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8410184 U(45)授权公告日 2019.01.22
(21)申请号 201820903730.6(22)申请日 2018.06.12
(73)专利权人 巩义市伟志模板有限公司
地址 451200 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河洛镇
南河渡村康沟壕以北滨河路以西(72)发明人 来保军 李建峰 罗恒 王成聚
白建红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1126
代理人 李红卫(51)Int.Cl.
B28B 7/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8410184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液压T梁模板(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T梁模板,包括四个滑轨,同一侧的两个滑轨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滑轨上端一侧均安装有第二支撑板和T梁固定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设有支撑装置,所述T梁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板的上端,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贯穿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固定有滑块,所述第二套筒内设有滑槽,所述滑块的一端安装在滑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液压T梁模板的改造,解决了T梁模板不能同步移动的问题,并且设置了稳定的支撑架,防止T梁模板变形,结构简单,支撑稳定,方便使用,方便T梁模板的安装和拆卸。
CN 208410184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液压T梁模板,包括四个滑轨(1),其特征在于,同一侧的两个滑轨(1)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滑轨(1)上端一侧均安装有第二支撑板(12)和T梁固定板(14),所述第二支撑板(12)的一侧设有支撑装置,所述T梁固定板(14)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板(12)的上端,所述第二支撑板(1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套筒(8),所述第二套筒(8)的一端贯穿设有第一支撑杆(10),所述第一支撑杆(10)的一端固定有滑块(9),所述第二套筒(8)内设有滑槽,所述滑块(9)的一端安装在滑槽内,两个第一支撑杆(10)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T梁固定板(14)的两端,所述第二套筒(8)上等间距设有多个通孔(11),所述滑块(9)上设有和通孔(11)对应的限位孔,所述通孔(11)内贯穿设有插杆,所述插杆延伸至限位孔内,同一组的两个滑轨(1)的上端另一侧设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上端固定有承载箱(6),所述固定板(5)的下端四角均设有移动块(4),所述移动块(4)的下端安装在滑轨(1)上,所述承载箱(6)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底部固定有两个第二液压缸(19),两个第二液压缸(17)的上端共同固定有放置板(18),所述放置板(18)的上端固定有第一液压缸(19),两组滑轨(1)之间设有支撑块(3),所述支撑块(3)内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的相对侧壁上固定有隔板(24),所述隔板(24)上等间距贯穿设有多个第二支撑杆(21),所述第二支撑杆(21)的下端固定有第三弹簧(25),所述第三弹簧(25)的一端固定在第二空腔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撑杆(21)上套设有第二弹簧(23),所述第二支撑杆(21)上固定有挡板(22),所述第二弹簧(23)的一端固定在挡板(22)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23)的另一端固定在隔板(24)上,所述第二支撑杆(21)的一端贯穿第二空腔的上端侧壁并固定有承载板,所述第二支撑杆(21)的上端套设有第一弹簧(20),多个承载板的上端共同固定有第一支撑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T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在第二支撑板(12)一侧的第一套筒(7),所述第一套筒(7)的一端贯穿设有第三支撑杆(27),所述第三支撑杆(27)的一端固定在T梁固定板(14)上,所述第三支撑杆(27)上套设有第四弹簧(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压T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7)为一端封闭式筒体,所述第一套筒(7)的封闭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板(12)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T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2)的一端固定有第三支撑板(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T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箱(6)的上端一侧铰接有封盖(16),所述封盖(16)上固定有把手(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T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箱(6)采用不锈钢制成。
2
CN 208410184 U
说 明 书一种液压T梁模板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T梁模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T梁模板。
背景技术
[0002]预制梁钢模板施工过程中,部分梁场采用液压系统进行控制操作,但其控制方式简单,控制精度差,且其操作安全系数低。该种控制合模和脱模的方式为事先调定模式,当需要进行具体的合模及脱模时,无法提供相匹配的位移控制及压力控制,容易造成梁体尺寸误差过大及系统压力过高造成模板损坏,同时,钢模板的拆卸和安装需要龙门吊或其他吊装设备辅助,并且,钢模板在移动时龙门吊不能同步,这种现象一方面使得施工现场吊装作业不安全,另一方面,钢模板在龙门吊频繁的作业下,变形较大,则需要一个比较稳定的支撑架来对梁钢模板进行支撑,最后在钢模板安装时,中间需要进行稳定支撑,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液压T梁模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液压T梁模板。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0005]一种液压T梁模板,包括四个滑轨,同一侧的两个滑轨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滑轨上端一侧均安装有第二支撑板和T梁固定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设有支撑装置,所述T梁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板的上端,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贯穿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固定有滑块,所述第二套筒内设有滑槽,所述滑块的一端安装在滑槽内,两个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T梁固定板的两端,所述第二套筒上等间距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滑块上设有和通孔对应的限位孔,所述通孔内贯穿设有插杆,所述插杆延伸至限位孔内,同一组的两个滑轨的上端另一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固定有承载箱,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四角均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下端安装在滑轨上,所述承载箱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底部固定有两个第二液压缸,两个第二液压缸的上端共同固定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端固定有第一液压缸,两组滑轨之间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内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的相对侧壁上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上等间距贯穿设有多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固定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二空腔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固定有挡板,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挡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隔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贯穿第二空腔的上端侧壁并固定有承载板,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套设有第一弹簧,多个承载板的上端共同固定有第一支撑板。
[0006]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在第二支撑板一侧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贯穿设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T梁固定板上,所述第三支撑杆上
3
CN 208410184 U
说 明 书
2/3页
套设有第四弹簧。[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套筒为一端封闭式筒体,所述第一套筒的封闭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板的一侧。[0008]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固定有第三支撑板。[0009]优选地,所述承载箱的上端一侧铰接有封盖,所述封盖上固定有把手。[0010]优选地,所述承载箱采用不锈钢制成。[0011]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调节第一支撑杆和第二套筒之间的距离,利用滑块在滑槽内的移动,来调节T梁固定板的宽度并对其进行支撑,利用插杆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套筒固定住,且第二套筒可以改变方向,对T梁固定板的两端进行稳定支撑,然后再通过移动两端的承载箱,带动内部的第二液压缸将第一液压缸升起,再利用第一液压缸对两侧的T梁固定板同步推动,然后再进行安装,安装在一起时,可以通过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板对T梁固定板进行支撑,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液压T梁模板的改造,解决了T梁模板不能同步移动的问题,并且设置了稳定的支撑架,防止T梁模板变形,结构简单,支撑稳定,方便使用,方便T梁模板的安装和拆卸。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液压T梁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液压T梁模板的支撑块结构示意图;[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液压T梁模板的承载箱结构示意图。[0015]图中:1滑轨、2第一支撑板、3支撑块、4移动块、5固定板、6承载箱、7第一套筒、8第二套筒、9滑块、10第一支撑杆、11通孔、12第二支撑板、13第三支撑板、14 T梁固定板、15把手、16封盖、17第一液压缸、18放置板、19第二液压缸、20第一弹簧、21第二支撑杆、22挡板、23第二弹簧、24隔板、25第三弹簧、26第四弹簧、27第三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参照图1-3,一种液压T梁模板,包括四个滑轨1,同一侧的两个滑轨1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滑轨1上端一侧均安装有第二支撑板12和T梁固定板14,第二支撑板12的一侧设有支撑装置,T梁固定板14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板12的上端,第二支撑板1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套筒8,第二套筒8的一端贯穿设有第一支撑杆10,第一支撑杆10的一端固定有滑块9,可以通过调节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套筒8之间的距离,利用滑块9在滑槽内的移动,来调节T梁固定板14的宽度并对其进行支撑,利用插杆将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套筒8固定住,且第二套筒8可以改变方向,对T梁固定板14的两端进行稳定支撑,第二套筒8内设有滑槽,滑块9的一端安装在滑槽内,两个第一支撑杆10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T梁固定板14的两端,第二套筒8上等间距设有多个通孔11,滑块9上设有和通孔11对应的限位孔,通孔11内贯穿设有插杆,起到固定的作用,插杆延伸至限位孔内,同一组的两个滑轨1的上端另一侧设有固定板5,固定板5的上端固定有承载箱6,固定板5的下端四角均设有移动块4,移动
4
CN 208410184 U
说 明 书
3/3页
块4的下端安装在滑轨1上,承载箱6内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的底部固定有两个第二液压缸19,起到液压驱动的作用,两个第二液压缸19的上端共同固定有放置板18,放置板18的上端固定有第一液压缸19,两组滑轨1之间设有支撑块3,支撑块3内设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的相对侧壁上固定有隔板24,起到固定分隔的作用,隔板24上等间距贯穿设有多个第二支撑杆21,第二支撑杆21的下端固定有第三弹簧25,第三弹簧25的一端固定在第二空腔的底部,第二支撑杆21上套设有第二弹簧23,第二支撑杆21上固定有挡板22,第二弹簧23的一端固定在挡板22的一端,第二弹簧23的另一端固定在隔板24上,第二支撑杆21的一端贯穿第二空腔的上端侧壁并固定有承载板,第二支撑杆21的上端套设有第一弹簧20,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多个承载板的上端共同固定有第一支撑板2。[0018]本实用新型中,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在第二支撑板12一侧的第一套筒7,起到安装的作用,第一套筒7的一端贯穿设有第三支撑杆27,起到支撑的作用,第三支撑杆27的一端固定在T梁固定板14上,第三支撑杆27上套设有第四弹簧26,缓冲支撑的作用,第一套筒7为一端封闭式筒体,第一套筒7的封闭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板12的一侧,第二支撑板12的一端固定有第三支撑板13,起到承载的作用,承载箱6的上端一侧铰接有封盖16,封盖16上固定有把手15,把手15上设有防滑纹,承载箱6采用不锈钢制成。[0019]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调节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套筒8之间的距离,利用滑块9在滑槽内的移动,来调节T梁固定板14的宽度并对其进行支撑,利用插杆将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套筒8固定住,且第二套筒8可以改变方向,对T梁固定板14的两端进行稳定支撑,然后再通过移动两端的承载箱6,带动内部的第二液压缸19将第一液压缸17升起,再利用第一液压缸17对两侧的T梁固定板14同步推动,然后再进行安装,安装在一起时,可以通过第二支撑杆21和第一支撑板2对T梁固定板14进行支撑。[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5
CN 208410184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6
CN 208410184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7