处理
采用丙烯酸酯乳液界面处理剂对手孔基面进行处理,丙烯酸酯乳液与普硅水泥(P.O32.5)按照1∶1.5混合搅拌均匀,至水泥无结团后方可使用。
手孔填充前先用钢丝刷将铸铁基面清理干净,清除手孔内的泥浆、铸铁边的松动水泥块等杂物。然后在手孔铸铁基面(包括螺杆、垫圈、螺母)涂刷三度界面剂;在混凝土基面涂刷一度界面剂。
丙烯酸酯乳液界面处理剂指标:
剪切粘贴强度 (MPa) 拉伸粘贴强度(MPa) 浸水处理 热处理 .
7天 14天 未处理 7天 14天 ≥1.0 ≥1.5 ≥0.4 ≥0.6 ≥0.5 .
冻融循环处理 碱处理 5.2手孔充填
隧道下部120 º范围内的手孔封堵材料为硫铝酸盐超早强(微膨胀)水泥和P.O42.5水泥按1:1混合填充,隧道上部240 º范围内的手孔封堵材料为硫铝酸盐早强(微膨胀)水泥。
手孔充填采用的硫铝酸盐超早强(微膨胀)水泥应符合下列指标:
项目 细度(0.08 mm2孔筛筛余)% 凝结时间(分钟) 抗压强度(MPa) 指标 <10 初凝≥5 4hr 10 8hr 16 4hr 1.8 8hr 2.6 其中水泥初凝和终凝时间指标根据现场操作情况进行调解。 水与水泥的混合比例宜为0.3 ~0.35,初次拌和时采用计量器具进行称量,以后可根据初次称量的结果在水泥和水的容器上分别作出明显标记来控制水泥的水的使用量,以此来加快制备速度。
硫铝酸盐超早强(微膨胀)水泥充填过程中应保持其密实性,充填完毕后其表面应保证与管片内弧面有同等平整度。
封堵用的水泥应按需搅拌,填充前已硬化的水泥块不得填入手孔,已确定保填充料的密实性和牢固性。
.
抗折强度(MPa) .
隧道两腰以下手孔填充完毕应立即进行抹面,初凝后进行第二次抹面,确保平整度。
拱顶手孔采用一次性盒式顶进方法施工。具体如下:
(1)加工一个矩形钢制盒子,上下端敝开,端口略大于手孔表面尺寸,盒子体积与手孔相当。盒子的下端有限位,使盒子的端板只能从上端口顶出。
(2)搅拌一盒硫铝酸盐超早强微膨胀水泥浆液,然后将盒子举起,顶住手孔周圈。
(3)用钢管将盒子端板向上顶起,直至盒子内水泥浆全部被推入手孔。
(4)把盒子顺钢管退出,钢管仍顶住盒子的端板贴住手孔。 (5)等待几分钟至水泥浆硬化。 (6)将盒子的端板拆下,抹平手孔表面。 5.3 管片嵌缝
管片嵌缝包括一般管片的环(纵)缝和变形缝,均采用同一种嵌缝方式。即在隧道衬砌拼缝内垫聚乙烯泡沫条,然后嵌填高模量聚氨酯密封胶。具体流程如下:
纵、环缝清理→基层处理→嵌入闭孔聚乙烯泡沫→嵌入聚氨脂密封胶
嵌填施工时要注意密封胶的挤出速度和填充角度,做到挤出均匀,填充密实,防止气泡与孔洞形成。
高模量聚氨酯密封胶指标:
.
.
项目 下垂度,mm 表干时间,h 挤出性,ml/min 弹性恢复率,% 拉伸模量,MPa 23℃ -20℃ 指标 ≤3 ≥24 ≥80 ≥70 >0.4 或 >0.6 定伸粘结性 浸水后定伸粘结性 冷压—热压后的粘结性 质量损失率,% LD50,mg/kg 无破坏 无破坏 无破坏 ≤7 ≥5000 LD50按《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1998)测试。 六、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实行创优目标管理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确保工程质量获优良等级。严格按照公司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每道工序按图纸进行施工,不折不扣的执行有关施工与验收规范和设计单位要求的技术规定。
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对工程原材料和半成品按施工图要求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抽检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
.
.
加强施工过程质量近制,实行“三检制”,严格执行质量检查程序,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检查程序采用自检、互检和专检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自检即是当一道工序结束后,班组质量员按质量标准对本班组的每天施工情况进行检查,施工队质量员进监督,抽查,若发现问题,整改后再进行检查。互检为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的质量情况进行检查,由施工队质量员对各作业班组的施工质量情况进行对照检查,并以成文形式写出具体的质量检查的奖罚措施,奖优罚劣,可起监督作用并帮助整改。专检时项目组专职质量员对各道工序按设计文件、施工规范、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同时给工序的好坏予以评价。并实行质量监督制度,接受职监站和甲方监督管理人员的质量监督。
七、安全、文明施工
安全施工
1、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施工条件,经公司生产安全科、保卫科等有关部门讨论决定,工地设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项目部经理任组长,专职安全员任副组长,各班兼职安全、消防员任组员。负责执行对违法违纪的人和事进行处罚,对执行制度好、遵纪守法好、文明施工做得好的班组和个人进行奖励。
2、工人进场,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人员对各班分批进行安全生产《六大纪律》和安全生产《十不准》教育及各分项工程的安全生产作技术交底,签订安全协议。没有受教育和交底的职工,严禁上岗。
3、施工现场的机械外壳必须设置接地装置和防护装置,接地线应使用截面25mm2的多股铜心线,严禁使用缠绕方法。在起重装卸
.
.
材料时,必须有专人指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现场施工临时用电、线路架设必须按规定进行,离地不低于2.5m。并严禁固定在铁件上,严禁使用老化电线、裸露电线、花线。配电箱内必须设空气跳闸开关,和触电保护器,严禁一闸多机,严禁使用铁丝、铜丝代替熔丝、必须使用与熔断器相匹配的熔丝。配电箱必须配有门、锁,下班后必须切断电源,锁好门。
5、严禁氧气、乙炔气、电焊机、切割机在同一场所操作,必须保持10m以上距离。坚持十烧、十不烧制度,电焊机必须单猪开关,并有防雨措施,拉合时应戴好绝缘手套,侧向操作。
6、施工现场禁止动用明火,如生产需动用明火。必须办理好审批手续,并采取有效措施后才能动用明火。
7、凡现场施工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佩戴好公司的工作证。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现场,严禁外来人员在工地住宿,严禁将工地材料外运。
8、本工程的安全生产目标是:伤亡事故为零,火灾发生率为零,打架、斗欧、偷盗等案情发率为零,文明施工做到工完场清。
文明施工
1、施工负责人在安排任务、进度、质量、安全生产要求的同时,必须向操作人员明确文明施工的要求,严禁野蛮施工。
2、施工项目部要加强对建筑材料管理,堆放有序并实行挂牌施工。
3、施工现场必须做到:材料堆放整齐,场地平整,道路通畅,
.
.
工地保洁,操作落手清,场容卫生检查工作。
4、建筑垃圾应及时清理外运,在清理外运过程中要有防止滴漏飞扬的防护措施。
5、工程竣工后,应及时拆除临时设施,建材、垃圾及时运出场,做到工完场清。
.
.
分项工程 分部工序名称 清洗等准备工作 堵漏 嵌聚乙烯泡沫条 涂刷界面处理剂 八、施工进程安排 4天 4天 4天 4天 4天 4天 4天 4天 4天 4天 4天 4天 4天 4天 4天 填氯丁胶乳快硬水泥(水 膨胀密封胶,高模量聚氨 酯密封胶、手孔封堵等) 1、前期工作、包括:材料,施工用两副活动车架,施工专用工具,队伍培训等各项工作均准备就绪。 2、施工结束后留有一定时间进行总结,自检和修整。 .
.
九、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序号 强制性条文内容 执行要素 执行情况 相关资料 地下铁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1 记录各工作井井位里程及坐标; 盾构掘进施工前,应完成的主要工作。 1、 2 记录洞门钢圈制作精度和安装后的标高、坐标; 3 进行盾构组装、调试与验收; 1、盾构掘进和工程测量专项施工 方案 2、测量放线记录 当洞口段土体不能满足盾构始发和接收对防4 盾构基座、负环管片水、防坍等安全要求时,和反力架等设施及定向测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量数据的检查验收; 5 准备预制管片; 6 准备盾构掘进施工的各类报表; 盾构掘进要做好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掘进姿态测量、贯通测量及竣工测量工作。隧道轴线和高程允许偏差要符合表9.4.4 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控制盾构滚转角、俯仰角、偏角、刀盘转速、推力、扭矩、土仓压力、排土量等参数。 管片到现场进行检验合格后,粘贴防水密封条,要求粘贴牢固、平整、严密、位置正确,拼装过程中不能损坏密封条。 管片拼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9.4.5 隧道壁后注浆,根据地质条件,选择浆液配合比、注浆压力,注浆量(充填参数宜为1.3~2.5)等参管片注浆及隧道防水 数,保证填充密实 当隧道管片表面出现缺棱掉角、裂纹及渗漏时,要制订方案进行处理。 盾构法隧道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 盾构掘进 2 管片拼装 1、管片拼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2、管片防水材料安装隐蔽验收记录表 3 1、管片注浆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衬彻裂缝注浆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
十、项目风险评估
10.1 安全风险源辨析评定标准
项目部风险评估采用LEC法进行评估,LEC法将施工人员危险分为三个因素进行评分分析,三要素的评分积作为风险等级D的划分依据。三要素为: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则危险等级D=L·E·C 各因素的评分标准如下表:
表10.1.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必然要发生) 6 3 1 分数值 10 6 3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频繁程度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分数值 0.5 0.2 0.1 分数值 2 1 0.5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频繁程度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表10.1.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表10.1.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 100 40 15 等级 D值 1 <20 2 3 后果 大灾难,很多人死亡 灾难,数人死亡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分数值 7 3 1 后果 严重,重伤 重大,致残 引人关注,轻伤 危险程度 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表10.1.4危险等级划分(D)
危险程度 等级 D值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4 160-320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5 >320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10.2 风险评估
.
.
1 作业环境温度较高,作业人员身体失水过多而出现虚脱或昏厥 作业人员不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造成伤害 隧道内补注浆时,停止注浆的时间过短,拆除注浆管时砂浆回喷到作业人员眼中,并导致人员二次伤害 管片运行空间与注浆操作空间交叉,而操作者又未及时提醒造成伤害。 盾构机推力油缸活动时,人员未及时撤离而伤人。 安装器旋转区内人员不按规定站位,造成伤害。 使用非照明电源照明 电线电缆未悬挂 电线乱搭乱接 一闸多用、多机 钢丝、铝丝、铜丝代替保险丝 变电所盘柜检修带电作业,无防护装置 电力架设不合理 窒息 是 1 6 3 2 割伤、刺伤、绞伤 视力受损 碰撞、打击 夹伤、摔绊 碰撞 触电 触电 触电 触电 触电 触电 触电 是 6 6 1 3 是 6 3 7 安全可控。综管室发放降温饮料,保证饮用水的供应,领班和班长应注意班组成员身体18/1 的状态和工作安排,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工地必须配备相关药品备用 安全可控。各级管理人员对此种行为必须给36/2 予警示和教育,多次仍不见改进的建议给予适当处罚 安全可控。拆除注浆管之前停止注浆的时间必须足够让砂浆固化不大量回喷,拆除注浆126/3 管的作业人员应注意采取安全的方法,并做好个人防护 108 54 252 45 63 135 135 240 90 45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6 6 6 3 3 3 3 3 3 3 6 3 6 1 3 3 3 2 2 1 3 3 7 15 7 15 15 40 15 15 安全可控。健全沟通措施 安全可控。健全安全作业指导书 安全可控。健全安全作业指导书 安全技术交底、现场检查验收 安全技术交底、现场检查验收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安全技术交底、现场检查验收 安全技术交底、现场检查验收 安全技术交底、现场检查验收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
14 15 16 17 开关箱、接头无防雨、防潮、防水措施 变压器无防护网、无警示标志 线缆过路无防护,破损 触电 触电 触电 易燃物是 是 是 3 3 3 1 1 2 7 7 7 21 21 42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易燃物混放、泄漏 混放、泄漏 防火区、密是 3 3 15 135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18 防火区、密闭场所附近动火作业 闭场所附近动火作业 因管理是 3 2 40 240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19 因管理不善引起火灾 不善引起火灾 是 3 2 40 240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